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表达交流《园丁颂歌--记叙要选好角度》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丁颂歌--记叙要选好角度》
【学习目标】
1、了解记叙有不同的角度,且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表达效果。

2、把握三种人称的特点,激发同学用新的角度感念老师及身边的人。

3、通过园丁颂歌的写作,激发同学用新的角度感念老师及身边的人。

【教学重难点:】
学会选取记叙的最佳角度写人记事。

摄影师要拍出好照片,必需选好角度。

由于角度选得好,景物的特征就能表现得清楚,人物的风采也能得到最佳的呈现。

同样,写记叙文角度选得好,不仅题材能更好地向纵深处开掘,而且人物的共性能更好地呈现,情感也能更好地得以表达。

【文本解读】
学习本单元关于选取记叙角度的短文,同学分组争辩沟通下列学问点:
1、什么是记叙的角度?
2、记叙的角度大致有几种状况?
3、不同的记叙角度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特点?
4、除了课本上列举的几种角度,你还知道有别的叙事角度吗?
5、什么是记叙的多角度?视角的转换有什么好处?
很多同学在写文章的过程中,往往好找材料,却不知人如何下手着笔。

究其根源是有一个格外重要但又被忽视的问题,就是找寻组织材料表现生活的角度。

角度,这是借用摄影艺术的一个术语。

摄影时,照相机所处的位置就叫拍摄角度。

照相的时候,选择角度至关重要。

同一个人,同一个风景,一般的照相师拍出来的或许是张极为一般的、丝毫没有美感的照片。

而超群的摄影艺术家,由于其独特的视角,极为留意选择适当的角度来组织材料,支配场面,配置作品中景物各部分的位置和相互关系,拍出来的或许就是一幅艺术珍品。

写作也是表现生活的一种方式,因此,也要认真选取角度。

面对丰富的材料,选准了角度,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写出来的文章也会新颖别致,集中紧凑。

因此,选择角度至关重要,尤其是记叙文的写作尤为重要。

我们在写作中应当如何选择角度?
在本节课中,我们争辩的记叙的角度主要是记叙的人称问题。

记叙的人称,实质上是作者叙述时的观看点、立足点,也就是叙述一个人、一件事时,是以作者自己的视角来写,还是以他人的视角来写。

记叙的视角大致有三种状况。

1、第一人称:就是作者以“我”“我们”的身份,叙述所历、所闻、所见,把人物的经受、大事的经过告知读者。

依据“我”在叙述大事时地位的轻重,经常表现为:
①“我”是见证人。

如《孔乙己》中的“我”。

②“我”是文章的重要人物。

如《家乡》中的“我”。

③“我”是仆人公。

如日记、书信、游记、自传体文章中的“我”,还有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某些小说、故事中的“我”。

如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鲁迅不是狂人,但在写作过程中却用“我”来表述,代替了“狂人”,有力地揭露了中国封建家族制度和人吃人的旧礼教的罪恶。

④“我”是叙述过程中起到穿针引线作用的人物。

如《孔乙己》中的“我”。

用第一人称叙述的特长是有真实感,亲切自然。

不足的:就是受“我”的限制,不便于反映宽敞的现实生活,很难反映出“我”以外的人物的思想、心理、感受,不便于多方位地塑造人物形象。

2、其次人称:就是作者用“你”或“你们”来叙述。

用其次人称写作的好处是在写作中犹如和对方面对面的沟通,便于抒情,便于沟通。

但也正由于如此,记叙中用其次人称的状况比较少,见到的大多是抒情性的散文。

当然,假如我们在叙述过程中,有时插入一些其次人称,会增加文章的抒情性,加大文章力度,使记叙更加精彩,而且,也使文章显得更加机敏。

3、第三人称:就是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用叙述他人他事的口吻,把人物的经受、大事的经过告知读者。

用第三人称叙述的特长是在叙述过程中,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写作比较自由、机敏,能够把人和事直接呈现在读者眼前。

不足的:就是没有第一人称叙述那样亲切自然,而且把握起来比较困难。

在写作中,还存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替使用的状况。

如鲁迅的小说《祝愿》就用了两种人称来叙述。

但我们在使用两种人称叙述时应留意:一是不得频繁更换;二是改换时要交代清楚,不能任凭打断叙述的线索。

事实上,写作时三种人称的运用不肯定要拘泥于什么,更多地是在叙述中要机敏运用。

我们在选择角度的时候,还可以选择正面反映,也可以选择侧面突破。

正面开放的文章,有着丰富的材料,显得气概雄浑,中同学在短短的千字以内的记叙文中很难把握。

假如接受侧面突破,以小见大,以近写远,则是同学们在记叙过程中经常选用的、有效的角度。

因此,选择角度,我们要在侧面角度的选择上多费一些心思。

写作中人称没有优劣之别,完善结合文章内容和主题,即可。

但须留意一下一些问题:
1、选择角度要符合生活的规律,要在情理之中。

2、要选取好记叙的角度。

写赞颂老师的文章,最主要的就是写出老师的共性特征和思想品质,抒发对老师的赞美与宠爱之情,做到以以情动人。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选取好记叙的角度。

3、细心选择典型事例,做到点面结合。

既要有典型事例,也要避开老师形象塑造过程中过于单薄。

4、记叙描写的过程中可穿插谈论、抒情。

5、适度辅之以环境描写。

【合作探究】
争辩:如何选择记叙的角度?(同学可以各抒己见,相互沟通,最终师生共同明确)
【力量提升】
片段练习:写一个片段,选取合适的角度记一位老师,要写出对老师深深的爱,赞颂老师的精神品质。

示例1:毛泽东给徐特立的信
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旧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当革命失败的时候,共产党员离开了共产党,有些甚至跑到敌人那边去了,你却在一九二九年秋天加入共产党,而且态度是格外乐观的。

从那时至今长期的艰苦斗争中,你比很多青年壮年党员还要乐观,还要不怕困难,还要虚心学习新的东西。

什么“老”,什么“身体精神不行”,什么“困难障碍”,在你面前都被你降服了。

而在有些人面前呢?却作了畏葸不前的借口,。

你是懂得很多而时刻不以为足,而在有些人却好像以脱离群众为欢快。

你是处处表现自己就是听从党的与革命的纪律之模范,而在有些人却好像认为纪律只是舒适人家的,自己并不包括在内。

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而在有些人却出风头第一,休息第一,与自己第一。

你总是拣难事做,从来也不躲避责任,而在有些人则只情愿拣轻松事做,遇到担当责任的关头就躲避了。

全部这些方面我都是佩服你的,情愿连续地学习你的,也情愿全党同志学习你。

当你六十岁生日的时候写这封信庆贺你,愿你健康,愿你长寿,愿你成为一切革命党人与全体人民的模范。

示例2:
孙先生是我在学校一班级和二班级的国文女老师。

在我记忆的画廊里,她永久是一个富有魅力的女性形象。

身材修长,风姿绰约,雍容大方。

有一次她穿一套垂地的天蓝西式衣衫,又罩上一件深蓝色的披肩,远远看去像外国童话里的天使。

然而在现实生活里,这却成为几个顽皮的同学借以嬉笑的话题。

她毫不在乎,一笑置之。

其实她那时才二十五六岁,没有结婚,高校毕业后就在这个中学里当教员。

——何为《老师对我说》
示例3:
初二教我们物理的,是刚从师专毕业的一位男老师,姓何。

他个儿不高,身材瘦削单薄,叫人想起郑板桥的竹子;他的头发黑而柔,呈三七分匍匐于最高海拔上,很顺服很有条理;黑发下是一帧白净芳香的脸,很年轻很有书卷气;何老师没戴眼镜,一对眼珠,很黑,不动时好像在亲切微笑,间或蝌蚪般地倏忽游动时,便将隐藏的一股灵气泻了出来。

【作业设计】题目要求:阅读下列的材料,依据要求作文。

一位女老师格外宠爱班上一个叫罗斯的小男孩,由于他成果突出,老师便支配他在毕业典礼上致辞,并亲吻他,祝愿他走上成功之路。

可是,这一吻却引起了低罗斯一级的小同学的嫉妒,他觉得自己也应当让老师吻一下。

他便对老师说:“我也要得到你的一个吻。

”老师很惊异,问他为什么。

小男孩说:“我觉得自己并不比罗斯差。


女老师听了,微微地笑着,摸摸她的头说:“可是,罗斯的成果很好,而且很守纪律。

”女老师接着说:“假如你能和罗斯一样精彩,我也会奖给你一个吻。


小男孩说:“那咱们一言为定。


小男孩为了得到女老师的那个吻,努力学习,不多时,他的成果提高很快,而且全面进展。

全校都知道这个小男孩很精彩,他真的得到了那位女老师的一个吻。

这个小男孩名叫亨利·杜鲁门。

它的最高职位是美国总统。

更富有传奇颜色的是,当年那个叫罗斯的小男孩长大后也进了白宫,成为杜鲁门的助手,负责总统的文字出版工作。

请以“师生之间”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留意: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选取合适的角度,不少于800字。

指导:要写好这两篇文章,需从师生之间存在的“爱”入手。

同学对老师的敬重来源于老师对同学的爱。

上文说到的女老师擅长用恰当的方式把对同学的爱表现出来。

我们应当看到,素养训练的理念和方法正被越来越多的老师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也越来越多,同学敬重、宠爱老师,老师关怀、疼惜同学的事例也会越来越多。

只要我们认真去看、去记、去想,我们就会发觉这方面的材料实在太丰富了。

用第一人称写较好,也可第一、第三人称分别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