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小手帕_模板

合集下载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手帕》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手帕》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手帕》第一章:认识小手帕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手帕,知道手帕的作用。

2. 培养幼儿讲卫生的习惯。

教学内容:1. 介绍手帕的形状、颜色和材质。

2. 讲解手帕的作用,如擦汗、擦鼻涕等。

教学活动:1. 展示各种手帕,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手帕的名称。

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使用手帕的经历。

3. 讲解手帕的清洁卫生重要性,引导幼儿养成用手帕擦汗、擦鼻涕的好习惯。

第二章:手帕DIY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2. 培养幼儿对手帕的喜爱,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手帕DIY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 引导幼儿设计自己的手帕图案。

教学活动:1. 展示手帕DIY的样品,让幼儿观察并了解手帕DIY的过程。

2. 指导幼儿在手帕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图案。

3. 鼓励幼儿互相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第三章:手帕游戏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协调能力、反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增强幼儿对手帕的喜爱,提高幼儿的参与积极性。

教学内容:1. 介绍手帕游戏的基本规则和玩法。

2. 组织幼儿进行手帕游戏。

教学活动:1. 讲解手帕游戏的规则,如抓包、丢手帕等。

2. 组织幼儿进行手帕游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遵守游戏规则。

3. 鼓励幼儿与同伴互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第四章:手帕舞蹈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协调能力和表现力。

2. 增强幼儿对手帕的喜爱,提高幼儿的参与积极性。

教学内容:1. 学习手帕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节奏。

2. 练习手帕舞蹈,展示舞蹈成果。

教学活动:1. 教幼儿学习手帕舞蹈的基本动作,如摇摆、旋转等。

2. 播放音乐,让幼儿跟着音乐节奏练习手帕舞蹈。

3. 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舞蹈成果,给予鼓励和表扬。

第五章:手帕的故事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对手帕的喜爱,增强幼儿的道德观念。

教学内容:1. 讲述一个关于手帕的故事。

2.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手帕》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手帕》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手帕》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2.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的集中注意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小手帕。

2.CD(包含介绍小手帕的音乐)。

3.动物面具。

4.红、绿、蓝、黄、紫、橙等彩色纸张。

5.剪刀、胶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5分钟)1.介绍小手帕。

小手帕是一个神奇的小工具,有许多神奇的功能。

今天我们要用它来做一些有趣的事情。

2.播放介绍小手帕的音乐,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小手帕的用途。

3.将动物面具发给幼儿们,引导幼儿使用手帕做出一些与动物相关的动作。

如用手帕扇飞“蝴蝶”的翅膀。

活动1:手帕舞蹈(20分钟)1.引导幼儿整齐地站在操场上。

2.播放手帕舞蹈的音乐,让幼儿跟着音乐做手帕舞蹈。

3.在跳舞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放慢、加快音乐的速度来帮助幼儿练习不同的节奏。

活动2:手帕画画(30分钟)1.将各种颜色的彩纸给幼儿。

2.教师告诉幼儿们用剪刀剪出一个自己想象的图案,然后用胶水把手帕固定在纸上。

3.幼儿们可以使用彩笔在手帕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活动3:小手帕游戏(20分钟)1.将班级分成几组,每组五个孩子左右。

2.一人拿着手帕,把眼睛蒙住,其他成员躲在操场边缘或桌子下面等待指挥。

3.其他成员用行动或手拍等方式指引持续摆动手帕的孩子去找躲藏的成员,每找到一个可以得到一分,找到最多的组获胜。

教学总结小手帕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工具,可以帮助幼儿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通过今天的教学活动,幼儿们不仅了解了小手帕的基本用途,还通过舞蹈和游戏开始探索了更多的手帕的玩法。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充分利用这一神奇的小工具,帮助幼儿更好地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我的小手帕(邵灿宇)

我的小手帕(邵灿宇)

小手帕——我的亲密伙伴
江山市城南小学六(1)班邵灿宇指导老师:陆慧芳
这些年,绝大多数人习惯用餐巾纸,过去人们常用的手帕几乎难以见到了,成了久违的稀少物品,可是,我就有一块小手帕,随身携带,用起来很方便。

每天放学回家把它洗干净晾干,第二天接着用。

小手帕和我形影不离,和餐巾纸相比,环保又实用。

我们都知道,纸是用木头制成的,一棵生长二十年的树只能制造5000张餐巾纸,如果大家都用餐巾纸,就要砍掉许许多多树木,多可惜呀!树木是人类的第一伟大的环保好朋友,它会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又会吐出非常非常多的氧气,使地球表面的空气得到净化,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你说它的功劳多大呀!一棵棵树木被砍掉,空气肯定会变差,能少砍为什么不少砍呢!许多人用完餐巾纸到处乱扔,不仅浪费,也会污染环境。

在公园里、道路旁……不是经常看到人们随手扔下的这类废纸吗?
我曾看到过这样的电视画面:在一个提倡环保的国际会议上,一位有名的专家上台发言,内容也是讲保护树木,优化环境的。

他讲话时,我注意到他从衣袋里掏出手帕来擦汗。

从此以后,我用小手帕不用餐巾纸的决心更大了,有同学笑话我,我也不当一回事!
只要对环保有益处,只要能节约资源,我就一做到底,小手帕我就要一直用下去。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与餐巾纸说再见,和小手帕为伴吧!。

《小手帕》教学设计

《小手帕》教学设计

《小手帕》教学设计《小手帕》教学设计1一、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检查学习用具的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谜语导入:“〞大家猜一猜是什么?板书课题:小手帕三、新授*手帕上都有些什么花纹和颜色?*选你最喜欢的一块手帕说一说喜欢的原因〔用途、图案〕。

2、集体交流。

一起观察手帕上的花纹,并说一说自己观察后发现的花纹的特点?〔对称、均衡、和谐、统一〕。

3、实践体会:这些手帕上的花纹都是设计师精心设计的,今天我们自己就来当回小设计师,设计漂亮的小手帕。

学生设计,师巡回指导。

随意尝试,大胆设计。

小手帕〔苏教版〕展示第一次的作品,让他们发现存在的问题。

〔教师适当的加以指导〕4、欣赏设计:观察课本上的作品,讨论:书上的作品你喜欢吗?分组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设计手帕的思路。

“小设计师们,你们的头脑里一定有了设计方案吧,把你的设计方案拿出来,小组讨论交流。

也可画几张草图,从中选择自己满意的作品,可一个人完成,也可合作完成。

看哪个小组的设计作品又多又好,又有创意。

〞四、学生作业出示作业要求:a.人人争当小设计师,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喜欢的方式设计一块漂亮的手帕。

b.通过展示自己的创新设计,并把自己的设计意图简单讲述一下。

c.按设计方法的不同,学生自由组合成组,互相交流设计构思。

五、展示学生作品,评价1、相互欣赏,交流评价。

2、作业展评: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组的'作品,大胆发表意见,成功展示自我,体验集体合作的乐趣。

3、互相评价:先看哪一组的手帕设计得最有创意,再从这些手帕里找出你认为最漂亮的手帕,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小手帕〔苏教版〕六、结束新课播放《丢手帕》,让学生把自己设计的手帕相互赠送,增进感情。

还可以随着音乐玩游戏。

《小手帕》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学习有顺序地观察手帕的图案,表达得清楚明白,句子完整、通顺。

2、教育学生天天带手帕,用手帕,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有顺序地表达手帕的样子。

2、表达是句子表达的清楚、通顺、明白。

幼儿园生活游戏:小手帕教案

幼儿园生活游戏:小手帕教案

幼儿园生活游戏:小手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手帕,知道手帕的用途和重要性。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手帕的喜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手帕,知道手帕的用途和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准备一些手帕,用来展示和练习使用。

2. 环境准备: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手帕的作用和重要性,引起幼儿对手帕的兴趣。

2. 展示手帕:向幼儿展示手帕,让幼儿观察手帕的图案和质地。

3. 讲解使用手帕的方法:讲解如何正确使用手帕,包括擦汗、擦嘴等。

4. 实践操作:让幼儿自己尝试使用手帕,培养独立使用手帕的能力。

5. 总结:通过问答环节,检查幼儿对手帕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尝试独立使用手帕,并将使用手帕的习惯告诉家长。

2. 延伸活动:开展手帕创意绘画活动,让幼儿在手帕上绘画自己喜欢的图案。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手帕的兴趣和认识程度。

2. 观察幼儿在实践操作中使用手帕的正确与否,评估他们对手帕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对手帕使用的情况,以此评估幼儿的养成习惯。

七、教学内容拓展1. 开展“手帕小故事”活动,让幼儿通过听故事,进一步了解手帕的重要性和用途。

2. 进行“手帕环保”教育,让幼儿认识到手帕可以减少纸巾的使用,保护环境。

八、教学方法与策略1. 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结合直观的手势,让幼儿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 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亲身体验使用手帕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3. 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幼儿对手帕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

2.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3. 注重安全教育,提醒幼儿小心使用手帕,避免发生意外。

《小手帕》教案

《小手帕》教案

小手帕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手帕的历史、类型、制作材料等知识。

2.掌握小手帕折法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并能用不同的折法制作出小手帕。

3.培养学生的手动能力、观察力和耐心等品质。

4.增强学生的美感、审美意识和创意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手帕的历史小手帕最初起源于中国,历史悠久。

它最初是一种寓意着吉祥和祝福的礼品,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演变成一种精美的手工艺品。

小手帕种类繁多,常用的材料有丝绸、棉麻、亚麻和毛绒等。

2. 小手帕的种类小手帕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平角小手帕、斜角小手帕、竹节小手帕、荷叶小手帕、二折小手帕等。

各种小手帕有着不同的形态、大小和用途,制作也有不同的工艺和技巧。

3. 小手帕的制作(1)用法小手帕通常有供脸部擦拭、擦汗、装饰等多种用途。

(2)材料制作小手帕的材料有很多种,常见的有纯棉、丝绸等。

(3)工具制作小手帕的工具有剪刀、针线、绸片等。

(4)制作步骤以下是平角小手帕的制作步骤:1.选用纯棉等制作材料,大小根据个人需求而定。

2.将材料对折,将一侧翻转到另一侧,再对折成一个小正方形,使两对角线重合。

3.对于一侧的小正方形,将其边角折成45度角,然后将其角折出,将折出的三角形沿折痕向内折叠。

4.将另外一侧的角也按照相同的方法进行折叠。

5.将三个折痕向中心折叠,形成小手帕的基本形态。

6.用针线在手帕中心打一个结,以固定手帕形状。

7.按照需要,在手帕上绣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或字句等。

4. 小手帕的折法小手帕的折法有很多种,如平角小手帕、斜角小手帕、二折小手帕等。

其中,平角小手帕是最基础的折法,也是其他小手帕折法的基础。

三、教学步骤1. 教师引入通过图片或现场展示不同种类的小手帕,简单介绍小手帕的种类和历史。

2. 学生操作请学生选取所需的制作材料和工具,然后根据教师的示范按照步骤进行制作。

同时,教师可提供不同种类小手帕的折法示范和引导学生进行尝试。

3. 教师巡视教师要巡视学生的制作过程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后歌_模板

《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后歌_模板

《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后歌_模板电视剧大都有片尾曲。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给课文编课后歌特别受学生欢迎。

讲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多数孩子眼里还噙着泪花,有的还握着小拳头,他们仍沉浸在小女孩悲惨的遭遇里。

我看大家意犹未尽,就说:“咱为卖火柴的小女孩编一首歌怎么样?”大家一听说编歌,来了兴致,嘴里念着,手中写着,最后我把大家的歌词做了修改,定稿为:在那遥远的丹麦,有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三十还要光着脚丫上街卖火柴,她又冷又饿又孤独,为此她一连擦燃了五次火柴。

第一次看见了温暖的大火炉,第二次看见了喷香的烤鹅朝地走过来,第三次看见了美丽的圣诞树,第四次看见了疼她爱她的奶奶,为了留住奶奶,她擦燃了大把的火柴……可怜的小女孩,冻死在大年夜,富人们却在喝好酒吃好菜……我和同学们一起分析了这首歌的感情基调,大家觉得宜用低沉缓慢的语调来吟唱,以表达对小女孩缺暖少爱的同情。

她五次擦燃火柴时所看到的幻景,应用既快乐又忧伤的语调来唱,先快后慢。

因为她看到的幻景对自己来说,是多么的美好,而在那时的社会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更衬托出小女孩的悲惨。

“可怜的小女孩,冻死在大年夜”,应唱出小女孩的悲苦;“富人们却在喝好酒吃好菜……”,应唱出对富人缺乏同情心、不管他人死活的愤恨。

当我饱含感情唱完这首歌时,已有几个孩子在抽泣。

小红擦了擦眼泪说:“老师,我用欢快的调子编一段怎么样?”(名句)施舍不倦,求善不厌。

——《左传·昭公十三年》(资助困难的人毫不厌倦,勉力去做善事从不满足。

)(谜语)一边拖,一边放。

(儿歌)施工是做工,施肥是务农,务农不会说施工,做工却可是务农。

(古诗)竹簟衬重茵,未忍都令卷。

忆昨初来日,看君自施展。

——唐·元稹《竹簟》17詹天佑生字:施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小学语文第一册教学进度表2002年9月课次课目课时周次日期课次课目课时周次日期始业教育12|56|910|119.1~9.79.8~10.5110.6~11.211.3~11.16机动2~12.7入学教育·听话说话1—449秋天的果园3汉语拼音·识字·听话说话1—133210小小的船31512.8~12.14练习1211数新房3机动212秋收(听说训练)1汉语拼音·识字·听话说话14—2728练习62练习22机动1机动213别说我小31612.15~12.21汉语拼音·识字·听话说话28—321514奶奶笑了3练习3215过桥3机动116小手帕(听说训练)1171812.22~12.2812.29~1.4期中复习、检测4练习72阅读·听话说话机动21爸爸妈妈317不怕冷32中国人31211.17~11.2318雪娃娃33北京天安门319扮老公公34我的家(听说训练)120捎口信(听说训练)1练习42练习82机动1131411.24~11.3012.1~机动25我们上课了3期末复习19|1.5~6拍皮球3期末考试7鸟儿花儿38互相帮助(听说训练)1练习52小学语文第三册教学进度表2002年9月课次课目课时周次日期课次课目课时周次日期始业教育19.1~9.7期中检测21011.91多有趣的地方321苹果落地311121311.10~11.1611.17~11.2311.24~11.302今天你怎么迟到了322谜语23青青长大了329.8~9.1423望星空3机动3机动34我喜欢324月亮姐姐的新伙伴35牛牛上学(听说训练)1345679.15~9.219.22~9.289.29~10.510.6~10.1210.13~10.1925吹泡泡(听说训练)1练习12练习52机动4机动46祖国山水多美丽326蜘蛛织网37我的家乡327啄木鸟和大树38秋天的画328白头翁的故事31412.1~12.79桌椅的对话329狐狸和乌鸦310夸家乡(听说训练)1机动3练习2230各有各的本领(听说训练)11512.8~12.14机动4练习6211毛主席看戏的故事3机动312分橘子331浪娃娃313小雨332 雪被子31612.15~12.2114落叶333动物过冬315树叶画(听说训练)234您好!新年老人(听说训练)1练习32练习72机动3机动5171812.22~12.2812.29~1.416锄禾2891010.20~10.2610.27~11.211.3~35李子核317我会查字典了336大象博士请助手318最好马上找到他337公鸡的脸红了3机动338慰问军属(听说训练)119学画3练习8320小猴过生日(听说训练)1机动219|1.5~练习42期末复习机动3期末考试期中复习、检测5小学语文第五册教学进度表2002年9月课次课目课时周次日期课次课目课时周次日期始业教学129.1~9.79.8~9.1413捉迷迷藏210~11.91纸的故事214周总理借书22地球什么样215三只小板凳21111.10~11.163自动人行道3○聪明的农夫(听说训练)1○我长大干什么(听说训练)1□洗手帕(习作训练)2□知错就改(习作训练)2练习52练习12机动21211.17~11.23机动339.15~9.2116小马过河34 军民一家217寒号鸟25老张卖糖果218丑小鸭31311.24~11.306称象3459.22~9.289.29~10.510.6~10.12△一份爱心2△平平在家里1□一件好事(习作训练)2□我要找妈妈(习作训练)2练习62141512.1~12.712.8~12.14 练习22机动2机动219我们的教室27这是我小学的老师367891020三味书屋38我要一本书221北京29燕子过海2○问路(听说训练)1○打电话(听说训练)1□我家的房间(习作训练)2□上课了(习作训练)2练习721612.15~12.21练习3210.13~10.1910.20~10.2710.28~11.211.3机动3机动222火警,119210家乡的秋白梨323瑞雪31712.22~12.2811葡萄沟324看冰灯212古诗二首2△筷子的传说2△大禹治水2□借条、收条和领条(习作训练)21812.29~1.4 □起床之后(习作训练)2练习82练习42机动3机动2期末复习19|1.5~期中复习3期末考试期中检测2小学语文第七册教学进度表2002年9月课次课目课时周次日期课次课目课时周次日期始业教育19.1~9.713会说话的灯310~11.91赵州桥314大自然的语言22敦煌莫高窟215航天飞机3111211.10~11.1611.17~11.233元帅与小棋手2△新型玻璃2△和太阳比赛早起229.8~9.14○电子娃娃乘车记(听说训练)1 ○转告1□烧纸船(习作训练)2□写留言条2练习52练习12机动1机动2349.15~9.219.22~9.2816田忌赛马34李时珍317密林怪客3131411.24~11.3012.1~12.75少年聂耳318小镇的早晨36熟能生巧2□学做家务(习作训练)2□一项体育活动或游戏(习作训练)2练习62练习22机动1机动159.2919船过三峡37雨中3~10.520古诗三首3151612.8~12.1412.15~12.218当飞机遇险的时候321鸬鹚39罗盛教36710.6~10.1210.13~10.19△我家的小园2△去年的树2○美丽的田野(听说训练)1○自我介绍(听说训练)1□新村鱼乐池(习作训练)2□西瓜皮回来了(习作训练)2练习72练习32机动1机动122西沙渔人31712.22~12.2810观潮323神笔马良411秋游景山38910.20~10.2610.27~11.224爆竹声声31812.29~1.412五彩池3□写信(习作训练)2□一次游览活动(习作训练)2练习82练习42机动119|1.5~机动1乡土教材3期中复习3期末复习期中检测21011.3期末考试小学语文第九册教学进度表2002年9月课次课目课时周次日期课次课目课时周次日期始业教育19.1~9.7练习421011.91给老师的一封信3期中复习11111.10~11.162敲开世界冠军的大门3期中检测23日新月异的电视机329.8~9.1413我盼春天的荠菜3△竹笠314董存瑞舍身炸暗堡31213141511.17~11.2311.24~11.3012.1~12.712.8~12.14□暑假中的一件事(习作训练)2345679.15~9.219.229.289.29~10.510.6~10.1210.13~10.1915小珊迪2练习12△钓虾与放牛2机动1□爱惜粮食(习作训练)24背兜3练习525葛州坝工地夜景316在大熊猫物故乡36嘱咐317十里长街送总理3○新鲜事(听说训练)118古诗二首2□汗水换来欢笑(习作训练)2○介绍一本书(听说训练)1练习22□写启示(习作训练)27落花生3练习628南泥湾开荒319赤壁之战31612.15~12.219夏明翰英勇就义320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3△玛丽亚的心愿2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二)3171812.22~12.2812.29~1.4□这件事______(习作训练)2891010.20~10.2610.27~11.211.3~△文成公主进西藏2练习32□缩写课文(习作训练)210猫3练习7211万里长城3乡土教材312伟大的友谊3期末复习19|1.5~○我的家(听说训练)1期末考试□我爱家乡的______(习作训练)2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学进度表2002年9月课次课目课时周次日期课次课目课时周次日期始业教育19.1~9.7□写板报稿(习作训练)21011.3~11.91沿着红军走过的路3练习422飞夺泸定桥3期中复习23了不起的女孩32349.8~9.149.15~9.219.22~9.28期中检测21111.10~11.16△军礼213蒋相和4□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习作训练)214挂两支笔的孩子31211.17~11.23练习1215庐山云雾3机动1△采蒲台的苇21311.24~11..304数鸡3□写一处景物(习作训练)25梳羊角辫的小姑娘2练习526才能来自勤奋3机动1141512.1~12.712.8~12.14○______关心我(听说训练)159.29~10.516老师领进门3□童年趣事(习作训练)217少年闰土3练习2218卖火柴的小女孩3机动1○电影票应该这样发(听说训练)17开国大典3610.6~10.12□我的好_______(习作训练)216171812.15~12.2112.22~12.2812.29~1.48我的战友邱少云3练习629布衣元帅3710.13~10.19机动1△浪花里的一滴水119劳动的开端3<B。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手帕》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手帕》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手帕》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手帕,知道手帕的用途。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自己动手清洁手帕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手帕,知道手帕的用途。

难点:培养幼儿自己动手清洁手帕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准备干净的手帕、颜料、画笔等。

2. 环境准备:干净整洁的教室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教师向幼儿展示手帕,引导幼儿观察手帕的形状、颜色和图案,引发幼儿对手帕的兴趣。

2. 认识手帕:教师向幼儿讲解手帕的用途,如擦汗、擦鼻涕等,让幼儿了解手帕的重要性。

3. 手帕绘画:教师引导幼儿在干净的手帕上用颜料进行绘画,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清洁手帕:教师示范如何清洁手帕,引导幼儿自己动手清洁手帕,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手帕的用途和清洁方法,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

2. 延伸活动:开展“手帕创意秀”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手帕进行创意设计,展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手帕的认识和清洁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对手帕的使用和清洁情况。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幼儿回家后对手帕用途和清洁方法的讲述,评估他们的理解和记忆程度。

七、教学内容:1. 手帕的种类:介绍不同种类的手帕,如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2. 手帕的用途:讲解手帕在不同场合的用途,如吃饭、喝水、擦汗等。

3. 手帕的清洗和保养:教授幼儿如何正确清洗和保养手帕,延长手帕的使用寿命。

八、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教师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手帕的清洗和保养方法。

2. 互动提问:教师提问幼儿,引导他们思考和回答手帕的用途和清洗方法。

3. 小组讨论: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手帕的认识和清洗经验。

九、教学步骤:1. 手帕种类介绍: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手帕,让幼儿观察和认识。

幼儿园小班《小手帕》教案

幼儿园小班《小手帕》教案

幼儿园小班《小手帕》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手帕的用途,学会正确使用手帕。

1.2 培养幼儿动手能力,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准备:手帕、毛巾、水杯等。

2.2 环境准备:干净整洁的活动室,适当的光线和温度。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教师出示手帕,引导幼儿观察手帕的图案、颜色等特征,激发幼儿兴趣。

3.2 讲解手帕的用途:教师示范如何正确使用手帕,引导幼儿学说“手帕是小手的好朋友,可以擦汗、擦鼻涕等”。

3.3 实践操作:教师引导幼儿亲手尝试使用手帕,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环保教育: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手帕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教育幼儿节约使用手帕,保护环境。

4.2 手工制作:教师带领幼儿用废旧手帕制作小动物等手工艺品,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第五章:活动评价5.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手帕的认知和正确使用手帕的能力。

5.2 搜集幼儿制作的手工艺品,评价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3 综合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环保意识。

第六章:教学方法6.1 直观法:通过展示实物手帕,让幼儿直观地了解手帕的特征和用途。

6.2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正确使用手帕的方法,引导幼儿模仿。

6.3 操作法:让幼儿亲自动手实践,提高自我服务技能。

6.4 讨论法: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

第七章:活动注意事项7.1 确保活动环境安全,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受伤。

7.2 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给予个别指导。

7.4 教育幼儿爱护手帕,避免浪费资源。

第八章:教学内容8.1 认识手帕:让幼儿了解手帕的材质、图案、颜色等特征。

8.2 学习使用手帕:教授幼儿如何正确使用手帕,包括擦汗、擦鼻涕等。

8.3 手帕的清洗与保养:教育幼儿如何清洗和保养手帕,延长手帕的使用寿命。

第九章:教学资源9.1 实物资源:准备各种图案、颜色的小手帕,供幼儿观察和操作。

9.2 图片资源:收集有关手帕的图片,辅助教学。

《小手帕》教案范文

《小手帕》教案范文

《小手帕》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手帕的使用方法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爱护手帕,节约用纸的良好习惯。

3. 通过对手帕的观察和描绘,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1. 手帕的使用方法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节约用纸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手帕的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节约用纸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手帕,让学生观察和体验。

2. 准备一些关于手帕的图片或视频,用于教学演示。

3. 准备一些关于节约用纸的宣传资料,用于教学参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介绍手帕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对手帕产生兴趣。

2. 讲解:讲解手帕的使用方法和重要性,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手帕的正确使用方法。

3. 演示:通过展示一些手帕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手帕的样式和用途。

4. 实践:让学生亲自体验手帕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5. 总结: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手帕的使用方法和重要性,以及节约用纸的良好习惯。

6.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手帕的使用方法和重要性,并尝试节约用纸。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邀请家长来校,让学生向家长展示手帕的使用方法和重要性,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内容,并鼓励家长在家中支持孩子的学习。

2. 开展手帕设计比赛:让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属于自己的手帕,并进行比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观。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对手帕的使用方法和重要性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对手帕的使用情况和节约用纸的习惯。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思考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反思教学方法:思考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手帕的使用方法和重要性。

九、教学拓展:1. 开展环保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环保主题活动,如植树、回收垃圾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小手帕》教案5篇

《小手帕》教案5篇

《小手帕》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个人总结、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演讲致辞、应急预案、规章制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personal summaries, work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手帕》教案5篇老师在编写教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一份内容详实的教案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小手帕》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美术:漂亮的小手绢(染纸)

美术:漂亮的小手绢(染纸)

美术:漂亮的小手绢(染纸)目标:1、在活动中激发幼儿染纸的兴趣。

2、引导幼儿学习宣染的基本方法。

3、通过染纸活动培养幼儿初步表现美的能力。

准备:各种调好的颜料和宣纸、宣染作品、抹布重点:学习宣染的基本方法。

难点:幼儿能不断变换纸的折法,染出不同图案的纸样。

过程:一、导入: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件非常漂亮的小手绢,你们想不想看呀?展开染纸作品。

师:小朋友看这些小手绢和我们平日用的有什么不同呢?(纸做的“手绢”)师:这个纸叫宣纸请小朋友摸一摸,宣纸很软,特别容易吸水。

师:再看上面都有什么样的图案?(有圆的、有横条状的、有方的等)师:这些图案有什么特点?(教师这贴宣纸,引导幼儿,图案是对称、线条的模糊、有折痕等)二、讲解并示范染纸。

1、提问:小朋友你们谁知道这些作品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请幼儿谈一谈。

它们不是画出来的,而是染出来的。

2、简单介绍材料。

宣纸。

宣染用的材料有宣纸和各种水粉颜料,选用宣纸是因为它吸水力特别强。

3、讲折纸方法:折成正方形、三角形、卷成长的等。

4、讲解染色的方法①染边法,纸的边缘有花纹;②染角法,图纸的花纹看上去是一块一块;③边角都染5、教师示范先折叠,在轻轻粘颜料,每次染选择1―2种颜色。

染好后将纸轻轻地打开,晾干即可。

6、幼儿染纸,教师指导在染之前先请小朋友一起来折“手绢”,看能着出多少种图形。

折好的小朋友就开始染“手绢”。

三、展示会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小手帕》的教案_模板

《小手帕》的教案_模板

《小手帕》的教案_模板《小手帕》的教案一、内容:《洗手绢》二、教学目标:情感目标:欣赏《劳动最光荣》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和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体会本课主题——爱劳动,并对音乐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有正确的认识。

[ 体现新课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知目标: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洗手绢》,并能用动作、表情表现歌曲内容能力目标:能够编创歌词、编创动作表演,以及“劳动”主题的编创尝试,并表现劳动的主题3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自信自然有表情地参与歌唱、表演活动。

4 、教学难点:编创歌词三、运用的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法、听唱法、小组合作法四、情感体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看、听、唱、演,让学生去感知音乐的情绪,通过师范唱、课件视频、跟唱的方法,使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接触歌曲从而完成能力目标,最后通过亲身体验,验证结论,通过欣赏、感受、讨论、体验相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采用聆听法、听唱法、小组合作法【教材分析】(一)歌曲《劳动最光荣》电影美术片《小猫钓鱼》的主题歌。

歌曲生动活泼、形象鲜明,儿童情趣油然而生,通过聆听,让学生想象其欢快的音乐情绪,使学生建立起从小爱劳动的乐观态度。

(二)歌曲《洗手绢》这是一首具有民间童谣风格的歌曲,曲调短小,流畅,并且节奏性强,运用衬腔等劳动歌曲的特点,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可爱形象。

【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响板多媒体课件手绢盆五、教学过程本节课设计的主要环节是引导学生通过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三个不同的音乐参与形式,认识到劳动是快乐的、光荣的,要做一个爱劳动、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好孩子。

(一)组织教学:1 、师生问好2 、激趣导入,听音乐做律动1 )师:同学们一起和老师站起来活动活动吧!(示意起立,播放《星光恰恰恰》2 )学生们随音乐一起做律动(意图: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轻松地进入音乐环境,当教学创造轻松氛围,与教师一起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小手帕》(精选12篇)

《小手帕》(精选12篇)

《小手帕》(精选12篇)《小手帕》篇1执教者:朝阳中小宗瑛教学目标:1、学习有顺序地观察手帕的图案,叙述得清楚明白,句子完整、通顺。

2、教育学生天天带手帕,用手帕,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有顺序地叙述手帕的样子。

2、叙述是句子表达的清楚、通顺、明白。

教学准备:1、一块图案清晰的大手帕。

2、每一个学生带一块有图案的小手帕。

3、录有"通知"的录音带、录音机。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听录音,导入。

通知:为了迎接省卫生检查团的考核,大队部决定进行卫生行为大检查。

2、检查过程中,发现有两位小朋友少了手帕。

过渡:老师这里确实有两块手帕,但不知其中的哪一块是哪位同学的,等会你学会说手帕的样子,说对了老师就把手帕还给你。

3、揭题:出示小黑板:小手帕(说话训练)二、明确说话要求:小朋友,平时说话训练时,教师要求你们做到哪几点?齐说: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句子完整。

三、引出训练点。

在说话训练是,我们除了要清楚、响亮、完整的说话多此一举这要做到有序。

1、请大家看着黑板的小手帕,用一句说说这里一块怎样的小手帕。

①自己练说②指导说2、小朋友,你们桌前也有一块漂亮的小手帕。

谁能用"我有一块()小手帕?"说说看。

①出示投影片,我人一块()小手帕。

②想、讨论。

③指名说。

④自由说给其他老师听。

过渡:小朋友,就这一句话能把小手帕的样子说清楚吗?齐说:"不能。

"四、说手帕的样子。

1、看黑板上的小手帕说,这块手帕是什么形状的?板收:xing ahuang……是……2、训练方法。

①指名说。

(这块手帕是正方形的)②正方形这个词还可以怎样说?③指名回答。

(四方、方方正正)④请同学看投影说。

它是。

3、我们看手帕上画着什么?他们是怎么样的?①同桌讨论。

②板书(图案(tu an))……有……③指名说。

④出示句子说:手帕上有在。

4、小朋友,黑板上的小手帕我们会说了,自己的手帕会说吗?①请大家自由练习(不会说的小朋友看投影片上的句式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小手帕_模板16、小手帕教学目标:1、能有顺序地观察和述说手帕的样子,话说得清楚明白,语句完整、通顺。

2、知道手帕的用处,初步养成带手帕、用手帕、洗手帕的良好卫生习惯。

教学准备:1、放大手帕图两幅。

2、学生每人自带手帕一块。

3、小红花数朵。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谜语揭题,激发兴趣1、教师说谜面:“四角方方一幅画,五颜六色真漂亮,讲究卫生少不了,小朋友都喜欢它。

”要求:听仔细,动脑筋。

学生猜谜底。

2、揭示课题,提出教学目标:(1)出示课题,16 小手帕(听说训练)(2)听说训练课我们要做到什么?(出示要求)这节课,我们要学会介绍小手帕,要讲清小手帕的形状、图案和用处。

二、指导观察,根据两个基本句式介绍小手帕的形状和图案1、出示第一幅放大了的小手帕图。

要求用“这是一块()的小手帕。

”或“这块小手帕是()的。

”说说小手帕的形状。

2、仔细观察小手帕上的图案,听清要求,用“小手帕上画着()”。

这个句式来介绍小手帕的图案。

3、用两个基本句式连起来说说小手帕的形状和图案。

先自由说,再指名说。

4、观察课本上晾着的五块小手帕,任选一块用上面两个基本句式介绍它们的形状和图案。

5、指名介绍自己带的小手帕,师生评议。

三、用三个基本句式介绍小手帕的形状、图案和用处1、小手帕能帮助你做什么?用“小手帕能帮助我()”。

说说它的用处。

2、指名用三个基本句式介绍放大的小手帕的形状、图案和用处。

3、用同样的三个基本句式把个人带的小手帕介绍给大家。

先自由说,再同桌互说、指名说。

四、通过想象,把自己小手帕介绍的更具体1、出示第二幅放大的小手帕图,先指名一人用三个基本句式介绍。

2、谁能把这块小手帕上的图案介绍的更具体?“小手帕上画着什么?它们在干什么?”3、用“小手帕上画着什么?它们在干什么?”或“它们怎么样?”把自己手帕上的图案说具体。

4、说一说,评一评。

(1)请小朋友介绍一下自己的手帕。

要求具体地向大家介绍自己所带手帕的形状、图案和用处。

(2)要求其他同学评议,“说得好在哪里?“或”不够在哪里,如何改?“五、创造性说话训练1、教师示范介绍自己带的小手帕,让学生仔细听,然后说出老师讲的和朋友讲的有哪些不一样。

2、谁能像老师一样,把自己的小手帕介绍的更生动?让其他同学作评议。

六、行为指导1、小手帕能帮我们做很多很多事情,它是我们的好朋友。

所以我们要天天带手帕,你能做到天天带手帕吗?要求学生每天带小手帕。

你的小手帕干净吗?小手帕脏了应该怎么办?2、学念儿歌:“小手帕,天天带。

自己洗了自己晒。

”七、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懂得了什么?16、小手帕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借生日》教学设计连山区实验小学杨静教学要求: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今、正、雨、两”4个字。

认识两个偏旁“饣、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云借生日给妈妈的原因。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朗读课文,从故事中了解母女间的感情。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如下:教具准备:自制课件、录音磁带(生日歌)。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教师板书“生日”两个字。

谈话:这两个字你们认识吗?你们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吗?每当你生日那天,爸爸妈妈都会为你点燃生日蜡烛,送上生日蛋糕,但是他们自己却很少过生日,作为你们应该怎么做呢?2、今天,我们学习18课借生日,相信大家会找到答案的。

板书“借”(用与“生日”不同颜色的笔书写)齐读课文。

3、根据文题质疑师:读过文题,你们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吗(让学生提,鼓励大胆质疑)?请同学们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书。

二、自学课文1、轻声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识生字,读通句子。

2、4人一组读全文,每人一段,互相纠正字音,句子。

3、小组汇报,其它组认真听,发现错误问题。

4、检查识字情况,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然后出示字卡,请学生认读,认识“饣—饭,牛--物”(学生认读生字采用多种形式:指名读、开火车读去拼音读,交流识字方法)。

5、再读课文,想一想自己提出的问题,你是否弄懂了,指名汇报。

三、课间律动:为小云妈妈唱一支《生日歌》四、朗读课文:出示课件:书中第一幅插图1、结合图及文字,指导第一自然段朗读,体会出小云高兴,惊奇的心情。

方法:指名读,齐读。

2、在第一幅图出示后,显示小云和妈妈的话,着重练习对话部分的朗读。

引导学生注意小云问话的语气和妈妈的语气,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多次试读,体会出人物情感。

教师适机范读,学生分角色读。

3、出示第二幅图,引导学生读三、四自然段,重点练习小云的话,重点指导最后一句话的感叹语气。

4、分角色小组练习读全文,指名分角色读全文。

5、表演读,读给老师,同学听。

五、课后延伸:学习了《借生日》一文后,你受到哪些教育,知道如何对待父母长辈了吗?第一课时结束。

第二课时:指导写“今、正、雨、两”4个字,表演课本剧,续编想象故事结尾,巩固识字练习。

设计意图:第一课时设计,主要体现识字与朗读这两个重点,在识字中即做到扎实,又做到趣味横生,教给识字方法,多渠道、多角度识字。

朗读重在让学生自悟,通过反复朗读帮助识字,体会文章思想,淡化分析,读中感悟。

内容提要活,就实质言,指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的统一,学习内因与外因的统一。

一、以厚求活:语文有两翼,一翼指生活,一翼指课外读书。

二、以实求活:实指实践,实在,落实。

三、以和谐求活:和谐首先指学习气氛的和谐。

(一)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自由的治学风气。

其次指学生身心发展的和谐。

特别重视知能情意美的和谐发展。

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四、以启求活:要重视“愤”和“悱”。

设疑是启发思想的核心,是活的关键。

(一)何处设疑是要先考虑的。

大处,小处;疑处,无疑处;文眼处,切入点处。

(二)抓住学生心理,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这是设疑启发的出发点和归宿。

设疑的形式要新;多设求异之疑,开放之疑。

五、以变求活:不要怕变。

只要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有所发展,怎么变都可以。

因教材而变。

最重要的是课课有变。

因学生而变。

备课准备要细,运用要粗。

善导的老师也可跟着学生走走。

总之,“厚”为活之本源,“实”为活之基础,“和谐”为活之气脉,“启”为活之核心,“变”为活之保证。

以此五者求之,语文教学当活。

关键词语文教学活什么样的语文教学才称得上“活”?就实质言,当指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的统一,学习内因与外因的统一。

单就学生表现而言,当指这样的状态:学得主动灵活,巧于联系,善于运用;读、写、听、说、思同步提高,知、能、情、意、美协调发展。

如何能活?本文拟从“以厚求活”、“以实求活”、“以和谐求活”、“以启求活”、“以变求活”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以厚求活语文教学要活起来,离不开两翼,一翼指生活,一翼指课外读书。

这两翼是活之源的问题。

语文教学之活在生活中。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刘国正先生说,语文教学联系生活是活的根本所在。

生活中大量存在的真善美对学生人格升华、感情丰富、气质脱俗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

”①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一是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其素质,二是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其求知,三是提高学生能力,发展其智力,四是活跃学生思想,充实其生活。

语文教学之活在课外读书中。

2000年秋季全国通用的高语新教材有配套使用的语文读本,新大纲更明确指定了二十部中学生必读书,规定了阅读总量,这是完全合乎学生学习需要的。

生活体验多、读书多的学生总表现出这样的特点:视野开阔,思想深刻,情感丰富,语言鲜活,有较深的文化底蕴。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鼓励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博览群书。

告诉他们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方为语文之本。

其次、立足课堂,面向社会,面向课外读书。

要让课堂成为社会生活和课外读书的聚散点。

广泛地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使课内外衔接起来,就是一种较好的形式。

叶圣陶先生说“善读未写书,不守图书馆。

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

”②对课外活动,要做到长流水、不断线。

宜昌市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其课内外衔接经验已在上海、南京等地推广。

诸如“从交往中学语文”、“社会调查”(仅社会用语调查就大有可为)、“收听新闻”、“看节目”、“演讲、辩论、朗诵”、“文学社”、“手抄报”、“读书笔记展”等都实在、管用。

生活的底子厚了,读书的底子厚了,则积水也厚,负大舟也有力,才恢恢乎游刃有余。

水土肥沃,语文教学之树才充满生机,四季常青。

反之,必是板滞的,枯竭的,如断源取水,折木求花,了无生机和活力。

二、以实求活刘国正先生认为,语文教学应是实与活的统一,并有专论。

对这个问题我有三个方面的理解。

(一)实指实践。

语文系技能,当从实践中获得,没有大量的实践,语文不可能学好,“活”更无从谈起。

刘国正先生更在《灯火阑珊》一文中强调,应继承“多读多写”的合理内核。

但这种实践正如张志公先生所说,实践是把听说读写融合在一起,丰富多样的,面向实际应用的,密切结合生活、学习和工作实际的,因而是生动的,饶有兴趣的,而不是滥做试卷那类的机械训练。

如此,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语文可活。

(二)实指实在。

特别是在作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时,要力求实在、有用。

判断是搞形式主义,还是切实可行,就看这一设计或组织,是否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并学有所得。

切忌表面热闹,内里冷清。

现今很多地方搞教学比武,重形式,轻内容,教者“做课”,学生茫然。

这实在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误区。

(三)实指落实。

读书要老实,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话要清清楚楚地说,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

高语新教材强调学生要大量背诵古诗文,教师在这一方面对学生不能放松要求,该背的一定要督促学生背好、记牢。

必要的“死”是“活”的前提,语文学习存在一个先“死”后“活”的道理。

一言以蔽之,实,才能活。

实是活的基础、条件、保证。

三、以和谐求活语文教学有一股活气,这股活气存在于和谐之中。

和谐首先指学习气氛的和谐。

(一)提倡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师道尊严俯瞰式的处理师生关系,只能给学生以威压,要知道,学生心灵上是独立的,人格上是平等的。

教学应反对专制,提倡民主。

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收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

才能造成趣味、欢快、轻松和舒适的教学气氛,甚至能“消除心理上、生理上的无谓示动,把自我控制的力量导向不会产生疲劳的事情上”。

(二)提倡开放自由的治学风气。

语文最讲究个性,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于阅读最忌一千个读者只一个哈姆雷特,于.写作最忌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