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有答案-广东省梅州市某校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某校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
试卷
选择题
1. 生物圈是指()
A.地球上的全部动物
B.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C.地球上的全部生物
D.地球上的整个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2. 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A.珊瑚
B.植物和动物
C.细菌和真菌
D.炭疽杆菌
3. 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动的绿色颗粒,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A.有细胞结构
B.能生长和繁殖
C.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
D.体小且绿色
4.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
A.物种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个体的多样性
5. 我国有高等植物约3万种,鸟类1244种,鱼类3862种,特有的脊椎动物667种,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A.遗传多样性
B.个体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6. 目前世界上的菊花已有2万~2、5万个品种,这体现了生物的()
A.物种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个体的多样性
7. 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

影响海洋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盐分
8.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影响这一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
A.土壤
B.温度
C.光照
D.水
9. “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我们发现霉菌的生活环境是()
A.高温潮湿
B.高温干燥
C.温暖湿润
D.阴暗干燥
10. 在稻田中,影响水稻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①阳光②杂草③水分④土壤⑤田鼠⑥空气⑦蝗虫⑧稻螟
A.①②⑤⑥
B.③④⑦⑧
C.①③④⑥
D.②⑤⑦⑧
11. 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A.春来江水绿如蓝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草盛豆苗稀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2. 到了寒冷的冬天,法国梧桐树的叶纷纷落下,而松树依然郁郁葱葱。

这表明()
A.法国梧桐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B.松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C.它们都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D.它们都适应寒冷的环境
13. 某池塘里放养同种鱼,超过放养量时,由于食物空间不足,大鱼会吃小鱼,这里大鱼和小鱼的关系是()
A.寄生
B.捕食
C.种内斗争
D.互惠互利
14. 下列各项中,属于同种生物间互助关系的是()
A.瓢虫捕食蚜虫
B.一群蚂蚁搬运叶片
C.狗猫争食物
D.猎豹捕羚羊
15.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A.界
B.种
C.科
D.目
16. 下列不属于科学活动的是()
A.调查学校的植物种类
B.用摄像机拍摄蜜蜂采蜜的过程
C.观察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并做记录
D.流星划过黑色的夜空
17. 血液循环是哈维通过进行哪种科学活动才得以发现?()
A.观察
B.调查
C.实验
D.描述
18. 下列有关科学家及生物学发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林奈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
B.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C.达尔文运用实验的方法建立了“进化学说”
D.人类基因组计划破译了人体细胞内全部DNA所含的遗传信息
19. 在探究环境因素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时,若作出的假设是“霉菌适宜在水分、营养物质和氧气充足的环境中生活”,那么,整个探究实验应设置几组对照实验()A.1组 B.2组 C.3组 D.4组
20. 下列关于探究得到的结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结论一定与假设相符
B.结论与假设不符时一定是错的
C.结论一定与假设不符
D.结论与假设不符时可能是对的
21. 七(1)班同学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中,甲、乙、丙、丁四组同学所使用的鼠妇数量依次是3只、2只、1只、10只,使用鼠妇数量比较科学的小组是()
A.丁
B.丙
C.乙
D.甲
22. 什么方法的运用使生物学进入实证科学的行列()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比较法
23. 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若目镜为10×,物镜为40×,则观察的物体被放大了()倍
A.10
B.50
C.400
D.30
24. 小明在显微镜下观察玻片时,在视野中看到一黑点,转动物镜和移动装片,黑点都没有发生位移,因此可以断定黑点可能在()
A.反光镜上
B.目镜上
C.物镜上
D.装片上
25.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时,所要观察的材料必须是透明的,其原因是()
A.便于放置在载玻片上
B.能让光线透过
C.不易污染物镜
D.易于染色
26. 使用显微镜时,若光线太暗,则应使用()
A.大光圈平面镜
B.大光圈凹面镜
C.小光圈平面镜
D.小光圈凹面镜
27. 在载玻片上写上“69”,用显微镜观察,看到的图像是()
A.96
B.99
C.66
D.69
28. 下图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有关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②①
D.①②④③
29. 生物体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线粒体
30. 动物细胞的营养物质主要存在于()
A.液泡
B.细胞质
C.线粒体
D.叶绿体
31. 各种植物细胞能够保持一定的形态,这主要是靠()
A.细胞壁的保护作用
B.细胞膜的保护作用
C.细胞壁的支持作用
D.细胞膜的支持作用
32. 支持“细胞核对生物细胞的生命至关重要”的说法的是()
A.细胞核有核膜
B.细胞核只有一个
C.除去细胞核后,细胞会死亡
D.每个细胞均具有细胞核
33. 邢侦人员为了判断某种生物样品是否是植物体的标本,借助显微镜,根据下列选项中的哪一结构就可鉴定()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壁
D.细胞核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某校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
试卷
选择题
1.
【答案】
B
【考点】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解析】
关于本题考查的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需要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
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
生物圈是指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包括岩石圈的上层,整个水圈,大气层的下层,生物
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物生活饿环境。

故B符
合题意。

所以答案是:B
2.
【答案】
A
【考点】
生物的特征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的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
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
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才能正确解答此题.
【解答】
生物的基本特征:1、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
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生物有新陈代谢现象;3、生物体具应激性;4、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5、生物体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根据以上特征判断:植物和动物、细菌和真菌、炭疽杆菌都属于生物,珊瑚不是生物,珊瑚是珊瑚虫的分泌的石灰质外壳年深日久地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千姿百态的珊瑚,因此珊瑚不是生物。

故A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是:A
3.
【答案】
D
【考点】
生物的特征
【解析】
掌握生物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
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解答】
生物的基本特征:1、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
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生物有新陈代谢现象;3、生物体具应激性;4、生
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5、生物体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根据以上生物的基本特征分析,所发现的物体体小且呈绿色不属于生物的特征如绿色
纸片,有细胞结构、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说明这些小颗粒属于生物。

所以答案是:D
4.
【答案】
B
【考点】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
【解析】
关于本题考查的认识生物的多样性,需要了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基因的
多样性:内在实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在形式,相互依赖,互相影响才能得出正
确答案.
【解答】
生物多样性有三个主要的层次,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
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成分,生物的细胞内具有成千
上万个基因,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可见B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是:B
5.
【答案】
C
【考点】
生态系统的类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物种(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程度,是
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我国有高等植物3万余种,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多的国家,鸟类1244种,鱼类3862种,特有的脊椎动物667种,可见题中是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即物种的多样性,可见C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是:C
6.
【答案】
B
【考点】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
【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具
体体现;基因的多样性:内在实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在形式,相互依赖,互相
影响.
【解答】
A、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物种(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程度
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本题是菊花一种物种有2万-2.5万种,体现的不是物种的多样性。

故A不符合题意。

B、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
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依据本题,目前在世界上菊已有2万-2.5万个品种,是同一个物种“菊”内品种的不同,即基因不同,因此这体现了生物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可见B符合题意。

C、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活环境的多样性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可见C不符合题意。

D、个体的多样性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范畴,故D不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是:B
7.
【答案】
A
【考点】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有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有红光也有蓝紫光,有利于
绿藻利用,所以适宜绿藻生长;往下一些红光穿透性不强被海水吸收,能利用起来用
作光合作用的只剩蓝紫光,褐藻有利于吸收蓝紫光,适宜褐藻生长;再往下,蓝紫光
也被吸收一部分,适宜红藻生长;最深处没有光,因此没有植物生存,只有一些硫化菌,可见A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是:A
【分析】本题考查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有两种即:非生物
因素和生物因素。

8.
【答案】
B
【考点】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有两种: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这
样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故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
素是温度,故B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是:B
9.
【答案】
C
【考点】
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解析】
关于本题考查的真菌,需要了解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
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
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
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
受到抑制,依据题干“探究温度对酶菌生活的影响”,温度是变量。

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思是“发霉的真菌“,它们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
但又不象蘑菇那样产生大型的子实体,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一些肉眼
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那就是霉菌。

故C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是:C
10.
【答案】
C
【考点】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为两种: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
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根据题意,①阳光、③水分、④土壤、⑥空气是
非生物因素,②杂草、⑤田鼠、⑦蝗虫、⑧稻暝是生物因素,故C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是:C
11.
【答案】
C
【考点】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为两类: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A、春来江水绿如蓝是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藻类的影响,故A不符合题意;
B、雨露滋润禾苗壮是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水分对生物禾苗的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
C、草盛豆苗稀是生物草对生物豆苗的影响,草与豆苗,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
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故C符合题意;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桃花的影响,
故D不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是:C
12.
【答案】
D
【考点】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
通过灵活运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掌握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
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
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
气性即可以解答此题.
【解答】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所以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
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

而本题中,冬季法国梧桐落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因进行蒸腾作用的热量散失,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冬季法国梧桐落叶是植物对冬季寒冷环境的一
种适应,松树的叶细如针,叶的气孔较少,而且气孔深陷表皮下,叶的表面还有一层
蜡质保护,因此蒸腾作用非常弱,可以减少热量散失,适应冬天寒冷的环境,两者都
是对环境色一种适应。

所以答案是:D
13.
【答案】
B
【考点】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合作关系)
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本题中,由于食物空间不足,大鱼会是吃小鱼,它们之间应是捕食关系,故B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是:B
14.
【答案】
B
【考点】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合作关系)
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A、瓢虫捕食蚜虫,属于捕食关系,可见A不符合题意;
B、一群蚂蚁一起搬运叶片体现了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有合作互助关系,故B符合题意;
C、狗与猫争夺食物属于竞争关系,C不符合题意;
D、猎豹追捕羚羊属于捕食关系,D不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是:B
15.
【答案】
B
【考点】
生物分类的依据和分类单位
【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分类的单位的相关知识,掌握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
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基本单位是种.
【解答】
生物学家把生物的分类单位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个不同的等级,“界”
是最大的一级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物种的简称,可见种是最小的
分类单位。

所以答案是:B
16.
【答案】
D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的相关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
观察法、试验法、测量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
【解答】
科学活动是指人们从事探索事物存在及变化的状态、原因和规律的实践活动,以及在
科学知识、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实践活动。

科学活动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
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有目的行动。

A、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
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
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可见调查学校的
植物种类,用的是调查法,是科学探究方法的一种,故A不符合题意。

B、收集和分析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收集资料的途径有多种.其中用摄像机拍摄蜜蜂采蜜的过程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答案和探究线索,这也属于科学活动,故B不符合题意。

C、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所以用观察法观察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属
于科学探究活动,故C不符合题意。

D、流行划过黑色的夜空,此项属于科学现象,不属于科学活动,故D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是:D
17.
【答案】
C
【考点】
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哈维是英国的生理学家,哈维是实验生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首次阐明了血液循环的
原理,血液循环是英国科学家哈维根据大量的实验于1628年提出的。

可见C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是:C
18.
【答案】
C
【考点】
生物学史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林奈是瑞典的植物学家、冒险家,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
分类体系和双命名法,即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故A说法是正确的,所以A不符
合题意;
B、沃森、克里克的研究方向是蛋白质的x射线衍射.1951年克里克与沃森相遇,他
们共同完成了一个伟大的成就,那就是揭开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之谜.他们俩人利用获得的x射线衍射实验的结果建构了DNA的精确模型,B说法是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用的是考查、调查、分类、比较等方法,故
C说法错误,C符合题意;
D、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测出人类基因组DNA的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发现所
有的人类基因,找出它们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D说法是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是:C
19.
【答案】
C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解析】
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即每组对照试验只能有一个变量,除变量外,其他因素都需
要相同。

【解答】
解: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
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即每组对照试验只能有一个变量,除变量外,其他因
素都需要相同。

根据题意,在本探究活动中,总共要探究三个因素:水分,营养物质
和氧气,即3个变量,在设置变量时,每个变量设置一组对照组,所以需要设置3组
对照实验。

故选:C。

20.
【答案】
D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
利用科学探究的过程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解答】
在探究的过程中,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按照探究方案进
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
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
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主要反思以下几
个方面:
方案是否完整,是否符合探究要求,方法步骤是否合理,是否有前后颠倒现象,变量
设计是否做到只有一个变量.综上所述,当探究实验得到的结论与假设不同时,应该
按照原来的实验方案重复多次,检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检查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
重新检验假设;也可以重新假设。

因此结论与假设不符时一定是错的是不正确的,按
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也就是说:结论可能与假设相符,也可能不符.所以这句话是错误的,因为做出的假设不一定就是完全正确的,当结论
与假设不符实,可能结论是对的。

所以答案是:D
21.
【答案】
A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
通过灵活运用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
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即可以解答此题.
【解答】
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不行,只数太少会在实验中出现偶然性,所以用鼠妇的数量要多
一些,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比如: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
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避
免出现此类偏差,实验中多选用鼠妇的数量,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但数量也
不易太多,太多了会增加实验操作难度.因此在实验中用10只鼠妇而不用1只鼠妇,
所以使用鼠妇数量比较科学的小组是丁。

所以答案是:A
22.
【答案】
C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解析】
通过灵活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试验法、测量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即可以解答此题.
【解答】
A、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
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
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B、观察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C、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实验法的运用,使得生物学进入实证科学的行列。

D、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
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
的本质。

所以答案是:C
23.
【答案】
C
【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
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解答】
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由此可以看出,用显微镜
观察物体时,若用的目镜上标有“10X”,物镜为40×的时候,则放大倍数为两者的乘机,即10X40为400倍,故C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是:C
24.
【答案】
B
【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解析】
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
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
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解答】
显微镜使用中,反光镜只是用来反射光线的,我们在视野中是看不到反光镜上的东西的,我们视野中能看到污点的位置只有可能在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上,在实验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