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2分)
1. 文章中提到的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面临哪些主要威胁?(4分)
答案:
•强势文化通过经济、科技和媒体占据主导地位,导致弱势文化的生存空间缩小。
•小语种和少数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被边缘化甚至消失,文化认同危机加剧。
2. 为了保护文化多样性,作者建议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答案:
•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应保护本国和本民族的文化遗产,推动文化创新。
•提升公众的文化意识和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
•鼓励创作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文化产品,保持文化的多样性。
3. 请结合实际,谈谈你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保护文化多样性。
(4分)答案:
•政府应制定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政策,鼓励多元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提高教育中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通过学校教育和社区活动增强文化认同。
•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尊重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同化,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答案:D. 行:行为
(正确解释:品行)
5. 魏徵在文中强调了什么重要理念?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6分)
答案:
•魏徵强调了治国安邦应以德义为本,树立良好的根基,保持节俭与宁静,避免贪图名利。
他提倡君子应注重修身养德,通过德行的积累来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6. 结合全文,分析魏徵对待功名利禄的态度及其对当时社会的警示作用。
(10分)答案:
•魏徵认为功名利禄是外物,不应追求过度,否则会引发祸患。
他主张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以德治国,避免贪图享乐与权势。
•这一态度对当时社会具有深刻的警示作用,告诫统治者不要迷失于功名利禄,应注重道德建设,以维护社会的长久稳定和繁荣。
7.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答案:
(1)天地之间,只是万物的旅店;光阴在岁月中流逝,如同百代的过客。
(2)外在的事物,久了就会厌倦;荣华富贵的精华,一旦失去就会带来危险。
(二)古诗鉴赏(15分)
8. 诗歌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7分)
答案:
•景象:诗歌描绘了春天的小雨润泽大地,远处的草色隐约可见,似有似无的美丽景象。
•情感:诗人通过对早春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展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受和热爱之心。
9. 结合全诗,分析“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在诗中的作用。
(8分)
答案:
•作用:这一句通过描绘草色的若隐若现,表现出早春时节草木刚刚萌发的细微变化,传达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
•这一描写不仅为全诗增添了层次感,也深化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使得诗歌意境更加幽美动人,传达出春天特有的朦胧美。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0. 材料指出了绿色消费推广中面临的哪些主要挑战?(5分)
答案:
•绿色产品价格较高,消费者难以长期坚持。
•市场上绿色产品的种类和数量有限,消费者选择受限。
•部分企业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削弱公众对绿色消费的信任。
11. 结合材料,分析应对绿色消费推广挑战的方法及其背后的原因。
(10分)
答案:
•方法:
o政府应制定政策,鼓励绿色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并加强市场监管,防止虚假宣传。
o企业应提高绿色产品的技术含量,降低生产成本,使绿色产品更具竞争力。
o消费者应增强环保意识,积极选择绿色产品,共同推动绿色消费的普及。
•原因:
o绿色消费的推广需要政策、市场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多方协作,才能推动绿色消费的普及和可持续发展。
o降低绿色产品的成本,增加其市场份额,可以使更多消费者参与其中,推动市场的良性发展。
12. 在推动绿色消费的过程中,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
法。
(10分)
答案:
•政府应制定合理的政策,促进绿色产品的研发和推广,确保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企业应创新技术,降低绿色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双赢。
•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通过加强环保教育,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动绿色消费,确保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发展。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推动可持续发展。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3. 老人这一形象有何特点?这些特点对他的命运有何影响?(10分)
答案:
•形象特点:老人坚韧不拔、顽强执着,面对困境始终不放弃。
他充满信心和勇气,与命运抗争到底。
•对命运的影响:这些特点使老人尽管遭遇失败,但仍能在精神上取得胜利。
他通过与马林鱼的搏斗展现了人类面对自然和命运的勇气和尊严,虽然在物质上失去了战利品,但在精神上获得了胜利。
14. 小说中“马林鱼”象征了什么?结合全文分析这一象征意义。
(8分)
答案:
•象征意义:“马林鱼”象征着人生中的理想、目标和挑战。
它代表了人类在追求理想过程中面临的巨大困难和考验。
•通过老人与马林鱼的搏斗,小说表现了人类在追求理想中的顽强与坚韧,同时也揭示了在现实中,理想往往难以完全实现的无奈和遗憾。
15. 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奋斗与成功”这一主题的理解。
(7分)
答案:
•奋斗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但成功的定义并不仅限于物质上的成就,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胜利。
•小说通过老人的经历,揭示了即使在失败中,真正的成功仍在于奋斗的过程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这一主题强调了奋斗的意义,鼓励人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保持信念和勇气。
五、写作(60分)
写作思路:
1.引入话题:
o从现代社会中“竞争与生活”两种价值取向入手,介绍两者之间的矛盾与平衡问题。
2.探讨竞争的意义:
o竞争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重要动力,通过竞争可以激发潜力,实现自我价值。
o论述竞争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促进创新和效率,帮助个人在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3.探讨生活的意义:
o生活不仅仅是为了竞争,还需要关注身心健康和内心的满足。
o论述在激烈竞争中如何保持生活的美好与平衡,避免过度竞争带来的身心疲惫和生活质量下降。
4.提出解决方案:
o在现代社会中,应该在竞争中融入生活的元素,通过合理的时间管理和心态调节,找到竞争与生活的平衡点。
o提倡在追求成功的同时,不忘享受生活中的美好,保持身心健康,实现全面发展。
5.总结提升:
o竞争与生活并非对立,而是可以互补。
只有在竞争中融入生活,才能在现代社会中实现个人幸福和社会贡献的统一。
o呼吁人们在追求成功的同时,不要忘记生活的本质,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实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