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6-05-11T09:37:33.757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6期作者:王水娟
[导读] 江苏省金坛市人民医院采取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明显缩短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

(江苏省金坛市人民医院 213200)
【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接受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两组:15例研究组(接受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和15例对照组(接受普通护理)。

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伤口疼痛评分。

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伤口疼痛评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

结论:采取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明显缩短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对减少术后伤口疼痛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6-0334-02
胸腔镜是利用电视摄像设备,并在微小切口下进行复杂手术的技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疗效可靠、切口美观等优点[1]。

肺大泡切除术的作用是恢复闭塞萎陷肺组织的生理功能,从而缓解患者呼吸困难、胸闷等不适症状。

本文选择2014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接受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接受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两组:15例研究组(接受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和15例对照组(接受普通护理)。

研究组平均年龄(34.8±12.9)岁,男性9人,女性6人;对照组平均年龄(35.2±13.6)岁,男性10人,女性5人;2组人员性别,年龄无差异(P>0.05)。

1.2对照组护理方法
(1)完善术前检查,护士在床边对患者进行宣传教育,告知患者术前、术后准备事项。

(2)术前8小时禁饮食,进行备皮。

(3)术后患者半卧位,心电监护。

(4)定期观察引流管液体量,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

1.3研究组护理方法
基础护理同对照组,接受一下优质护理:
1.3.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病人创造一种和谐、耐心的心理支持环境。

(2)病房护理:对病房通风,祛湿,应用窗帘保证患者隐私。

(3)减少夜间护理活动,将必要的检查尽量安排在上午进行,保证患者下午有充足的休息,夜间巡视轻开门,轻关门。

(4)肺功能锻炼: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后,患者可能存在惧怕疼痛,不够胸式呼吸,因此护士要让患者掌握腹式呼吸方法,吸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外扩张腹部,胸部保持不动。

呼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内收缩腹部,胸部保持不动,循环往复[2]。

1.3.2术中护理
(1)协助巡回护士清点器械、敷料。

(2)连接各导管及电刀线。

(3)在患者麻醉后进行消毒,以减少消毒液对患者的不适感受。

(4)在患者骨性突出部位下放置软垫,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缺血。

1.3.3 手术后护理
(1)常规吸氧,监测血压、脉搏、体温等。

(2)患者麻醉清醒,护士走到患者床旁,告知患者:“本次手术很成功,接下来要面对术后康复过程,希望您能配合医护人员,共同战胜困难”。

(3)患者休息时取半卧位,低流量吸氧,超声雾化,利于痰液排出,锻炼肺功能,促进肺的膨胀。

(4)妥善固定引流管的位置,观察引流液颜色,警惕是否有活动性出血。

观察水柱波动,及时排除是否存在引流管堵塞。

(5)在患者有自主排尿后,及时拔出导尿管,避免尿路感染。

(6)每隔6小时进行口腔护理,每2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避免口腔霉菌感染、压疮和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7)术后对于不能忍受伤口疼痛的患者,可给予不成瘾的镇痛药物。

1.4 观察指标
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伤口疼痛评分。

1.5 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标准[2],采用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值0~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严重。

1.6 统计学方法
将资料录入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描述,使用Student's t检验。

当P<0.05,判断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伤口疼痛评分对比
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伤口疼痛评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护理学科的快速发展,护理模式不断更新,以优质护理为代表的护理模式逐步在临床中开展[3]。

本次研究发现通过优质的护理,使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护士在术前与患者加强,为患者调整心态,使了解胸腔镜下
肺大泡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减轻对手术的恐惧感。

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养成良好规范的睡眠习惯,有充足的体力面对手术。

在术后我们护理人员耐心与患者交谈病情,指导患者积极进行康复[4-6]。

此外护理中我们定期给予患者叩背,鼓励患者腹式呼吸,使肺泡逐步扩张,促进患者的康复。

因此,护理人员认真细致的做好每一护理环节,能够明显缩短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对减少术后伤口疼痛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晨晖.腹部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10,42(2):64.
[2] 王义娟.胸腔镜治疗肺大泡结扎术围术期护理[J].中外医学,2011(30):160.
[3] 毛红英.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0, 8 (3):224.
[4] 施文.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泡的治疗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1):1757-1758.
[5] 王茂红.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患者肺大泡的护理干预[J].海南医学,2011,11(19):520-521.
[6] 张辉.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泡临床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36):7690-76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