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张专业报到全国首家法治传媒集团 浙江法制报出圈谋发展的样本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面=CO VER
媒体“出
创新之年,媒体如何破界“出圈”,构建全媒体新矩阵?围绕探索中的主流媒体的守正创新,本期我们约请央视、浙法传媒集团、浙报城市
大脑等聊聊媒体“出圈”这个话题。
08
COVER=封面一
从一张专业报到全国首家法治传媒集团
浙江法制报出圈谋发展的样本分析
文_郁燕莉
郁燕莉
▼
浙法传媒集团
2020年7月9日,隶属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浙江法制报成立浙法传媒集团,成为全国首个法治传媒集团。
近年来,浙江法制报沿着浙报集团"内容品质化、媒体品牌化、传播智能化、服务智慧化"的路径,构建起"报刊+网络+微+端+智库”的一体化融媒方阵和立体传播格局,旗下拥有了报业、浙法影视、创安风险评估、法智科技、浙法培训等5家公司,探索出“政法宣传主阵地、党委政府法律智库、法治新媒体提供方、政法文化服务商"的发展模式,实现新闻宣传和多项事业融合发展,"活”出了一个全新的媒体融合破界出圈发展的精彩样本。
2019年,浙江法制报传统媒体板块(报纸及广告收入)营收达到5400多万元,新媒体及非媒板块业务达到3000多万元;今年1—6月份,在疫情形势下,传统媒体板块(报纸及广告收入)营收仍达到2600多万元,新媒体及非媒板块业务达到1500多万元,占比在逐年提升。
从2018年开始,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院长范玉吉对浙江法制报开展了长期调研,他将浙江法制报融合转型定义为"钻石模式”。
他认为,在浙江法制报发展模式中,传统媒体已经不再是唯一核心业务,围绕“法治+”核心,浙江法制报衍生出新媒体业务、视频业务、稳评业务、智慧法务业务、培训业务等等,获得了新发展,成为传统媒体、专业媒体出圈谋发展值得参考的样本。
以新媒体为风口引跑政法服务市场
如果说浙江法制报创新有什么秘诀,那就是善于发现法治建设、社会治理的新领域、新趋势,并抓住这些风口,拓展出一片前景广阔的新领域。
因为与媒体属性关联度高,新媒体代运维业务是从法制报媒体板块中比较早衍生出来的业务。
从2010年开始,政法部门纷纷设立门户网站,但其缺乏办网经验,法制报抓住这个需求,陆续承办了省普法办的浙江法治在线网站、省政法委的平安浙江网站、省公安厅的经济犯罪侦防网、省委反邪教办的钱江潮网站等,并通过几年努力,建设运营起了覆盖全省所有市、县(区、市)的平安网群。
2012年开始,以微信为代表的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迅速蹿红,浙江法制报抓住政法单位需求,发挥新闻宣传的自身优势,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新媒体代运维服务。
通过集约化的运营、定制
Media Review|传媒评论
2020年第08期
封面,COVER
2019年11月29 a 杯”清凍电彩人赛硕奖晚会在杭册余杭;t 剧比1®滿落慕
化的服务,浙江法制报的新媒体代运维业务呈规模 化、矩阵化趋势——代运维了省政法委微信公众号
"平安鼎”、反邪教微信公众号"警钟”、"浙江政法"抖 音号等各类浙江政法新媒体账号超过150个。
从而形
成了目前覆盖网站(网群)、微信、微博、抖音、百家号、 今日头条等各类新媒体平台的新媒体矩阵,并在全省
"个市建立政法融媒体中心,向"构建全网覆盖全时 响应的政法网络新媒体矩阵”的目标迈进。
2019年,
浙江法制报在媒体代运维上利润就达到600万元。
另一个很能说明浙江法制报善于发现新风□、敢 于出圈求发展的例子,就是影视业务板块。
在智能手
机尚未普及、短视频微电影才初露萌芽的2010年,浙
江法制报就决心投身影视业,并成立了影视工作室。
到2019年,一个人的影视工作室经过风风雨雨,浙江
浙法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简称"浙法影视公司”)
诞生。
回头再看,从G20杭州峰会前夕亮相杭州街头的
平安杭州宣传片、到省两会上首次播放的动画片《一
分钟读懂财政预算》,再到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作为
开展防范食品保健品欺诈科普宣传的微电影《较量》、
全国首部“放心消费”主题微电影《小城大爱》……浙 江法制报的影视服务领域从立足政法圈起步,很快突 破了政法系统。
有了一定的影视资源基础,浙江法制报牵头成立
了浙江省电影家协会微电影专业委员会,并以这个平 台为基础,组织开展各项微电影大赛,近年来,先后组 织了全省政法微电影大赛、全省反邪教微电影大赛、
全省清朗网络动漫大赛、财政系统微电影大赛、监狱
系统微电影大赛和全省消费维权微电影大赛等,行业
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2019年,新成立的浙法影视公司
将光影元素融入清廉文化,创设首届"玉琮杯”清廉微
电影大赛,中纪委、省纪委、中国电影家协会、省委宣
传部、省文联等单位领导给予了高度评价。
目前,第
二届"玉琮杯"清廉微电影大赛正在紧张筹备中。
以知识创新推动智库服务跨界转型
以知识创新为驱动,把创业创新的触角和为党委
政府服务的内容,延伸到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的 所有领域、所有环节,也使得浙江法制报成为党委政
府部门开展平安建设、法治建设不可或缺的得力助 手,这是法制报媒体出圈的又一大亮点。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中把"风
险评估”明确列为重大决策的法定程序之一,浙江法 制报迅速展开论证,2015年初,浙江创安风险评估咨
询有限公司(简称"创安公司")正式成立,这是全省首
家专门从事社会风险评估的企业,也是全国第一家由
片传媒评论I Media Review IU 2020年第08
期
COVER=封面
202047月9a,浙法传媒集团朮殳望浙江省社会洽理融媒佑中心宕用仪式在杭
媒体创办的风评机构。
初创团队均由采编人员转型,依托"法律+新闻"的知识背景和深耕政法领域的资源积累,创业团队迅速完成知识转型,建立起具有媒体特色的评估体系和评估模块,积极为我省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要政策出台提供风险评估服务。
2018年是我省国资改革的提速年,抓住这一时机,创安公司推出国企混改评估服务,为我省多个大型国企混改提供了评估报告,受到多方好评。
2019年到2020年,针对全省教育系统各项政策的出台,创安公司推出教育系统政策类评估,助推多地教育部门政策平稳落地。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在大数据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大趋势下,浙江法制报迈入人工智能智慧法律服务领域。
2018年1月,浙江法智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法智科技公司”)成立。
团队建立之初就在思考,与巨头互联网公司相比,公司优势在哪里?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法智科技公司逐步找准了发展定位,利用熟悉了解政法工作、深受政法部门信任的优势,为浙江政法部门、基层党委政府量身定制便捷、实用的智慧法务产品。
以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科网格VR智慧实训系统为例,这款产品从构思定型到技术研发,每一个脚本都是由研发团队自主编写开发,该系统已经应用于全省首个平安实训基地,通过打造全国首个智慧VR教室,实现基地智慧化教学。
找准技术运用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契合点,是智库服务成功的关键。
2019年底开始,法智科技公司开始研发社会治理融媒云系统平台,通过快速采集、融合分析、自动推理等大数据技术,推动政法宣传舆论工作在统一指挥管理、政法热点聚合、内容生产分发、传播效果评估等方面,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将成为全省各级政法单位新闻宣传、舆情研判主平台。
公共法律服务自助机、法律问答人工智能机器人、全科网格员系统、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智慧场馆建设全案服务……有了自己的产品,公司的竞争优势也逐步显现。
2020年6月,法智科技公司为省商务厅打造的虚拟云展馆“浙江国际投资单一窗□展馆”成功亮相第22届中国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式;为浙江省拱宸强制隔离戒毒所打造的全国首个数字化戒毒所宣传云展馆在6-26国际禁毒日上线。
实践表明,浙江法制报在“法律+科技"领域的融合试水、出圈发展也初战告捷。
随着智库服务的深入,浙江法制报集纳全省乃至全国法治研究领域、政法各部门专家和精英资源,在法治建设、平安建设、社会治理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现在又开始涉足培训市场。
2018年,浙江法制报组建培训团队,开始研发自己的核心课程体系。
这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培训团队深入研究政法中心工作、政法单位需求、学界动向,经过艰苦而精心的编撰,形成了涵盖平安建设、社会治理、舆情引导、风险防控等专题的教、学、练、站等一体化课程体系,为省、市、县各政法单位组织专题培训,受到好评。
2019年月,浙江浙法培训服务有限公司成立。
水到渠成的是,有了培训团队,学术研讨会、高峰论坛等活动也陆续展开。
短短一年多时间里,举办了"基于网格化的社会治理创新"研讨会、"融媒•智媒"高级研修活动等。
同时,培训团队连续两年举办全国政法短视频研讨活动,成为全国政法短视频运营交流平台,受到中央政法委的肯定。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媒体融合迈向深水区的背景下,观察浙江法制报的智库战略,可以看岀,因为高度契合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能充分发挥媒体属性
Media Review|传媒评论彳片
2020年第08期
'
封面=COVER
2020年7月9 0,"政法好声音 无’视'不林彩”——第二届全国 政法短视频研计渚动隹杭州举行
和法治专业优势,因此这些举措具备可延展性和成长
性,在这个多面发展、多面协同的模式下,创新创意成 为优良基因,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模式,也成为浙江法
制报的常态。
构建“专业+”的平台让影响力跨行业岀圈
成立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跨界整合行业资源, 构建"专业+”的平台,实现跨行业发展,追求影响力的
破圈,这是浙江法制报近年来媒体出圈发展的又一重
大成果。
在微电影这一互联网新兴产业兴起时,2015年1
月,浙江法制报抓住时机,联合影视公司和部分影视
院校发起成立了浙江省电影家协会微电影专业委员
会。
专委会成立之后,立即组织开展各类大型活动,
打造了全国首个以“省微电影奖”命名的奖项——浙 江省微电影奖,从第三届开始,这个省级评奖项目与 江山市达成战略合作,将永久落户江山市。
同时,专
委会还与地方政法单位共同设立影视基地、与地方政 府共同筹划建设微电影小镇,为影视产业化发展打开
巨大空间。
为构建我省政法干警文化交流的平台,2015年5
月,浙江法制报牵头成立“浙江省政法摄影协会"。
协 会组织策划的采风摄影活动,不仅活跃在政法系统, 其成功的运作,还将影响力扩展到法治领域之外。
从
2017年开始,协会陆续与浙江省援疆指挥部举办了
"魅力阿克苏•浓浓援疆情"浙江援疆20周年摄影采风
活动;与青川县政府举办了 "重返青川——十年•见证
浙川情深”主题摄影采风活动,与黔东南州委宣传部
举办了 "情牵杭黔•记录千里之外的,杭州力量"'主题 摄影采风活动……
2016年,我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还处于"婴
孩”期,亟待在行业调研、制度建设、实务操作等方面
形成规范。
在省委政法委的支持下,由浙江法制报牵 头成立国内首个省级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成立以后,经常性地向省委政法委提供相关 行业情况的报告,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先后完成
〈全省第三方稳评机构现状及分析〉调研报告、〈浙江 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招标文件示范文本(2018年版)〉
的编制等等。
2019年8月,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
厅联合公布新修订的〈浙江省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 实施办法》,首次对风险评估的表述做了调整,首次确
定了评估清单制度,首次明确了对第三方评估机构的 监管。
研究中心是修订这份规范性文件的主要参与
者。
为了培养人才队伍,中心自编教材,举办了全省
第三方机构稳评从业人员统一培训,考试合格后正式
纳入稳评从业人员库,至今中心已经培训9期1700人
次。
2019年,为了进一步完善第三方机构的资质认证
机制和准入标准,规范行业有序竞争、良性发展,浙江
法制报旗下的创安公司与省内几家风险评估机构发 起成立浙江省社会风险评估促进会,目前协会已经参
与起草《关于加强对第三方风险评估机构行业监管和
业务指导的工作指引〉,完成浙江省社会风险评估招 标示范文件初稿编写等,通过加强行业管理,促进行
业健康、规范、持续发展。
按下全媒人才快进键,实现人的出圈、思维的出圈
如今,浙江法制报的业务内容超越了传统的媒体
业务边界,而且还实现了较大的跨界跨行业经营。
在
浙江法制报总编辑周丹看来,这样多姿多彩、跨界出
圈的成果,最关键的是媒体人的思维出圈一一我们恰
恰是抓住了 "人的融合"这一关键,倒逼记者、编辑走
出舒适区,撼下媒体转型中"全媒人”的快进键,才有
了自己的发展优势……10年的打磨,大部分年轻的采 编人员都“融合”成"多面手”,破茧成蝶,成为融媒体
运营人才、市场营销人才、产品研发人才甚至互联网 技术人才。
回顾10年前,当网络新媒体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发
展,作为一家专业报,平台小、商业广告少得可怜。
在
传媒评论 | Media Review
2020年第08
期
COVER.=封面2020年6月,法智科技公司为省商务厅打it的虚拟云展馆"浙江国际投资单一窗口展馆”
生存紧迫感下,浙江法制报组织开展了"出路在哪里" "我们的优势在哪里”“我们可以做些什么”的大讨论。
此后,每年都组织开展这样的大讨论。
从报社决策层到普通编辑、记者都形成共识,法制报应当继续全力以赴地做好平安、法治宣传报道,赢得各方信任,建强这一主阵地,在此基础上,发挥法制报熟悉了解政法部门的优势,用好媒体属性赋予的宣传、策划、懂法以及资源整合等能力,在服务党委政府、服务政法部门上有所作为。
2014年,传统媒体开启媒体融合发展元年。
媒体融合首先是人的融合,浙江法制报努力追求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有新闻理想的,继续深耕内容,但报纸的记者、编辑,也必须是微信、抖音、客户端的记者、编辑;对影视有追求的,就给条件、定目标,帮助他们完成"从一个人到一个影视制作公司”的梦想;理论功底扎实的,支持其试水风险评估等新行业,让新闻理想和专业素养在陌生的领域擦碰出新的火花;走在市场前沿的,大胆给出股权激励,"怂恿”其与科技公司合作,开发法律人工智能产品……
媒体融合转型带来的是媒体人的一次重大觉醒。
原来媒体人的天地,并不只是报纸的那一块版面、一个专栏,不仅是运营一个网站、微信。
只要舞台和空间够大,媒体融合的广度就有多大。
也因此,报社内部部门设置也打破传统意义的采编、运营、经营的壁垒,实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融合,实现了媒体板块与非媒板块的相互协同,注重团队“灵魂”的融合,这有助于形成共识,凝聚战斗力,实现双赢、多赢。
结语:"出圏”而不“脱圈”
在浙江法制报跨界转型过程中,有一点难能可贵的是,报社上下确定一条准则,无论做什么,浙江法制报属"法"的性质不能变,作为专业类媒体,应当把根深植于专业的沃土之中。
浙法传媒集团成立之际,一本名为《换个活法—
—浙江法制报打造“四全媒体"的探索》的新书也出版了。
浙江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昌荣为该书作了序,他是这样评价浙江法制报的:换个活法,改变传统的纸媒思维,以更高标准、更广视野、更大改革力度,推进内容品质化、媒体品牌化、传播智能化、服务智慧化……换个活法,浙江法制报人依然深植于平安法治建设这一厚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浙报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唐中祥在评价浙江法制报时,也强调了两个"深”字:浙江法制报深耕政法领域,深化媒体融合,不断创新,在新闻宣传、媒体融合、事业发展等各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建成“报、网、微、端、视+智库”立体化传播格局,拓展出评估、影视、培训、科技等多种业态,呈现强劲发展态势,各项指标均位列全国法治媒体和省级专业媒体前列。
以不"脱圈"的守正为根基,以创新为着力点大胆探寻"出圈”之道,未来,于传统媒体而言,就会有N多的可能性。
这或许是浙江法制报“出圈”实践带给人们最可贵的经验。
责任编辑—宋晓农
Media Review|传媒评论旳O
2020年第08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