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美学家朱光潜代表作之一《谈美书简》经典图书阅读赏析读书心得分享PPT模板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上的,又是方法上的,是初涉美
学者学习美学知识的重要参考书籍和
讲章。


第 二
介章

作者介绍
朱光潜:中国美学家。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今枞阳县麒麟镇岱鳌村 朱家老屋人)。青年时期在桐城中学、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后肄业于香港 大学文学院。 朱光潜在30年代至40年代期间认为,在美感经 验中,心所以接物者只是直觉,物所以呈现于 心者只是形象。因此美感的态度与科学的和实 用的态度不同,它不涉及概念、实用等,只是 聚精会神地对于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的观赏。
在《谈美书简》中,还有的是关于 美学具体问题的论述,以及提出冲 破文艺创作和美学研究中的禁区, 这对于我们初学美学、开始接近美 学的青年更具有解决实际问题、排 除疑惑的重要作用。作为文艺流派 和作为创作方法,是应该分别清楚 的
朱光潜结合自己的切身的经历,特 别是我们的美学研究在“文革”中收到 极大的破坏和干扰,朱光潜的《谈 美书简》就是这样一本书,在同我 们聊天的过程中给予我们美的启示, 逐步的认识美,理解美的问题,掌 握美的体系。
为了实现金融资本支配民族工业的阴谋,他处处跟吴荪甫过不去,常常施展小计,使吴荪甫陷 入困境后将其打败。他在金融界兴风作浪,为所欲为,在生活上也极端荒淫腐朽
他施展种种狡诈、毒辣的手段对民族 工业进行排斥、打击和控制,迫使民 族资产阶级投降帝国主义,走向买办 化,从而使中国的经济变为殖民地经 济
赵伯韬是一个骄横奸诈、凶狠残酷、 荒淫腐朽的买办资本家的典型形象。 他凭借美国金融资本和蒋介石反动 政权的力量,操纵了交易市场。
反映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民族的本质特征,使读者差不多看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初期中国的全貌。在这里,“作者精湛的布局把许多错综复杂的线索,应用了高明的艺术手段, 织成一部成熟的艺术品。”
《子夜》中的人物塑造主要是“典型环 境”中的“典型性格”的塑造。茅盾在人 物塑造中,关注的不是人物的性格、 命运、精神状态
艺术特色
他以城市为近景,以农村为远景的布局,以光怪陆离的城市为主要的生活舞台,通过作品中人 物的谈论或政治形势的变化,起伏不断地引出农村这一条线索。
《子夜》结构交错复杂,但不是一堆乱麻,而是条分缕析,纲目分明。作品中人物与人物、人 物与环境的联系与矛盾,构成了许多具体事件,作者抓住其中牵连着众多人物的枢纽性事件, 形成五条重要线索贯穿始终
创作背景
《子夜》的写作意图与当时中国社会 性质的论战有关。当时大致有三个论 点:一是认为中国社会依然是半封建 半殖民地的性质,工人、农民是革命 的主力,革命领导权必须掌握在共产 党手中
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在仍作为一种人 们启蒙的文学领域无疑迫切需要一部 划时代的正确分析中国现状和出路的 作品的出现
谈现

美美 汇
学报
家 朱
人 :
书光 潜 代 表



1
2
3
4
录内作作 作 容者品 品 简介解 评 介绍读 价


第 一
简章

内容简介
《谈美书简》是中国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在八十二岁高龄的情况下写 就的“暮年心血”之作,它既是对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的一次 回顾和整理,也是“给来信未复的朋友们”,尤其是青年朋友们的一次 回复。
朱光潜不仅著述甚丰,他本人 更具有崇高的治学精神和高尚 的学术品格。他勇于批判自己, 执著地求索真理,当他认识到 以往在唯心主义体系下研究美 学“是在迷径里使力绕圈子”,
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 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
01
的其它许多功能如”思考力、情感和追求上报的意志
“是有内在的联系的。强调反“人的感性活动”,“当作
实践去理解”
朱光潜先生重申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郑重提出“我
02
们提倡‘解放思想’,但不能从马克思主义思想中‘解放’
出来”。朱光潜先生认定“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
是精神方面的生产劳动,其实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
人物形象
吴荪甫
是长篇小说《子夜》的主人公,是三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家的典型。作者用了许多 笔墨,把他放到三十年代中国错综复杂的阶级斗争和社会关系中,放在典型环境中 塑造了这一个民族资本家的典型。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的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两重性,决定了他们在大敌当前的时候,他们要联合工农对敌, 具有一定的革命性;在工农觉悟起来的时候,他们又要联合敌人反对工农,具有作 为反革命助手的反动。吴荪甫就是这种既有榨取工人血汗仇视农民运动的一面,又 有抵抗帝国主义、买办阶级、发展民族工业愿望的一面,具有二重性的复杂人物形 象
《谈美书简》不是一般的高头讲章,它采用书信体的形式,娓娓道 来,亲切自然,将许多深奥的美学知识通俗化。
内容简介
全书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书中,朱光
潜先生就青年朋友们普遍关心的美和美感、
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一系列美学问题进
行了深入的探讨
同时也对文学的审美特征、文学的创
作规律及特点作了详尽的阐释,既是
同时还总结自己切身的体会,对某些错 误思想和观点进行批判,比如号召大家 冲破人性论、人道主义和人情味等文艺 创作和美学中的禁区
朱光潜深刻地认识到,学习和研究美学, 一定要把学习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放在首 位,反复强调说“研究美学如果不弄懂马 克思主义,那就会走入死胡同”
作品解读
在他看来,马列主义不但给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而且其本身也有一套完整的美学体系;因为以往的美学大师,每 一个人都是有一套自己的美学体系的,只不过是唯心的还是唯物 的,形而上学的还是辩证的问题。
同时,作家又通过一些细节,侧面点 染了农村的情景和正发生的中原的战 争,更加扩大了作品的生活容量,从 而实现了他所设定的意图
最终以吴荪甫的悲剧,象征性地暗示 了作家对中国社会性质的理性认识: “中国没有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中国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是更加殖 民地化了。”
《子夜》所概括的社会生活纷繁万状,事件如波,此起彼伏; 场面如链,交叉出现;人物如星,忽闪忽逝,但整个人物事 态的展开又条贯井然,纷而不乱。比如,书中讲到吴荪甫的 生活,但是接着笔锋一转又讲到了双抛桥。《子夜》蛛网式 的密集结构,表现社会变迁的复杂内容,这种庞大结构所展 示的组织人物与事件的办法之多,叙事角度的变化之繁,足 以证明茅盾丰富的创作经验与对
解放后,朱光潜系统接触到马克 思主义。经过对自己以前的唯心 主义美学思想的批判,提出了美 是主客观的辨证统一的美学观点, 认为美必须以客观事物作为条件, 此外加上主观的意识形态或情趣 的作用使物成为物的形象,然后
才是美
作者介绍
《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解放 后出版的最重要的一部著作, 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 学史著作,代表了中国研究西 方美学思想的水平,具有开创 性的学术价值。
作者介绍
60年代,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把主观视为 实践的主体“人”,认为客观世界和主观能动性统一于 实践。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
以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的实践观点(即把主观视为实践 的主体——人,认为客观世界和主观能对立统一于实 践)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美学思想,形成了一个颇 有影响的美学流派。
二是认为中国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 路,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应该由中国 资产阶级来担任;三是认为中国的民 族资产阶级可以在既反党所领导的民 族、民主革命运动
就作者本人而言,矛盾始终秉承“文学 表现人生”的创作主张,这种主题的创 作也正与此吻合。
基于这种社会现实、政治需求和作者立场等因素 的推动有了《子夜》的主题——以吴荪甫为代表 的民族资产阶级“企业王国”的最终失败告诉我们 中国并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民族资产 阶级也无法引领中国革命的道路,中国的最终出 路要通过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群众的革命来实现。
他仗势后台强硬,表现出目空一切、 不可一世的气势。富有胆略和财力 的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在他眼里,不 过是一个谈笑都就可以打垮的对手。
他道德上的堕落和性格上的骄横奸 险构成了统一体,充分暴露了买办 资产阶级政治上的反动性、经济上 的掠夺性和道德上的腐朽性。
第一封《代前言:怎样学习美学?》朱 光潜先生首先谈了写作《谈美书简》的 动意,在回答“怎样学习美学”这一问题 时,说他感触最深的是治学的学风。
到80年代,朱光潜先生坚持“美是主观 与客观的统一”这一总命题,而且他讨厌 对美下定义,认为这是从抽象的概念出 发不是从现实出发去研究美学问题
作品评价
作为审美主体的人是“一个整体”。审美活动和整个人
这种强烈的时代色彩,鲜明的意识形 态性,是茅盾创造人物的根本原则。 《子夜》之所以一发表就引起轰动, 关键在于它成功地塑造了吴荪甫这个 民族资本家的人物典型
而是他们所体现的时代特色,是 时代、阶级和政治思想斗争在人 物身上所铭刻的烙印,是他们所 具有的社会意识形态性
以他为中心照亮了30年代整个上海 的社会生活,照亮了在这里活动的 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人的思想、 性格、心理和命运,以及他们与历 史纠葛的方方面。
就马克思来说,其美学体系作为哲学这个大体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样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的,以及这里生发出来的认识来自于实践的基本观点。朱光潜在认真研读马列主义经典原著的基础上,理解 和吸收马列主义美学思想和理论体系,提出自己的“物甲物乙”说,也即是“美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的观点。
作品解读


第 四
评章

作品评价
《谈美书简》是一部系统的美学著作,书 中的13封信对怎样学习美学、马列主义美 学体系,以及美感、典型、形象思维、创 作方法等等美学范畴,作了生动而详细的 阐释。
朱光潜先生承认自己过去“站的是唯心主 义立场”,“用的是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 逻辑方法”,信奉的是柏拉图、康德、黑 格尔、克罗齐等人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美 学思想。
感现

谢美 汇
学报
家 朱
人 :
观光 潜 代 表


《子夜》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
汇报人:
作品鉴赏
《子夜》的舞台设置于二十世纪三十 年代初期上海。作家并没有截取某条 小巷或某个街角,而是从居高俯视的 视角,整体展示这座现代都市的方方 面面
通过主人公吴荪甫的事业兴衰史与性 格发展史,牵动其它多重线索,从而 使全篇既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场景,又 沿着一个意义指向纵深推进
02
于劳动”的论述,指出“劳动是人类的共同职能”,它所产生
的美感也就是“人类的共同美感”
作品评价
“把从感性认识所得来的各种 映象加以整理和安排,来达 到一定的目的,这就叫形象 思维;“把许多感性形象加以 分析和综合,求出每类事物 的概念、原理或规律,这是 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
这种思维就是抽象思维或 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抽 象思维(或逻辑思维)的不同 之处,在于形象思维始终 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没 有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的飞跃。
《子夜》还以逼真的笔法描写了人物 的生活细节,并且常常寓深刻的思想 于平凡的生活细节描写之中。这些细 节描写的特点既是实在的,又是具有 象征性的。
作者反复描写吴老太爷虔诚信奉所谓 劝善惩恶的《太上感应篇》的细节, 这个细节是实在的,然而又象征着他 的老朽
顽固的地主阶级的思想性格;又如雷参谋赠送林佩瑶《少年维特之烦恼》一 书和一朵枯萎的白玫瑰,这是事实,然而也是象征着且是互相储存的”。生产劳动是社会性的人
凭他的本质力量对自然进行加工改造。这是一个双向
过程。
作品评价
在朱光潜先生看来,人性是普遍存在的,是人作为人的自然
01
本性,“人性和阶级性的关系是共性与特殊性或全部与部分
的关系。部分并不能代表或取消全体,肯定阶级性并不是否
定人性”。
在阐释“共同美感”时,朱光潜先生援引了马克思“艺术起源
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第 三
解章

作品解读
《谈美书简》一书凡十三封信,既有关于 美学理论的论述,比如马列主义美学体系、 美与美感、形象思维等;也有就具体的美 学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的看法
这本《谈美书简》的产生由来,也就是他 在这些年不断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的基础上,对美学上一些关键问题提出自 己新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