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建成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一体化平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建成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一体化平台
薛学轩
【摘要】四川省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一体化工作平台集全省建筑市场信息采集发布、网上办事、行政审批、市场监管、从业主体诚信评价和信息公开于一体,实现
了系统共生、数据同源、业务协同、省市县三级联动。
2014年9月4日,住房城
乡建设部召开全国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印发《工程质量治理两年
行动方案》,要求在2015年年底前分3批全面完成全国31个省级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一体化工作平台建设。
【期刊名称】《中国建设信息化》
【年(卷),期】2015(000)024
【总页数】4页(P62-65)
【关键词】一体化平台;市场监管;建筑市场;四川省;诚信;电视电话会议;工程质量;信息采集
【作者】薛学轩
【作者单位】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信息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03.9
2014年9月4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全国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印发《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要求在2015年年底前分3批全面完成全国
31个省级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一体化工作平台建设。
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根据“两年行动方案”、《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管理办法》和《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数据标准》(建市〔2014〕108号),制定了《四川省工程建设从业企业资源信息数据标准》、《四川省工程建设从业人员资源信息数据标准》、《四川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基础数据标准》,充分应用“四川省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管理信息平台”运行的成果,建成全省统一的四川省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一体化工作平台(以下简称“四川省一体化工作平台”),2014年12月4日,通过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的验收,四川成为全国第一个建成省级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一体化工作平台的省份。
经过近一年的运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建设目标和特点
图1:一体化平台覆盖建设项目全业务生命过程
建设“四川省一体化工作平台”,旨在建立一个集全省建筑市场信息采集发布、网上办事办公、行政审批、市场监管、从业主体诚信评价和信息公开于一体,“省、市、县三级联动,系统共生,数据同源、业务协同”的一体化工作平台,便于省市县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以及建设工程五方主体,充分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的填报、汇总、共享以及动态监管,实现对从业企业、从业人员、工程项目、信用信息的一体化管理和市场与现场的联动管理。
“四川省一体化工作平台”具有全业务、全参与、多来源、多方式的特点。
全业务。
即平台覆盖建设工程各个业务过程,涵盖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一书两证”办理、初步设计审查、招投标备案、合同备案、施工图审查、质量监督备案、安全监督备案、施工许可证办理、施工过程监督管理、停复工管理、事故上报管理、竣工验收备案,实现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监管。
全参与。
即平台应用覆盖省市县建设主管部门和建设工程五方主体,主管部门完成
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监督、管理、执法监察和验收;企业完成工程建设项目的申报、填报、监理工作;主管部门和企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对业务流程办理前置条件进行控制,最大限度确保工程建设项目监管环节无缺失、项目信息无遗漏。
多来源。
即平台充分应用和考虑多种数据来源,包括充分利用和集成已有数据资源;增建各类现场监控设备实时动态自动采集信息。
多方式。
即为各参与部门和企业提供人工录入、上传数据的方式,采用多种终端设备、多种表现形式进行数据录入、使用和展现数据,各类信息可以在计算机、智能手机、现场LED电子屏进行显示和查询;信息可以以文字、表格、统计图表、视频、照片、地图等多种表现形式进行展现。
图2:一体化平台由主管部门和五方主体共同参与
平台架构
“四川省一体化工作平台”由“资质资格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信用体系评价、综合信息查询、行政执法管理五大平台,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信息安全三大体系,全省统一的从业企业、从业人员、工程项目、信用评价和公共资源五大基础数据库”构成,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实现了共享从业企业和从业人员信息,确保了信息的统一,便于审查和管理;同时利用企业和人员参与项目的信息,实现主要参建人员锁定,避免工程技术人员同时参与多个项目;可以对企业在项目中的不良行为进行处罚和发布、优良行为表彰和发布。
“四川省一体化工作平台”整体架构如图所示。
从平台结构可以看出,全省建设工程、从业企业、从业人员信息的基础数据从市州和扩权县通过填报和文件交换的方式汇总到省厅中心数据库,由四川省厅审核后上网发布和上报部级平台,其中市州和扩权县业务系统由地方按照《四川省工程建设从业企业资源信息数据标准》、《四川省工程建设从业人员资源信息数据标准》、
《四川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基础数据标准》,等3个四川省地方
标准自建,通过接口上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由省厅开发统一版本的业务系统供没有业务系统的地方填报数据。
图3:一体化平台的多数据来源以及多种使用和展现方式
平台建设
2014年11月,四川省一体化工作平台完成系统开发,12月通过部级验收,并正式上线运行。
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
市(州)和县(区、市)和从业企业、从业人员应用“一体化工作平台”办理相关业务;实现了一体化工作平台项目管理系统、企业管理系统、人员管理系统、企业和人员诚信管理系统的集成,实现了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应用一体化工作平台,实现了业务在线办理、数据实时归档、信息实时在住房城乡建设厅门户网等媒体实时发布等功能;数据定时导入前置机;搭建了符合GB/T28181-2011《安全防范
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的四川省建设项目视频监控和联网平台,可以接入多种市场主流品牌的设备、平台,并预留和住建部联网的接口;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数据标准》的基础上,编制和发布了《四川省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基础数据标准》、《四川省工程建设从业人员资源信息数据标准》、《四川省工程建设从业企业资源信息数据标准》等3部四川省地方标准,便于数据共享和市(州)和县(区、市)自建系统;按照《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数据标准》,在前置机上建立了实体数据库,开发了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从业务系统抽取数据、进行字段对应后载入前置机上报数据库;按照《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数据标准》(试行),完成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项目、从业企业、从业人员、诚信等业务数据库建立,与住房城乡建设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系统中央数据库的实时对接,为下一步大数据分析奠定基础;制定了一体化工作平台制度保障机制和
安全保障机制。
平台的运行及完善
2014年12月,四川省一体化工作平台上线运行以来,已办理行政许可事项380463件、非行政许可事项750249件,集聚161.1万个工程项目、3.3万家从业企业、241.3万个从业人员、5860条企业和人员市场行为、8961条公共资源
等基础数据,形成了由407万多条基础数据构成的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工程项目、从业企业、从业人员、市场行为、公共资源等5大基础数据库,为群众办事、市
场监管、城市管理、领导决策和信息查询提供了数据保障和技术支持。
图4:一体化平台架构图
四川省一体化工作平台经过近一年的运行,已形成以下特点:
一是覆盖面广。
全面覆盖全省21个市(州)和183个县(市、区)主管部门,既避免了地方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等现象发生,又解决了基层信息技术人才缺乏、系统运行维护难度大等问题;全面覆盖工程项目监管全流程,实现了工程项目建设从程序监管向过程监管、现场监管的转变。
二是功能齐全。
该平台集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业务网上申报、网上审批、项目管理、市场监管、信用评价、咨询服务、信息发布等应用于一体,实时采集基础信息、动态信息、关联信息,实现了省、市、县在工程建设、从业企业、从业人员等管理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信息联动;实现了全省工程项目、从业企业、从业人员及信用信息的实时纵向汇聚与传递、横向交换与共享。
三是应用广泛。
省、市、县三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以及全省从业企业、从业人员,运用该平台开展建筑市场监管,及时记录各方主体的市场行为;办理工程项目监管各环节业务,提高了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开展行政审批,企业通过该平台进行申报,各级主管部门通过平台,按照各自审批权限分别实施审批、联动审批,实现数据共享,缩短了审批周期,提高了审批效率。
住房城乡建设信息化是个过程,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永远在路上。
四川省一体化工作平台未来要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完善功能和深化应用:
一是完善优化监管平台的数据,为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提供更全面的数据支持。
进一步完善优化基础数据的采集管理机制,全面、动态、及时、准确的记录全省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市场和现场行为,不断丰富和完善数据库内容,为辨别转包、挂靠等行为,落实五方主体的项目负责人终身责任,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二要完善优化监管平台的规则,通过建立相应的系统监管决策规则,将各项建筑市场政策制度全面固化在平台功能模块中,充分应用这些功能模块以及功能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基础数据,为建筑市场监管和领导决策提供保障。
三要完善优化监管平台的功能,将基础数据库和诚信规则等密切融合,实现当前的违法行为与长期的后果相关联,通过平台发布告知市场主体,督促从业企业主动停止或者不发生违法违规行为,为各方主体由被动监管向主动调节提供明确的信息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