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湿地补水保证流量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湿地中淡水生态系统(河流、湖泊)占6.51%,陆地生态 间2.5km的输水渠道。目前输水渠道上口宽约30m,深2~3m,
系统(湿草甸、灌丛、疏林、芦苇、盐碱化湿地)占48.1%在 渠道内大部分生长有芦苇、杂草等植物,渠道外两侧滩地为耕
人工湿地构成上,黄河三角洲以坑塘、水库为主,占该区人工 地,种植玉米、棉花等农作物。
地处现行清水沟流路的河道滩区内,由于胜利油田长期输 引水能力。
表1 利津不同流量级下引水闸断面水位流量对照表
站别 利津 1号闸 3号闸
流量 2000 1.20
0
水位 12.22 4.22 3.22
流量 2500 2.75 3.85
水位 12.60 4.60 3.60
流量 3000 8.45 10
水位 12.94 4.94 3.94
占湿地总面积的37%[1]。
金不到位,实际引水渠开挖没有达到设计标准,再加上多年输
2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补水实施情况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态补水的实施情况主要可以分为 现行流路补水和刁口河流路补水两个方面。
2.1 现行入海流路补水情况 有记录可寻的黄河三角洲河口生态区湿地的现行入海流路 补水工作始于2008年第7次调水调沙期间。1999年根据国务院授 权,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黄河水量实行统一调度,实现了黄河连 续十年不断流,确保了供水安全,使日益恶化的生态系统得以 恢复。为更好地满足经济、输沙、生态和稀释等功能性用水, 2008年初黄河水利委员会提出实现黄河功能性不断流,并于上 半年首次实施了黄河下游生态调度[2]。 2.2 刁口河流路补水情况 刁口河位于黄河北大堤桩号9+900以北,为黄河入海故
1 黄河三角湿地概况
水沉沙,加上黄河多次漫滩淤积,原河槽基本淤平,河槽被开
黄河三角洲湿地类型丰富,景观类型多样,天然湿地面积 发为耕地,故道的痕迹完全消失。1999年胜利油田在崔家控导
较大,占整个自然保护区面积的68.4%,其余为人工湿地。在 工程22#坝修建一处扬水船,并开挖了崔家控导至罗家屋子闸
(下转第189页)
科学与信息化2020年12月中 187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水淤积,目前已很难辨识。 (3)孤河路~桩埕路(桩号20+800~39+500) 河段河道长度18.6km,主河槽宽210~540m,主槽较明
显,滩槽差2.1~2.6m。河槽内有人工开挖的渠道,无农田,分 布着芦苇和杂草。
(4)桩埕路~入海口门段(桩号39+500~55+740) 河道长度为15.74km,主河槽自桩埕路以下逐渐变宽,宽 度600~1000m,主槽内为水面,两侧有零星柽柳和杂草,无开 垦的农田。油田生产路(52+000)以下属于潮间带,主槽不明 显,入海潮沟纵横。口门段近几十年来变化较大,主要表现为 岸线蚀退,每年后退数十至数百米,目前原刁口河入海沙嘴已 蚀退了近10km,左右两侧30km范围岸线也都蚀退了2~5km。 本次刁口河尾闾湿地补水区域位于该河段[4]。
貌发生了较大变化,自然形态和生态环境发生较大改变。河道 曲线图,结合实测的大断面图来计算具备引水条件和达到设
主河槽概况如下[3]: (1)滩区段(黄河主河槽至罗家屋子闸)
计引水能力时的闸前大河水位。经估算可以得出利津断面出现 2000,2500,3000,3500 m3/s的流量时各引水闸前大河水位及
道,全长大约55km。刁口河流路于1964年1月开始行水,行水 3 引水条件和相对应的利津断面流量分析
历时12年零5个月。行水期间,刁口河两岸均有堤防,左岸堤防
利津水文站位于黄河下游河口段,是黄河的入海监测站,
在民坝基础上加修而成,长度20.44km。右岸堤防即东大堤,长 在整个黄河流域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利津水文站的监测数据
度22km。1976年5月黄河改走现行流路,至今刁口河流路已停 及特征值在治黄工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需要将补水
止行河33年。停河期间,由于水沙条件变化、海洋动力作用及 的各个特征值转换为利津水文站的特征值来进行分析。
人类活动影响,使作为黄和3号闸的实测水位流量关系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科技论坛
黄河三角洲湿地补水保证流量研究
刘谦 黄河水利委员会山东水文水资源局 山东 济南 250100
摘 要 为了恢复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功能,恢复自然保护区的生物群落,黄河水利委员会在黄河流域水 量统一调度的基础上进行生态补水。本文对生态补水的具体实施情况和利津水文站的特征值条件进行了综合的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当利津水文站出现超过3500m3/s的流量时自然保护区的补水工作是可以保障的。 关键词 生态补水;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保证流量;水位
库、盐池和虾蟹池以及滩涂)为主,占总面积的63%,且滩涂湿 藕池)。主槽内人工开挖的渠道,为罗家屋子闸配套工程,修
地在其中占优势地位;季节性积水湿地(潮上带重盐碱化湿地、 建于1999年,可通过罗家屋子闸输水至西崔节制闸,渠道全长
芦苇沼泽、其他沼泽、疏林沼泽、灌丛沼泽、湿草甸和水稻田) 18km,设计渠底宽20m,边坡1:2.5,纵比降1/8000。由于资
湿地的57.69%黄河三角洲上河流纵横交错,形成明显的网状结
(2)罗家屋子闸~孤河路段(桩号2+600~20+800)
构,各种湿地景观成斑块状分布。在湿地存在形态上,黄河三
河道长18.4km,河槽与滩地难以辨识,河槽内除人工开
角洲湿地以常年积水湿地(河流、湖泊、河口水域、坑塘、水 挖的引水渠道和西崔水库外,均已开发成农田(个别为鱼塘、
流量 3500 10 10
水位 13.26 5.26 4.26
流量 4000 10 10
水位 13.55 5.55 4.55
因清8断面已撤销,以原清8断面以下断面汊加1断面进 行分析,汊加1断面滩唇高程为4.23m,汊加1断面距利津断面
94km,以比降万分之1计算,反推利津站相应水位为13.63m, 根据高水延长曲线得利津站相应流量为4300m3/s。即利津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