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定义和作诠释的区别
如何区别下定义和作诠释

如何区别下定义和作诠释?一、什么是下定义下定义是用一种基本固定的判断格式,简明地对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加以概括的说明方法。
作用:能够起到准确简明地科学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例:统筹方法,是一种合理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二、什么是作诠释作诠释对事物进行解释的说明方法。
作用:通俗易懂、给人以清晰的认识,更便于理解。
例“铀,是银白色的金属”就采用了作诠释,若颠倒,“银白色的金属是铀”就不准确了,因为“银”也是银白色的金属。
三、区分下定义和作诠释:1、下定义:甲是乙=乙是甲√,作诠释:甲是乙=乙是甲×。
下定义:要求完整严密,句子前后颠倒,表意准确;作诠释:不要求完整严密,句子前后颠倒,表意有误2、从特点上看(1)下定义要准确简明,概括性较强;作诠释则具体而通俗,有时带有一定的描述性(2)从科学性的角度看;作诠释的语言比不上下定义(3)从内容上看:下定义着眼于事物的本质属性;作诠释注重于外观的表象、性质和特点。
四、判断说明方法,下定义还是作诠释?1、食物是一种能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下定义)2、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
(作诠释)3、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
(作诠释)4、日月光有时经过冰晶反射后进入人眼,也会形成白色的晕,由于冰晶取向多样,折射反射过程复杂,就形成了多种多样晕的现象。
(作诠释)5、晕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冰晶(卷状云、冰雾等)对日光或月光的折射和反射作用而形成的呈环状、弧状、柱状或亮点状的光学现象。
(下定义)6、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下定义)7、在同一平面上,由三条边首尾相接组成的内角和为180°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
(下定义)五、下定义公式被定义概念=种差+属概念“属概念”就是被定义概念所属的大类,也就是归类;“种差”就是在大类之中,被定义概念与同类相邻概念间的主要差别。
如: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液体,“透明液体”就是“属概念”,其余的说明部分是“种差”,也就是“水”与其他透明液体的差别。
区分下定义和作诠释的题

区分下定义和作诠释的题
下定义和作诠释是两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它们的区别如下:
1. 下定义:用简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概括说明,让人们对被说明对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下定义的说明对象通常是某一事物或概念,它需要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例如:“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这个句子通过揭示水的本质特征,给“水”这个概念下了定义。
2. 作诠释:对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质和特点进行解释说明,让人们对事物有一个更具体、更清晰的了解。
例如:“雪是由水蒸气冷却后凝结成的冰晶。
”这个句子通过解释雪的形成过程,让人们对“雪”有了更具体的认识。
区分下定义和作诠释的方法如下:
1.判断说明对象:下定义的说明对象通常是某一事物或概念,而作诠释的说明对象通常是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质和特点。
2.分析说明方法:下定义需要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作诠释则是对事物的某些性质和特点进行解释说明。
3.比较语言表达:下定义的语言表达通常比较简洁、概括,而作诠释的语言表达则比较具体、详细。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区分下定义和作诠释两种说明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说明方法,以达到更好的说明效果。
1。
下定义和作诠释的区别

下定义:用简洁而明确的语言,指出被说明对象的
本质特点
例句一: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方法。 例句二: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条彩色圆弧,这是虹。
作诠释:对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质和特点进行适
当解说。
区别二:句式
下定义:判断句式,被定义概念=种差+属概念
例句一: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方法。 例句二: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 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 。
作诠释:可以采用采用多句式。
区别三:语言
下定义:简明、准确,关注本质特征,概括性强。
例句一: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方法。 例句二: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 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 。
作诠释:语言具体通俗,描述性强,关注外表和
性质和特点。
终极大法:对调
下定义:甲是乙,乙是甲。
例句一:食物是一种能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例句二: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
作诠释:甲是乙,不可以对调(逻辑不对或概括
不完整)
练一练
作
1、所谓“绿色围墙”,就是利用植物代替砖、石或钢筋水泥“砌墙”诠 释。
2、沙尘暴是由于强烈的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空气浑浊,能见度小于
下
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 定
义
3、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以下达到经济社会
发展与生态环境保
4、日月光有时经过冰晶反射后进入人眼,也会形成白色的晕,作由于冰晶 取向多样,折射反射过程复杂,就形成了多种多样晕的现象。诠 释
5、晕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冰晶(卷状云、冰雾等)对日光或月光下的折射和反 射作用而形成的呈环状、弧状、柱状或亮点状的光学现象。定 义 6、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下 定 7、在同一平下面上,由三条边首尾相接组成的内角义和为180°的封闭图形 叫8、做釉三是角一形种。定 义银白色金属。作 诠 释
区分“下定义”和“作诠释”

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
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被定义者”的位置可以在“定义者”的前面,也可以在“定义者”的后面。
作诠释:
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
定义法和诠释法常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
区分“下定义”和“作诠释”
下定义需要将这个事物的所有特点都写出来,而作诠释只需将这个事物的部分特点写出来。
一般来说,“是”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下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作诠释。
例如:“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
”这句话如改成“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是人。
”,意思不变。
因此,这句话运用的说明方法为下定义。
又例如:“雪是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这句话如改成“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是雪”就不符合客观事实,因为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也有可能是冰雹。
所以,这句话运用的说明方法为作诠释。
作诠释与下定义的区别

• 区分下定义和作诠释:
• • • • 1、下定义:甲是乙=乙是甲√, 作诠释:甲是乙=乙是甲×。 下定义: 要求完整严密,句子前后颠倒,表意 准确; • 作诠释: • 不要求完整严密,句子前后颠倒,表 意有误
• 2、从特点上看
• (1)下定义要准确简明,概括性较强; • 作诠释则具体而通俗,有时带有一定的描 述性 • (2)从科学性的角度看 • 作诠释的语言比不上下定义 • (3)从内容上看 • 下定义着眼于事物的本质属性, • 作诠释注重于外观的表象、性质和特点。
如何区别下定 义和作诠释?
• 一、什么是下定义 • 下定义是用一种基本固定的判断格式, 简明地对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加以概 括的说明方法。 • 作用:能够起到准确简明地科学地说 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 例:统筹方法,是一种合理安排工作 进程的数学方法。
二、什么是作诠释 • 作诠释对事物进行解释的说明方法。 • 作用:通俗易懂、给人以清晰的认 识,更便于理解。 • 例 “铀,是银白色的金属”就采 用了作诠释,若颠倒,“银白色的 金属是铀”就不准确了,因为“银” 也是银白色的金属。
• 1、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 2、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3、p130 • 4、奇妙的克隆 • 5、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下定义) • 6、在同一平面上,由三条边首尾相接组成的内 角和为180°的封
下定义和作诠释的区别

如何区别下定义与作诠释?一、什么就是下定义下定义就是用一种基本固定的判断格式,简明地对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加以概括的说明方法。
作用:能够起到准确简明地科学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例:统筹方法,就是一种合理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二、什么就是作诠释作诠释对事物进行解释的说明方法。
作用:通俗易懂、给人以清晰的认识,更便于理解。
例“铀,就是银白色的金属”就采用了作诠释,若颠倒,“银白色的金属就是铀”就不准确了,因为“银”也就是银白色的金属。
三、区分下定义与作诠释:1、下定义:甲就是乙=乙就是甲√,作诠释:甲就是乙=乙就是甲×。
下定义:要求完整严密,句子前后颠倒,表意准确;作诠释:不要求完整严密,句子前后颠倒,表意有误2、从特点上瞧(1)下定义要准确简明,概括性较强;作诠释则具体而通俗,有时带有一定的描述性(2)从科学性的角度瞧作诠释的语言比不上下定义(3)从内容上瞧下定义着眼于事物的本质属性,作诠释注重于外观的表象、性质与特点。
四、判断说明方法,下定义还就是作诠释?1、食物就是一种能构成躯体与供应能量的物质。
(下定义)2、激光就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
(作诠释)3、在太阳与月亮的周围,有时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就是红色的,外层就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
(作诠释)4、日月光有时经过冰晶反射后进入人眼,也会形成白色的晕,由于冰晶取向多样,折射反射过程复杂,就形成了多种多样晕的现象。
(作诠释)5、晕就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冰晶(卷状云、冰雾等)对日光或月光的折射与反射作用而形成的呈环状、弧状、柱状或亮点状的光学现象。
(下定义)6、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下定义)7、在同一平面上,由三条边首尾相接组成的内角与为180°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
(下定义)五、下定义公式被定义概念=种差+属概念“属概念”就就是被定义概念所属的大类,也就就是归类;“种差”就就是在大类之中,被定义概念与同类相邻概念间的主要差别。
如何区别下定义和作诠释zy

• ⑤ 过端午节时南方各省区人们通常要吃粽子,这是用箬叶包裹
糯米而煮成的一种食品。
章丘区第二实验中学 zy
2020/2/25
12
答案示例
(端午节是)我国夏历五月初五以吃粽子、赛 龙舟等形式纪念屈原的一个民间传统节日。
章丘区第二实验中学 zy
2020/2/25
13
章丘区第二实验中学 zy
2020/2/25
11
①属性 ②时间 ③起源 ④纪念形式 ⑤纪念形式
• ①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
• ② 端午节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夏历五月初பைடு நூலகம்这一天。
• ③ 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但大多认为源于纪念投汩罗江自沉
的战国时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 ④ 过端午节人们通常要赛龙舟,今年湖北就举行了龙舟竞赛渡
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
章丘区第二实验中学 zy
2020/2/25
8
判断说明方法,下定义还是作诠释?
• 4、晕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冰晶(卷状云、冰雾等)对
日光或月光的折射和反射作用而形成的呈环状、 弧状、柱状或亮点状的光学现象。
• 5、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6、在同一平面上,由三条边首尾相接组成的内角
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 ④ 过端午节人们通常要赛龙舟,今年湖北就举行了龙舟竞赛渡活动,香
港、澳门也派了代表队参加。
• ⑤ 过端午节时南方各省区人们通常要吃粽子,这是用箸叶包裹糯米而煮
成的一种食品。
章丘区第二实验中学 zy
2020/2/25
10
①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又称端阳
如何区分下定义与作诠释

如何区分下定义与作诠释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第四单元是说明文单元。
学生们初学说明文,对说明方法的判断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对有部分相似性、区别度小的下定义与作诠释的说明方法。
如何迅速准确地区分这两种说明方法呢?可依据以下三点来进行判断。
1.根据定义来判断。
下定义,就是运用简洁、准确、周密的语言,揭示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属性的说明方法。
作诠释,就是通俗地介绍或解说事理特点的说明方法。
例:根据这两者的定义界定,阅读下文,完成文后习题。
我国传统的桥梁有三大基本形式:用梁作为桥身主要承重结构的叫“梁桥”,用拱作为桥身主要承重结构的叫“拱桥”,用悬挂的缆索作为桥身主要承重结构的叫“悬索桥”,亦称“吊桥”。
在人类有历史记载以前,就有这三种桥。
河边的大树被风吹倒,恰巧横跨河上,就成为“梁桥”。
两山间有瀑布,中为石脊所阻,水穿石隙成孔,逐渐扩大,孔上面的表层,磨成圆形就成了“拱桥”。
一群猴子过河,一个先上树,第二个上去抱着它,第三个又上去抱着第二个,如此一个一个上去连成一串,把地上的猴子甩过河去,尾巴上的猴子抱住对岸一棵树这就成为一串“猴桥”,形式上就是现代的“吊桥”。
所有千变万化的各种桥,都由此脱胎而来。
(1)第一段的说明方法是和。
(2)第二段的说明方法是和。
2.根据所揭示概念的范围来判断。
下定义是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作诠释比下定义自由灵活,它不要求完整地揭示事物的全部本质特性,只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即可。
如:A桥梁是架在水面上或空中以便行人、车辆等通行的建筑物。
B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连成一个整体。
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A句通过下定义,指出桥梁的性质特点,使它与别的事物区别开来。
B句只介绍“联拱”的特点,所以属于作诠释。
另如,《向沙漠进军》中对沙漠的说明: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敌人之一。
有史以来,人类就同沙漠不断的斗争。
但是从古代的传说和史书的记载来看,过去人类没有能征服沙漠,若干住人的地方反而为沙漠所并吞。
下定义和作诠释区别

B、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
(作诠释)
C、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
(作诠释)
A、B两句都是判断句,A句使用了下定义的方法来说明食物的概念,它还可变为:“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就是食物。
B句用作诠释的方法从颜色上解说激光,如果变为“一种颜色单纯的光就是激光”,那就荒谬了,因为不是所有有颜色“单纯的光”都是激光。
C句不是判断句,说明的内容没有解说“晕”的本质特征,只是描摹了它的具体表象,因而是作诠释。
区别下列各句是下定义,还是作诠释?
①银河颜色如银,形状如河。
②银河是由无数星星组成的带状星群。
③食物是像阳光、空气、水一样重要的东西。
④食物就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⑤杂文不是一般的议论文。
⑥杂文是文艺性的议论文。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 演示文稿

——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 区别
下定义和作诠释是两种常见的、极易混淆的说明 方法 :
下定义,就是用简洁而明确的语言,指出被说明对象的 本质特点,把容易与之混淆的对象区别开来的一种说明 方法。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教学方 法。” 作诠释,则是对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质和特点进行适 当解说的一种说明方法。如《看云识天气》中提到的 “虹”,课文注释为:“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 云幕上,常会挂条彩色圆弧,这就是‘虹’”。
综上所述: 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 作概括说明的方法。作诠释,对说明的对象解说往往侧重 于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或者解说它的构造、成因、功用 等非本质的因素,因而说明的内容不能与被说明的对象变 换位置。
下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 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作 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 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作诠释 不仅可以用来解释概念、定理、定律等,也可以用来解释 事物或事理的性质、特点、功用和原因等。作诠释的语言 虽不像下定义那样要求严格,但也须简明、准确、通俗易 懂。
怎样区分下定义与作诠释:
一、从形式上看,下定义在说明事物本质特征时,常用判断 句式表述概念,而作诠释可用多种句式来表述。此外,下定 义还可用公式来表示:被定义概念=种差+属概念。“属概 念”就是被定义概念所属的大类,也就是归类;“种差”就 是在大类之中,被定义概念与同类相邻概念间的主要差别。 如:“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液 体。”“透明液体”就是“属概念”,其余的说明部分是 “种差”,也就是“水”与其他透明液体,概括性较强;作诠 释则具体而通俗,有时带有一定的描述性。因此,从科学 性的角度看,作诠释的语言比不上下定义。
下定义和作诠释的区别

下定义和作诠释的区别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下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作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
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
区别:
1、形式上不一样:从形式上看,在定义事物的本质特征时,我们经常使用判断句型
来表达概念,而诠释可以用各种句型来表达。
2、特点不一样:定义应该要准确、简明和概括。
诠释是特定的和流行的,有时带有
某种描述性。
3、内容不一样:从内容上看,定义侧重于事物的本质属性,诠释侧重于事物的外观、性质和特征。
4、下定义的说明对象和说明内容可以互换顺序,其义不变,而作诠释则不能。
定义:
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的说明方法。
下定义是说明
文常用的说明方法,“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作诠释是一个汉语词汇,指文章中对事物的性质和特征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作
用是具体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下定义和作诠释的区别

如何区分下定义和作诠释下定义和作诠释是两种常见的、极易混淆的说明方法。
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洁而明确的语言,指出被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把容易与之混淆的对象区别开来的一种说明方法。
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教学方法。
”而作诠释,则是对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质和特点进行适当解说的一种说明方法。
如《看云识天气》中提到的“虹”,课文注释为:“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条彩色圆弧,这就是‘虹’”。
尽管这两种说明都以通俗简洁的语言去说明事物的特点,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仍有较大差异,显示出许多各自不同的特点。
从形式上看,下定义在说明事物本质特征时,常用判断句式表述概念,而作诠释可用多种句式来表述。
此外,下定义还可用公式来表示:被定义概念=种差+属概念。
“属概念”就是被定义概念所属的大类,也就是归类;“种差”就是在大类之中,被定义概念与同类相邻概念间的主要差别。
如:“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液体。
”“透明液体”就是“属概念”,其余的说明部分是“种差”,也就是“水”与其他透明液体的差别。
从表述上看,下定义要准确简明,概括性较强;作诠释则具体而通俗,有时带有一定的描述性。
因此,从科学性的角度看,作诠释的语言比不上下定义。
从内容上看,下定义着眼于事物的本质属性,作诠释注重于外观的表象、性质和特点,对事物的形状、构造、成因、用途等等进行说明、解释。
从严密程度来看,下定义要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说明的内涵和外延与事物相等,说明的对象与说明的内容可交换位置,意义不变;而作诠释对说明的对象解说往往侧重于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或者解说它的构造、成因、功用等非本质的因素,因而说明的内容不能与被说明的对象变换位置。
二者的区别可用图示表示。
下定义:甲是乙=乙是甲√,作诠释:甲是乙=乙是甲×。
下面举例比较说明。
A、食物是一种能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下定义)B、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
(作诠释)C、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
下定义和作诠释的区别口诀

下定义和作诠释的区别口诀
①性质上的区别、②主客观上的区别、③作用上的区别。
①性质上的区别。
作诠释:一种在文章中解释事物的性质和特点的说明方法。
下定义:用简明扼要地描述事物的本质特征的一种描述方法。
简单点说,下定义是告诉别人它是什么。
作诠释是告诉别人它为什么是。
②主客观上的区别。
下定义是给某件事或某个特定的对象作出描述,具有主观能动性;而作诠释为给某类事物或特定的对象的含义或本义做出解释,后者具有比较发散及客观的因素,较前者没有那么强烈。
③作用上的区别。
作诠释是基于某种已经确定了的概念和道理,为了文章更具说服力,我重新来提一下。
算是文章论证这方面的材料和信息点。
而下定义是我主观的一种说法,是具备主观能动性的。
而对于读作来说,你下的定义是你的,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
所以,我可以相信,但也可以不相信。
在作用方面,可以说下定义和作诠释区别甚大。
说明方法下定义和作诠释的区别

说明方法下定义和作诠释的区别
1、下定义说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作诠释说的是事物的局部特征。
例如: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
这句话就是使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因为它说的是人的本质特征。
人是会说话的动物。
这句话就是使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因为它说的是人的局部特征。
2、下定义的说明对象和说明内容可以互换顺序,其义不变,而作诠释则不能,如: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诠释。
例如,“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这句话,改成“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是人”,意思不变。
“人是会说话的动物”这句话,改成“会说话的动物是人”意思就不符合事实了。
人是会说话的动物。
这句话就是使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因为它说的是人的局部特征。
3、下定义多用判断词“是”,而“作诠释”则不常用。
有些作诠释也用“是”。
下定义和作诠释的区别句子

下定义和作诠释的区别句子
下定义和作诠释是哲学和语言学中重要的术语,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含义和用途。
下定义是一种哲学方法,通过给某个概念下明确的定义来明确表达其含义。
下定义的目的是给概念下一个确切的、普遍接受的定义,以便其他学者或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
下定义通常需要使用一些逻辑和语言技巧,以确保定义的清晰性和准确性。
作诠释则是一种语言学方法,用于解释某个词语或句子的含义。
作诠释的目的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中的某个词语或句子。
通常,作诠释需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以解释其中的含义和语境。
在实践中,下定义和作诠释常常被用于哲学和语言学领域。
例如,在哲学中,下定义可以用来明确表达某些概念的含义,以便更好地讨论和分析这些概念。
在语言学中,作诠释可以用来解释某个词语或句子的含义,以便更好地理解语言的使用和演变。
下定义和作诠释是两种不同的哲学和语言学方法,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含义和用途。
下定义主要用于明确表达某些概念的含义,而作诠释则主要用于解释词语或句子的含义。
下定义和作诠释的比较

下定义和作诠释的比较下定义和作诠释是两种常见的、极易混淆的说明方法。
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洁而明确的语言,指出被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把容易与之混淆的对象区别开来的一种说明方法。
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教学方法。
”而作诠释,则是对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质和特点进行适当解说的一种说明方法。
如《看云识天气》中提到的“虹”,课文注释为:“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条彩色圆弧,这就是…虹‟”。
尽管这两种说明都以通俗简洁的语言去说明事物的特点,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仍有较大差异,显示出许多各自不同的特点。
“下定义”是一种比较严格的解释,它要求“完整地揭示事物的全部本质特征”,而“作诠释”则是用来“阐明事物的某些特点”。
从形式上看,下定义在说明事物本质特征时,常用判断句式表述概念,而作诠释可用多种句式来表述。
此外,下定义还可用公式来表示:被定义概念=种差+属概念。
“属概念”就是被定义概念所属的大类,也就是归类;“种差”就是在大类之中,被定义概念与同类相邻概念间的主要差别。
如:“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液体。
”“透明液体”就是“属概念”,其余的说明部分是“种差”,也就是“水”与其他透明液体的差别。
从特点上看,下定义要准确简明,概括性较强;作诠释则具体而通俗,有时带有一定的描述性。
因此,从科学性的角度看,作诠释的语言比不上下定义。
从内容上看,下定义着眼于事物的本质属性,作诠释注重于外观的表象、性质和特点。
从严密程度来看,下定义要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说明的内涵和外延与事物相等,说明的对象与说明的内容可交换位置,意义不变;而作诠释对说明的对象解说往往侧重于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或者解说它的构造、成因、功用等非本质的因素,因而说明的内容不能与被说明的对象变换位置。
二者的区别可用图示表示。
下定义:甲是乙=乙是甲√,作诠释:甲是乙=乙是甲×。
下面举例比较说明。
A、食物是一种能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这个定义,主语与宾语 的内涵与外延完全一致,可以颠倒。即说"能独立运用的 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词"也行。而"铀,是银白色的金属",则 是诠释,其内涵与外延都不相等,"铀"的外延要小于"银白 色的金属"的外延,因而主语与宾语不能倒过来说,即不 能说"银白色的金属是铀"。
•
从特点上看,下定义要准确简明,概括性较强;作诠释则 具体而通俗,有时带有一定的描述性。因此,从科学性的 角度看,作诠释的语言比不上下定义。
• 从内容上看,下定义着眼于事物的本质属性,作诠释注重于外观的表 象、性质和特点。
从严密程度来看,下定义要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说明的内涵和外延 与事物相等,说明的对象与说明的内容可交换位置,意义不变;而作 诠释对说明的对象解说往往侧重于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或者解说它 的构造、成因、功用等非本质的因素,因而说明的内容不能与被说明 的对象变换位置。二者的区别可用图示表示。下定义:甲是乙=乙是 甲√,作诠释:甲是乙=乙是甲×。下面举例比较说明。 A、食物是一种能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下定义) B、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作诠释) C、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 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作诠释)
A、B两句都是判断句,A句使用了下定义的方法来说明食物的概念, 它还可变为:“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就是食物。B句 用作诠释的方法从颜色上解说激光,如果变为“一种颜色单纯的光就 是激光”,那就荒谬了,因为不是所有有颜色“单纯的光”都是激光。 C句不是判断句,说明的内容没有解说“晕”的本质特征,只是描摹 了它的具体表象,因而是作诠释。
作诠释不仅可以用来解释概念、定理、定律等, 也可以用来解释事物或事理的性质、特点、功用 和原因等。 • 作诠释的语言虽不像下定义那样要求严格,但 也须简明、准确、通俗易懂。 • 如“《死海不死》一文”这大概就是‘死海’ 得名的原因吧。“用的便是作诠释的说明方法, 这里的”死“指的是鱼虾草木的死,因为死海咸 度很高,生物不能生长,所以叫”死海“,这就 部分地揭示了死海的特征。 • 注意:诠释是指: 1.加进书中的一段评论或解释性的文字。 2.解说;解释;阐明。 而作诠释是一种极易混淆的说明方法。 • 下定义,就是用简洁而明确的语言,指出被说明对象的本 质特点,把容易与之混淆的对象区别开来的一种说明方法。 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教学方法。” • 作诠释,则是对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质和特点进行适当解 说的一种说明方法。如《看云识天气》中提到的“虹”, 课文注释为:“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 挂条彩色圆弧,这就是‘虹’”。 尽管这两种说明都以通俗简洁的语言去说明事物的特点, 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仍有较大差异,显示出许多各自不同 的特点。
• 从形式上看, • 下定义在说明事物本质特征时,常用判断句式表述概念, 而作诠释可用多种句式来表述。此外,下定义还可用公式 来表示:被定义概念=种差+属概念。“属概念”就是被 定义概念所属的大类,也就是归类;“种差”就是在大类 之中,被定义概念与同类相邻概念间的主要差别。如: “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液 体。”“透明液体”就是“属概念”,其余的说明部分是 “种差”,也就是“水”与其他透明液体的差别。
下定义和作诠释的区别
•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 明更通俗易懂 • • 下定义 • 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 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
• 作诠释 • 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
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