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综合心理护理和连续细致化护理对治疗从依性的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综合心理护理和连续细致化护理对治疗从依性的作用李文涓 蔡红霞 孟文峰 王秀丽通讯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综合心理护理和连续细致化护理对治疗从依性的作用。

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者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本次研究。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对照组42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采取综合心理护理和连续细致化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治疗依从性变化情况。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BPR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护理后观察组治疗依从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综合心理护理联合连续细致化护理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综合心理护理;连续细致化护理;治疗从依性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多因素的精神疾病,其常见病因可能与家族史、环境、精神压力等有关。

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表现意识清楚,但其认知功能
出现不同程度损伤,患者易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

临床资料显示青壮年属于精神分裂症高发群体,目前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主要采取药物治疗,但治疗过程中患者易产生负面情绪(抵触、暴躁、抑郁等)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从而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加重,如何采取更加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负性心理、治疗依从性是临床重点关注的课题[1]。

为此,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4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综合心理护理和连续细致化护理干预,旨在为临床利用综合心理护理和连续细致化护理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从依性提供依据。

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84例精神分裂症
全麻下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在麻醉恢复室的护理对策分析江季芹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全麻下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在麻醉恢复室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50例全身麻醉下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5)与研究组(n=25),对照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麻醉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麻醉并发症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

结论:临床针对全麻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麻醉术后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有助有改善患者术后状况,降低术后麻醉并发症率,该方法干预下患者满意程度更高,该护理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全身麻醉;经皮肾镜碎石术;麻醉恢复室;护理干预
经皮肾镜取石手术是一类微创型手术,此类术式具有微创性,患者术中疼痛程度轻、术后恢复速度快且并发症轻微等优点[1-2]。

针对此类患者在术中一般采取全身麻醉处理。

而全身麻醉后患者在麻醉苏醒期更易发生其他并发症状或常见病理反应[3]。

因此,对于经全麻下接受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患者术后苏醒期接受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该阶段护理效果对于手术成功以及术后患者机体安全性均有重要影响作用。

研究主要以探讨分析全麻下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在麻醉恢复室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50例全身麻醉下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5)与研究组(n=25)。

患者均于术后进入麻醉恢复室。

对照组纳入男性14例、女性11例,患者年龄范围23~62岁,平均年龄(41.3±11.8)岁,患者肾结石位于左侧15例、右侧10例,患者手术时间(45.3±16.3)min;研究组纳入男性15例、女性10例,患者年龄范围23~64岁,平均年龄(42.1±13.2)岁,患者肾结石位于左侧16例、右侧9例,患者手术时间(46.7±17.1)min。

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均未见统计差异,患者入组研究前签署相关知情权同意书,研究具体内容均经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

研究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1)构建麻醉恢复处理流程。

针对麻醉恢复室护理人员进行麻醉恢复处理流程培训,组织科内护理人员共同讨论患者麻醉复苏管理体系与恢复室交接班流程,同时安排相应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要求在患者手术实施后,由麻醉医师与巡回护士协同将患者送至恢复室,恢复室护理人员在接收患者后应仔细了解其具体状况,做好手术室与恢复室交接工作,保障交接工作的顺利与到位。

(2)麻醉恢复室管理。

要求科室内床位与床位之间需保持距离≥1.2m,于每个床位旁边配备监护仪、呼吸机、氧气装置与吸引器。

麻醉复苏室在使用前要求护士对室内无菌、清洁以及污染物品进行分类,针对于无菌物品要求进行专人管理,针对专科物品的放置位置需有明确标识,明确放置位置。

(3)麻醉专科护理。

要求巡回护士在患者恢复期间适当对其肢体、头部等位置进行抚摸,从而使患者感觉舒适,减低其术后苏醒期表现的躁动不安症状;针对于年龄较小(<18岁)或较大(>60岁)患者,一般可通过予以患者约束带以防止患者苏醒期过程发生坠床事件,且尽量使患者处于生理成熟状况。

要求护士在术前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了解患者性格特点,通过合理沟通缓解患者不安情绪,使患者保持平稳、安静状态至完全苏醒。

(4)管道护理。

针对留置肾造瘘管、导尿管患者应妥善进行固定,确保肾造瘘管、导尿管的引流状态通畅,防止管道打折、扭曲或管道滑脱。

护理人员注意观察患者术后引流液状态。

(5)并发症护理。

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出血、切口感染以及尿漏症状。

要求护理人员术后需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护理人员依据引流状态进行判断,若发现患者出现红色引流液应立即夹闭肾造瘘管,同时告知医师进行及时干预处理。

患者在全麻术后麻醉药物作用尚未完全消失,因此患者在拔管后易发生舌
后坠,护理人员注意抬高患者下颌,予以插入鼻咽、口咽通气管,予以吸氧辅助治疗。

对于出现苏醒延迟患者需及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对于恢复期出现少尿、多尿、寒颤、疼痛、躁动等症状需告知医师遵医嘱进行处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在麻醉恢复室麻醉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评分情况,患者满意度采用本院自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该表总分100分,并以分值越高表示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更高。

1.4数据分析
应用统计软件包(SPSS20.0)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两组患者麻醉并发症率对比采用x2值检验,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情况对比行t值检验。

并以P<0.05表示数据差异存在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麻醉并发症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术后麻醉并发症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见下表1。

表1-两组患者术后麻醉并发症率对比
分组例数高血压低血压躁动呕吐呼吸困难并发症率对照组252212236.00%研究组25001108.00% P------<0.05
2.2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对比
研究组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评分(95.4±3.1)分,对照组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评分(86.2±4.1)分,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

3讨论
全麻恢复期护理工作是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围术期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全麻手术后,此类患者需送往麻醉恢复室进行麻醉恢复护理,由麻醉医师以及恢复室护理人员通过专业仪器、设备结合各类生命体征检测仪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持续监测与调控[4]。

在麻醉恢复室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密切留意患者术后麻醉恢复状况,并积极预防术后早期麻醉并发症,以确保患者术后恢复及生命安全[5]。

患者麻醉后常见并发症为血压水平升高,若患者在麻醉复苏期间血压相比术前基础血压保持持续增高,则需在医师指导下及时予以服用降压药物,护理人员需监测患者在药物使用后生命体征变化,同时对于发生少尿、多尿、寒颤、疼痛、躁动等症状患者需及时告知医师并进行干预处理[6]。

研究通过对对照组全麻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均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提示,研究组患者术后麻醉并发症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

针对全麻术后患者在麻醉恢复室中予以麻醉专科护理、管道护理以及并发症护理有助有改善患者术后麻醉状况。

综上所述,临床针对全麻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麻醉术后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有助有改善患者术后状况,降低术后麻醉并发症率,该方法干预下患者满意程度更高,该护理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兰.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麻醉复苏期护理中
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12):100-102.
[2] 董梁,顾红娟,梁惠娟.体位管理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患者中
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0):65-67.
[3] 潘红艳,刘雁.术后复苏室护理在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加速康复中的
作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07):100-102.
[4] 黄芸新,林月双,高丽,等.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在经皮肾镜取石术围术
期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微创医学,2017,12(03):396-398.
[5] 王争艳,刘敏,朱冉,等.麻醉后体位改变对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安全
的影响及护理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05):456-458.
[6] 苏智霞.预处理经皮肾镜碎石术麻醉后体位变动对循环系统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8):2487-2488.
新都区人民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10500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4医院精四科,北京,100094)
·护理经验·
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本研究均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观察组42例患者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33~68岁,平均年龄(46.25±5.62)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17±0.78)年;对照组42例患者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32~66岁,平均年龄(46.71±6.15)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21±0.83)年。

两组资料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1)均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

(2)认知功能正常。

(3)三个月内病情稳定。

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躯体疾病。

(2)滥用药物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取常规药物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

患者入院后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及卫生打扫,合理通风,保证患者有一个舒适的环境。

此外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精神分裂疾病知识及注意事项,并保持对患者的日常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综合心理护理和连续细致化护理。

具体内容:
综合心理护理:①支持性心理干预及行为治疗。

护理人员每日对患者进行准确心理评估,了解患者心理状况的同时给予患者耐心,与患者交流过程中,倾听患者的述求,了解患者内心状况,对其合理的需求进行满足。

对于患者负性情绪的根源进行疏导,帮助患者分析心理疑问,使患者积极面对,释放不良情绪。

同时护理人员在交流的过程中,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

此外指导患者学会合理方式释放情绪,如深呼吸、冥想、运动等。

②积极心理导向。

每日进行积极心理暗示,如对镜微笑,自我鼓励说:我能行、我可以等积极字眼。

指导患者学会发现自身优点,从而树立自信。

同时每日组织集体活动,活动中邀请患者家属、好友共同参加,增加患者情感交流,提高患者沟通能力,形成积极生活的态度。

(2)连续细致化护理:①建立微信平台进行康复训练。

针对患者生活上及工作上的适应能力进行培养,提高患者适应能力,帮助患者尽快融入社会正常生活。

指导患者参与社会活动,如社区运动比赛等,是患者逐渐减少抵触情绪,主动接受社会生活。

②家庭宣教。

组织患者家属开展精神分裂症疾病知识讲座,叮嘱患者家属多关心、鼓励患者,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关怀,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给予患者正面力量。

持续干预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由护理人员采用BPRS评分量表(简明精神病症状评定量表)评估患者护理前、护理3个月后的精神病症状变化情况并记录。

(2)由护理人员观察统计患者护理前、护理3个月后治疗依从性。

依从良好:住院期间主动服药治疗,出院后长期遵医嘱用药;部分依从:住院时主动服药治疗,出院后不能维持遵医嘱用药;不依从:住院期间及出院后拒绝治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t检验,计数资料经x2P<0.05。

2 结果
2.1 两组BPRS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BPR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

护理后观察组BPRS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详见表1。

表1 两组BPRS评分比较
组别例数BPRS评分(分)
护理前护理3个月后
观察组4285.38±3.2942.63±4.72*
对照组4285.67±3.5263.25±5.71* t-0.256 4.967
P-0.8120.000
注:与护理前对比,*P<0.05。

2.2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两组护理前治疗依从率无明显差异(P>0.05)。

护理后观察组治疗依从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n,%]
组别对照组(n=42)观察组(n=42)x2P 护理前
依从良好7(16.67)7(16.67)0.6820.427
部分依从26(61.90)25(59.52)0.9850.158
不依从9(21.43)10(23.81)0.7210.375
护理3个
月后
依从良好36(85.71)26(61.90) 6.3580.001
部分依从5(11.90)10(23.81) 4.4360.031
不依从1(2.38)6(14.29) 4.2670.028
3 讨论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社会压力不断增加,精神疾病患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精神分裂症属于精神疾病较常见的一类。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有研究表明此类患者易产生幻觉、言语妄想、行为紊乱等阳性症状,甚至发生自杀行为,给患者及其家庭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3]。

有研究显示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有效控制其阳性症,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易出现情感淡漠、主观意志活动减退等现象,导致其治疗依从性降低,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结合心理干预与连续细致化护理可缓解心理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康复质量[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治疗依从率显著优于对照组,这是因为综合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上的疏导,在交流中给予患者尊重,不歧视患者的病态言语及行为,理解患者,使患者感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满足患者合理需求,从而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进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护理后观察组BPR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这是因为心理干预联合连续细致化护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的护理服务,尊重患者,不打击、不嘲讽患者,维护患者人格尊严。

同时帮助患者分析心理问题,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为患者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提高患者生活及工作适应能力,帮助、鼓励患者与人交流,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情况下,患者坚持康复治疗,从而达到疾病控制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综合心理护理联合连续细致化护理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磨丽莉,潘巧淑,周芳珍等.运动治疗联合心理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
病人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9,33(17):3067-3070. [2] 胡存安. 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和分型的推荐方案及说明[J]. 神经疾病
与精神卫生(6):483-487.
[3] 雷琼.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6):153-154.
[4] 刘多君.精细化护理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
究,2019,16(19):158-159.
护理风险管理课程设置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穆梅赞 姜丽丽
【摘要】目的:对护理风险管理课程设置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临床运用情况加以观察,并对其运用效果进行探析。

方法:将近年来我院的65名新护士作为参照组,对其予以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将近年来我院的68名新护士作为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之上,对该组新护士再予以护理风险管理带教模式。

对两组新护士的护理工作情况加以观察与比较。

结果:风险事件方面,实验组发生率(4.0%)显著低于参照组(22.0%),差异显著(χ2=14.324,P<0.05);实验组新护士在知识、态度及行为等方面明显高于参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对新护士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课程设置,不仅能提升其风险意识,还能避免在护理过程中各种差错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行。

【关键词】新护士;护理风险管理课程设置;规划范培训
护士规范化培训,指的是护士专业学生在结束护理院校的基础教育之后,对其开展的一种规范化、标准化的护理培训;该种培训旨在对即将进入医院工作的新护士的行为加以规范,以确保其专业素质和服务品质[1]。

实践表明:新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出现护理风险的概率较高,如此一来,不但可能影响到患者疾病的治疗,同时还将对护士本身及医院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加强对新护士的护理风险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现本案将对我院所接收的68名新护士开展护理风险管理课程,并对其运用效果加以观察,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2018年来我院的65名新护士作为参照组,男女比例为2:63,年龄
区间为20~28岁,平均(23.91±1.27)岁;其中大专学历31名,本科学历34名。

与此同时,将2019年来我院的68名新护士作为实验组,男女比例为3:65,年龄区间为20~27岁之间,平均(24.25±1.38)岁;其中大专学历30名,本科学历38名。

对比上述两组新护士的临床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以及学历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可开展组间比较,本次研究取得了新护士的同意,同时也得到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大力支持。

1.2方法
参照组:对该组新护士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即对新护士开展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如礼仪、基础护理知识、基本护理技能、护理专业素质,培训时间为三周。

随后,对其进行各方面知识的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然后,对新护士再进行专科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主要涉及内容有:常见疾病的相关知识、常用护理技能等,时间为三个月。

最后由护士长对新护士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估。

实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之上,对该组新护士再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即:(1)加强风险意识与风险识别。

意识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式,只有增强新护士的风险意识,方能使其在日常工作中加强风险管理。

另外,新护士还需掌握风险识别能力,这是开展风险管理的基础,只有对风险进行准确识别,方能更好的规避风险。

因此,医院可组织新护士观看“护理风险管理”的视频,使其了解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如操作不严格、用药差错、与患者的沟通能力较弱等,从而促使其能加强对自身工作的管理。

另外,组织新护士学习并掌握医院的相关制度,如护士工作核心制度、专科工作流程、安全应急预案等,以便使其能更好的适应护士岗位的工作,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2)加强基础理论与基础技能培训。

新疆精神卫生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护理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