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零陵区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自查评估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零陵区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自查评估报告
根据《湖南省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终期考核评估方案》湘卫疾控发[2015]5号文件精神的有关要求,我区领导及有关专业技术等人员参与,于2015年3-5月期间,对我区的碘缺乏病防治工作进行了终期考核评估,各项工作按省、市卫生业务部门的具体要求已完成,现将评估情况报告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区地处湘南,位于潇水与湘江交汇处,地形为丘陵和山区,以丘陵为主;海拔高度1000米左右,最高山峰达1500余米,雨水充沛,气候适宜,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交通运输方便。
其主要经济来源以种植、养殖业为主,其次是矿产品;农民人均收入12000余元;全区土地总面积1959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277人/平方公里;总人口61.8万人;辖4个乡,8个镇,4个办事处,541个行政村(社区、居民委员会);有公共卫生机构6个,卫生技术人员2591余人;村卫生室398个,乡村医生330人;小学57所(含零师附小、民办、私立6所),在校学生39670人。
二、评估背景
我区(原零陵县)的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在上世纪末就考试开展工作。
1978-1982年,在全区常住居民全面开展了碘缺乏病普查,通过调查证明我区碘缺乏病的患病情况是比较严重的,查出碘缺乏病患者1万多人,为全省中等流行区之一通过全面的普查工作,摸清了我区碘缺乏病的人群分布,地理环境等流行因素,为今后开展防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查出的所有患病者采取以注射碘油和口服碘油胶丸为主导的防治措施,对病区人群采集尿样及饮用水检测其碘含量,病区的乡村居民供应、食用碘盐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我区重点开展了碘缺乏病防治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了碘盐销售网络管理和建设,建立以食用碘盐为主导的防治碘缺乏病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强了盐碘和尿碘的检测监测工作;每年均开展“5·15”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
三、评估方案及结果:
1、碘盐监测工作: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文件要求及抽取了菱角塘、珠山、水口、接履桥、朝阳5个地方,每个地方随机抽取4个村(社区、居委会),每个采样村(点)随机抽取15户居民用户盐样,共计采样300份居民盐样做碘含量测定(按照国家GB/T13025.7~1999标准,用直接滴定法(仲裁法)测定碘含量(mg/kg))。
测定结果:其碘盐含量均在13—32mg/kg,合格碘盐受用率达到96.33%。
(具体结果详见附表一),孕妇100名所用碘盐合格率为99%
2、健康教育宣传:
在今年的5.15防治活动中,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组织了由区卫生局、区疾控中心、区卫生监督所等部门,在我区中心地段设立了咨询点,利用电视宣传,宣传车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制作“科学补碘、重在生命最初1000天”宣传横幅1条, 发放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宣传挂图、宣传书册、宣传手袋共2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200多人次。
3、尿碘监测工作
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文件要求及抽取了菱角塘、珠山、水口、接履桥、朝阳等5个地方的孕妇各20名,抽取了孕妇家碘盐共计100份,尿样100份。
抽取该乡镇五所学校作为采样单位,采集每所学校40份8-10岁儿童尿液进行检测。
四、自查考评结论
我区于2015年5月底结束了碘缺乏病防治“十二五”规划终期调查、考核评估,我区的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数据、指标均达到消除碘缺乏病区级考核评估目标。
五、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消除碘缺乏病的主要工作经验是:深入调查、认真扎实综合防治、持之以恒。
在消除碘缺乏病工作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收到很好的效果。
尽
管消除碘缺乏病机制已经形成,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消除的标准,但从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防治经费相对不足,政府有些部门支持力度不够,健康教育有待加强。
六、今后的工作计划
现阶段虽然达到了控制消除标准目标,但碘缺乏病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今后的防治监测工作是比较重要的,主要是碘盐的生产、供应、管理、监测等工作及碘缺乏病防治监看教育方面。
今后我们将会让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强领导、大力支持,各部门各司其职,进一步维持和加强碘缺乏病的防治消除工作。
零陵区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自查评估小组
2015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