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读书笔记 人文经典作业 别让生活消磨了理想 ——《一地鸡毛》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别让生活消磨了理想——《一地鸡毛》
读后感
《一地鸡毛》是一部短篇小说,它的作者是刘震云。

他很会讲故事,本来
生活中平平淡淡、寻常无比的流水账让
他讲得让人欲罢不能,必须一口气把小
说读完,读完以后又让人感到一些伤感。

这种伤感,不是在写史诗般的悲烈壮观、惊天动地,更不是在文学作品里的伤春
悲秋、呼天抢地,就只是写一些我们身
边普通寻常的鸡毛蒜皮般的小事所带来
的生活。

他用朴实、诙谐的文字,就像
是悠闲地坐在你的对面,讲熟识的朋友
的故事,娓娓道来,有种冬日里眯着眼睛,晒着太阳般慵懒的感觉。

他揭开生
活表皮上的烂疤,里面的脓水就在阳光
底下肆无忌惮的流淌,水里的东西看得
一清二楚,或黑或黄。

这部作品让我感
觉到了,不管是掌握一国的命运走向的
大人物还是以温饱饭足为最大理想的百姓,不管是公司里衣冠楚楚的白领、单
位里混吃过日子的小公务员还是老婆孩
子热炕头的农民,古往今来,我们就是活得这么平庸,这么没劲。

小说用简洁的话语描写了生活中
的琐碎小事,但是对于平凡的人来说,生活中的琐碎小事构成了生活的全部,就已经是他们的大事,写的就是凡人大事。

故事以一句“小林家一斤豆腐变馊了”开篇,寻常事一桩,却在作者的笔下以一桩小事揭开了人生百态。

为了一块馊了的豆腐吵架、为了半只鸡开心、换工作要找关系、托人办事送礼、为女儿找幼儿园,老婆从诗意的少女变成偷水的妇女,自己不再看球赛,而要拉蜂窝煤、买大白菜,这就是生活送给小林的“礼物”。

一开始这些琐碎事都是让这对夫妻感到十分地烦恼,后来转念一想,想到在整个社会就应该适应和融合。

随遇而安这种想法就开始慢慢消磨他们的意志,当初的理想也被生活消磨了。

《一地鸡毛》这个小说名字起得好,正如内容一样,我们的事情就像鸡毛一样琐碎,密密麻麻填满了我们的生活。

读完整篇故事,带给我不一般的感受。

我的心情像是被人偷偷挖空一般,留下的先是一种恐慌,接着就剩下平静了。

因为我们不管多么不想承认,多么不甘承认还是多么不愿承认,最终,我们大部分人还是会过上这种一地鸡毛的日子。

工作中、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微妙紧张的关系,为了琐碎小事烦恼,那种大冲突没有、小摩擦不断的生活,将是我们大多数人之后的归宿。

你觉得俗吗?俗。

你可以唾弃,可以鄙夷,却不得不接受。

因为琐事将会消磨掉所有青春年少时的棱角和飞扬,将你的灵性一点、一点吞掉。

这些琐事甚至不需要主人公有名字,只需一个符号即可,因为这是生活常态,每个人都能对号入座。

我害怕我也会变成这样,随波逐流,平平庸庸的过完这辈子,然而这并不是我想要的,这与我的理想相差太远了,我不甘心。

为了生活,小林抹下面子给人事部的头头送礼,即使被人一口回绝,热脸
贴了人家的冷屁股,却仍然记挂在心,偶尔还会叨念几句;同样为了生活,他放下自尊,去帮他曾经的同学卖烤鸭,这种是他曾经最看不起的为了生活出卖理想的行为。

刚开始做起来时他还心有不安,害怕遇到熟人会丢面子,充满着对昨天的自己的愧疚与担忧,而几天后看到钱多起来后,他的不安就化为乌有:挣钱才是王道,这么做只不过是为了生活,何必那样苛刻对待自己?
为了生活,四个字就像四个木桩被打进了小林的心里,曾经的“为了理想”金光闪闪的四个大字已被生活的滚滚车轮压得褪色变形,溅起的灰尘也给生活染上了灰色。

小林现在不会再去关心什么伊拉克政局,甚至连他最喜爱的世界杯都嗤之以鼻了。

这些东西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呢?关心伊拉克政局能给自己到来什么好处?人家踢球赢了输了和你有什么相关呢,能够填温饱吗?有这闲工夫,还不如去想想自己的老婆调工作和女儿上幼儿园的事吧。

小林现在不是没
有理想了,他的理想已经无限具体化了,他想,要是老婆能再买一只烤鸭和一瓶啤酒,那这日子就太舒服了。

他的理想就是生活中能够过得舒服一点,琐碎的小事可以更少一点。

然而,小林的一地鸡毛并不是他一个人的一地鸡毛。

我们免不了要吃鸡,恐怕也难免会要碰到一地鸡毛。

无奈、烦琐、失意的现实生活就像小说里描写一样,生活越来越物质化,越来越现实化,也就越显得空虚。

人的斗志和锐气在一点点的被腐蚀掉,人们变得越来越麻木、卑怯。

曾经的理想都随风飘远了,只是偶尔被翻出来想一想,发出几声感慨和叹息又收回心底。

我总觉得人应该有些美好的向往和追求,人的精神世界里不应该最后空荡荡的只剩下两种东西--金钱和权力,人的生活也不应该只有这两种东西。

我想,作者刘震云也许也是这样认为的,因此,在琐碎的生活面前,主人公小林依然有种种感受:“有宏图大志怎么了?有事业
理想怎么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这样的感叹正是对自己理想的追求还没有完全丧失的表现。

让我看到了普通老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希冀,在淡淡的感伤与无奈中突出了生存的执著与坚定。

是不是理想只适合在象牙塔里,只有柏拉图的生活才会有理想吗,现实生活中是不是没有理想呢?似乎生活在像我们叫嚣,不仅仅是小林一个人,你们人人都要走这样一条路。

到了要细数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到了揭不开锅到时候,看你还穷横。

你能拿莎士比亚的戏剧当饭吃吗?你可以用苏格拉底的哲学来养活孩子吗?你念几首李白杜甫的诗就不饿了吗?理想就是生活这锅大米饭中的沙子,吃了磕牙,只有找出来扔掉,才能痛痛快快地过生活。

别说俗,人人都是这样,没几个能有高雅的、自在的、随心的生活。

这样一来,理想和生活之间的决斗,生活似乎必胜无疑。

理想是个瘦弱的小
伙子,面黄肌瘦和毫无生机,而生活是个身强体壮的健身教练,完全不需要比,高下立见。

似乎这样一来,没有人会再站在小伙子这边,因为站在那边,要一起承受生活的惩罚和嘲笑。

然而,把自己的一辈子就困在这样的琐事里,潦草一生,有谁甘心?生活确实是一个大染缸,将我们一点点地同化,一点点地消磨心智,一点点地学会了伪装。

柴米油盐酱醋茶,就是这些东西构成了我们的生活。

人为什么活着,其实就是为了这些琐事,就是为了这些鸡毛蒜皮。

但是,这些琐碎的事也不能成为我们抛弃理想的理由,没有理想的生活是索然无味的。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应当有追求,有付出,最终才能有收获。

每次遇到困难,小林也想过,如果我是谁谁谁,我就能怎么怎么样,但是他却没想要把这个如果变成现实。

我们羡慕别人拥有的东西,却没有想要付出实际行动。

生活是眷顾努力耕耘的人的,只有追求理想才能使自己脑海里
的假想,心中对别人的羡慕和对那些无法企及的东西的奢望变成实实在在自己能够拥有的东西。

每一个人的生活有一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着重复的动作,处理着琐碎的事情。

然而,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抛弃理想的借口。

实现自己理想的人,就是在生活的枷锁中一步一步向前,唯有这样的生活才是真的生活。

失去了理想的生活就像是失却了歌声的黄鹂,纵使能存活下来,也了无生趣,不过是一场喧哗与骚动而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