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3章第2节氮的循环(第3课时).doc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第2节氮的循环
第3课时硝酸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
课堂合作探究
问题导学
一、硝酸的性质
思考与交流
1.浓硝酸为什么要放在棕色试剂瓶里且置于冷暗处保存?
2.浓硝酸与Cu、C的反应中的作用是否相同?
3.通常情况下,浓、稀硝酸作氧化剂时,还原产物有何规律?
(1)浓硝酸与金属反应时,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浓硝酸与非金属反应时,只表现氧化性。

(2)硝酸与金属反应无H2生成,浓硝酸的还原产物通常是NO2,稀硝酸的还原产物通常是NO。

(3)常温下铝、铁遇浓硝酸、浓硫酸钝化(钝化是化学变化),加热时可发生反应。

(4)稀硝酸与铁反应时,要注意铁的用量影响铁盐中铁的价态。

酸的通性硝酸的特殊性
(1)酸使石蕊溶液变红浓硝酸使石蕊溶液变红,加热会变白
若碱、碱性氧化物中金属为低价态时,会被
硝酸氧化得到高价盐
(4)酸+盐→新酸+新盐具有还原性的盐(如Fe2+、SO2-3的盐)会被氧化
(5)酸+金属→盐+氢气金属不能置换HNO3中的氢
活动与探究2
38.4 mg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反应后,共收集到22.4 mL(标准状况)气体,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
A.1.0×10-3 mol B.1.6×10-3 mol
C.2.2×10-3 mol D.2.4×10-3 mol
迁移与应用
在某稀硝酸的溶液中,加入5.6 g铁粉充分反应后,铁粉全部溶解,放出NO气体,溶液质量增加3.2 g,所得溶液中Fe2+和Fe3+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3∶2
C.2∶1 D.4∶1
常用解题方法
(1)电子守恒
硝酸与金属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N原子得到的电子数等于金属原子失去的电子数。

(2)原子守恒
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一部分以NO-3的形式存在,另一部分转化为还原产物,这两部分中N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消耗的HNO3中N的物质的量相等。

(3)利用离子方程式计算:
硝酸与硫酸混合液跟金属的反应,当金属足量时,不能用硝酸与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应用离子方程式计算,因为生成的硝酸盐中的NO-3借助H+仍能继续与金属反应。

当堂检测
1.硝酸被称为“国防工业之母”是因为它是制取炸药的重要原料。

下列实验事实与硝酸性质不.相对应的一组是( )
A.浓硝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退色——酸性和强氧化性
B.不能用稀硝酸与锌反应制氢气——强氧化性
C.要用棕色瓶盛装浓硝酸——不稳定性
D.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红色退去——强氧化性
2.下列有关硝酸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稀硝酸与铁反应,有氢气放出
B.浓硝酸跟铜反应,有二氧化氮气体放出
C.硝酸跟碳酸钠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放出
D.硝酸受热时,有二氧化氮、氧气放出
3.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变化,但加入某盐一段时间后,发现铜粉质量减少,则该盐不可能是( )
A.FeCl3 B.NaCl C.KNO3 D.Cu(NO3)2
4.向100 mL 12 mol·L-1的浓硝酸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
A.0.3 mol B.0.6 mol
C.小于0.6 mol D.介于0.3 mol和0.6 mol之间
5.在盛有一定量浓硝酸的试管中加入6.4 g铜片发生反应。

请回答:
(1)开始阶段,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结束后,铜片有剩余,再加入少量20%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6.4 g铜片消耗完时,共产生气体2.8 L(标准状况)。

求整个反应过程中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

答案:
课堂·合作探究
【问题导学】
活动与探究1:白雾 刺激性 无 挥发 刺激性
剧烈 红棕色 蓝色 NO 2 4HNO 3(浓)+Cu===Cu(NO 3)2+2NO 2↑+2H 2O 较剧烈 无色 蓝色 NO 8HNO 3(稀)+3Cu===3Cu(NO 3)2+2NO ↑+4H 2O 无明显现象 铜片表面有大量的气
体产生,溶液逐渐变为蓝色 Cu 和稀盐酸不反应 酸性 8H ++2NO -3+3Cu===3Cu 2++2NO ↑
+4H 2O 现象不明显
钝化 现象不明显 钝化
思考与交流:1.答案:因为浓硝酸见光或受热时容易分解:4HNO 3=====光照或加热
4NO 2↑+O 2↑+2H 2O ,所以浓硝酸要避光且置于冷暗处保存。

2.答案:不相同。

浓硝酸与Cu 反应时,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浓硝酸与C 反应时只表现氧化性。

3.答案:通常情况下,浓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 2,稀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 。

活动与探究2:C 解析:Cu 跟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 +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
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会逐渐变稀,反应则变为:
3Cu +8HNO 3(稀)===3Cu(NO 3)2+2NO ↑+4H 2O
参加反应的硝酸一部分作酸用,一部分作氧化剂被还原(一部分被还原为NO 2,一部分被还原为NO)。

方法一:极端假设法
n (Cu)=38.4×10-3 g 64 g ·mol
-1=6.0×10-4 mol 。

若38.4 mg 铜全部与浓硝酸反应,则可求得参加反应的硝酸为:6.0×10-4 mol ×4=2.4
×10-3 mol 。

若38.4 mg 铜全部与稀硝酸反应,则可求得参加反应的硝酸为:6.0×10-4 mol ×83
=1.6×10-3 mol 。

事实上铜先与浓硝酸反应,浓硝酸变稀后,又与稀硝酸反应。

消耗的硝酸应在1.6×10-3 mol 和2.4×10-3 mol 之间。

方法二:整体分析法
n (HNO 3)=n (作酸用HNO 3)+n (作氧化剂用HNO 3)
=2n [Cu(NO 3)2]+n (NO 2)+n (NO)=2n (Cu)+n (气体)=2×38.4×10-3 g 64 g ·mol
-1+22.4×10-3 L 22.4 L ·mol
-1=2.2×10-3
mol 。

迁移与应用:B 解析:设Fe 2+的物质的量为x ,Fe 3+的物质的量为y 。

由铁原子守恒,得x +y = 5.6 g 56 g ·mol
-1。

由得失电子守恒和质量守恒得5.6-2x +3y 3
×30 g ·mol -1=3.2 g 。

两式联立,解得x =0.06 mol ,y =0.04 mol 。

故x ∶y =3∶2。

【当堂检测】
1.D
2.A 解析:由于稀硝酸有强氧化性,与Fe 反应时无H 2放出。

3.B 解析:A 项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 3++Cu===Cu 2++2Fe 2+,铜粉溶解;C 项、D 项
离子反应方程式均为8H ++2NO -3+3Cu===3Cu 2++2NO ↑+4H 2O ,铜粉溶解;B 项不反应。

4.D 解析:因为Cu 是足量的,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会逐渐变稀,所以本题涉及的反应有两个:
Cu +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 ①
3Cu +8HNO 3(稀)===3Cu(NO 3)2+2NO ↑+4H 2O ②
采用极限分析法:若只发生反应①,则被还原HNO 3的物质的量为:12
×1.2 mol =0.6 mol ;若只发生反应②,则被还原HNO 3的物质的量为14
×1.2 mol =0.3 mol 。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

5.解析:(1)因为浓硝酸的氧化性很强,可以将铜氧化,同时它本身被还原为红棕色的NO 2气体,所以现象是铜片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产生红棕色的气体。

(2)反应后
的溶液中有NO -3,加入稀硫酸后,NO -3与H +又构成了强氧化性环境,NO -3会继续氧化铜单质。

(3)成盐的硝酸的物质的量n (HNO 3)=2n (Cu)=0.2 mol ;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n (HNO 3)
= 2.8 L 22.4 L ·mol
-1=0.125 mol 。

故整个反应过程中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0.125 mol =0.325 mol 。

答案:(1)铜片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产生红棕色的气体
Cu +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
(2)3Cu +8H ++2NO -3===3Cu 2++2NO ↑+4H 2O
(3)0.325 mo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