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刘锦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刘锦华
发布时间:2023-06-15T02:34:20.989Z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3年7期作者:刘锦华
[导读] 当前,我国电力系统配电线路经过几十年来的技术改造,设备不断更新,故障率极大降低。
在整个供电环节中,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是最为庞大、最为广泛的,其运行中一旦出现故障,将对整个供电工作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所以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和检修工作必须得到高度重视,供电企业应增强检修意识,定期开展故障排查工作,不断引进新技术,采取有效的预防举措,保证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和检修质量。
基于此,对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尾海丰供电局广东汕尾 516400
摘要:当前,我国电力系统配电线路经过几十年来的技术改造,设备不断更新,故障率极大降低。
在整个供电环节中,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是最为庞大、最为广泛的,其运行中一旦出现故障,将对整个供电工作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所以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和检修工作必须得到高度重视,供电企业应增强检修意识,定期开展故障排查工作,不断引进新技术,采取有效的预防举措,保证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和检修质量。
基于此,对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故障;维护
引言
随着国内经济实力的持续加强,人们对电力能源的使用需求量不断增多,同时电力系统也迎来了愈发严峻的发展局面。
国内电力供配电线路结构正积极进行调整,线路覆盖范围不断增加,并且在电力供配电系统运作过程中,因为长度与供电范围都相对比较大,所以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扰,从而引发各式各样的问题,对此也就使得电能的质量供给要求随之提高。
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注重做好供配电线路运行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及时发现与处理故障问题,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证供配电线路具有更强的安全性,并能持续、稳定、可靠的运作。
1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原因短路故障
10kV配电线路发生短路,是一种出现概率较高的故障,其原因有:(1)外部力量的破坏。
10kV配电线路因受到物理或化学方面的外力影响,而会发生短路故障。
(2)10kV配电线路敷设方式有管廊、电缆沟、排管、直埋等形式,各类小动物活动也会导致配电线路短路。
(3)受环境因素的制约。
由于配电线路主要分布在开阔地区。
因此,电击是导致绝缘子面断裂的主要原因。
此外,由于天气条件的变化,使得配电线路在大气放电击穿过程中产生振动,从而提高输电线路的短路事故概率。
接地故障。
10kV配电线路的接地故障分为两类,即暂时性接地故障和永久接地故障。
2导致配电网故障的原因分析
(1)短路故障原因,电力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可靠的电能,是保证电力系统运行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其稳定性是影响电力系统正常运转的根本因素。
电力系统的短路故障具有突发性强、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对供电企业来说,短路故障问题的存在是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
短路故障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一是使供用电线路及设备受到损坏;二是导致电力设备故障发生后设备本身或其保护装置失效;三是导致电力设备自身故障问题的发生;四是引发电力系统及其重要基础设施设备故障。
导致电网短路故障的原因还有很多,其产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一是电力故障发生时引起了短路,导致电力供应中断。
如电网发生故障时进一步引起短路,无法及时地送电给用电用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二是使配电网电压水平出现变化。
如线路中存在电流异常时,导致线路负荷发生过负荷短路故障;三是使得配电系统中电流过大,当线路中存在电流过大故障时,使供电企业遭受很大的经济损失。
(二)线路有接地,接地分为多种类型,因为有多种不同的接地方式,所以功能一般可以分为三种:接地阻塞、运行接地和接地保护运行某些二次设备,以确保二次设备的有效、安全和稳定运行,而不会影响二次设备的稳定运行;我们可以通过接地阻塞将静态负载引入该国,从而防止二次设备损坏,并设计不正确的工作接地,为了使信号电路和电源电路能够形成稳定、有效的接地方式,保护施工人员的接地方式是保护设备电路的三种接地方式都设置为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
3配电线路故障维护策略
3.1故障定位自动化
依托自动控制技术,首先要在配电线路上安装一个故障指示器,通过它的故障定位功能来确定故障点,并能与终端相结合进行故障定位。
采用自动化的故障定位技术,可以对相间短路、单相接地进行有效检测,并可在用户的进线位置或分支点上安装指示灯,可实现精确报警;在进行接地、短路等故障的探测时,采用新安装的指示装置,能及时定位故障部位,并进行故障的严重性分析。
当发现有问题时,会显示一个“错误”的信号。
另外,自动化设备具有处理电子信号的功能,在有关信号采集工作结束后,传送电子信号到自动化终端;在此
基础上,通过调度中心的命令,可以为相关人员的维护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高效地解决问题,尽量减少故障对系统操作时造成的负面影响,大大缩短故障诊断的时间,提高输电系统的运行效率。
3.2故障区段的判定
相对而言,网络结构矩阵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判定较为简单。
图1中,如果存在馈线,而且故障电流流过i点,但并不流过j点,就可以基本上断定故障在馈线上。
矩阵算法计算量较小,判断的依据较为简单,能够对故障位置进行快速的确定。
这种故障算法的准确性主要由FTU传递的开关信息与故障信息决定,如果传递的信息有误,就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不具有较好的容错性。
张全起等对这一算法进行了改进,依据FTU的通信状态对网络矩阵实时更新,尽可能把通信中断对故障定位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
3.3注重检修现场管理
在日常检修中,存在一些工作内容较为简单的作业现场,这类作业现场参与人员较少,其安全问题最容易被忽视,往往会出现部分作业人员“艺高人胆大”未做好安全措施、现场无监护人就开始作业,给配电检修工作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
所以作为现场工作负责人,要按照程序开好班前会,告知现场作业人员工作票中的各项安全措施,特别交待其带电部位,实行标准化作业,保障作业现场安全。
3.4减少外力作用对电网线缆的破坏影响
针对10kV配网供电故障中外力作用形成的破坏性影响,在具体管理和控制中,一方面,需要加强配网线路运行中的管理责任明确与落实,促进配网线缆重要线路段的巡视保护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从而对配网供电可靠率提升进行保证。
另一方面,对于配网线路的施工段,可通过探沟查验等方法措施,对其电缆敷设情况进行确认,以避免施工操作对入地电缆及其线路的安全性造成破坏影响;在基建工地的施工范围内需要增加警示牌进行提示,对施工开挖地段则需要采用醒目的手段,对电缆敷设的实际路径进行明确标识[9]。
此外,还需要通过有关电力设施保护宣传手册编制,来加大对电力设施保护的宣传,并对电力线路周围存在的不安全问题及隐患进行有效去除,以减少外力作用对配网稳定供电的破坏影响。
针对电网供电中的树线矛盾以及外力作用破坏影响,可通过驱鸟器安装应用以及树木修剪等方法,有效避免其对配网供电运行稳定性的影响,提高配网供电的可靠率。
3.5坚持定期巡检与检修
如果电力输配电线路发生故障,必定会带来重大的损失,同时,也会给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都带来一定的影响。
所以,要加强对输配电线路的检修,切实地把“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贯彻到实际工作中。
主要需做好的就是日常巡检、定期检修两方面的工作。
通过巡检,能够事先察觉可能引发线路故障的因素,并及时加进行处理,如此方可确保输配电线路始终维持正常运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稳定、可靠的电能。
对此,一方面,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日常巡检与定期检修方案,有关部门也要严格督促检修人员将此方案执行到位。
另一方面,则要对检修内容加以清晰确定,需要全方位考虑输配电线路中牵涉的设备、元件等,做到全面覆盖所有应当检修的内容。
最后,也要选取合适的检修方式,比如,采取定期停电作业检修的措施,实现对输配电线路的巡检与维护,确保线路可以支撑后续长期运作。
结束语
我们必须有效地降低用电量,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提高用电效率。
有必要对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以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
配电线路故障的解决方案有很多,关键是我们可以在安装过程中和日常生活中及时避免和发现一些错误的配电线路。
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王继军,郜斌.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的分析与处理[J].大众用电,2021,36(08):47-48.
[2]苗壮.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J].光源与照明,2021(01):118-119.
[3]袁梦,李新.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改进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05):118-120.
[4]王喜越,韩东旭,刘鑫.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改进方法[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1(01):144-145.
[5]孙大龙,郭东超.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J].黑龙江科学,2020,11(22):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