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化学考点强化专练附答案解析:微观示意图题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中考化学考点强化专练微观示意图题型
1. 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可表示为( )
图4-1-23
2. [2016·柳州]构建模型是我们认识微观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
“”“”“”分别表示氢、氯、氧三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氧化物的是( )
图4-1-24
3. [2019·广州]图4-1-25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各表示一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图4-1-25
A. 反应物是两种单质
B. 反应物有剩余
C.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 该反应生成了多种产物
4. [2019·梧州]图4-1-26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图4-1-26
A. 生成物中有2种单质
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
C. 该反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重新结合成新分子
5. [2019·陕西]“宏观—微观—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
甲、乙、丙是三个变化过程的微观示
意图,下列各项分析正确的是( )
图4-1-29
A. 三个过程发生的均是化学变化
B. 图示的所有物质均为化合物
C. 三个变化前后原子、分子、离子数目均发生了改变
D. 三个变化后的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分子
6. [2019·天水]工业上常将煤洗选加工后用于制备水煤气,其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4-1-27:
图4-1-27
(1)上述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反应。
(2)构成最理想清洁燃料的微粒是(填序号)。
7. [2019·齐齐哈尔]学习化学要建立元素观、粒子观、变化观和分类观,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4-1-28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符号是,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图4-1-28
8. [2019·雅安]以CO2为碳源,与电解水产生的H2经催化可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有机物,此方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化学家使用特殊的催化剂实现了CO2和H2转化为A或B等有机物,反应原理如图4-1-30所示:
图4-1-30
(1)B的化学式是。
(2)根据催化剂的特性可知,催化剂在该反应前后,其质量和不变。
(3)在催化剂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由CO 2和H 2反应生成A 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
(5)
如
果
该
反
应
工
业
化
生
产
后
的
重
要
意
义
是 。
9. [2019·广东] 11H 、12H 、13
H 分别表示氢元素的三种原子,可简写成1
H 、2
H 、3
H 。
制造燃料电池常用1
H ,
制造氢弹要用2H 、3
H 。
请据图4-1-31回答:
图4-1-31
(1)1
H 、2
H 、3
H 三种原子中, (填“质子”“中子”或“电子”)数目不等。
(2)2
H 2与O 2反应生成的重水可表示为2
H 2O 。
写出3
H 2在O 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在图中的小方框中,把3
H 2与O 2恰好完全反应的反应物微观粒子补画齐全。
10. [2019·潍坊]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丹砂指的是HgS 。
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以表示为:
图4-1-32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微粒“”表示的物质属于 (填“单质”
或“化合物”)。
(2)由初中学习可知: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即:H +
+OH
-
H 2O 。
像
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按以下步骤(以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为例):
Ⅰ. 写出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Ⅱ. 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上述方程式可改写成:Mg 2+
+2Cl -+2K +
+2OH
-
Mg(OH)2↓+2Cl -+2K +
;
Ⅲ. 删去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即得离子方程式:Mg 2+
+2OH -
Mg(OH)2↓。
请回答:
图4-1-33
①如图4-1-33是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写出一个与Fe+Cu2+Fe2++Cu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下列各组离子,在pH=3的无色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填序号)。
A. K+、Fe2+、Cl-、S O42-
B. Na+、Ca2+、N O3-、OH-
C. Na+、Ca2+、Cl-、C O32-
D. N H4+、Ba2+、Cl-、N O3-
答案
1. C
2. B
3. D [解析]通过微观示意图可知,两种单质反应生成了一种化合物;反应物有剩余;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所以D错误。
4. C [解析]单质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图中生成物有氢气和氧气两种单质分子;由图可知,反应前后氢原子、氧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没有变;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该反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图中反应物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说明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5. D [解析]甲的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而乙、丙的变化过程中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由图可知,甲、丙中的物质均为化合物,乙中有化合物和单质,故图示的所有物质不均为化合物。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发生改变;三个变化后的物质中都含有水分子。
6. (1)置换(2)D
[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 CO+H2,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故为置换反应;最理想的清洁燃料是氢气,构成氢气的基本微粒是氢分子。
7. O、Hg 分解反应
[解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该变化中,氧原子与汞原子是最小粒子,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新物质,属于分解反应。
8. (1)C6H6
(2)化学性质
(3)CO2+H2CO+H2O
(4)4CO2+13H2C4H10+8H2O
(5)减少温室气体,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合理即可)
[解析](1)由图可知,1个B分子中含有6个C原子、6个H原子,所以化学式为C6H6。
(2)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发生改变。
(3)催化剂Ⅰ中的反应物为H2、CO2,生成物为H2O、CO,所以化学方程式为CO2+H2CO+H2O。
(4)由图可知,A的化学式为C4H10,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中应有氧元素,说明有H2O生成,所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O2+13H2C4H10+8H2O。
(5)该反应以温室气体CO2为原料进行反应,转化为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有机物和无污染的水,此举可以减少温室气体,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对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9. (1)中子
(2)23H2+O223H2O
[解析](1)由题意可知,1H、2H、3H三种原子都属于氢元素,质子数相同,电子数相同,质量数不同是因为中子数不同。
(2)由题意可知,3H2在氧气中燃烧生成3H2O,化学方程式为23H2+O223H2O;由化学方程式可知,一个氧分子与两个3H2恰好完全反应,所以图中要再画两个3H2。
10. (1)HgS+O2Hg+SO2(或HgS+O2Hg+SO2) 单质
(2)Ⅰ. MgCl2+2KOH Mg(OH)2↓+2KCl
Ⅲ. ①C O32-+2H+H2O+CO2↑
②Fe+CuSO4Cu+FeSO4③D
[解析](1)根据反应前后各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硫化汞和氧气,生成物是汞和二氧化硫,由题意可知反应条件是点燃(或加热),所以化学方程式是HgS+O2Hg+SO2(或HgS+O2Hg+SO2);由图示可知该微粒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
(2)Ⅰ. 反应物是氯化镁和氢氧化钾,生成物是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钾,所以化学方程式是MgCl2+2KOH
Mg(OH)2↓+2KCl;Ⅲ. ①易溶于水、易电离的写成离子形式,难溶性物质、气体、水写成化学式,再将两边的相同离子删掉即可,所以离子方程式是C O32-+2H+H2O+CO2↑;②铁与铜盐溶液反应生成铜和亚铁盐溶液,可以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化学方程式是Fe+CuSO4Cu+FeSO4;③pH=3的溶液显酸性,说明含有隐藏离子氢离子,和氢离子不能共存的离子不能在溶液中存在,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不能共存,所以B错误;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共存,所以C错误;A中亚铁离子溶液呈浅绿色,而该溶液呈无色,所以A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