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有偿辅导治理的现实制约因素及相关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外有偿辅导治理的现实制约因素及相关建议
杜绝在职教师校外有偿辅导的现实制约因素:
一是市场趋利性诱导。
教育部虽已明令禁止在职中小学教师在培训机构兼职讲课,但随着近年来课外辅导市场持续增长,在职教师“低调”挂名的现象依旧普遍。
据基层走访调查发现,当前在职老师在教育机构兼职及“一对一”辅导,课外辅导的课时费多为100元/小时,以每周10课时保守计算,薪酬即为4000元,较之本地教师工资水平,难以保证在职老师能够自觉抵制诱惑。
据了解,寒暑假期间是辅导班盈利的巅峰期,部分在职老师会在假期自办或联合其他老师共办寒暑假期辅导班,临时租用民宅作为辅导场地,一般每个班级会招收30-40名学生。
临清市反映,一在职老师开办暑期辅导班,收费标准为每人1100/月,招收学生约40人,一个假期可获净利高达3万元。
虽面临受处分和“挣快钱”的抉择,但部分在职老师依旧会跃跃欲试。
二是制约机制不完善。
禁止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及其他公办教育机构工作人员,包括学校聘用的代课教师在内的全部人员进行校外有偿辅导。
但代课老师作为在职教师队伍的特殊群体,因工作临时性、流动性特点,在落实此项规定时便有漏洞可循。
部分代课老师会在寒暑假期向学校递交辞呈,“解除”聘用关系,但在校外却继续利用“在职教师”名义,进行校外有偿辅导,以规避教育部门的查办。
但因本地师资并不充足,所以在
假期辅导班结束、学校开学之际,这一群体又可轻易恢复“代课老师”身份,。
三是彻查力度仍待提升。
面对教育部门、校方的层层施压,部分在职老师仍选择埋名隐姓“顶风作案”,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普遍存在彻查力度不足的现状。
此外,地市之间联合查办力度仍有待加强。
杜绝在职教师校外有偿辅导的相关建议:
一是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
对在职教师组织或参与校外办班、有偿补课行为定期进行专项整治活动,确保生效法律、规定、办法得到有效执行,有效维护群众利益和教育教学秩序。
二是积极参与制定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相关管理办法。
明确审批、监管、执法主体,入口关有严格的审批条件,获批后有严格的过程监管,违规培训有相应处罚依据和执法主体,从根本上解决乱设点、乱办班、乱收费的问题,努力杜绝在职教师挂靠培训机构有偿补课的现象,维护受教育者利益,回应社会关切。
三是推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实施人才培养重点项目,营造有利于教师成长发展的制度环境,为实现我市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拓宽补充渠道,吸引优秀人才,提高教师待遇,改善生活条件,提升职业能力,加强师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