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缺陷的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調整成形條件:高射出速度會導致噴射流,造成包風。使用較低的射出速 度可以讓空氣有充足的時間逃逸。
黑斑、黑紋、脆化、燒痕、和掉色 黑斑(black specks)和黑紋(black streaks)是在塑件表面呈現的暗色點或暗
色條紋,如圖1-2所示。褐斑或褐紋是指相同類型的瑕疵,只是燃燒或掉色的 程度沒那麼嚴重而已。發生黑斑或黑紋的原因是塑料有雜質污染、乾燥不當, 或是塑料在料筒內待料太久而過熱裂解。
(5) 調整成形條件:假如料筒和噴嘴溫度太高,料筒內的塑料可能過熱而導 致裂解,可以降低料筒溫度和噴嘴溫度。另外,可以降低背壓、螺桿轉速、 射出速度或射出壓力,以避免太高的剪切熱造成裂解。另外,應檢查料筒 和噴嘴的加熱片,校準熱對偶,以確定料筒和噴嘴的溫度。
表面剝離 表面剝離(delamination)是指塑件表面的層狀剝離塑料,如圖1-5,其造成 的原因為: ●混合材料之間的相容性不佳。 ●成形製程使用了過量的脫模劑。 ●模穴內的熔膠溫度太低。 ●濕氣太重。 ●澆口和流道具有尖銳轉角。
圖1-2 (左)黑斑和(右)黑紋 脆化(brittleness)的原因是材料裂解,使分子鏈變短,分子重量變低, 結果使得塑件的物理性質降低。塑件脆化可能導致斷裂或破壞,如圖1-3所示。
圖1-3 塑件脆化導致斷裂
燒痕(burn marks)是塑件接近流動路徑末端或包風區域的暗色或黑色小點, 如圖1-4所示,其形成主因是模穴內的空氣無法逃逸,受壓縮造成高熱而燒焦。
尺寸變化 尺寸變化(dimensional variation)指在相同的射出機之成形條件下,每一批
成形品之間或每模射出的各模穴成形品之間,所得到的塑件尺寸都會變化, 如圖1-6所示。其造成的原因為:
●射出機控制系統不穩定。 ●成形窗口太狹窄。 ●成形條件不恰當。 ●射出單元的Check ring損壞。 ●塑件性質不穩定。 ●流道不平衡。
生毛邊。 (2) 模具有縫隙:假如模具結構變形、分模面不夠密合、機器規格不當、成形
條件不當、分模面卡料等因素都可能造成分模面接觸不完全,造成毛邊。 (3) 成形條件:熔膠溫度太高或射出壓力太高等造成榮焦流動性過高的不當成
形條件都會造成毛邊。 (4) 不當的排氣:設計不當和不良的排氣系統、或是太深的排氣系統都會造成
(3) 檢查射出機元件:假如加熱片或熱對偶損壞而造成不穩定的熔膠流動,應 予更換。假如check ring 損壞或磨耗,應予更換。
(4) 調整成形條件:提高射出壓力與保壓壓力,以確定充填與保壓足量的塑料 進入模穴。檢查冷卻系統以確定均勻的模穴溫度。設定適當的螺桿計量行程 與射出行程,螺桿旋轉速度和背壓,使成形條件落入成形窗口。
產品是在射出成型之後才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因此對 產品的缺陷分析也應該從此刻開始。
塑膠射出成形製程相當複雜,牽涉因素眾多,當發現 問題時,應該先確定製程的穩定性,確定瑕疵並非由於過 度製程所引起的。排除射出成形問題並沒有固定的步驟, 但是,至少針對有些因為操作特性所導致的瑕疵,可以建 議有效的改善方法。
改善這些表面瑕疵的方法說明如下: (1) 調整材料準備過程:塑料貯藏筒和料斗都應加蓋,以免原料污染。設
定適當的乾燥條件,過量的乾燥時間或乾燥溫度,塑料內揮發物會被驅離, 可能造成塑料脆化或裂解。塑料供應商可以提供塑料的最佳乾燥條件。如 果低強度材料的製程條件不恰當,可能造成脆化,可以考慮改用高強度和 熱安定性良好的塑料。脆化也可能是因為添加太多回收再研磨的塑料所致, 嘗試降低添加之回收再研磨的塑料量。更換塑料時應徹底清理射出系統, 徹底清理料斗,避免塑料與料斗內不同顏色或來路不明的塑料混合。 (2) 變更模具設計:在流動路徑末端發現黑斑,可能是不良的排氣系統所 造成的。受壓縮的包風可能燃燒,造成表面瑕疵,應該改善排氣系統。在 模具設置適當的排氣系統,以排除包風。流動路徑的末端和盲孔的排氣系 統特別重要。建議結晶性塑膠的排氣孔大小為0.025 mm (0.001英吋),不定 型塑膠的排氣孔為0.038 mm (0.0015英吋)。太過狹窄的豎澆道、流道、澆 口、甚至塑件肉厚都可能產生過量的剪切熱,使得已經過熱的材料更劣化, 造成塑料裂解。可以嘗試加大豎澆道、流道及/或澆口。對於導熱性太低 的模具材料,可以降低冷卻速率來改善塑件表面條件。 (3) 定期清理模具:射出成形前應先清理模具。可能是射出機的因素造成 樹脂堆積和裂解,應該檢查樹脂流動的順暢性,定期清理堆積廢料。黑紋 有可能是滑塊和頂釘的潤滑油脂所造成的,應定期清潔頂針和滑塊。應定 期清潔或拋光流道系統表面,以免這些區域累積污垢。黑紋可能是受到料 筒壁面或螺桿表面污染,特別是進行兩種塑料的射出成形時,前一種塑料 可能還維持在料筒內,必須完全清理。
(4) 選擇適合模具的射出成形機規格:選擇比較適合所使用塑料的螺桿, 使塑料達成一個比較好的混合熔膠狀態。可以向塑料供應商要求提供適當 的螺桿設計資訊,以避免塑料過熱而裂解。射出量一般應該維持在機器規 格的20~80%。對於溫度敏感的材料則使用更窄的溫度範圍。檢查料筒/螺 桿表面的刮痕或齒痕,以免累積塑料,而造成塑料過熱或燃燒。檢查固加 熱片或控制器是否失效,以免造成塑料過熱。塑膠射出成形之模流分析軟 體可以協助模具選擇適當規格的射出機,如此,可以避免塑料停留在料筒 內太長的時間。
(2)調整機器設定:檢查射出機的鎖模力規格與設定。當機器有足夠的鎖模力 容量,就應調高鎖模力。當機器的鎖模力不足時,就應提高射出機規格。
(3)調整成形條件:假如熔膠溫度太高,可能因為太低的黏滯性而在模板之間 溢料,可以觀察噴嘴的滴料(droop)情況來判斷。減低充填行程的長度,可以 降低射出量。加長射出時間或者降低射出速度。應該降低充填速度,特別是 降低接近充填完成時的充填速度,可能改善毛邊。降低射出壓力和降低保壓 壓力,可以減低需求之鎖模力。降低料筒溫度和噴嘴溫度,因為太高的熔膠 溫度會降低塑料的黏度,造成較稀薄的熔膠層,可能發生毛邊。也應注意: 避免使用太低的熔膠溫度,以至於需要更高的射出壓力而產生毛邊。
圖1-4 燒痕 掉色(discoloration)是指塑件從原始的塑料顏色發生變化的瑕疵,這可能是 因為塑料裂解或污染所造成的,例如:塑料在料筒內待太長的時間;料筒溫 度太高,造成塑料變色;回收再研磨塑料、不同顏色塑料、來路不明塑料造 成的汙染。 假如射出速度太快或射出壓力太高,可能導致流道系統和模穴內的氣體 無法在很短的充填時間內從排氣孔排出,會造成包風;競流現象加上不當的 排氣系統也會造成包風。結果,模緒內的空氣受壓縮,壓力與溫度升高,使 得流道路徑末端或包風區域的塑件表面的塑料裂解而造成燒痕。
(3) 檢查射出機元件:檢查加熱片、熱對偶和控制器的功能是否正常。料筒是否 太短而無法塑化樹脂。
(4) 毛邊 毛邊(flash)指在模具的不連續處(通常是分模面、排氣孔、排氣頂針、滑動
機構等)過量充填造成塑料外溢的瑕疵。如圖1-8所示。造成毛邊的原因包括: (1) 鎖模力太低:射出機鎖模力太低,不足以維持成形製程的模板緊閉,會發
包風
包風(air traps)是指熔膠波前將模穴內的空氣包覆,它發生在熔膠波前從 不同方向的匯流,或是空氣無法從排氣孔或鑲件之縫隙逃逸的情況。包風通 常發生在最後充填的區域,假如這些區域的排氣孔太小或者沒有排氣孔,就 會造成包風,使塑件內部產生空洞或氣泡、塑件短射或是表面瑕疪。另外, 塑件肉厚差異大時,熔膠傾向於往厚區流動而造成競流效應(race-tracking effect),這也是造成包風的主要原因,如圖1-1所示。
免塑料相互摻雜。根據塑件品質的要求,降低所添加再研磨塑料的比例。假
如允許使用再研磨塑料時,首先應該嘗試添加10%看看,再逐漸調整比例。
(2) 調整成形條件:提高料筒溫度。在塑化階段提高螺桿轉速,以造成更大量的
磨擦熱,將塑料熔化。提高背壓,使塑料均勻混合成熔膠狀態。塑料供應商
通常可以提供塑料的料筒溫度、背壓、螺桿轉速等資訊,但還要根據現場狀況 進行調整。
圖1-1 熔膠波前從不同方向匯流,而造成包風。 要消除包風可以降低射出速度,以改變充填模式;或者改變排氣孔位置、 加大排氣孔尺寸。由於競流效應所造的包風可以藉由改變塑件肉厚此例或 改變排氣孔位置加以改善排氣問題。包風的改善方法說明如下:
(1) 變更塑件設計:縮減肉厚比例,可以減低熔膠的競流效。
(2) 應變更模具設計:將排氣孔設置在適當的位置就可以改善排氣。排氣孔通 常設在最後充飽的區域,例如模具與模具交接處、分模面、鑲埋件與模壁之 間、頂針及模具滑塊的位置。重新設計澆口和熔膠傳送系統可以改變充填模 式,使最後充填區域落在適當的排氣孔位置。此外,應確定有足夠大的排氣 孔,足以讓充填時的空氣逃逸;但是也要小心排氣孔不能太大而造成毛邊。 建議的排氣孔尺寸,結晶性塑膠為0.025厘米(0.001英吋),不定形塑膠為 0.038厘米(0.0015英吋)。
魚眼 魚眼(fish eyes)是一種塑件表面的瑕疵,導致於未熔化的塑料被壓擠到模
穴內,而呈現在塑件表面的瑕疵,如圖1-7所示。其形成的原因包括: ˙料筒溫度太低。 ˙添加太多的再研磨塑料。 ˙塑料受污染。 ˙螺桿轉速太低和背壓太低。
改善塑件發生魚眼的方法說明如下:
圖1-7 魚眼
(1) 改良材料準備程序:將不同的塑料分開儲存於不同的容器或袋子內,以避
造成塑料裂解的因素包括: (1) 料筒溫度:太高的料筒溫度可能使塑料裂解,造成燒焦。塑料熔點太高可 能造成不當的料筒溫度,燒壞熱對偶,或者使溫度控制器失效。應該降低設 定的料筒溫度或縮短加熱時間。 (2) 高螺桿轉速:塑化階) 狹小的流動路徑:熔膠流經狹小的流動路徑,會造成大量的剪切熱,使塑 料裂解。 (4) 塑料污染:使用兩種塑料射出成形時,第一種塑料在料筒內的餘料可能因 為第二種塑料需要較高成形溫度而燒焦。此外,受污染塑料、回收再研磨塑 料都可能污染下一批次射出成形的塑料。 (5) 射出體積:假如射出量低於射出機最高射出量的20%,塑料可能因為在料 筒內待料太久而發生裂解。對於溫度敏感的塑料更是如此。
毛邊。
圖1-8 毛邊
改善塑件發生毛邊方法說明如下:
(1) 調整模具設定:檢查模具的對準和模板的翹曲變形。確定模具有適當的排 氣孔。模具的公、母模不能對齊或密合性不佳都會造成毛邊,必須正確密閉 地安裝設定模具。銑削模面,使得模穴周圍能夠維持足夠的密合壓力。假如 成形時造成模板變形,應增加支撐柱塊或加厚模板,以防止模板變形。清理 模面,分模面有未清理乾淨的塑料會造成模具無法密合,產生毛邊。檢查適 當的排氣孔尺寸。
圖1-5 表面剝離
表面剝離的改善方法說明如下: (1) 改變塑料準備程序:避免採用性質不明的塑料或回收塑料。遵守塑料乾
燥的指示,在射出成形前確實將塑料乾燥。過多的濕氣加熱會造成蒸氣, 導致塑件表面剝離。 (2) 變更模具設計:將澆口與流道的轉角平滑化,可以避免造成塑料剝離。 (3) 調整成型條件:假如熔膠溫度太低,塑件層之間可能無法鍵結,受到 頂出的作用力,可能使塑件剝離,應嘗試提高料筒溫度和模具溫度。嘗試 提高背壓。避免使用過量的脫模劑解決脫模問題,應該改良頂出系統或排 除其他的脫模困難。(調高射出速度和調高降背壓或許可以改善塑件表面剝 離。)
塑料過熱可能裂解或燃燒而造成黑斑、黑紋、脆化、燒痕、和掉色等表 面瑕疵,塑料在具有刮痕的粗糙料筒內加熱,等待了過長的時間就會裂解造 成塑件表面瑕疵。塑料或空氣中可能會有污染,其他如受污染的回收再研磨 塑料、不同成分的塑料、不同顏色的塑料或是低熔點材料等等雜質都可能造 成黑斑和黑紋,空氣中的髒東西也會造成塑件表面的暗點。
圖8-6 塑件尺寸變化
改善塑件尺寸變化之方法說明如下: (1) 改良塑料準備程序:假如每批射出塑件都會改變尺寸,應與塑料供應商洽
談改變塑料批號。假如塑料太潮濕,必須預先乾燥。不規則的塑料顆粒尺寸 可能使熔膠產生不同程度的混合,導致不穩定塑件的尺寸變化,嘗試降低添 加回收塑料比例。 (2) 變更模具設計/元件:針對模具與塑料設計適當的流道與澆口和系統。可 以使用塑膠射出成形的模流分析軟體進行流道系統尺寸最佳化,以確保熔膠 平順地充填模穴。假如塑件於頂出時造成彎曲或扭曲,則應調整頂出系統。
黑斑、黑紋、脆化、燒痕、和掉色 黑斑(black specks)和黑紋(black streaks)是在塑件表面呈現的暗色點或暗
色條紋,如圖1-2所示。褐斑或褐紋是指相同類型的瑕疵,只是燃燒或掉色的 程度沒那麼嚴重而已。發生黑斑或黑紋的原因是塑料有雜質污染、乾燥不當, 或是塑料在料筒內待料太久而過熱裂解。
(5) 調整成形條件:假如料筒和噴嘴溫度太高,料筒內的塑料可能過熱而導 致裂解,可以降低料筒溫度和噴嘴溫度。另外,可以降低背壓、螺桿轉速、 射出速度或射出壓力,以避免太高的剪切熱造成裂解。另外,應檢查料筒 和噴嘴的加熱片,校準熱對偶,以確定料筒和噴嘴的溫度。
表面剝離 表面剝離(delamination)是指塑件表面的層狀剝離塑料,如圖1-5,其造成 的原因為: ●混合材料之間的相容性不佳。 ●成形製程使用了過量的脫模劑。 ●模穴內的熔膠溫度太低。 ●濕氣太重。 ●澆口和流道具有尖銳轉角。
圖1-2 (左)黑斑和(右)黑紋 脆化(brittleness)的原因是材料裂解,使分子鏈變短,分子重量變低, 結果使得塑件的物理性質降低。塑件脆化可能導致斷裂或破壞,如圖1-3所示。
圖1-3 塑件脆化導致斷裂
燒痕(burn marks)是塑件接近流動路徑末端或包風區域的暗色或黑色小點, 如圖1-4所示,其形成主因是模穴內的空氣無法逃逸,受壓縮造成高熱而燒焦。
尺寸變化 尺寸變化(dimensional variation)指在相同的射出機之成形條件下,每一批
成形品之間或每模射出的各模穴成形品之間,所得到的塑件尺寸都會變化, 如圖1-6所示。其造成的原因為:
●射出機控制系統不穩定。 ●成形窗口太狹窄。 ●成形條件不恰當。 ●射出單元的Check ring損壞。 ●塑件性質不穩定。 ●流道不平衡。
生毛邊。 (2) 模具有縫隙:假如模具結構變形、分模面不夠密合、機器規格不當、成形
條件不當、分模面卡料等因素都可能造成分模面接觸不完全,造成毛邊。 (3) 成形條件:熔膠溫度太高或射出壓力太高等造成榮焦流動性過高的不當成
形條件都會造成毛邊。 (4) 不當的排氣:設計不當和不良的排氣系統、或是太深的排氣系統都會造成
(3) 檢查射出機元件:假如加熱片或熱對偶損壞而造成不穩定的熔膠流動,應 予更換。假如check ring 損壞或磨耗,應予更換。
(4) 調整成形條件:提高射出壓力與保壓壓力,以確定充填與保壓足量的塑料 進入模穴。檢查冷卻系統以確定均勻的模穴溫度。設定適當的螺桿計量行程 與射出行程,螺桿旋轉速度和背壓,使成形條件落入成形窗口。
產品是在射出成型之後才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因此對 產品的缺陷分析也應該從此刻開始。
塑膠射出成形製程相當複雜,牽涉因素眾多,當發現 問題時,應該先確定製程的穩定性,確定瑕疵並非由於過 度製程所引起的。排除射出成形問題並沒有固定的步驟, 但是,至少針對有些因為操作特性所導致的瑕疵,可以建 議有效的改善方法。
改善這些表面瑕疵的方法說明如下: (1) 調整材料準備過程:塑料貯藏筒和料斗都應加蓋,以免原料污染。設
定適當的乾燥條件,過量的乾燥時間或乾燥溫度,塑料內揮發物會被驅離, 可能造成塑料脆化或裂解。塑料供應商可以提供塑料的最佳乾燥條件。如 果低強度材料的製程條件不恰當,可能造成脆化,可以考慮改用高強度和 熱安定性良好的塑料。脆化也可能是因為添加太多回收再研磨的塑料所致, 嘗試降低添加之回收再研磨的塑料量。更換塑料時應徹底清理射出系統, 徹底清理料斗,避免塑料與料斗內不同顏色或來路不明的塑料混合。 (2) 變更模具設計:在流動路徑末端發現黑斑,可能是不良的排氣系統所 造成的。受壓縮的包風可能燃燒,造成表面瑕疵,應該改善排氣系統。在 模具設置適當的排氣系統,以排除包風。流動路徑的末端和盲孔的排氣系 統特別重要。建議結晶性塑膠的排氣孔大小為0.025 mm (0.001英吋),不定 型塑膠的排氣孔為0.038 mm (0.0015英吋)。太過狹窄的豎澆道、流道、澆 口、甚至塑件肉厚都可能產生過量的剪切熱,使得已經過熱的材料更劣化, 造成塑料裂解。可以嘗試加大豎澆道、流道及/或澆口。對於導熱性太低 的模具材料,可以降低冷卻速率來改善塑件表面條件。 (3) 定期清理模具:射出成形前應先清理模具。可能是射出機的因素造成 樹脂堆積和裂解,應該檢查樹脂流動的順暢性,定期清理堆積廢料。黑紋 有可能是滑塊和頂釘的潤滑油脂所造成的,應定期清潔頂針和滑塊。應定 期清潔或拋光流道系統表面,以免這些區域累積污垢。黑紋可能是受到料 筒壁面或螺桿表面污染,特別是進行兩種塑料的射出成形時,前一種塑料 可能還維持在料筒內,必須完全清理。
(4) 選擇適合模具的射出成形機規格:選擇比較適合所使用塑料的螺桿, 使塑料達成一個比較好的混合熔膠狀態。可以向塑料供應商要求提供適當 的螺桿設計資訊,以避免塑料過熱而裂解。射出量一般應該維持在機器規 格的20~80%。對於溫度敏感的材料則使用更窄的溫度範圍。檢查料筒/螺 桿表面的刮痕或齒痕,以免累積塑料,而造成塑料過熱或燃燒。檢查固加 熱片或控制器是否失效,以免造成塑料過熱。塑膠射出成形之模流分析軟 體可以協助模具選擇適當規格的射出機,如此,可以避免塑料停留在料筒 內太長的時間。
(2)調整機器設定:檢查射出機的鎖模力規格與設定。當機器有足夠的鎖模力 容量,就應調高鎖模力。當機器的鎖模力不足時,就應提高射出機規格。
(3)調整成形條件:假如熔膠溫度太高,可能因為太低的黏滯性而在模板之間 溢料,可以觀察噴嘴的滴料(droop)情況來判斷。減低充填行程的長度,可以 降低射出量。加長射出時間或者降低射出速度。應該降低充填速度,特別是 降低接近充填完成時的充填速度,可能改善毛邊。降低射出壓力和降低保壓 壓力,可以減低需求之鎖模力。降低料筒溫度和噴嘴溫度,因為太高的熔膠 溫度會降低塑料的黏度,造成較稀薄的熔膠層,可能發生毛邊。也應注意: 避免使用太低的熔膠溫度,以至於需要更高的射出壓力而產生毛邊。
圖1-4 燒痕 掉色(discoloration)是指塑件從原始的塑料顏色發生變化的瑕疵,這可能是 因為塑料裂解或污染所造成的,例如:塑料在料筒內待太長的時間;料筒溫 度太高,造成塑料變色;回收再研磨塑料、不同顏色塑料、來路不明塑料造 成的汙染。 假如射出速度太快或射出壓力太高,可能導致流道系統和模穴內的氣體 無法在很短的充填時間內從排氣孔排出,會造成包風;競流現象加上不當的 排氣系統也會造成包風。結果,模緒內的空氣受壓縮,壓力與溫度升高,使 得流道路徑末端或包風區域的塑件表面的塑料裂解而造成燒痕。
(3) 檢查射出機元件:檢查加熱片、熱對偶和控制器的功能是否正常。料筒是否 太短而無法塑化樹脂。
(4) 毛邊 毛邊(flash)指在模具的不連續處(通常是分模面、排氣孔、排氣頂針、滑動
機構等)過量充填造成塑料外溢的瑕疵。如圖1-8所示。造成毛邊的原因包括: (1) 鎖模力太低:射出機鎖模力太低,不足以維持成形製程的模板緊閉,會發
包風
包風(air traps)是指熔膠波前將模穴內的空氣包覆,它發生在熔膠波前從 不同方向的匯流,或是空氣無法從排氣孔或鑲件之縫隙逃逸的情況。包風通 常發生在最後充填的區域,假如這些區域的排氣孔太小或者沒有排氣孔,就 會造成包風,使塑件內部產生空洞或氣泡、塑件短射或是表面瑕疪。另外, 塑件肉厚差異大時,熔膠傾向於往厚區流動而造成競流效應(race-tracking effect),這也是造成包風的主要原因,如圖1-1所示。
免塑料相互摻雜。根據塑件品質的要求,降低所添加再研磨塑料的比例。假
如允許使用再研磨塑料時,首先應該嘗試添加10%看看,再逐漸調整比例。
(2) 調整成形條件:提高料筒溫度。在塑化階段提高螺桿轉速,以造成更大量的
磨擦熱,將塑料熔化。提高背壓,使塑料均勻混合成熔膠狀態。塑料供應商
通常可以提供塑料的料筒溫度、背壓、螺桿轉速等資訊,但還要根據現場狀況 進行調整。
圖1-1 熔膠波前從不同方向匯流,而造成包風。 要消除包風可以降低射出速度,以改變充填模式;或者改變排氣孔位置、 加大排氣孔尺寸。由於競流效應所造的包風可以藉由改變塑件肉厚此例或 改變排氣孔位置加以改善排氣問題。包風的改善方法說明如下:
(1) 變更塑件設計:縮減肉厚比例,可以減低熔膠的競流效。
(2) 應變更模具設計:將排氣孔設置在適當的位置就可以改善排氣。排氣孔通 常設在最後充飽的區域,例如模具與模具交接處、分模面、鑲埋件與模壁之 間、頂針及模具滑塊的位置。重新設計澆口和熔膠傳送系統可以改變充填模 式,使最後充填區域落在適當的排氣孔位置。此外,應確定有足夠大的排氣 孔,足以讓充填時的空氣逃逸;但是也要小心排氣孔不能太大而造成毛邊。 建議的排氣孔尺寸,結晶性塑膠為0.025厘米(0.001英吋),不定形塑膠為 0.038厘米(0.0015英吋)。
魚眼 魚眼(fish eyes)是一種塑件表面的瑕疵,導致於未熔化的塑料被壓擠到模
穴內,而呈現在塑件表面的瑕疵,如圖1-7所示。其形成的原因包括: ˙料筒溫度太低。 ˙添加太多的再研磨塑料。 ˙塑料受污染。 ˙螺桿轉速太低和背壓太低。
改善塑件發生魚眼的方法說明如下:
圖1-7 魚眼
(1) 改良材料準備程序:將不同的塑料分開儲存於不同的容器或袋子內,以避
造成塑料裂解的因素包括: (1) 料筒溫度:太高的料筒溫度可能使塑料裂解,造成燒焦。塑料熔點太高可 能造成不當的料筒溫度,燒壞熱對偶,或者使溫度控制器失效。應該降低設 定的料筒溫度或縮短加熱時間。 (2) 高螺桿轉速:塑化階) 狹小的流動路徑:熔膠流經狹小的流動路徑,會造成大量的剪切熱,使塑 料裂解。 (4) 塑料污染:使用兩種塑料射出成形時,第一種塑料在料筒內的餘料可能因 為第二種塑料需要較高成形溫度而燒焦。此外,受污染塑料、回收再研磨塑 料都可能污染下一批次射出成形的塑料。 (5) 射出體積:假如射出量低於射出機最高射出量的20%,塑料可能因為在料 筒內待料太久而發生裂解。對於溫度敏感的塑料更是如此。
毛邊。
圖1-8 毛邊
改善塑件發生毛邊方法說明如下:
(1) 調整模具設定:檢查模具的對準和模板的翹曲變形。確定模具有適當的排 氣孔。模具的公、母模不能對齊或密合性不佳都會造成毛邊,必須正確密閉 地安裝設定模具。銑削模面,使得模穴周圍能夠維持足夠的密合壓力。假如 成形時造成模板變形,應增加支撐柱塊或加厚模板,以防止模板變形。清理 模面,分模面有未清理乾淨的塑料會造成模具無法密合,產生毛邊。檢查適 當的排氣孔尺寸。
圖1-5 表面剝離
表面剝離的改善方法說明如下: (1) 改變塑料準備程序:避免採用性質不明的塑料或回收塑料。遵守塑料乾
燥的指示,在射出成形前確實將塑料乾燥。過多的濕氣加熱會造成蒸氣, 導致塑件表面剝離。 (2) 變更模具設計:將澆口與流道的轉角平滑化,可以避免造成塑料剝離。 (3) 調整成型條件:假如熔膠溫度太低,塑件層之間可能無法鍵結,受到 頂出的作用力,可能使塑件剝離,應嘗試提高料筒溫度和模具溫度。嘗試 提高背壓。避免使用過量的脫模劑解決脫模問題,應該改良頂出系統或排 除其他的脫模困難。(調高射出速度和調高降背壓或許可以改善塑件表面剝 離。)
塑料過熱可能裂解或燃燒而造成黑斑、黑紋、脆化、燒痕、和掉色等表 面瑕疵,塑料在具有刮痕的粗糙料筒內加熱,等待了過長的時間就會裂解造 成塑件表面瑕疵。塑料或空氣中可能會有污染,其他如受污染的回收再研磨 塑料、不同成分的塑料、不同顏色的塑料或是低熔點材料等等雜質都可能造 成黑斑和黑紋,空氣中的髒東西也會造成塑件表面的暗點。
圖8-6 塑件尺寸變化
改善塑件尺寸變化之方法說明如下: (1) 改良塑料準備程序:假如每批射出塑件都會改變尺寸,應與塑料供應商洽
談改變塑料批號。假如塑料太潮濕,必須預先乾燥。不規則的塑料顆粒尺寸 可能使熔膠產生不同程度的混合,導致不穩定塑件的尺寸變化,嘗試降低添 加回收塑料比例。 (2) 變更模具設計/元件:針對模具與塑料設計適當的流道與澆口和系統。可 以使用塑膠射出成形的模流分析軟體進行流道系統尺寸最佳化,以確保熔膠 平順地充填模穴。假如塑件於頂出時造成彎曲或扭曲,則應調整頂出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