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行业卫生监督协管员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卫生行业卫生监督协管员制度
医疗卫生行业卫生监督协管员制度
一、协管员职责
卫生监督协管员是指在医疗卫生行业从事卫生监督工作的专业人员,主要职责包括:
1.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开展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包括对医疗机构、公共场所、
生活饮用水等进行监督检查;
2.负责收集、上报辖区内卫生监督相关信息,协助开展卫生监督宣传教育工
作;
3.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
4.完成卫生监督机构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协管员招聘
协管员的招聘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竞争上岗等方式进行选拔。
招聘条件应当包括:
1.具有相关专业学历或从业经历;
2.年龄在18周岁以上,45周岁以下;
3.无违法违纪行为和不良记录;
4.身体健康,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招聘程序应当包括发布招聘公告、报名、资格审查、考试、公示等环节。
招聘结果应当报上级卫生监督机构备案。
三、协管员培训
协管员培训应当针对协管员的工作职责和实际需要,制定培训计划和方案,包括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
培训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包括集中授课、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
培训结果应当进行考核评估,并作为协管员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协管员考核
协管员考核应当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考核内容包括工作实绩、业务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
考核应当采取定期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核包括工作纪律、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考核。
考核结果应当作为协管员晋升、奖惩的重要依据。
五、协管员管理
卫生监督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协管员管理制度,加强对协管员的管理和监督。
具体包括:
1.制定协管员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准则,规范协管员行为;
2.建立协管员档案,记录协管员的工作表现和考核结果;
3.对协管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协管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4.对协管员进行廉政教育和监督,防止协管员出现违法违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