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治疗的基本原则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治疗的基本原则探讨
摘要】乳腺癌是当前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严重威胁到女性的生
命健康,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

近几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加强
对乳腺癌的治疗成为当前医学发展的重要任务。

本文通过对乳腺癌治疗的基本原
则探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找到更加显著的治疗方法,减少副作用,减轻患
者的痛苦。

【关键词】乳腺癌治疗方法基本原则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672-5085(2013)47-0089-01
乳腺癌对于女性来说是比较大的威胁病症,它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体痛苦,还会让患者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作为恶性肿瘤之一,它的治
疗难度非常大,治疗后复发的概率也较大。

如何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成为全
世界研究的重点。

医师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尽量保证患者
治疗效果,从患者角度出发,提升她们的治疗信心。

1 外科治疗
乳腺癌主要是由恶性肿瘤细胞引起的,如果不对其进行控制,将会扩散到全身。

因此临床医师在治疗时需要从患者全身出发,将手术治疗和全身治疗放在同
样重要的位置[1]。

手术适应症为临床分期0、Ⅰ及Ⅱ期无手术禁忌症者,Ⅲ期乳
腺癌,应先行术前化疗,再行手术。

其中保乳术为早期乳腺癌治疗发展趋势,但
需具备一定的适应证,包括:单发病灶或局灶性微小钙化灶;肿块≤3cm;乳房足
够大肿瘤切除术后乳房外形无明显变化;病变位于乳晕以外部位;无胶原血管性
疾病及胸壁/乳腺长期照射史。

手术范围包括肿瘤及部分正常腺体+腋淋巴结清除,手术切缘阴性是降低复发率的关键所在,一般认为切缘距肿瘤至少1cm。

2 放射治疗
①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放疗。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加术后放疗可以取得与改良根治术相同的疗效,并有良好的美容效果,同时可以降低同侧乳腺肿瘤复发率,提高患者总生存,所有保乳手术的患者原则上均需要术后放疗。

放疗照射范
围包括:乳腺、胸壁、同侧腋窝及锁上淋巴结;腋淋巴结清扫者,对于N0或N1-
3只照射乳腺及胸壁,N4以上应照射乳腺、胸壁、锁上及腋顶淋巴结。

②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辅助放疗。

早期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可使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率降低幅度2/3,15年总生存率提高约5%。

根治术后放疗适应证:
T3-4期;腋淋巴结≥4个;切缘阳性;对于T1-2N1患者,术后放疗能否提高患者
总生存率尚有争议。

照射范围包括同侧胸壁和锁骨上下区,腋淋巴结清扫不彻底
的患者还应照射腋窝。

术后放疗剂量以50Gy/5周为宜。

③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及远处转移患者的放射治疗:单发胸壁复发首选手术,术后行放疗;锁上淋巴结复发先做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然后
放疗。

照射范围包括同侧胸壁和锁骨上下区,至预防剂量,然后对病灶区小野补量,照射剂量与复发灶大小有关,剂量在60-70Gy或更高。

3 全身化疗
①新辅助化疗:即术前化疗,一般术前给予2-4周期化疗,再行手术或放疗。

通过深入研究,术前化疗有以下优势:消灭微小转移灶;防止耐药细胞株形成;
缩小肿瘤;便于手术等。

常用方案可参考术后化疗方案。

②术后化疗: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能明显延长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在世
界范围内已被广泛接受。

目前认为,对于淋巴结阳性患者应给予术后辅助化疗,无论绝经前或绝经后患者,化疗均能够降低死亡率。

对于存在一项或多项高危因素的乳腺癌患者也应该给予术后放疗,这些高危因素包括年龄<35岁、肿块直径大于1cm、ER阴性、浸润性小叶癌、组织学分级Ⅲ级、S期细胞比例显著增高、脉管瘤栓、HER-2阳性等。

术后辅助化疗方案有含蒽环类药物的联合方案(CAF AC)优于CMF方案。

关于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选择的基本原则就是要考虑肿瘤低内分泌治疗的反应性,可以降低分为内分泌治疗有反应、无反应以及反应不确定等几项[2]。

在NCCN指南中列举了常见的临床化疗方案:AC(多柔比星/环磷酰胺)CE(表柔比星/环磷酰胺)、TC(多西他赛/环磷酰胺)、FAC(氟尿嘧啶/多柔比星/环磷酰胺),其它药物还包括:卡培他滨、吉西他滨、长春瑞滨、依托泊苷、顺铂、米托蒽醌、伊沙匹隆等。

含曲妥珠单抗(HER-2阳性患者)的辅助化疗常见有AC→TXT+曲妥珠单抗;密集AC→密集紫杉醇+曲妥珠单抗;化疗序贯曲妥珠单抗等。

化疗药物的选择、剂量以及相关毒性的处理比较复杂,由于毒性反应、个体差异、既往治疗合并症的存在有必要改变用药剂量和方案以及启用支持方案,最佳治疗方案需要具有丰富经验的医疗团队,从而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争取获得最大收益。

4 内分泌治疗
雌激素受体抑制剂三苯氧胺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应用上比较广泛,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及术后预防复发均可使用。

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阿那曲唑
依西美坦)在一线治疗中明显优于TAM。

新一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在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领域中也取得显著的成效。

国际多中心通过对ATAC、BIG1-98、TEAM、MA-17等研究,证明绝经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不同阶段使用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存。

当前我国乳腺癌患者的发病人群年龄偏年轻化,绝经前患者比例占大多数。

卵巢去势术能够有效治疗绝经前晚期乳腺癌患者,它克服了手术和放疗的缺点,在年轻患者中应用比较广泛。

卵巢去势术可采用卵巢切除术、射去势术和药物去势术。

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内分泌治疗选择:三苯氧胺5年;三苯氧胺2~3年,绝经后改用芳香化酶抑制剂;如果5年后进入绝经,再用5年来曲唑作为后续强化治疗。

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可以选择:术后5年芳香化酶抑制剂;三苯氧胺2~3年序贯2~3年芳香化酶抑制剂等。

5 总结
乳腺癌在治疗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来进行,要规范其治疗方法,针对不同年龄、不同阶段、不同体质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手术、放疗,化疗以及内分泌治疗等手段充分结合,减轻患者的治疗痛苦,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为更多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良好保障,实现我国乳腺癌医学技术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刘为军,王昆华,龚昆梅等.乳腺癌研究及治疗新靶点-乳腺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J].2010, 20(1):105-106.
[2] 尉承泽,江泽飞.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若干热点问题的讨论[J].中华医学会杂志,2008(2):24-25.
[3] 隗立兵,康骅,海涛等.老年乳腺癌140例的临床特点和治疗[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 31(15):2184-21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