饲料青贮是一项突击性工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料青贮是一项突击性工作,事先要把青贮窖、青贮切碎机或铡草机和运输车辆进行检修,并组织足够人力,以便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完成。

青贮的操作要点,概括起来要做到“六随三要”,即随割、随运、随切、随装、随踩、随封,连续进行,一次完成;原料要切短、装填要踩实、窖顶要封严。

1.原料的适时收割原料品种和收割时期对青贮饲料的质量影响很大。

收割时期过早,养分含量较高,但单位面积产量不一定高;收割时期过晚,原料作物的养分含量下降。

在适宜的成熟期收获植物原料,可以保证单位种植面积的最高产量和最佳养分含量,而且水分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适当,有利于乳酸发酵,易于制成优质青贮料。

表1是不同青贮原料适宜收获期的判别方法,供应用时参考。

对适时收割的青贮原料,应尽量减少曝晒,避免堆积发热,以保证原料的青绿和新鲜。

植物青贮原料的适时收割,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应从实际需要出发,因地制宜地确定最佳方案。

一般收割宁早勿迟,随收随贮。

表1 不同青贮原料适宜收获期的判别方法
2.原料含水量的检测与调节在相当大范围内的含水量都可以制作青贮(如青贮塔内调制时含水量可在40%-80%)。

但为了保证获得良好的发酵,减少营养物质损失,调制优质的青贮饲料,青贮原料的含水量一般要求在65%-75%,半干青贮原料的含水量则可低到50%-60%。

(1)含水量与青贮质量水分含量过高的作物在青贮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问题。

首先是渗液问题。

在青贮料压实时,部分养分会随着水分一起被挤压出来。

当水分含量超过75%时,就会产生渗液。

青贮塔越高,垂直压力便越大,渗液也就越严重。

渗液不仅损失营养分,而且也污染环境,应当尽量避免。

第二,抑制腐败菌繁衍的临界pH 随水分含量而变化,高水分物料易产生腐败菌发酵,导致养分损失,降低青贮料营养价值。

第三,降低含水量可抑制微生物活动,对不良菌效果特别明显。

如果水分将到70%左右,
乳酸发酵活跃,而丁酸生成将受到抑制。

第四,即使物料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适合于正常发酵,高水分青贮饲料的采食量常常很低。

此外,较干的物料便于作业。

(2)含水量的检测在青贮料制作时,原料含水量的检测可采用实验室烘箱干燥法进行。

若无实验室,对原料含水量的检测可以通过手握的方法进行估测,抓一把经铡碎的牧草,用力握紧1分钟左右,如水从手缝间滴出,其含水量约在75%-85%;手松开后,青饲料仍成球状,手被湿润,其含水量约在68%-75%;当手松开后球慢慢膨胀,手上无湿印,其含水量约在60%--67%;当手松开后草球立刻膨胀,其含水量约在60%以下。

(3)水分含量的调节一般情况下,在最佳时期收割的牧草及青贮作物,其含水量常常超过80%。

在这种情况下,作物在收割后便有适当晾晒之必要。

西北诸省以及内蒙古等气候干燥地区,晴天只要晾晒4-6小时即可;华北、东北地区需晾晒6-10小时。

南方各省根据气候条件,晾晒的时间还要长一些,但一般以不超过24小时为好。

若采用割草压扁机割草,则晾晒时间可以减少。

晾晒时应当注意天气变化,雨淋会造成可溶性养分流失。

在天气不佳的季节调制青贮饲料,可通过添加吸附材料(例如切碎干草或作物干秸秆等),解决含水率过高问题。

红薯藤等藤蔓类含水量也偏高,青贮前应适当晾晒,或混以切碎的秸秆、糠麸等以降低其含水量。

另一方面,收获籽粒后的作物秸秆含水量往往较低,该类原料青贮时往往不易压实,残留空气较多,容易发生变质。

因而,秸秆一般应当切得更碎一些,必要时还要少量喷水以提高其含水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