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水产工作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半年水产工作总结
18年上半年水产工作总结
一、上半年渔业生产基本情况
我区上半年渔业生产趋于平稳,水产品市场价格相对去年略有上涨。
预计到6月31日,XX区水产品总产量14069吨,同比增长4.8%;鱼苗产量为10858万尾,同比增长5.4%,鱼种产量607吨,同比增长4.8%;水产养殖面积为85010亩,同比增长0.32%,;网箱养殖面积为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1%。
二、上半年水产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水产苗种生产和规模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区认真贯彻自治区、来宾市关于加强水产畜牧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指示,深入开展了水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共发放宣传资料500多份。
继续加强对辖区各水产苗种生产场的监管和抽检力度以及对规模水产养殖场生产环节的监管。
重点检查在生产环节是否存在违法使用违禁药物,生产记录是否按规定规范填写。
统一发放规范的生产记录本350多本,并指导养殖户按要求规范填写。
2、水产技术推广开展情况。
今年上半年,我区重点推广山塘水库生物渔肥的应用、池塘底部微孔增氧技术、饲料微生物发酵技术、池塘水质微生物调节技术等。
我区还积极调整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增加池塘精养密度,推广池塘投料精养推广面积2500多亩,减少鲢鳙等肥水鱼的投苗量,降低因养殖鲢鳙鱼而大量施肥对水域环境的影响。
在红水河网箱养殖区减少草鱼的饲料量,引进黄颡鱼、加洲钙、叉尾等名特优品种,增加网箱产值。
在水源条件好的良塘、良江、五山等乡镇,推广桂花鱼、澳州淡水龙虾、小龙虾等名优品种,增加养殖效益。
在良江、良塘两个乡镇建设龙虾养殖基地,养殖面积250亩,可年产小龙虾10万斤,实现产值200万元。
在五山建设返乡农村田螺养殖创业基地一个,发展生态稻田田螺养殖400多亩,带动当地稻田水产养殖的发展。
3、开展鱼病测报及鱼病诊治等服务工作和渔情动态信息采集
我区继续实施鱼病测报和渔情动态信息采集,鱼病测报点主要设在城厢乡、良
江镇,选择有代表性的养殖户作鱼病测报的精准测报点。
渔情动态信息监测点主要设在城区、凤凰、城厢、蒙村、五山等5乡镇,监测鱼塘面积共1159亩,通过对信息采集点进行持续的监测,建立渔业基础信息动态采集网,为我区渔业经济信息日常动态分析提供科学数据。
根据对鱼病测报点的养殖情况跟踪,开展实验室鱼病诊治服务,指导养殖者科学用药。
有效控制水产病害疫情在我区暴发及流行,促进了我区水产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4、开展水产养殖精准扶贫技术培训
结合我区开展水产养殖精准扶贫工作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水产技术精准扶贫技术培训班,上半班举办培训班2期,培训贫困户120人,通过技术培训,帮助贫困户找准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区水生动物疫病防治实验室由于缺少专业人员以及运行经费,缺乏实验耗材,实验室业务工作难以正常运转。
2、我区所辖的养殖水域线长面广,专门从事水产专业技术人员仅有4人,工作任务繁重,不能适应新形势水产业发展的需要。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
1、加快特色稻田养殖及庭院养殖发展,加大稻田养殖的示范力度,引导养殖者养殖名优品种,如黄沙鳖、石龟、泥鳅、黄鳝、土塘角等。
2、计划举办3-4期池塘健康养殖培训,指导健康养殖及科学用药。
3、做好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的创建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养殖场进行摸底,指导他们按照健康养殖示范场的标准开展养殖生产。
4、抓好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实验室服务工作。
主要着力解决实验室运转经费和人员技术培训,充分发挥防治站对公益性服务功能,结合水生动物病害测报和池塘渔情动态信息采集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水生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和防控机制。
5、抓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对生产环节投入品的监管,特别是加大对违法使用违禁药品的行为专项整治力度,对上市的水产品进行抽检,进行药物残留快速检测,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尽快启动水产品县级快速检测工作。
6、扎实抓好我区18年池塘改造项目的验收工作。
五、工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