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河路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宣武区
滨河路住宅小区5# 6# 8#楼
施工测量方案
审批:李国胜
审核:孙博学
编制:董孟江
首建集团民建公司工程部
2003年12月5日
1编制依据
1.1 北京天地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南滨河路住宅小区一期工程总平面
图和5#楼、6#楼、8#楼建筑施工图;
1.2 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95);
1.3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4 绘设计研究院<普通测量成果>;
2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北京宣武区广安门外南滨河路,西三环广安门桥至白纸坊桥西侧,原首钢带钢厂院内.小区共有8栋楼,一期工程有3栋住宅楼,建筑面积29125.7平方米。
一期工程由5#楼、6#楼和8#楼组成(如下图所示)。
工程名称:南滨河路住宅小区5#、6#、8#楼
工程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南滨河路27号
施工单位:首建集团民建公司第八项目经理部建设单位:北京华安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北京天地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甘肃兰州铁道学院建设监理公司
5#、6#、8#楼工程概况详见表:
3施工准备
3.1测量及验线人员
测量及验线人员均经过北京市测绘学会、北京市建委等组织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持证率100%。
掌握并运用国家、地方有关现行标准规范,熟悉施工现场各种测量工作和熟练使用测量仪器。
随工程进度在完成施工测量方案、定位桩校核成果、水准点引测成果及施工过程中各种测量、记录后,填写<<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B2-2监)报监理单位审核并验线。
施工测量主要内容包括:编制施工测量方案、定位桩成果复查校核、水准点引测成果复查及施工过程中各种测量、填写记录(含定位测量、高程引测、基槽验线、轴线竖向投测控制线、各层墙柱轴线、墙柱边线、门窗洞口位置线、垂直度偏差、楼层+500mm<或+1000mm>水平控制线等)。
3.2测量器具准备
本工程配备测量器具及器具周检情况表:
测量仪器管理:严格执行公司<<管理守则>>、<<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管理程序>>及本方案,根据本工程测量性质、特点及工程任务,选择配备适宜的测量仪器,保证测量不确定度已知,测量精度、允许偏差均在规定范围内,仪器均在检定周期内,校准状态标识明确,有完整的计量检定档案资料,仪器的使用、维护和保管指定专人
负责,过程控制要严格按<<管理程序>>和<<施工测量规程>>执行。
填写运行自检记录,发现偏离校准状态及时修理,检定合格后予以使用。
仪器做到“三防、两护”,在专用仪器箱储存,全站仪、激光经纬仪等精密仪器有专项的维护管理制度,保证完好状态。
3 .3施工测量准备工作。
(1) 检校仪器,检定钢尺:
为了满足施工测量的需要,定位桩复测用全站仪,施工配合配置DJJ2-1激光经纬仪一台,DJ6经纬仪一台,DS3水准仪一台,50米钢尺一把,5米塔尺一个。
经纬仪和水准仪在使用中应每2-3个月进行定期检校。
所用经纬仪、水准仪、钢尺等计量器具还应根据计量法的要求,定期送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2) 了解设计意图,学习和校核图纸:
通过设计交底,了解5#楼、6#楼和8#楼的全貌和主要设计意图,了解工程所在位置,周围环境,现场地形情况,建筑物的朝向,定位依据及建筑物的主要轴线间距情况,每栋楼号±0.000的绝对高程,室外地坪的竖向布置和绿化及道路、地下管线位置等。
特别是定位依据,定位条件及建筑物主要轴线的布局情况,要对图上全部尺寸进行校对,检查总平面图的坐标尺寸及工程楼号轴线总长,总宽所对应的基础轴线、非标准层轴线和标准层轴线的总长,总宽尺寸是否对应。
(3) 用水准仪实地校测测绘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水准点(见下表),采用附合测法检测出二点间高差进行校对,如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请甲方处理。
校核合格后将标高引测到施工现场内固定建筑物上,并做好标识,作为楼号的标高施工依据
3.4测量控制点的引测
(1)平面控制点的引测
本工程的建筑物定位由甲方委托测绘设计研究院负责,根据测量规范要求给出每栋楼不少于三个楼角的坐标,并提供测量成果(测量成果资料见附页),根据测量成果资料复测校核合格后,作出相应的控制线。
(2)标高控制点的引测
本工程的标高控制点依据测绘院提供的C(21)11A和C(21)12A两点,作为场地标高的控制点。
标高控制点的建立和测设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将测绘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标高控制点采用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导入施工区域固定建筑物上,作好标识同时加以保护,引测标高控制点往返闭合差为±6mm√n(n为测站数)。
4施工配合测量
(1)建筑物±0.000以下的施工,均以外控制的形式进行控制,在建筑物施工到±0.000的时候把外控制引测到建筑物内部,并进行调整,保证实
测距离与设计距离之差满足《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中7.15条规定,
否则应进行调整建筑物±0.000以上的施工均以内控制点(线)进行实
测放线。
(2)各楼层的内控制点均以首层的内控制点进行引测,采用激光经纬仪进行投测,激光经纬仪在首层按互相垂直的四个方向进行投测,并取4
个方向投点的平均值作为该楼层的控制点,并在该楼层对内控制点进
行角度与距离的校核,其精度应满足首层内控制调整后的精度要求。
(3)每一施工流水段的内控制点不少于3个,其为引测内控制点而留的预留孔为150mm×150mm.
(4)各楼层的标高点均以首层的基准点标高进行引测,其引测点不少于3个,当较差小于±3mm时,取平均值引测水平线。
标高的竖向传递应
满足《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中7.16条的规定。
4基础施工测量
4.1测量定位:本工程由甲方委托测绘院定位,经纬仪控制轴线,并用经纬仪分解和钢尺量距的方法进行平面定位放线。
1、在进行各楼号的楼体定位时,测绘院定出各楼的四个楼角,再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几何关系,利用经纬仪和钢尺放出其它主要轴线,并做好相应的控制轴线或控制桩。
在布设控制轴线时,考虑今后施工和测设的方便,一般将控制轴线布置成偏离建筑物轴线的1米。
为了保证施工测量所需要的精度要求,有效地进行施工测量控制,在每个施工流水段都要作相应的“+”字控制线,
5#楼为一字形楼形,分三个施工流水段。
6#楼为塔式楼形,分三个施工流水段。
8#楼为一字形楼形,分六个施工流水段。
,在施工过程中,每个流水段要保证两个或三个“+”字控制线,以满足施工现场的要求,根据施工现场的条件,测量控制线均采用内控法控制。
2、放线:根据轴线控制桩,按总平面图和基础放坡要求撒好灰线。
3、验线:定位放线完成,经自检、互检合格后,应及时填写有关报验表格,送交甲方或监理单位验线,验线合格后,即可进行建筑物的开槽施工。
(二)基础施工测量:
1、基础施工:根据控制轴线,用经纬仪向垫层投测建筑物的主要轴线,经闭合校核后,再详细放出细部轴线尺寸,根据基础平面图以各轴线为准,用墨线弹出基础施工中所需的边界线、墙位线、门窗口、集水坑等。
2、基础验线:基础放线结束,经自检、互检合格后,报请甲方和有关部门验线,合格后方可正式交付施工使用。
五、±0 以上结构施工的竖向控制与标高传递的测设方法
(一)施工层的测量放线:在首层结构的楼板上,根据控制线用经纬仪进行抽线,测设出“+”字控制线的交点,在交点上架设仪器,后视控制轴线的长距离方向,相应转90度,180度,270度,0度角,并使用钢尺量距,就可以定出施工所需要的各轴线,注意每次均需进行正倒镜测设,取中值做为最终结果。
首层放线验收后,应将控制轴线引测至结构外立面上,作为各施工层主轴线外控竖向投测的基准。
当施工到±0 以后,随着结构的升高,要将控制轴线逐层向上投测,用以作为各层放线和结构竖向控制的依据,由于楼为一字形板式建筑,根据施工现场的条件,采用内控法或外控法均可。
9楼为塔形建筑,楼高24层,采用内控法较为合适
(二)内外控的具体操作方法
1、外控法:在垂直于建筑物的控制轴线处,分别架设仪器后视基础外侧的控制线红三角标记,采用正倒镜法将控制线挑到施工层外墙顶部外侧上,然后将仪器安置在施工层上,以引测在外墙顶外侧的红三角标记作后视抽线,双倒镜法将轴线投测到楼板上,用经纬仪竖抽投测时,要严格安平长水准管,以保证设测的精度要求。
2、内控法:在±0 底板施工中,应将每个施工流水段“+”字控制线交点处放置100×100的埋高件,在±0放线时,在埋设件上作出“+”交点印记,在交点上架设激光经纬仪,采用天顶法,抽各施工层放出首层的“+”字控制点,在施工层洞口上放置200mm×200mm的毛玻璃(注意在每个施工层上“+”字交点处予留出150mm×150mm的洞口)接收从首层传上来的激光点,作为施工层的放线依据。
(三)标高抄测与竖直传递
在具体楼号的施工测设时,从附近的栋号水准点引测标高,测设出施工需要的标高线,并做好红三角标记。
标高向上传递时,沿着结构外墙、边柱或楼梯间向上竖直测量,每次应至少由三处向上引测,以便于相互校核,引测步骤如下:
1、先用水准仪根据统一的±0.000水平线,在各向上传递处准确地测出相同的起始标高线。
2、用钢尺沿竖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层,并画出正米数的水平线,各层的标高均应由各处的起始标高线向上直接量取。
3、将水准仪安置在施工层,校测由下向上传递的标高水平线,其误差应在±3mm,方可抄平弹线。
在各层抄平时,应后视两条水平线以作校核。
4、当传递超过钢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
六、沉降观测要求
1、高层建筑均要求设置沉降观测点,观测点位置在建筑物的四角-0.300m处左右,埋设方法要符合规范要求。
2、水准仪可用DS3型水准仪和带用毫米刻划的水准尺进行低等级观测,但放线长应在30m以内,尽可能使前后社距相等。
3、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应依据稳定性良好的水准点进行,因此,水准点应埋设在建筑物压力影响范围以外。
4、观测要求①±0.000 施工完毕后观测一次
②施工至五层时观测一次
③结构封顶时观测一次
④竣工后三个月内每月观测一次,以后根据沉降速率每2-6个月观测一次,至沉降稳定为止。
七、质量标准
1、楼体定位桩的点位误差为±3mm,测角误差为±20",量距误差为1:50002、测设控制轴线时,其投点的测量误差允许值为±3mm
3、基础垫层,施工层抄测标高时,其测量误差允许值为±3mm
4、开间内标高允许误差为±5mm
八、成果资料
1、保护好测量控制点的点位,数据资料及各种测量原始记录。
2、及时填写测量记录和有关报验单表。
3、按要求提供有关竣工资料。
九、有关事项及要求
1、测量人员必须持北京市建委颁发的或相关部门认可的测量合格证书上岗。
2、基础控制轴线桩位,应向施工负责人交待、予以保护,防止破坏。
3、经纬仪做竖向投测时,事先要做横轴垂直于竖轴的检验。
投测时,严格安平长水准管,正倒镜观测取中,以消除2C误差的影响。
4、施工中严格按测量规范和有关测量制度进行施工测量。
5、严格遵守有关安全规程,进入施工现场正确佩戴好安全帽,在建筑物外安置仪器时,注意周围的安全环境,与施工层联系后,方可进行操作。
6、做好成品保护工作,在换站测量时,仪器的搬运应符合规范要求。
7、量距时,拉力要稳定,保持均匀,并做好尺长和温度改正。
8、水准测量时,应由专人负责仪器操作。
9、施工测量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有关专业人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