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C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5题;共82分)
1. (2分) (2015高一上·娄底期末) 如图四幅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内圆表示极圈,中心表示极点,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图中表示北半球夏季的是()
A . ①与④
B . ①与②
C . ②与④
D . ②与③
2. (6分) (2018高三下·黄陵开学考) 瓦罕走廊(图)曾是古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位于阿富汗东北部、阿姆河上游,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质时期,冰川广布,谷地宽度可达数公里,谷底平坦,河流蜿蜒。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牧民每年到瓦罕走廊放牧的最佳时段是()
A . 1-2月
B . 3-5月
C . 6-8月
D . 9-10月
(2)瓦罕河谷地区()
A . 盛行下沉气流导致气候干热
B . 冷湿气候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多
C . 河谷为流水侵蚀的V型谷地
D . 清晨的细流下午可能变得汹涌
(3)图中M地的自然带可能是()
A . 高寒荒漠带
B . 高山针叶林带
C . 温带草原带
D . 落叶阔叶林带
3. (2分) (2018高一上·张掖期末) 在下图中的两幅海水等温线图中,虚线表示洋流,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①是暖流,位于北半球
B . ②是暖流,位于南半球
C . ①②均向北流动
D . ①位于大陆东岸,②位于大洋东岸
4. (6分) (2013高一上·菏泽月考) 读图,回答下题.
(1)
如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 . A
B . B
C . C
D . D
(2)
从数量上看,A>B的原因是()
A . A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B . B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C . 大气对A具有削弱作用
D . B大部分被地面吸收
(3)
夜晚阴天比晴天气温高,是因为()
A . A辐射减弱
B . B辐射增强
C . C辐射增强
D . D辐射增强
5. (4分) (2016高一上·莆田期末)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信息推知甲河流域此时()
A .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 . 潜水补给河水
C . 盛行西南风
D . 盛行西北风
(2)甲河流主要补给方式及出现最大汛期的季节分别是()
A . 地下水春季
B . 冰雪融水夏季
C . 大气降水夏季
D . 大气降水冬季
6. (2分) (2016高二下·重庆期中) 下图为西亚三个城市的气温、降水量图。
不论降水量多寡,三地都冬
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冬季()
A . 东北信风强盛
B . 暖流增温增湿
C . 盛行西风南移
D . 雾霾提供大量凝结核
7. (2分)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主要体现了水资源的哪一特征()
A . 补给的循环性
B . 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
C . 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
D . 水利水害双重性
8. (4分) (2018高二下·曲周期末) 2017年11月底,印尼阿贡火山续猛烈喷发。
完成下列各題。
(1)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 .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
B .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 . 水、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 . 水圈、生物圈→岩石圏→大气圈
(2)大规模的火山喷发所产生的火山灰若在大气层长期滞留,可能导致()
A . 全球沙尘暴频发
B . 全球变暖加剧
C . 生物多样性减少
D . 土壤肥力増加
9. (2分) (2020高一上·吉林期末) 读印度洋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①洋流是受离岸风的影响而形成的上升流,完成下列小题。
图示洋流环流系统最有可能出现的月份是()
A . 1月
B . 6月
C . 3月
D . 11月
10. (2分)某点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以北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以南为温带地区,这点的地理经纬度是()
A . (180°,23°26’N)
B . (160°E,23°26′ S)
C . (20°W,23°26’S)
D . (0°,23°26’N)
11. (6分) (2016高三上·东莞期末) 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图中阴影为某自然景观分布,M地一年中最大昼长为13时13分。
据此完成各题。
(1)
图中阴影地区的自然景观最可能为()
A . 森林
B . 草原
C . 荒漠
D . 冰川
(2)
该自然景观分布向北一直延伸到赤道附近的主要原因是()
A . 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B . 山脉直逼海岸,地形狭窄
C . 沿岸洋流影响
D .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3)
海口市(110°E,20°N)夏至日的昼长是()
A . 10时47分
B . 14时51分
C . 13时13分
D . 9时09分
12. (2分) (2016高一上·大同期中) 峡湾景观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著名的旅游资源,其成因是()
A . 流水侵蚀
B . 海浪侵蚀
C . 冰川侵蚀
D . 风力侵蚀
13. (2分)当亚欧大陆上印度低压势力增强时()
A .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B . 地球上气压带向南移动
C . 北半球海洋上等温线向北凸出
D . 北京比上海昼长
14. (2分)伦敦燃烧煤所产生的二氧化硫,会在挪威和瑞典形成酸雨,其原因是()
A . 挪威、瑞典离伦敦太近
B .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C . 受西风带影响
D . 受副极地低压影响
15. (4分) (2013高一上·北仑期中) 表1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下题.
(1)
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②
C . ②①③
D . ③①②
(2)
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A . 正午太阳高度③地小于①地
B .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 . 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D . 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16. (2分)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A . 太阳黑子和太阳风
B . 太阳黑子和耀斑
C . 耀斑和日珥
D . 太阳风和日珥
17. (2分) (2019高一上·海口期末) 下图为“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甲山地所在的半球及其基带气候类型是()
A . 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
B . 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C . 南半球,热带雨林气候
D . 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
18. (4分)读东欧和北亚的植物和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回答小题。
(1)
图中沿线植物和农业带分布规律的形成基础是()
A . 水分
B . 热量
C . 光照
D . 海拔
(2)
上图分布示意图与右图中甲~丁四线所经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19. (2分)下列省区中,七月中旬易受干旱影响的是()
A . 皖和鄂
B . 鲁和冀
C . 晋和豫
D . 秦和晋
20. (2分)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北大西洋暖流对欧洲西部气候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B . 秘鲁寒流对南美洲西岸气候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C . 寒暖流交汇易形成世界性大渔场
D . 美国东岸海域污染物不会影响欧洲西岸海域
21. (6分) (2013高一上·绵阳月考) 2013年6月1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五艘航天载人飞船﹣﹣神舟十号.这次航天飞行的亮点之一是女航天员王亚平为地面的青少年进行我国首次太空授课.太空授课北京时间6月20日10时04分至10时55分,王亚平展示了微重力条件下的特殊物理现象.据此完成下题.(1)
移居纽约(西五区)的中国小朋友苏阳要想全程收看本次“太空授课”,他最迟必须在当地时间几点打开电视机()
A . 6月19日21时04分
B . 6月20日7时04分
C . 6月20日23时04分
D . 6月19日23时55分
(2)
神舟十号发射至太空授课期间,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化特点是()
A . 越来越快
B . 越来越慢
C . 先加快再减慢
D . 先减慢再加快
(3)
太空授课直播时,地球的昼夜分布情况最接近下图中的()
A .
B .
C .
D .
22. (6分) (2018高三上·七台河期末) 下图是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与图示地区雨带的形成有关的是()
A . 台风经过形成台风雨
B . 冷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雨
C . 地形的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
D . 强对流天气形成对流雨
(2)图中副高所处位置,一般出现的月份是()
A . 三月
B . 六月
C . 七月
D . 十月
(3) 2013年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达40多天,许多城市的最高气温刷新了100年历史新记录,其原因可能是()
A . 副热带高压持续稳定
B . 冷气团的活动少
C . 太阳直射北半球
D . 登陆的台风较往年少
23. (4分) (2019高一上·韩城期末) 成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很多成语的产生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成语“吴牛喘月”原指江淮地区多炎暑,水牛见到月亮误以为是太阳,故卧地望月而喘。
与“吴牛喘月”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A . 气旋
B . 反气旋
C . 冷锋
D . 暖锋
(2)成语“巴山夜雨”源于唐朝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下图中反映“巴山夜雨”现象成因的是()
A .
B .
C .
D .
24. (4分) (2017高二下·莆田月考) 读北半球某季节三圈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图中①风带的风向为()
A . 东南风
B . 西南风
C . 东北风
D . 西北风
(2)
此季节()
A . 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 . 天山雪线高度达一年中最低
C . 意大利境内的波河进入汛期
D . 澳大利亚农民忙于剪羊毛
25. (2分)以下各组中,太阳大气层和相应的太阳活动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 . 光球层——耀斑
B . 色球层——黑子
C . 日冕层——太阳风
D . 日冕层——日珥
二、综合题 (共4题;共33分)
26. (8分)读“某海区纬线和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
该海区位于(南、北)________半球,如果等温线数值分别是24 ℃、26 ℃、28 ℃,则A所在的等温线为________℃。
(2)
A处的洋流按性质来讲属于________流,如果该海区是太平洋,那么相应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_,从成因上看,属于________。
近年来,每隔几年,温暖的海水从赤道往南流动,迫使该洋流向西流动,这一现象被称为________,它对沿海国家渔业的影响是________,还导致________发生剧烈变化。
27. (10分) (2018高一上·江门期末) 利用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地气象站某月18~21日气象观测部分记录
材料二:天气系统示意图
材料三:天气系统示意图
材料四:台风带来的影响示意图
(1)材料一所统计的数据表明当地受到________天气系统的影响,该天气系统的示意图对应材料二中四幅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
我国冬季的________(气象灾害)就与此天气系统有关。
(2)材料二中,甲、乙两地都被________(填冷或暖)气团控制,其中 B 图的乙城市位于天气系统过境________(填“前”或“时”或“后”);长江流域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与材料二中的________(填字母)天气系统有关。
(3) 2017年8月23日,超强台风“天鸽”在中国珠海登陆,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4级,造成极大危害,为2017年以来登陆中国的最强台风。
造成该现象的天气系统示意图是材料二中四幅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
“天鸽”在近地面气流运动状况为材料三图中的________(填数字)。
(4)材料四图中数字分别表示降水、风暴潮、大风、云系,其中表示降水的是________,表示大风的是________。
28. (4分)英国海军军官加文·孟席斯所著《1421:中国发现世界》认为,中国人最早绘制了世界海图,郑和船队早于哥伦布70年到达美洲大陆,早于库克船长350年发现澳洲与南极洲。
下图是他根据史料绘制的洪保将军(郑和属下)船队的航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从有利于航行的角度考虑,郑和船队出使南亚各国的最佳季节是()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2)
关于洪保船队的见闻和经历,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航段:正值旱季,阳光直射
B . ②航段:夜空中的北极星指引航向
C . ③航段:沿岸荒漠广阔无垠
D . ④航段:沿途物质补给非常困难
29. (11分) (2017高一上·牡丹江月考)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所示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_,太阳光直射的纬度是________,时间________月________日前后。
该日以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向________移动。
(2)下列地点白昼各为几小时,A点________小时,B点________小时,D点________小时。
(3) A、B、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为________。
地球自转角速度A、B、C的大小是________。
(4)此时,牡丹江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5题;共82分)
1-1、
2-1、
2-2、
2-3、
3-1、
4-1、
4-2、
4-3、
5-1、
5-2、
6-1、
7-1、
8-1、
8-2、
9-1、
11-1、11-2、11-3、12-1、13-1、14-1、15-1、15-2、16-1、17-1、18-1、18-2、19-1、20-1、21-1、21-2、
22-1、
22-2、
22-3、
23-1、
23-2、
24-1、
24-2、
25-1、
二、综合题 (共4题;共33分) 26-1、
26-2、
27-1、27-2、27-3、27-4、28-1、28-2、
29-1、29-2、
29-3、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