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吟-芦荻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雨吟-芦荻》导学案
第一课时
一、导言
本节课将学习古代诗人周邦彦的《风雨吟》和《芦荻》两首诗歌。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歌,学生们将了解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表达,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学习目标
1. 了解古代诗人周邦彦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理解《风雨吟》和《芦荻》的诗意表达;
3. 掌握古代诗歌的格律特点和韵律美;
4.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的意境和韵律美,掌握古代诗歌的格律特点。

难点:领会诗歌中的抒情意境,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深层理解和欣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通过介绍周邦彦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入《风雨吟》和《芦荻》两首诗歌,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

2. 学习内容
(1)学习《风雨吟》
A. 教师朗读《风雨吟》,并解读诗歌内容和意境。

B. 学生跟读诗歌,感受其韵律美和抒情表达。

C. 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学习《芦荻》
A. 教师朗读《芦荻》,并解读诗歌内容和意蕴。

B. 学生分组朗诵诗歌,体会其中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C. 联想自身经历,体会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赞美。

3. 拓展延伸
A. 学生自主欣赏其他古代诗歌,提炼其中的意境和诗意;
B. 可以组织学生创作自己的诗歌,体验诗歌创作的乐趣和魅力。

五、总结反思
通过学习《风雨吟》和《芦荻》,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同时,通过诗歌的表达和感悟,引导学生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

六、作业布置
1. 回家欣赏并背诵《风雨吟》和《芦荻》;
2. 思考并写下对这两首诗歌的感悟和理解。

七、课外拓展
1. 阅读更多关于周邦彦的诗歌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
2. 参与诗歌创作比赛,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古代诗歌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培养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愿学生在文学的海洋中驰骋,感受诗歌的美丽与魅力。

第二课时
【导语】
《风雨吟/芦荻》是一首流传很广的古风诗歌,作者不详。

诗中描述了大自然的风雨之中,芦荻摇曳生姿,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这首诗歌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讴歌。

通过学习这首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体会到生命的顽强与奋斗精神。

【导入】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大风暴雨的天气中,芦荻在风中摇曳生姿的场景。

你会感受到什么?接下来我们将学习一首脍炙人口的古风诗歌《风雨吟/芦荻》,一起来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顽强吧。

【目标】
1. 了解《风雨吟/芦荻》的内容和背景故事;
2. 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3. 意识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力量。

【探究】
1. 背景知识
《风雨吟/芦荻》是一首古风诗歌,描写了风雨中芦荻的形象。

据说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

诗中通过生动的风景描写,展现出大自然的力量和芦荻的坚韧生命力。

2. 诗歌赏析
请同学们齐读《风雨吟/芦荻》,回答以下问题:
- 诗歌中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 诗中对芦荻的描写有哪些形象?
- 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飘飖”和“谷风”?
- 诗歌中的“风雨”和“芦荻”有何象征意义?
【实践】
1. 创作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写一首类似《风雨吟/芦荻》的古风诗歌。

可以描绘自己对自然的赞美、感悟或感情表达。

2. 探究
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自然景物,写一篇作文,表达对大自然的独特感悟和情感。

可以从观察、体验、感受等方面入手,展现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

【总结】
通过学习《风雨吟/芦荻》,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也理解了生命的顽强与坚韧。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珍惜大自然的馈赠,感悟生命的意义,发现周围的美
好和力量。

愿我们都像芦荻一样,经得起风雨的洗礼,展现出坚强的生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