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纪念中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提高练习(培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范围:xxx ;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河岸上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B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因为它们吸收了红光
C .能看清电影屏幕上的画面,是由于发生了漫反射
D .阳光透过树丛在地面形成亮斑,是折射现象
2.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光在真空中2s 内传播的距离大约是 86.010m
B .全新的初三物理课本宽约18 dm
C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 ℃
D .正常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 Hz~2 000 Hz
3.下列现象,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雨后彩虹
B .日食
C .水中倒影
D .筷子“折断”
4.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太阳光是沿直线传播到地球的
B .当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大小为90°
C .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D .有时对着墙壁按遥控器键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因为红外线发生了反射
5.小亮同学在帮着妈妈洗碗时,把一根筷子斜着插入水中,发现水下部分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如图所示。
以下四幅光路图能正确反映此现象的是( )
A.B.C.D.
6.如图是小丽从生活中收集到的一些与光现象有关的实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验钞机利用紫外线辨别钱币真伪
B.乙图:黑板“反光”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现象
C.丙图:雨后天边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D.丁图: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7.如图所示,平镜面位于水平位置,入射光和镜面成15°,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入射角为15°
B.入射光线与法线夹角为15°
C.反射角为75°
D.反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75°
8.小欢用针孔照相机(即小孔成像实验装置)观察蜡烛的烛焰,若保持小孔和蜡烛的烛焰位置不变,如图所示。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正立的
B.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放大的
C.若向右拉动内筒,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小
D.若向左推动内筒,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亮
9.下列有关光的说法错误的是()
A.阳光下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
B.强烈的太阳光照在玻璃幕墙上会发生漫反射,造成“光污染”干扰正常生活
C.海市蜃楼是由于不同高度的空气疏密不同,发生光的折射造成的奇观
D.太阳光通过棱镜后可以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一现象叫光的色散
10.蓝天上飘着白云,平静清澈的池塘中鱼自由游动。
人向池塘中看去,好像鱼在白云中游动,关于人看到的鱼和白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的鱼和白云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B.水中的白云到水面的距离小于空中的白云到水面的距离
C.鱼是光折射形成的虚像,白云是光反射形成的虚像
D.鱼是光折射形成的实像,白云是光反射形成的虚像
1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能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
A.手在墙上形成手影
B.景物在镜中成像
C.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D.黑板“反光”
12.某班的学习共同体在一起研讨所学过的知识。
其中合理的是()
A.水中出现树的倒影,水中的“树”比岸上的树小
B.看到池水“变”浅,是光的反射引起的
C.利用三棱镜能研究光的色散
D .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灭菌,也可以用来遥控
13.如图所示,OA 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的一条反射光线,OA 与水面夹角为60°。
下列关于入射角α∠、折射角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60α︒∠=、60γ︒∠>
B .60α︒∠=、60γ︒∠<
C .30α︒∠=、30γ︒∠>
D .30α︒∠=、30γ︒∠< 14.海市蜃楼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折射
C .光的色散
D .光的反射
二、填空题
15.在深秋的季节里,戴眼镜的人进入温暖的教室里,眼镜上会出现白霜,这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___的结果,此时戴眼镜的人看不到室内物体,这又是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___的缘故。
16.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FO 与OG 垂直,请判断:反射光线是_____,折射角大小为_____。
17.在看电影时,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银幕上的图象,这是光的______现象,用久了的黑板会“反光”,这是光的______现象。
小明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 处,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______m 。
18.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
点光源S 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4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填角度数);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 '光点,当液面上升时,光点S '将______(选填“向左”“向右”或“不会”)移动。
19.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
其中反射光线是_______,折射角是______度(填数字),分界面______侧为玻璃。
(选填“上”“下”“左”或“右”)
20.按要求完成填空
(1)如图甲,用力重敲音叉,听到音叉的声音在变大,看到小球被弹开得更远,说明声音的响度与______有关,在月球敲击音叉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听到响声。
(2)如图乙,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______(选填“长”或“短”),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3)如图丙,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然后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折,此时在右半部分纸板上______(选填“看到”或“看不到”)反射光线OF。
三、解答题
21.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如图甲所示,一重为G的均匀木棒,可绕O点转动.若让木棒静止在图示位置,请画出木棒所受重力和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
(______)
(2)如图乙所示是一种称为“角反射器”的光学装置,有一束激光沿a、b 方向入射到平面镜S1上.试在图中作出经平面镜S1、S2反射后的光路(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______)
(3)在下列四幅图中,图________表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图________中气体压强p1>p2;
(4)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________,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太阳能是环保的可再生能源,我们可以用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成________.
22.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
(1)微信是时下广为流行的一款手机软件,微信信息是手机利用_____(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进行传播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太阳能给手机充电已成为现实.太阳能属于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形成了许多圆形的光斑,这是光的___形成的.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一朵花,这是由于光在花朵表面发生了___反射.透过蓝色玻璃观察红花时,看到的花是___色的.
(3)某家庭需要将50kg、初温为10℃的水加热到50℃作为生活用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水,需要燃烧0.8kg的煤气.这些水从10℃加热到50℃需要吸收的热量为_____J,0.8kg的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_J,煤气灶烧水的效率为_____.(c水=4.2×103J/(kg•℃),q煤气=4.2×107J/kg)
(4)如图甲,松开气球的口子,快速放气后会感到气球温度变_____,这是因为气体
_____,导致内能变化.如图乙,松开气球的口子,气球向后喷出气体的同时,气球会沿着绳子快速向前飞去,这说明_____.
(5)小明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只有60℃,当温度达到_____℃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
热,液体的温度_____(选填“会”或“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
_____℃.
23.(1)小王同学通过另一平面镜看到A物体(如图),请在图示光线上标出光的传播方向;
(2)由小王同学的实验可知,平面镜能用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另举一例说明平面镜这方面的具体应用.
24.如图所示,平面镜前立有一旗杆.请画出旗杆顶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
(_______)
将平面镜远离旗杆,旗杆的像大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举行升旗仪式时,旗子沿旗杆匀速上升,此时旗子的像相对旗子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C
4.D
5.C
6.B
7.C
8.D
9.B
10.C
11.A
12.C
13.C
14.B
二、填空题
15.凝华直线传播
16.OF60°
17.漫反射镜面反射1
18.向左
19.OF45左
20.振幅不会短看不到
三、解答题
21.
22.
23.
24.
【参考解析】
一、选择题
1.C
A.河岸上树木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A错误;B.“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因为它们吸收了其它色光,反射红光,故B错误;
C.由于光在凹凸不平的屏幕上反射的光线不再平行,发生了漫反射,所以能看清电影屏幕上的画面,故C正确;
D.阳光透过树丛在地面形成亮斑,是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 错误。
故选C。
2.A
解析:A
A.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m/s,那么在2s内传播的距离
s=ct=3×108m/s×2s=6.0×108m
故A符合题意;
B.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8cm,故B不符合题意;
C.人体正常温度约为37 ℃,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26℃,故C不符合题意;
D.正常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C
解析:C
A.雨后彩虹是光色散现象,实质上是光折射现象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日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C符合题意;
D.筷子好像在水面折断是由于筷子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光线看去,所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像比物体的位置高,属于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D
解析:D
A.由于大气层不均匀,故太阳光是沿直线到达地球的是不正确的,故A选项错误;B.当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故反射角为零,故B选项错误;
C.验钞机利用紫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故C选项错误;
D.有时对着墙壁按遥控器键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因为红外线发生了反射,是正确的,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5.C
解析:C
把一根筷子斜着插入水中,光从水中进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水下部分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
6.B
解析:B
A.紫外线能使荧光物体发光,所以验钞机可以利用紫外线的这一性质来辨别钱币的真伪,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黑板反光是因为发生的镜面反射,所以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故B错误,符合题意;C.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小孩成像是小孔成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C
解析:C
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15°,由反射定律得,入射角等于
90°-15°=75°
即入射光线与法线夹角为75°,又因为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故反射角也等于75°,反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15°,故C正确。
故选C。
8.D
解析:D
A.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实像,故A错误;
B.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此时成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
C.若向右拉动内筒,像距变大,像将变大,故C错误;
D.若向左推动内筒,半透明膜靠近小孔,烛焰的像将变亮,故D正确。
故选D。
9.B
解析:B
A.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被物体挡住,光线不能到达的区域就会形成影子,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强烈的太阳光照在玻璃幕墙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造成“光污染”干扰正常生活,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海市蜃楼是由于不同高度的空气疏密不同,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方向发生改变造成的奇观,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复色光通过棱镜分解成单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C
解析:C
A.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水中的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水中的白云到水面的距离等于天空的白云到水面的距离,故A选项错误;
B.由于平面镜成像原理可知,水中的白云到水面的距离等于空中的白云到水面的距离,故
B 选项错误;
C .鱼是光折射形成的虚像,白云是光反射形成的虚像,故C 选项正确;
D .鱼是光折射形成的虚像,故D 选项错误。
故选C 。
11.A
解析:A
A .手在墙上形成手影是由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手掌挡住了光线,故A 正确;
B .景物在镜中成像是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故B 错误;
C .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光在水与空气的界面发生了折射,故C 错误;
D .黑板“反光”是镜面反射现象,故D 错误。
故选A 。
12.C
解析:C
A .水中出现树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像与物大小相同,水中的“树”和岸上的树大小应该相同。
故A 错误;
B .看到池水“变”浅,是池底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所看到的池底的虚像,虚像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因此看起来池水变浅。
故B 错误;
C .利用三棱镜可以将不同颜色的色光分离开,用来研究光的色散。
故C 正确;
D .紫外线可以灭菌,但不可以用来遥控,遥控应用的是红外线。
故D 错误。
故选C 。
13.C
解析:C
如图所示,OA 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的一条反射光线,则光路图如下图所示:
由光路图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角为30°,即30α︒∠=,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光由水中进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30γ︒
∠>。
故选C 。
14.B
解析:B
【分析】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不同介质或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
由于空气分布不均匀,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海市蜃楼是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空气的密度不均匀而引起的;故B 符合题意,A 、C 、
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
15.凝华直线传播
解析:凝华直线传播
[1]眼镜上会出现白霜,白霜是固态,室内的气态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白霜,这是凝华现象。
[2]此时戴眼镜的人看不到室内物体,白霜挡住了室内光线,而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16.OF60°
解析:OF60°
[1][2]从图中可以看到,CO与EO的夹角是30°,而CO与OF的夹角是30°,这两个角大小相等,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判断,这两条光线是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那么OG是折射光线,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那么EO是入射光线,OF是反射光线,可知入射角大小是30°,因为FO与OG垂直,那么OG与OD的夹角是60°,即折射角大小是60°。
17.漫反射镜面反射1
解析:漫反射镜面反射1
[1]当物体发生漫反射时,我们才能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所以在看电影时,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图象是光的漫反射现象。
[2]用久了的黑板会“反光”,这是由于黑板太光滑,使光照射在上面时发生镜面反射的缘故。
[3]在平面镜成像时,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小明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也是1m。
18.向左
解析:向左
[1]由题意知,入射光线与水平液面成40°角,则入射角为50°,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00°。
[2]当液面上升时,入射光线的射入方向不变,则反射角和入射角都不变,但入射点向左偏,则反射光线在水平标尺上的S'光点将向左移动。
19.OF45左
解析:OF45左
[1][2][3]由图可知
∠=∠-∠=︒-︒=︒=∠
COE COB BOE COF
906030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CD为法线,AB为界面;因
∠>∠
DOG COE
根据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知,界面左侧为玻璃,右侧为空气,则OE为入射光线,OF为反射光线,OG为折射光线,折射角为45°。
20.振幅不会短看不到
解析:振幅不会短看不到
(1)[1]用力重敲音叉,听到音叉的声音在变大,声音的响度变大,看到小球被弹开得更远,说明振幅增大,所以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
[2]月球周围属于真空环境,不能传声,所以在月球敲击音叉不会听到响声。
(2)[3]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3)[4]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折,此时纸板左右两部分不在同一平面,所以此时在右半部分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OF。
三、解答题
21.
B C 介质电能
分析:(1)从重力的三要素下手,物体的重力竖直向下,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要使杠杆使用最省力,应使其力臂最长.
(2)“角反射器”的特点是对光线进行两次反射,根据反射定律可知,两次反射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始终平行的,因此,只要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两次反射后的光线方向就不会改变.
(3)根据AB两图中的能量转化情况得到结果;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CD两图,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流体中,流速快的地方压强越小.
(4)电磁波是一种物质,可在真空中传播,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解答:(1)物体的重心在其中心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要使动力最小应使动力臂最长,图中以OA的长度为力臂时,动力臂最长,从A点作OA的垂线,方向向上即为作用在A 点的最小力,如图所示:
(2)先过入射点画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入射到下面的镜面,同
理画出第二次的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3)A、压缩活塞使得筒内的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消耗了机械能得到了内能,即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A不合题意;
B、将水加热到一定程度后,活塞被水蒸气推出,即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故B符合题意;
C、C图中,物体上表面平直,下表面向下弯曲,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下方的路程比上方的路程长,下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即p1>p2,故C符合题意.
D、D图中,用漏斗从乒乓球上方向下吹气,乒乓球上方的气流速度大于下方的气流速度,则上方的气体压强小于下方压强,即p1<p2,故D不合题意;
(4)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故答案为 (1). (2). (3). B (4). C
(5). 介质 (6). 电能
【点睛】(1)本题是有关重力示意图的画法及杠杆平衡力的应用,有关杠杆的最小力问题是难点,关键能够确定出最长的力臂,通常把支点到力的作用点距离当成力臂是最长的力臂.
(2)解决光学的问题,作图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对于互成直角的反射器来讲,它的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应该作为一条规律记住它.
(3)首先确定每幅图所表示的实验内容是什么,再根据该实验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对照分析,最后做出针对性地判断.
(4)此题考查电磁波的传播和太阳能的转化,突破口是太阳能电池属于电源.
22.
电磁波可再生直线传播漫黑 8.4×106 3.36×107 25% 低对外做功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60 不会 60
【解析】
微信信息是利用手机通过一定频率的电磁波进行传播的;太阳能能源源不断获得,是可再生能源;树叶间有空隙,形成一个个小孔,树荫下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阳经小孔成的实像,
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一朵花是由于光射到树叶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蓝色的玻璃只能透过蓝光,其它色光被吸收了,透过蓝色的玻璃看这朵花,呈现黑色;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水(t−t0)=4.2×103J/(kg⋅℃)×50kg×(50℃−10℃)=8.4×106J,0.8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m煤气q=0.8kg×4.2×107J/kg=3.36×107J. 煤气灶烧水的效率为
6
7
8.410
η
3.3610
Q J
Q J
吸
放
==
⨯
⨯
=
25%
图甲,松开气球的口子,快速放气后会感到气球变凉,这是因为气体对外界做功,本身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如图乙,松开气球的口子,气球向后喷出气体的同时,空气给气球一个反作用力,气球会沿着绳子快速向前飞去,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由于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醋的沸点是60℃,所以锅中的液体温度达到60℃时液体就沸腾了;液体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所以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60℃;只有当醋全部汽化后,再继续加热,油温度才会升高.
23.
(1);(2)潜望镜
(1)当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时,人就看到了此物体,因此,从A物体反射出的光线是入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的光线是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2)平面镜能用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例如:潜艇上用的潜望镜利用平面镜改变光路特点,从而可以观察海面上的情况;投影仪顶端的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像成在前方的屏幕上.
24.
不变静止
【分析】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旗杆顶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大分析解答;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作旗杆顶A点关于平面镜对称点A′,A′即为A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
;
因为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是物像等大,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将平面镜远离旗杆,旗杆的像大小不变;举行升旗仪式时,旗子沿旗杆匀速上升,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此时旗子的像也以相同速度沿旗杆匀速上升,旗子的像相对旗子没有位置变化,因此此时旗子的像相对旗子是静止的.
【点睛】
此题考查平面镜作图、平面镜成像特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但总体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