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结构特征认识和田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结构特征认识和⽥⽟
很多⼈都很关⼼如何区别不同产地的透闪⽯⽟,⽹络上也有⼀些不同的说法,如青海料较透,俄料死⽩,也有说俄料泛红等等,但事实上青海料并不是都透的,泛红的也不⼀定是俄料,⽩度与俄料更⽆必然的联系。
我觉得⽟料的形成环境决定了⽟料的结构,⽟料结构决定的特性,所以以⽟料的结构作为⽟料产地的判断依据是合理的。
下⾯我会逐⼀介绍。
和⽥仔料:颗粒度很细⼩的毡状及纤维交织结构,这种结构会有柔和的反光,同时你如果放⼤看表⾯,会发现表⾯的起伏是圆润柔和的,所以⼿感会较油润。
⾥⾯的⾯都是交织在⼀起,分布均匀⽽边界模糊。
于⽥料:是⼀种呈层状分布的纤维交织结构,颗粒也叫⼩,反映在结构上也较油润,它的层状结构较有规则,所以感觉会较和⽥料稍透⼀些,同它层状的结构往往会有特殊的层状断⾯,层与层之间的断⾯很易往⾥⾯钻。
95于⽥料是于⽥料中的上品,层与层之间的解理不明显,⽩度⾼,细腻油润,不⽐仔料差的。
95于⽥料不太容易与仔料区分,但也不必区分,因为价格是差不多的。
其他的可以根据层状结构来判断。
⼽壁料结构以细颗粒为主,油性好,但有颗粒感,⾥⾯往往会有⾮常⾮常细⼩的⽩⾊点状杂质。
⼽壁料外⾯的风化⽪越细,⾥⾯的⽟质就越佳,极品的细⽪⼽壁⽩⽟并不亚于⽩⽟籽料的。
⼽壁料的颗粒结构注定了他是不会有絮状棉结构。
俄料具有粒状和纤维状结构,颗粒⽐和⽥稍⼤⼀些,也有很细的,也有⼀定的油性,纤维交织发育不完全,⾥⾯的絮状棉较⽣硬,边界明显。
粒状和纤维状结构决定了它的特性:要么过透,透度合适就会显⼲,⽆糯性,感觉熟度不够。
它的结构还决定了较难抛光,抛光后易产⽣斑驳感。
青海料:颗粒状结构为主,颗粒中⼤。
颗粒状结构分布均匀,所以相对较透,不具有云絮状的交织结构,⾥⾯往往会有孤⽴的⼤颗粒⽩棉(直径2毫⽶左右)。
抛光后表⾯易产⽣突起点。
⼿感较⼲涩,除⾮抛玻璃光,否则表⾯是以⼀系列的颗粒断⾯组成,所以较⼲涩
俄料(俄罗斯⽟)鉴别六招
如今的市场中,俄罗斯⽟可谓⽣逢其时,借着⽟器市场的繁荣与和⽥⽟资源的匮乏⽽⼤⾏其道。
不少⼤把花钱购买和⽥⽟的买家,最终发现⼿中的是⼀件俄罗斯⽟,为此懊恼不已。
那么,如何识别俄罗斯⽟,就成了收藏者绕不开的话题。
俄罗斯⽟与和⽥⽟⾮常相似,从物理属性说,两者都属于透闪⽯类,构成差别不⼤。
⽽且俄罗斯⽟的品质也较好,价格不断攀升,⼀些极品并不输于和⽥⽟。
这就为两者之间的鉴别带来了微妙的影响。
从已有的资料看,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些媒体开始发现市场上出现了⼀批很特别的⽩⽟,这些⽩⽟与和⽥⽟⾮常相似,但怎么看就是感觉不太对头。
这些被发现的⽩⽟其实就是俄罗斯⽟。
⼀些鉴定机构此时也对这些俄罗斯⽟进⾏了分析和鉴ǎ 溪俄罗斯⽟与和⽥⽟在结构上极其近似,只是在组成上有微⼩的区别?
从这样的资料不难看出,和⽥⽟与俄罗斯⽟确实有差别,⽽这种微⼩的差别通过鉴定与检测也可以区分。
实际上,俄罗斯⽟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进⼊市场。
⽟器市场中的⼀线经营者最先接触到了俄罗斯⽟,也对这种区别体会颇深。
他们指出,之所以要在俄罗斯⽟与和⽥⽟之间做⼀区分,是因为通常的俄罗斯⽟达不到和⽥⽟尤其是和⽥⽟⼦料的质量,却以和⽥⽟⼦料的⾝份与价格销售。
所谓鉴定与区分主要是针对这种情况,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般收藏者必须完成两者的区分。
⾄于个别特殊的例⼦,如上好的俄罗斯⽟,品质与极品和⽥⽟都不分伯仲,它被收藏者认可,也会获得很⾼的价格,那⼜另当别论了。
招数⼀:看证书
对于⽟器市场来说,收藏者在市场上会看到很多和⽥⽟的鉴定证书,但是,或许由于俄罗斯⽟与和⽥⽟的辨别确实不太容易,⼜或许由于⼀些鉴定机构因技术、设备的问题尚不能充分鉴别,也可能由于其他原因,鉴定证书存在着不够准确的情况。
所以说,在⽟件附带的鉴定证书还达不到可以充分信赖的前提下,还是需要收藏者⾃⼰掌握⼀些实⽤的鉴别⽅法,练就⼀双⽕眼⾦睛。
招数⼆:看“⽩”
相⽟是⼀门很深的学问,判断俄罗斯⽟与和⽥⽟也是⼀个结合各⽅⾯特征综合分析的过程。
如果说,通过⾁眼简单观察就能够看出不同的话,那就是俄罗斯⽟的“⽩”。
从⽟材的来源看,俄罗斯⽟中95%都是⼭料,也有⼦料,但是相对来讲,⼦料在市场上⽐较少见。
与和⽥⽟⼭料相⽐,俄罗斯料的脏、绵、绺等较少,⾮常⽩,⼀块⽐较⼤的俄罗斯料也往往没有脏、绵、绺出现。
相对来说,和⽥⽟⼭料的脏、绵、绺则较多。
从⽟质来讲,普通的俄罗斯料颜⾊很⽩,但却给⼈⼲、死、浆的感觉,缺乏油性与细腻。
如果细看内部结构就会发现,俄罗斯⽟仿佛是⼀块块绵斑组成,⽽和⽥⽟⼦料却⾮常细腻。
⽤强光⼀打,内部结构呈细粥状,油性很强。
这⼀构成上的区别实际是最根本性的,也是最为精到的⼀点。
我们古代评价⼀块好⽟,要讲它是否温润,实际上说的就是细腻与油性。
⽐如,我们把⽺脂⽩⽟作为⽟的上品,,除了讲⽩,⼀定也要讲油性。
俄罗斯⽟恰恰是⽟⾊很⽩,但是缺乏油性。
⽤有⽆油性⼀衡量,俄罗斯⽟与和⽥⽟⾼下⽴判,具体⽟件⼀般也就区分开来了。
招数三:看“⽪”
看“⽪”是⽬前市场上最为流⾏的鉴别⽅法。
“⽪”是⼦料的特征,确切说,不只是“⽪,’,⽽是“⽪”和“棕眼”和⽥⽟⼦料经历了河道中长期的天然冲刷与撞击,在表⾯形成了⽯⽪和棕眠这是⼦料的天然特征。
以前的⽟器⼚雕⽟的时候,⼦料外⽪都会被去掉,但是现在为了证明⽟件的⼦料⾝份,⼀般都会雕件上留下⼀⼩块外⽪。
由于⼭料是没有外⽪的,俄罗斯⽟⼜⼤都是⼭料,因此留⽪成为⽬前和⽥⼦料最好的防伪标志,⽆论是北京⼯、扬州⼯是上海⼯,和⽥⼦料都会留⽪。
俄罗斯⽟中也有⼀种⿊⽪。
这种⿊⽪实际上是⼀种脏,但是,现在⼀些⼈却利⽤⿊⽪来做⽂章,⽐如⽤⿊⽪冒充和⽥⽟⼦料,或者还⽤⿊⽪做俏⾊。
应该说,⿊⽪与⼦料的外⽪是不难区别的,只需留⼼就是。
招数四:看雕⼯
区分俄罗斯⽟与和⽥⽟,可以将⼯艺作为⼀种参考,结合其他特征进⾏判断。
这是因为⽬前北京⼯、上海⼯、扬州⼯都以雕刻和⽥⽟为主,市⾯上的俄罗斯⽟则以⼴州⼯与河南⼯居多。
可以说,更为精到的⼯艺多出在和⽥⽟⼦料上。
不过这种⽅法⾥⾯有⼀个要求,那就是收藏者需要了解掌握各地⼯艺⽔平与⼯艺特点。
招数五:看⼤⼩
⽟件⼤⼩不能作为判断⽟件质地的绝对依据,但是从⽬前的市场情况看,由于和⽥⽟⼦料通常较⼩,价格昂贵,雕活⼉也就以⼩件为主,⼤器型在市场上较少。
因此,⽬前市⾯见到的摆件、⽟牌、⼿镯等,都以俄罗斯⽟居多,看到⼤件⽟器⾃然要先画个问号。
招数六:看“糖”
俄罗斯⽟往往带“糖”,和⽥⽟⼭料也带“糖”。
可以说,带“糖”是⼭料的主要特征。
关于“糖”的看法,⽬前在市场认识上并不完全相同,有⼈喜欢,有⼈厌恶。
按照⽟界传统的看法,“糖”属于⽟料本⾝瑕疵的⼀种,所以,从和⽥⽟的传统加⼯⼯艺出发,除⾮极其特殊的情况,“糖”⼀定会被去掉的,⽽为了迎合市场,俄罗斯⽟的“糖”⼀般不会去掉,⽽且往往利⽤“糖”来进⾏俏⾊,⽆论是河南⼯,还是⼴州⼯,概莫能外。
因此看到“糖”,收藏者⼀定要多个⼼眼⼉。
不过,也许还会有藏友问,通过以上看⾊、看⽪、看⼯、看器型、看“糖”就可以把俄罗斯⽟与和⽥⽟区别开来了吗?
⾸先,以上所说的⽅法只是针对⼤多数情况⽽⾔,它可以帮助收藏者在市场中理清思路,这⼀点⼤家通过实践会得到印证;其次,如将以上⼏点落到某⼀件具体的⽟器上,那么⼀定要有综合性与灵活性的分析,有的可能会在⽯⽪上找到判断依据,有的可能在⼯艺上发现问题,⽽当把这些因素结合起来,看⼀块⽟器基本上就⼋九不离⼗了;再有,相⽟是⼀个复杂⽽需要经验积累的过程,要不断在实践中提⾼。
⽽在市场中也会遇到很多错误的观点,收藏者要细⼼甄别。
我们现在所看见的“俄料”,从性质上已经今⾮昔⽐了。
已经不是喀拉昆仑⼭脉的俄料了,⽽是东西萨彦岭往北⾄贝加尔湖的俄料了。
纬度越⾼,⾊越⽩;纬度越⾼,性越僵。
⽆所谓东西萨彦岭与喀拉昆仑⼭,只要符合许慎对⽟定义的五德,就是美⽟。
五德缺⼀,⽴即弃之。
最近从⽹上看到和⽥⽟与俄罗斯⽟的鉴别⽅法, 这个⽅法没试过,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好⽤,
有空时要试⼀下,对⽐⼀下
1. 俄罗斯⽟的矿物成分、内部结构与和⽥⽟⼤体相似,常有作伪者⽤价格较为低廉的俄罗斯⽟冒充和⽥⽟。
检测硬度:和⽥⽟硬度为6⾄6.5,俄罗斯⽟的硬度低于和⽥⽟在5.2⾄5.4之间,⽤硬度为5.5⾄6的⼩钢⼑划⼏下,毫⽆痕迹者可能是和⽥⽟,也可以⽤⽟件⾓楞划磨硬度为5⾄5.5的玻璃,使其出现痕迹者可能是和⽥⽟。
2. 滴⽔观察:由于和⽥⽟密度⾼,将⽔滴上后,⽔滴边缘整齐⽽不扩散。
3.透光观察:将⽟朝向光明处,⽐如阳光或灯光处,颜⾊剔透、结构均匀者可能是和⽥⽟。
俄罗斯⽟在透光的地⽅,⽤⾁眼稍稍观察,就能看到“⽑颤状”的结构。
4.⼿摸:和⽥⽟拿在⼿中,摸⼀摸、搓⼀搓,有温润、油滑之感,俄罗斯⽟由于结构粒度较粗,⼿感较轻。
同时,俄罗斯⽟韧性差,易起性,即雕刻时易出现“崩⼝”,所以要注意观察⽟器线条的崩裂情况
别被相似⽟蒙蔽双眼
⽩⽟是专指以透闪⽯为主的软⽟(和⽥⽟),⽽由其它矿物为主形成的⽟⽯,绝不能因其⾊⽩⽽称为⽩⽟。
有的经营者将不是⽩⽟的⽩⾊⽟⽯⼀律称为⽩⽟,在客观上误导了消费者,故意将不是⽩⽟的⽩⾊⽟⽯称为⽩⽟,以假充真,这就是不法⾏为了。
在⽹上经常有⼀些卖家把新疆产的⼀种⽩⾊东陵⽟故意叫做"新疆⽩⽟",混淆视听,不少买家上当后投诉,卖家还狡辩说,新疆⽩⽟有很多种,他没有说是和⽥⽟—⽩⽟。
在⽟⽯市场上,常有两种⽩⾊⽟⽯被称为⽩⽟。
⼀是⽯英岩类⽟⽯,⾊⽩、质地较细,外观很像⽩⽟,过去所谓的"京⽩⽟",就是⼀种细粒⽯英岩,地矿部门评价的“油⽯”矿,颗粒很细,但不能称为⽩⽟,⽯英岩类的⽟⽯硬度⽐和⽥⽩⽟⾼,因此⽐⽩⽟显出更强的玻璃光泽,在没有仪器检测的情况下,可以据此分辩。
1、⽔⽯:这种⽟⽯主要成分是⽯英岩,其硬度较⾼,但脆性强,易断裂。
内部结构是颗粒状。
颜⾊呈苍⽩的颜⾊,光泽看上去较⼲涩。
2、⽔⽩⽟:是河南南阳⽟的⼀种,属斜长⽯,玻璃光泽,有的很透,也有半透的,⼿掂较轻飘,整体看上去⽩中发乌(与发灰或烟青的青花⽟全然不同),但仔细看时⼜找不到"乌"在什么地⽅,⼜叫乌⽩⽟,地摊上多见。
3、东陵⽟:常见的东陵⽟为绿⾊,也有蓝⾊、红⾊、⽩⾊,产地较多,新疆产的东陵⽟为⽩⾊,属⽯英岩,粒状结构,光泽强,⽐重略轻,东陵⽟也常⽤来做⽟饰品,东陵⽟⼿镯市场价约100-150元左右,⼩挂件约30-50元,有名的⽯头记就有许多东陵⽟的观⾳和佛,有时绿⾊的东陵⽟经常⽤来冒充满绿的翡翠。
其他⼏种与⽩⽟相似的⽟⽯很少⽤来做饰品,因为价值太低,只⽤来做⼤型雕件。
⼆是⽅解⽯类⽟⽯,外观近似⽩⽟,例如市场上所谓的“阿富汗⽩⽟”就是由⽅解⽯形成的⽟⽯,其实就是⼀种⼤理⽯,只不过⾊很⽩,半透明,常雕成⽩菜,寓意象征“百财”。
这种⽟⽯硬度很低,普通⼩⼑即能刻动,是不难识别的。
1、⼤理岩:这种⽟⽯颜⾊呈⽩⾊,硬度较低,光泽是蜡状光泽,内部结构为⽔线状、条纹
状。
2、阿富汗⽩⽟:由于阿富汗⽩⽟⽟质⾮常细腻均匀,光泽油润,⾁眼看不到⽟花,经常⽤来冒充上等⽩⽟或⽺脂⽟,辨别的⽅法很简单,只要⽤⼿指甲使劲刮⼀下,如果能刮下⼀点⽩⾊的⽪,就不是⽩⽟。
另外还有⼀种蛇纹⽯⽟,即岫⽟,产于辽宁省岫岩县,岫⽟产量较⼤,硬度低,易断裂,价格较低。
⼀般透明度⽐较⾼,以湖⽔绿⾊为主,主要⽤来冒充和⽥青⽩⽟、青⽟,黄⾊岫⽟也⽐较常见,主要是冒充黄⽟,岫⽟也有⽩⾊的,⽽且⽟中有棉絮。
现在新疆也发现了⼤量蛇纹⽯⽟。
由于岫⽟硬度⼩于5,故划不动玻璃。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有的旧货市场常以乳化玻璃冒充⽩⽟或古⽟,玻璃制品中常常可以看到⼤⼩不定的圆形⽓泡。
只要见有⽓泡就可肯定不是⽩⽟。
但是,玻璃制品有的也⽆⽓泡,所以⽆⽓泡者未必是真货。
要做到有把握地买到真货,还是应该找珠宝⽟⽯的检测部门去检测,因为有些⽩⾊⽟⽯酷似⽩⽟,不进⾏严格地检测,很难做出准确地判断。
和⽥⽟的硬度是很⾼的,韧性也很强,和⽥⽟可以划玻璃,⽽⾃⾝⽆损伤。
对于其他的⽟⽯来说,只有⽯英岩类⽟⽯可以划玻璃⽽⾃⾝⽆损伤。
⽽⽔⽯常⽤来冒充和⽥⽟的极品⽺脂⽟,⽺脂⽟是⽺脂肪的⽩⾊,⽔⽯是苍⽩的颜⾊;⽺脂⽟是油脂光泽,⽔⽯较⼲涩,光泽不好。
从外观上辨别和⽥⽩⽟有三个⽅⾯,和⽥⽩⽟⾁眼可以看到细密的⼩云⽚状、云雾状结构的⽟花,这是和⽥⽩⽟特有的结构特征;和⽥⽩⽟的光泽很温润,不是那种很强的玻璃光泽,也就是说和⽥⽩⽟的表⾯对光线的反射不是很强,这是由于和⽥⽩⽟的表⾯有⾮常细⼩的凹凸,类似⽑玻璃,⽤10—20倍的放⼤镜就可看到,有时还可看到⼿⼯打磨遗留下来的顺着某⼀⽅向的纹路;注意观察阴刻线,由于和⽥⽩⽟韧性很强,雕刻时不容易起崩,阴刻线两侧不容易起崩⼝,⽯英岩类⽟⽯硬度虽然⾼,但韧性差,脆性强,阴刻线容易起崩⼝。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许多⽯英岩类⽟⽯都是⽤模⼦⾼温压出来的,没有⼿⼯雕刻的痕迹。
和⽥⽩⽟
阿富汗⽩⽟
⽯英岩
⽔⽯
青海⽟
青海⽟,今天并不陌⽣。
青海⽟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青海省格尔⽊市西南、青藏公路沿线⼀百余公⾥处的⾼原丘陵地区所发现,⾄今已开采的矿点⼤约有三处。
起初有⼈⽤来冒充和⽥⽟,因其价格低廉,品种丰富,以及其中某些品种与和⽥⽟极其相似,让很多把青海⽟当和⽥⽟的购买者损失惨重。
青海⽟在新⽯器时代齐家⽂化中就已出现并使⽤,可以说也是中国⽟⽂化的⼀个⽀脉,青海⽟产出地段属昆仑⼭脉东⼊青海省部分,西距新疆若羌境约300余公⾥,与且末、若羌等地产出的和⽥⽟在地质构造背景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青海软⽟按其颜⾊特征分为⽩⽟、青⽩⽟、青⽟等品种。
青海软⽟中的翠绿⾊、烟灰、灰紫⾊品种在传统和⽥⽟品种中都是罕见或未见的。
青海⽟中的⽩⽟是产量最多的品种,⼀般呈灰⾊、蜡⽩⾊,半透明状,透明度明显超过和⽥⽩⽟,俗称“冰⽩⽟”,其主要特征为很多的⽟料中含有⽔线,这在和⽥⽟中是极为罕见的,其颜⾊可分为奶⽩⽟、透⽔⽩⽟、梨花⽩、⽶汤⽩等品种。
青海⽩⽟质地细润均匀,块度⼤,属上等好料,但其透明度偏⾼,凝重质感不⾜,做薄后尤为轻飘。
其中青⽟和青⽩⽟的品种和和⽥⽟类似,不同的在于:青⽟的⾊泽中灰紫⾊带烟灰⾊,烟灰⾊中略带灰⾊调,半透明,质细腻滋润,有⼈称其为紫罗兰、藕荷⽟、乌青⽟等。
在传统和⽥⽟品种中罕见。
因颜⾊特征显著,可以说是青海软⽟的⼀个标志品种。
其中烟青⽟和紫青⽟为青海⽟中最具有特 挠窳希 ⽟呈浅翠绿⾊,其绿⾊特征似嫩绿⾊翡翠,与青⽟、碧⽟的绿⾊有明显的不同。
青海⽟中也有糖⽟,然⽽其糖⾊要么集中形成⿊褐⾊斑点,要么⾊太浅,对俏⾊贡献不⼤,对⽟质破坏不少,可利⽤价值较?/P>
由此可见,青海⽟绚丽多彩,堪称品种丰富,然⽽最关键的⼀点是因为其材质太透,和中国古⽟⽂化中的温、肥、厚等特征不符合。
透,难免显得肤浅,它同样是透闪⽯、阳起⽯组成,和和⽥⽟另外的区别在于结构的排列不同,和⽥⽟的排列呈纤维交织状——⽑毡状,也就是说和地毯的结构类似,⽽青海⽟是柱状和叶状的排列,所以在⽟器的韧度上,也就是碾磨硬度上,青海⽟和和⽥⽟是⽆法⽐拟的,两种⽟料的⽟器从同⼀的⾼度摔下去,和⽥⽟不容易碎裂,⽽青海⽟则容易碎裂。
拿和⽥⽟和青海⽟⽐较⽽⾔,和⽥⽟虽然品质优良,但是因⾊泽不能匀称统⼀,所以很难⼤规模地作为成批的⽟器作品⽽使⽤,故青海⽟发挥了它应有的不可替代作⽤。
好的青海⽟虽然不符合古⼈以德⽐⽟的儒家思想,但是却⾮常吻合现代⼈的审美意识,⾊泽晶莹、洁⽩⽆瑕,玲珑剔透的感觉为现代⼈所适⽤并且接受。
如何⼀眼辨别青海⽟和和⽥⽟呢?我们可以⽤20倍的放⼤镜观察,和⽥⽟表⾯有类似于⼈⾝上的汗⽑孔,⽽青海⽟则⽆。
青海⽟经历从⼈们不识庐⼭真⾯⽬,以假冒和⽥产地⽟,以及到奥运会奖牌堂皇⽽出,被命名为“昆仑⽟”,可谓 艘桓龇锘四鶚劦墓 蹋 浼畚灰脖蛔放醯迷嚼丛礁摺5 呛玫那嗪S裨谑忻嫔狭魍ǖ娜匆廊徊欢啵 嗟幕故瞧掌罚 蚱洳 康姆岷瘢 梢运翟谌 谐∩媳缺冉允恰?
烟青⽟:
青海⽩⽟中,有⼀种⽟⾊中带灰⽽微微透紫⾊的,⼀般颜⾊不均匀,只占⽟整体的⼀部分(如下图)。
象这类青海⽟中⼀边的灰⿊⾊偏紫⾊的,我们称之为“烟青⽟”。
在新疆和⽥⽟中暂没有这种⽟⾊。
烟青⽟有时也有深灰呈⿊的,但不是墨⽟,墨⽟的⿊⾊是由于⽟⽯中含有⽯墨造成的,⽽这种青⽟的⿊并不是由⽯墨的⿊造成的,是由于含某种元素⽽造成的。
(图⽚为青海⼭料——“烟青⽟”仿和⽥籽料,俏雕留⽪⾊是⼈为所致)青海翠:
翠⾊是青海软⽟的常见特征之⼀,新疆软⽟和俄罗斯软⽟中也有见到,但是⽐较少见。
在青海⽟的青⽩⽟中,常见有⼀丝翠或⼀⽚翠,翠⾊不均匀,可利⽤做俏⾊雕(如下图)。
⽺脂⽟和⽩⽟的区别
⽺脂⽩⽟是和⽥⽟中的宝⽯级材料,是⽩⽟中质纯⾊⽩的极品,具备最佳光泽和质地,表现为:温润坚密、莹透纯净、洁⽩⽆暇、如同凝脂,故名。
对于此⽟和普通⽩⽟,最简单的区别⽅法,是在⽩⾊的⽇光灯下观看。
⽺脂⽩⽟对着⽇光灯,所呈现的是纯⽩半透明状,⽽且带有粉粉的雾感。
⽽⼀般的⽩⽟,对着⽇光灯虽也呈半透明状,但没有粉雾感。
两者最⼤的区别是,⽩⽟⽆论档次等级的⾼低,以⾁眼看均很⽩,但在⽩⾊⽇光灯下必定带有深浅不⼀的微黄⾊,因此在⽇光灯下若有⼀丝丝微黄⾊,就不能称之为⽺脂⽩⽟了。
符合苛刻标准的珍稀名贵的⽺脂⽟,是绝对容不下丝毫杂质的。
⽺脂⽟的鉴别要点必须满⾜五个⽅⾯,即质地纯、结构细、⽔头⾜、颜⾊⽺脂⽩、油性重
质地纯——⽺脂⽟中透闪⽯矿物含量达到99%。
⽺脂⽟存在于围岩蚀变最完美的地段。
当花岗闪长岩体与⽩云岩接触产⽣⼀系列接触变质岩系,⽩云岩变为⽩云⽯⼤理岩,岩浆晚期热液沿⽩云⽯⼤理岩构造裂隙通道,发⽣交代作⽤形成透闪⽯岩。
围岩蚀变形成了⽩云⽯⼤理岩-透闪⽯化⽩云⽯⼤理岩-透闪⽯岩三种岩相,⽺脂⽟就赋存于透闪⽯岩岩相中。
结构细——⽺脂⽟中透闪⽯呈显微纤状变晶结晶及成集合体,在电⼦显微镜、光学显微镜下可对透闪⽯结晶粒度进⾏测定,⽺脂⽟中透闪⽯纤维状长度(纵向)0.033-0.01mm,宽度(横向)0.0006-0.001mm,这些显微纤状、绒⽑状、毡状透闪⽯晶体互相交织在⼀起,组成绒⽑状结构、毡状结构、交织结构。
显微纤状、绒⽑状、毡状透闪⽯晶体集合体,在正交偏光下的特点就是在相同⾓度内,不显⽰均⼀的消光现象。
⽔头⾜——⽔头、灵地都是⽟⽯透明度的称谓,在透闪⽯⽟中常从厚度2mm为标准,⽩⽟在这准则中呈现半透明-不透明,⽺脂⽟的⽔头⾜说明呈现半透明状。
颜⾊⽺脂⽩——⽺脂⽩不是纯⽩,⽽是带有油脂光泽的⽩,在⽩⾊中有的可透出微微的黄⾊,质地差的也可在⽩⾊⾥透出微微的浅灰⾊调。
油性重——⽺脂⽟在⼈们⼿掌中不断的触摸过程中,⾃⽽然之,在⽟⽯表⾯产⽣⼀种“油性”感,在⼀些和⽥细⽩⽟中也有此现象,当⽺脂⽟坠于⽔中,提起⽟体,可滴⽔不粘,因此油性重的⽺脂⽟绵性也特好,所谓绵性,也就是韧性。
因此,只有满⾜以上五个⽅⾯的才是真正上好的⽺脂⽩⽟。
⽺脂⽟与⽩⽟⽐较辨别
1.⽺脂⽩⽟对着⽇光灯,所呈现的是纯⽩半透明状,⽽且带有粉粉的雾感⼀般的⽩⽟,对着⽇光灯虽也呈半透明状,但没有粉雾感,⽽且必定带有深浅不⼀的微黄⾊
2.⽺脂⽟在⼈们⼿掌中不断的触摸过程中,⾃⽽然之,在⽟⽯表⾯产⽣⼀种“油性”感,在⼀些和⽥细⽩⽟中也有此现象,当⽺脂⽟坠于⽔中,提起⽟体,可滴⽔不粘
3.在透闪⽯⽟中常从厚度2mm为标准,⽩⽟在这准则中呈现半透明-不透明,⽺脂⽟的⽔头⾜说明呈现半透明状
如何辨别真假和⽥⽟
和阗⽟料质地的区分
和阗⽟⼤体上分为⼭⽟、⼭流⽔和仔⽟三⼤类别。
⼭料:矿采的叫⼭料,也就是产⽣于⼭上的原⽣矿⽟种,主要产在昆仑⼭中,史书称之
为“攻⼭采⽟”,产量相对较⾼。
⼭料的特点是块⼤,外表粗糙,呈多棱形,品质优劣不⼀,⽽且油性略差,多绺裂,这是因为⼭料多⽤炸药开采的造成的。
如何鉴别和阗⽟
要说鉴别,必须要有对⽐的仿品。
⽩⽟种类很多,就中国来说也不下10种。
⽽这么多⽟种中,唯有和阗⽩⽟最为珍稀。
这是因为世界上的透闪⽩⽟,绝⼤多数是不同⾊调的绿⾊,只有和阗⽟出现青⽟、青⽩⽟和⽩⽟,还有少量的碧⽟、墨⽟和黄⽟。
和阗⽟的颜⾊同国内外其它地区软⽟相⽐,⾊调较多,⾃成体系。
市场上仿和阗⽟的主要有以下⼏种:
⼀、岫⽟:
岫⽟产于中国辽宁省岫岩境内,其质地、硬度不及和阗⽟。
岫⽟由于质地细腻,⽔头较⾜,呈卉状⾄油脂光泽,所以常常把它做旧来冒充⽼的和⽥⽟,虽然它看上去也有⼀定油性和滋润度,在视觉上似乎它⽐和阗⽟还要硬⼀些,然⽽只要⽤⼩钢⼑⼀刻便能区分。
和阗⽟钢⼑根本吃不动,岫⽟却能划出明显的⼑痕。
另外,从⼿感上也能区分,由于和阗⽟⽐重较⼤,所以⼤⼩差不多的两块⽟,明显和阗⽟⽐岫⽟要压⼿。
⼆、俄⽟(俄料)
就是俄罗斯⽟,它的各种指标与和阗⽟⾮常接近,且⽩度⽐和阗⽟还要略胜⼀筹,差的只是油性,俄料⼤多显得略⼲些,但不是绝对的。
好的俄料油性、⽩度俱佳,也是⽬前⽟器市场上的俏货,价格也很⾼。
⽬前市场上仿⽺脂⽟和⽩⽟的⾼档货⾥主要是俄料,鉴别时主要以润度、油性来判定。
⼀般的俄料有个特点,就是越带料⼦越⼲,润度越差。
现在很多不法商家⽤沁过油的俄料冒充⽺脂⽟或⽩⽟在卖,在鉴别此类东西时主要看其⽩度,和阗⽩⽟普遍的⼀个特点是发青,如果料⼦很⽩就有疑问。
⽽且很多商场⾥在⽟⽯专柜都放有乘⽔的酒杯,其主要⽬的就是怕沁过油的俄料油性发挥掉⽽采取的保湿措施,⽽和阗⽟是不需要保湿的。
另外,俄料把件⾥多有熟赭⽯颜⾊的鞘⾊,和阗料⾥这种颜⾊较少。
所以⼤家要看清楚,不过好的俄料⼦也值得收藏!
将和⽥⽟与俄罗斯⽟放在⼀起加以⽐较,⼀个糯,⼀个粳;⼀个⽩得滋润,⼀个则
是“死⽩”,其⾼下之别不⾔⾃明。
好的俄料特⽩,但不是和⽥料那种糯⽩、阴⽩⾊(微微泛青),俄料的⽩度⽆含蓄柔和之美(实物对⽐⼀⽬了然)。
同时,敲击时⼀个声⾳清脆,⼀个沉闷,也不难分辨。
俄料实物上⼿——稍稍透光“⽑毡状”的结构明显(⾁眼可看),另外,由于本⾝的分⼦结构特点,俄料不好打磨加⼯,⼤多情况下反光有班班驳驳的感觉,这也是鉴别的直接⽅法。
有糖⾊的俄料--俄料的糖⾊很特殊,是酱⾊的,有很多⽤它来冒充和⽥⽟,甚⾄利⽤它的糖⾊与⽩⾁的结合处,让⽩⽟表⾯带点糖当⽪来骗⼈。
⽩⽪俄料也能做⾊,做的好的,很难分辨,⾼档的俄料由于它的⽩度要⽐绝⼤多数的⾼档和⽥⽩⽟⾼,俄料也有带⽪⼦的,但俄料的⽪艳(更象沁⾊)并伴⽣⽯⽪厚,因此在分辨带⽪籽料时请注意,和⽥籽料的⽪⾊薄且⽆⽯⽪,这跟两种籽料的成因有关,原矿都存在与⽯⽪结合的可能,但⽯⽪强度始终是不如⽟⽯的,和⽥籽料经⽟龙河⽔的反复、持续的冲击,环境不同造成分离度的不同,疏松的被淘汰,剩下的总是坚实的,因此可归纳出和⽥籽料⽪⼦的上述特性。
俄料因为没有这种环境条件,因此⽯⽪保留着原结合状态不变。
俄料⼦料受环境的锤炼是与和⽥⼦料不同的。
和⽥⼦料承受的磨难更艰苦、更复杂,上⾄万古冰川沁淬、剥蚀,因地壳变动随冰川运动剥落出来,逐步形成⼭⽔流,风餐露宿,饱受温差折磨,遇到⼭洪⼜投⼊到急流怀抱,有的被带到了⼽壁,有的埋没在⽔沙之中。
⽇复⼀⽇,年复⼀年,经万年亿年的磨炼⽅成就今⽣。
因此即使同是⼦料,俄籽料也脱不了闷。
冰对⽟的萃取作⽤是⾮常有效的,和⽥⼦料原⽣矿在海拔5000以上,覆⼏⼗⽶甚⾄百⽶厚万古冰川。
不同环境下,出⽣的⽟秉性也是不尽相同的。
和⽥⽟要更加温润、晶莹,且越盘越油。
⽽俄料变化过程相反,越玩越透(浑⽩变⼲透,放在⽩布上特⽩,拿在⼿上却显⼲透
三、青海料
青海料也是市场上假冒和阗⽟的主要原料之⼀。
青海⽟虽然与和阗⽟同属⼀个⼭脉,但由于诸多地质环境因素,使得它与和阗⽟存在着⼀定的差别。
青海⽟最⼤的特点就是透,且颜⾊偏灰暗,⼤块的料中多见⽔线,它打磨出来后的视觉感受是⽔⽓⼤,⽽不是油性强。
但质量上乘的青海料也具有和阗⽟的优秀特征,所以,即便你买的是青海料的制品,只要它的润度、油性、密度、⽩度都够,那也是不吃亏的。
但这种⽟所含⽯英质成分偏⾼,因此与⽩⽟相⽐,质粗涩,性粳,脆性⾼,透明性强;经常⽇晒⾬露,容易起膈、开裂和变⾊。
四:料器
现在市场上常有⽩⾊玻璃制成的假⽟,⼀般的辨别⽅法是玻璃制品往往内部有⽓泡,只要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
真和阗⽟即便再纯净,其内部还是会有⼀定的⽣长机理,⽽玻璃制品则是净的出奇,⾊⽓均匀的出奇。
另外,现在市场已出现了⽤玻璃粉末通过⾼温、⾼压制出的⽟器仿品,⽽且连真⽟特有的饭糁(杂压)也能做出,对于这类仿品,就要从数量和硬度上去区分了。
五:巴⽟
巴⽟雕成的艺术品⽐⽤⽩⽟雕成的艺术品便宜好⼏倍,⼀些很⼤的巴⽟艺术品如摆设只值五百⾄⼀千多块,⼀些很⼩的⽩⽟艺术品如⼿件及⼩吉祥物却能卖七⼋千⾄⼀万多元。
巴⽟⼜叫青⽩⽟,产量较⼤,⼀般⽤来雕刻摆件,⽬前市场价格是每公⽄⼏⼗元到⼆三百元,⽽⽩⽟产量很少,尤其是⽺脂⽩⽟,价格可⽐黄⾦,甚⾄⽐黄⾦还贵!巴⽟特点:其⽣长结构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