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最爱的女人是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尔衮最爱的女人是谁
历史上多尔衮最爱的女人是孝庄文皇后?因为有传太后下嫁多尔衮!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大家的依据吧!
孝庄文皇后究竟是否下嫁了多尔衮,乃清初三大疑案之一,在史学界是争论的焦点问题。
持下嫁说专家的理由:
1.多尔衮自称“皇父摄政王,又亲到皇宫内院。
”无疑是把太后置于妻子,皇帝置于儿子的地位,如果太后没有下嫁,她和皇室亲王贝勒是万万不能接受的,奇怪的是此事却得到他们的默认。
”
2.据朝鲜史料记载,顺治六年1649年二月,清朝廷曾派遣使臣赴朝鲜递交国书,朝鲜国王看见书中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便问“清国咨文中有皇父摄政王之语,此何举措?”清朝来使答曰:“今则去叔字,朝贺之事,与皇帝一体云。
”右议郑太和说:“敕中虽无此语,似是已为太上矣。
”朝鲜国王也说:“然则二帝矣。
”这里说明朝鲜君臣也发现所谓“皇父”的奥秘。
无疑是指太后下嫁一事。
3.明朝遗臣张煌言的诗词。
4.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二月,孝庄文皇后病重留下遗嘱,这种作法是违背清朝帝后丧葬制度的,可见她有难言苦衷,所以康熙把太皇太后的灵枢停放在东陵,雍正时才葬入昭西陵地宫。
持未嫁说的专家认为:
1.孝庄文皇后在顺治时已贵为皇太后,以她的尊崇身份,如下嫁就不会死后葬入皇陵了。
2.顺治诏书子虚乌有。
3.张煌言之诗不可信,有的著名清史学家认为,张煌言对清廷怀有成见,其诗不能作为史实根据。
4.康熙帝及以后各帝始终承认孝庄文皇后是清太宗文皇帝的皇后,对其尊崇备致,歌功颂德,祭礼有加。
所以“太后下嫁”之案根本不存在。
5.“慈宁宫里烂盈门”之句说太后大婚时慈宁宫内外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但据《清实录》载,孝庄文皇后是在顺治十年慈宁宫修葺之后才搬进去的,所以大办婚事必得在顺
治十年1653年之后,但多尔衮已于顺治七年1649年十二月病死,可见“太后下嫁”之说
不可信。
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率领6万大军浩浩荡荡奔赴孤城宁远。
当时宁远
守将袁崇焕用西洋炮轰努尔哈赤的军帐,一炮正中。
努尔哈赤倒是没被炸死在帐子里,从
军帐中被救了出来。
但不久身亡。
努尔哈赤一死,选谁做接班人成了当务之急。
努尔哈赤
最宠爱的大妃子阿巴亥生的3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三兄弟。
照道理讲,在这些
人中皇太极是所有候选人最不可能继承汗位。
因为皇太极的母亲来自努尔哈赤的敌对部落,皇太极的叔叔又始终在和努尔哈赤对着干,两个部落针锋相对。
努尔哈赤留下遗言是让多
尔衮继位,那么皇太极是怎样在这样的劣势中杀出一条称王之路的呢?
最开始的时候,努尔哈赤曾经想让次子代善做自己的接班人。
没成想,代善与多尔衮
的妈妈年龄相仿,一来二去两人走得比较近了。
别人就跑到努尔哈赤那把这两人给告了。
努尔哈赤亲自审问,两人也承认了彼此之间的确有些交情。
其实说不定也只是见见面、吃
吃饭而已,但在别人的添油加醋之下,整个局面变得不可收拾。
这“绯闻”越传越邪,逼
得努尔哈赤没法收场,只好剥夺了代善的继承资格。
这样一来,四大贝勒中只剩两个竞争
者阿敏和莽古尔泰。
真正把皇太极送上汗位的其实是大贝勒代善的两个儿子。
他们的理由很简单:第一,
拥立谁都不能拥立多尔衮。
如果没有多尔衮的妈妈和代善传了那段不明不白的“绯闻”,
代善早已经是大汗了。
对多尔衮,那是一个恨啊。
第二,皇太极虽也是算不上自己人,但
权势最弱,最容易成为他们的傀儡。
于是父子三人合力助皇太极继承了汗位。
关于多尔衮生母阿巴亥的死,在清朝的官修史书中就有不同说法。
在成书最早的《清太祖武皇帝实录》中,阿巴亥被描绘成容貌艳丽,却心怀嫉妒的人,因此屡屡引起努尔哈赤不悦。
努尔哈赤令她殉死。
在努尔哈赤死后,代善、皇太极等告诉
阿巴亥,按照父亲遗言,她必须自尽。
阿巴亥只有37岁,丰姿绰约,正值盛年。
基于对
人生的留恋和对爱子的牵挂,她不愿殉死。
代善、皇太极坚持必须遵从先帝遗命。
阿巴亥
被逼无奈随即在辰时早晨7—9时自尽。
但这种有意丑化阿巴亥的说法,似乎有些牵强,
因而有研究者推测,这部编写于清太宗时代的《实录》企图隐瞒历史上的某些真相。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