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和毫升》教案-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升和毫升教学设计
木厂口镇北营小学宋云龙
教学内容:《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3页。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历了解容量概念和认识测量工具、以及认识计量单位“升”和“毫升”的过程。

2.了解容量的含义,认识“升”和“毫升”,了解升和毫升怎样的字母表示;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

3.积极参与“玩水”实验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和数学活动经验。

课前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空杯子,两个粗细不同、高度相同的杯子,量杯、量筒。

每个组两个高矮粗细都不同的杯子,一个水盆或水桶。

教学方案:
一、问题情境
1.教师谈话引出喝水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完全不同的杯子,并提出哪个杯子装水多的问题,让学生观察讨论。

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两个杯子,一个高一些、一个矮一些。

猜猜看,哪个杯子装水多?
生1:粗(矮)的多。

生2:高(细)的多。

生3:一样多。

2.教师提出小组合作“玩水”实验的要求,鼓励学生积极合作,想办法,检验自己的
估计。

并指导学生注意安全。

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操作,让他们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思考比较的方法。

师:刚才大家说了自己的意见,到底哪个杯子盛水多呢?我们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两个这样的杯子。

现在我们就分组试一试。

注意:从盆里舀水的时候,不要让水洒出来,弄湿了你的衣服。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注意了解学生不同的实验方法。

3.教师演示“把两个杯子都装满水,分别倒入一样的杯子中的方法”让学生比较。

师: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我也想了一种方法,请同学们仔细地看一看:先找来两个一样的杯子,然后,把我们要比较的两个杯子装满水,在分别倒入这两个一样大小的杯子中。

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表达只要意思对就行
师:说明哪个杯子装水多?
生:高杯子装水多。

4.介绍容量的概念。

师: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出了高杯子比矮杯子装水多。

在数学上,我就说高杯子比矮杯子的容量大。

板书:容量
教师用手指向两个杯子,问:这两个杯子哪个容量大?
生:高杯子的容量大,
二、认识升和毫升
1.教师拿出两个高度一样、装的饮料高度一样、粗细不同的瓶子。

先让学生观察。

师:同学们在来一起看一看,老师这还有两瓶饮料,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一下,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1:里面装着饮料。

生2:饮料的多少可能不一样。

生3:两个瓶子的容量不一样。

生4:两个瓶子的粗细不一样。

生5:两瓶饮料的液面高度一样不一样。

师:那究竟哪瓶饮料多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比较出来呢?
讨论:怎样比较哪个瓶子装的饮料多?
生:我把它们分别倒进两个一样大的杯子里。

看哪个杯子中液面高,哪个杯子装的饮料就多。

(学生表达可能不规范,只要意思对就行。

然后,教师操作演示。


2.认识量筒和量杯
师:我们用这个方法知道了粗瓶子的饮料多,那每瓶饮料到底有多少呢?我们需要借助测量工具来帮助我们。

教师介绍三种测量工具:量筒(粗细不同)和量杯
师:现在,老师就发给每个小组一组测量工具,仔细观察,待会儿给同学们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
生1:量筒是直上直下的,量杯是上粗下细。

生2:量杯和量筒上边都画有刻度。

量筒上刻度是均匀的,量杯上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生3:量杯和量筒上都有mL这样的字母。

生4:量筒有粗细之分,细高的量筒刻度之间的间隔大,测量时会更精确。

生5:我看到了三种量具分别可以测量不同的液体,一个最多能测量100毫升,另一个能测量250毫升,最大的量杯能测量1000毫升。

……
学生一边说,教师在实物投影上一边演示。

3.认识升和毫升及字母表示。

师:同学们观察的都非常仔细。

刚才有同学说到量杯上有ml这样的英文字母,这是一个表示容量的单位,叫毫升;还有一个更大的单位是升,用L表示。

板书:
升——L
毫升——mL
4.启发学生举出其他用升和毫升作计量单位的例子
师:你还知道哪些用升或毫升作单位的液体?
生:矿泉水、花生油、洗发水……
5.测量饮料有多少。

师:认识了量筒和量杯,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使用它们测量一下饮料的多少。

师生一起进行实际操作。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试着读出量杯里饮料液面所在的刻度。

教师注意指导读的方法
三、实际测量
1.练习往量杯里倒水。

师:刚才我们用量杯准确地量出了这两瓶饮料的多少。

现在,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试一试啊?现在我们就小组合作:
(1)用量杯量出150毫升的水;
(2)用量杯量出80毫升的水;
(3)用量杯量出800毫升的水。

2.每个学生估计杯子的容量,再实际测量杯子的容量。

师:同学们,看老师手中这两个杯子,我们每天都要用这样的杯子喝水,你们估计一下,它们分别能盛多少毫升的水。

教师板书:
高杯子矮杯子
估计(分别写两个学生估计的结果)
测量
师:现在,我们就用量具实际测量一下,判断和你们的估计相差多少。

板书测量的结果。

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巡视并给予及时的指导。

四、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2题,学生动手测量。

可采取全班进行的形式,如果教具充分,也可以小组进行。

2.练一练第3题,全班讨论,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

对学生的不同方法只要是正确
师:课前我们每个人准备了一个瓶子。

现在,小组同学配合,用瓶子任意接一些水,大家先估计一下,然后,再用量具测量。

这次再和自己的估计比较一下。

看看相差多少?注意,每个小组至少做两次。

师:同学们刚才动手操作的兴趣特别高!现在,让我们一起静下心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两个一样的杯子,现在里面的水不一样多,怎样才能使两个杯子里面的水一样多呢?
生1:都倒入同一个量筒中,看看一共有多少水,然后再平均分给两个瓶子。

生2:我先将它们都倒入一个杯子中,用尺子测量高度,然后再平均倒入两个瓶子……
五、拓展练习
调查家中用升和毫升作单位的物品并记录下来。

师:学习了这一课,我想每一个同学有了不同的收获,老师还想给大家布置一个家庭作业:看看你的家里有哪些物品是用升或毫升做单位的,记录下来,并记下你从中发现的数学问题。

课后反思:本课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和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感知升和毫升有多大,本课内容虽然简单但由于是新知识,学生接受有些不适应。

可以把以前的相关长度、面积单位让学生在课前做简单复习。

课间重点点明升和毫升是计量液体的单位,并通过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
力;培养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并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