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美学的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美学的发展历程
数字美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当时,美国数学家、艺术家和绘图员本·拉波斯基利用示波器创作了电子抽象图像,并在艾奥瓦州切罗基县的桑福德博物馆举办了一个名为“电子抽象”的展览,展出了五十幅他称之为“示波图”的图像。

紧随其后,奥地利裔德国籍计算机图形学家和科幻小说作家赫伯特·弗兰克创作了与拉波斯基类似的电子抽象图像,他称之为“电子图形”。

不过,弗兰克的最大贡献在于自20世纪70年代起关于计算机艺术的写作、教学和相关活动。

比如,1971年,他出版的《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艺术》是关于这一领域的最早的综合性著作;1973年至1997年,他在慕尼黑大学任教,先后主讲控制论美学、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艺术;1979年,他与汉内斯·利奥波德塞德、休伯特·博格尼迈尔、乌尔里希·吕策尔一起创立了著名的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

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约翰·惠特尼、查尔斯·苏黎和以迈克尔·诺尔为代表的贝尔实验室研究员使用模拟计算机和数字计算机生成的动画电影和图画,这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艺术。

总的来说,数字美学的发展历程是一个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过程,它见证了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艺术形式的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