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隐患排查责任制度范文(三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故隐患排查责任制度范文
事故隐患排查是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为了加强事故隐患排查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制定一套完善的责任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是一个事故隐患排查责任制度的范本,供参考: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事业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工作,确保安全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事业单位,并由单位的管理层领导执行。
第三条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应当与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协调各级领导与部门之间的配合,形成责任明晰、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
第四条事故隐患排查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全员参与、属地管理的方式,加强对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和隐患排查的完整性。
第五条事故隐患排查工作要定期进行,并根据需要进行不定期抽查,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的安全风险,确保安全生产。
第二章职责与义务
第六条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并执行事故隐患排查工作计划,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并对事故隐患排查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七条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事故隐患排查工作,确保责任制度的有效推行,并定期听取事故隐患排查工作的报告,及时进行整改。
第八条各部门负责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部门的事故隐患排查方案,并负责具体的实施工作和整改任务。
第九条员工要按照相关制度要求,积极参与事故隐患排查工作,按照规定的程序、方法进行检查,并将排查结果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
第十条特殊岗位的员工要加强自身安全风险的排查,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并在发现隐患后严禁隐瞒不报,要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加以消除。
第十一条外部环境的监测单位要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监控工作,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存在的安全风险,并配合进行安全事故隐患的排查。
第三章排查工作
第十二条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应当根据部门的具体情况、单位的特点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制定,具体方案应包含以下内容:(一)排查目的和任务;
(二)排查的范围、时间和频次;
(三)工作的组织和责任分工;
(四)排查的方法和工具;
(五)排查结果的记录和整改措施。
第十三条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应全面、系统、科学地进行,要围绕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排查,注重关键环节和关键设备的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
第十四条事故隐患排查工作的结果要进行记录,包括隐患的性质、部位、原因、等级及整改意见等,并及时向负责人报告,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整改。
第十五条发现的隐患在整改前应采取临时措施进行控制,确保安全,整改后要进行复查,消除隐患后方可恢复正常运营。
第十六条对于严重的安全隐患,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尽快排除隐患,并按照报告制度向相关部门报告。
第十七条对于隐患整改不及时或未整改到位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包括纪律和法律上的责任,直至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四章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对于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安全监管部门有权进行监督检查,要对排查工作的计划执行情况、结果报告、整改情况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督促。
第十九条对于不履行事故隐患排查责任的单位和责任人,相关部门可以采取警告、罚款、停产停业等措施予以处理,并视情节严重程度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条本制度由企事业单位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并报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正式实行,废止以前的相关制度。
第二十二条对于未尽事宜,按照上级的有关规定执行。
以上就是一个事故隐患排查责任制度的范本,企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以适应自身的需要,并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事故隐患排查责任制度范文(二)
是指为了加强对事故隐患排查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职责和义务,并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
具体的事故隐患排查责任制度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职责分工:明确各级组织、部门和岗位对事故隐患排查的职责分工,确保每个责任人都有明确的任务和义务。
2. 任务目标:制定事故隐患排查的具体任务目标,明确要排查的范围、内容和标准,确保排查工作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3. 员工培训:对从事事故隐患排查工作的责任人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其排查能力和水平。
4. 排查机制:建立定期、不定期以及针对特定事件的事故隐患排查机制,确保排查工作的跟进和完成。
5. 隐患报告:责任人发现事故隐患后必须及时上报,形成隐患报告,并提出整改建议。
6. 责任追究:对未及时上报、未按要求进行整改的责任人进行追究,确保责任的落实和问责。
7. 监督检查: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对事故隐患排查工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
8. 奖惩机制:对在事故隐患排查工作中表现优异的责任人进行奖励,对违反责任制度的责任人进行惩罚。
事故隐患排查责任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地提高事故隐患排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事故隐患排查责任制度范文(三)
1、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企业安全主管负责人对本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直接负责。
车间、采区、安全科室负责人对本辖区职责范围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班组长及重点安全岗位工及从业人员,对本岗位职责范围内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
2、各级负责人、各重点岗位责任人要严格按照事故隐患排查制度、规定,认真进行事故隐患排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保证安全生产。
3、对不执行隐患排查制度或发现事故隐患不积极整改、不报告导致发生安全事故,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4、企业主管安全责任人及矿安全科管理人员,要按照隐患排查登记制度及隐患排查消除报告制度规定,认真及时填写报送有关部门,并建立健全相关档案资料,以备存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