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辅助下对鼻腔恶性肿瘤的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内镜辅助下对鼻腔恶性肿瘤的治疗
罗通勇;杨华清;徐开伦;任贤灵;贾全凡;袁龙;岳胜清;邓晓奕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辅助下切除鼻腔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3年3月至2006年5月收治的36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鼻内镜辅助下进行肿瘤切除,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均在鼻内镜或鼻内镜辅助下成功完全肿瘤切除,术后出现颅内血肿1例,眼球运动障碍1例,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未见其他并发症.对36例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观察,1年生存率为94.4%(31/36),3年生存率为69.4%(25/36),5年生存率为36.1%(13/36).结论:鼻内镜辅助下切除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效果理想,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短期生存率较高,值得推广应
用.%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effect the endoscope assisted resection of nasal malignant tumor. Metho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 2003 to May 2006, 36 cases of malignant tumor of nasal cavity and sinus inpatients with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used nasal endoscope assisted tumour excision, and observed the curative effect. Result: 36 patients in the group were operated successfully, the success rate of the operation was 100% , all of the patients had endoscopic or nasal endoscope assisted successfully complete tumor resection, postoperative intracranial hematoma in 1 case, eye movement disorders in 1 case, There's no other complications. 36 patients on a period of 5 years follow-up, the 1 year survival rate was 94.4% ( 31 / 36 ), the 3 years survival rate was 69. 4% ( 25 / 36 ), the 5 years survival rate was 36. 1% ( 13 / 36 ). Conclusion: Endoscopic assisted resection of malignant tumor of nasal
cavity and sinus is effective, with less complications, with high rate a short survival, it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期刊名称】《河北医学》
【年(卷),期】2012(018)006
【总页数】3页(P759-761)
【关键词】鼻内镜;鼻腔恶性肿瘤;疗效
【作者】罗通勇;杨华清;徐开伦;任贤灵;贾全凡;袁龙;岳胜清;邓晓奕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元市中心医院,四川,广元,628000;四川省广元市中心医院,四川,广元,628000;四川省广元市中心医院,四川,广元,628000;四川省广元市中心医院,四川,广元,628000;四川省广元市中心医院,四川,广元,628000;四川省广元市中心医院,四川,广元,628000;四川省广元市中心医院,四川,广元,628000;四川省广元市中心医院,四川,广元,628000
【正文语种】中文
鼻内镜(nasal endoscopy)技术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欧洲,后传入北美并得到长足发展,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普及,目前已经成为鼻外科领域的核心技术。
多年以来,鼻内镜用于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对于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治疗尚无完全定论[1]。
我院自近年来在鼻内镜辅助下进行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切除,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自2003年3月至2006年5月收治的36例鼻腔鼻窦恶性肿
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CT局部扫描且经病理检查确诊。
其中男31例,女5例;年龄12-83岁,平均45.8岁;临床表现以鼻塞、鼻出血为主,可伴有鼻、面部麻木感、胀满感,顽固性头痛,嗅觉减退或丧失。
本组
36例患者病理分型为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23例,腺样囊性癌7例,间叶组织肿
瘤3例,血管外皮瘤2例,恶性骨肉瘤1例。
1.2 手术方法
1.2.1 术前准备:包括全身检查、鼻腔局部处理、术前抗生素的应用、术前用药及家属手术同意书的签署等均与普通鼻及鼻窦手术相同。
估计术中出血可能较多的患者,如内翻性乳头状瘤,应作好输血准备。
还应注意眼科临床检查包括视力、视野、眼压、眼球运动、瞳孔及眼底等。
1.2.2 手术方法:患者取平仰卧位或15-30度仰卧位,为保证手术顺利进行,麻醉的选择至关重要。
麻醉要达到使患者安静,镇痛效果完善,出血少,术野清晰,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呼吸道梗阻和误吸[2]。
本组15例患者采用全身麻醉,12
例采用鼻腔黏膜表面麻醉,9例患者采用鼻丘区黏膜浸润麻醉。
手术切除时根据病变部位及范围进行切除方式的选择,本组10例患者病变局限在单个鼻腔、单个鼻窦,选择鼻内镜下鼻腔鼻窦肿瘤切除;26例患者由于病变扩散多个鼻窦或侵犯颅底,选择患侧鼻侧切开术,在鼻内镜辅助下进行鼻腔鼻窦肿瘤完全切除术。
1.2.3 术后处理:术后取半卧位,注意出血情况,全身抗生素和止血药物的应用,观察体温的变化,与普通鼻及鼻窦手术相同。
观察眼睑有无充血或水肿,眼球有无固定或外突,球结膜有无充血水肿,眼压、视力、视野、眼底检查结果与术前进行比较。
如仅有眼睑轻度充血水肿,常为全筛窦切除术后的反应,抽出鼻腔填塞纱条后数日内便会消退。
如出现眼球运动和视力障碍,球结膜充血,则表明眶内感染,应做及时处理。
2 结果
本组3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均在鼻内镜或鼻内镜辅助下成功完全肿瘤切除,术后出现颅内血肿1例,眼球运动障碍1例,经对
症治疗后痊愈,未见其他并发症。
对36例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观察,1年生存率为94.4%(31/36),3 年生存率为69.4%(25/36),5 年生存率为
36.1%(13/36)。
3 讨论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是指发生于鼻腔、鼻窦的恶性肿瘤。
临床以鼻塞、流污秽脓血涕、疼痛、流泪与复视、颈部肿物为主要特征。
鼻及鼻窦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l%-2%,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5-3):1。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中,癌多于肉瘤。
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癌多发生于40-60岁的成年人,肉瘤则多发生在年龄较轻者。
癌中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其次为腺癌及腺样囊性癌,亦可见淋巴上皮癌、移行细胞瘤、基底细胞癌、黏液表皮样癌等。
肉瘤占鼻及鼻窦恶性肿瘤的10%-20%,好发于鼻腔及上颌窦,以恶性淋巴瘤最多见,纤维肉瘤、软骨肉瘤、恶性
纤维性组织细胞瘤、恶性黑瘤次之[3]。
此外,亦有网状细胞肉瘤、横纹肌肉瘤、黏液肉瘤、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及成骨肉瘤等。
对于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多采用手术根除加放射治疗等方法,但随着近年来鼻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使得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切除成为可能。
经鼻内镜手术切除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优势是达成共识的,肿瘤定位准确,切除更彻底,对鼻腔鼻窦正常结构损伤小,并发症低,术后恢复快,功能和美学效果、生活质量高,方便术后随访中及时发现和处理局部复发的肿瘤。
经鼻内镜切除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在疗效和预后、手术适应证范围和切除技术上仍然是一个继续探索的课题,这些问题需要深入的研究和继续实战。
疗效和预后就目前见诸于报道的文献,国内外均有随访3年和5年仍然无瘤生存的病例,但这些病例大多是范围较局限,且未侵犯颅底和眼眶的低度恶性肿瘤,其中报道较多的是嗅神经母细胞瘤和腺样囊
性癌[4]。
从我们初步的实践中表明,范围较局限和未侵犯颅底和眼眶的低度恶性肿瘤,经鼻内镜切除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本研究3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仅出现2例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
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4%、69.4%、36.1%,相对于传统手术切除较高,同时还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易于随访观察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邹艳,陈舒华.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J].广东医学,2007,15(7):296-298.
[2]罗建海,廖福干.鼻内镜射频热凝后手术切除鼻咽纤维血管瘤[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12(22):135-136.
[3]袁龙,贾全凡.鼻内镜下射频治疗顽固性鼻出血120例临床研究[J].川北
医学院学报,2010,8(3):74-76.
[4]林怀洁,王学林.鼻内镜下射频治疗鼻腔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26(22):227-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