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讲题】北方《母亲的心愿》阅读训练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小题。

母亲的心愿
北方
“麻警官,您母亲又闹着要出小区,倒是没在小区里翻垃圾箱捡垃圾。

这都第四次了,我们劝不住,疫情的严重性您是知道的,怎么说她就是不听。

知道您忙,可我们实在没办法,只能找您了。


“我早晨过去又说了说,怎么还闹呢?吃喝都给她准备得很充足,口罩也买了。

”麻利锋刚上卡点,母亲居住的社区张主任就打来电话。

昨天张主任就为麻利锋母亲要出去给他打了半个小时的电话,最后还是麻利锋亲自回去,才把母亲拦住了。

母亲越来越不听劝了。

麻利锋最初担心母亲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即老年痴呆症),带她到市医院彻底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数据正常。

大夫说人上了岁数,性格发生变化也不奇怪。

父亲在世时,母亲买菜做饭收拾屋子,还要伺候腿脚不便的父亲,每天不得闲,几乎不用麻利锋操心。

自从父亲去世后,母亲似乎就变了,主要表现是话少了,还总爱在小区的垃圾箱里翻捡废品。

纸箱、矿泉水瓶、废报纸、泡沫……只要是废品回收站要的,母亲一样也不会漏掉。

起初,麻利锋听小区门房的梁姨说过几次,好似母亲抢了人家的生意,梁姨话说得客气但不好听。

麻利锋似信非信,家里见不到任何废品的影子呢。

他忙得顾不上,就让老婆去盯了两次,果然看到身形瘦小的母亲踮着脚半截身子插在垃圾箱里,像个土拨鼠似的往外捡废品。

母亲被抓了现行后,更加无所顾忌了。

梁姨被进出的车辆登记收费拖住了手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目标落入母亲的手中,碍于麻利锋的面子,再生气也不好明目张胆地夺回自己的地盘。

母亲是市五小退休教师,每月工资五千多。

麻利锋问她,缺钱吗?
不缺。

为啥捡垃圾?那不是垃圾,是能回收利用的废品,找点事干。

麻利锋劝说多次无效,也不能整天看着她老人家。

“老妈,无论如何都不能出门呀!”麻利锋下卡点后急急忙忙赶回家,母亲趴在客厅的窗台上看着外面,他进门也没搭理。

麻利锋从母亲的视线角度看去,正好有三个垃圾箱,“正在疫情暴发期,您的身体又那么弱。


“我没糊涂,电视里天天在播。

你也要小心点,小杰真的不能回来了?在武汉没人管咋办呢。

”母亲依然没有回头,神情十分失落。

“肯定不能回来的。

快三十岁的大小伙子还要怎么管?昨天不是给您打电话报平安了吗?您不用担心。

我天天上卡点,可比您孙子辛苦多了。


“妈知道你们辛苦,要不我才不在家闲坐着,没感染上病毒还坐出毛病来了呢。

中间那个垃圾箱里扔进去两个牛奶箱,还有——”
“哎呀妈,看在我苦口婆心饿着肚子说了半天的份上,就算是人家把金条扔进垃圾箱,您也不能下去捡,太危险了。

”麻利锋把母亲架到了沙发上,有些急赤白脸,母亲却笑了。

“赶快回去吃你的饭,我又不是小孩子,你比社区那几个女人的话还多。

不放心的话,你干脆把老娘绑起来,让我等死算了!”母亲的脸沉了下来。

麻利锋登时泄了气,怏怏地走了。

再强硬下去把母亲惹毛了,还真不好收场。

安葬了父亲后,他就建议母亲搬过去跟他一起住,母亲说死也要死在自己家里,动员了好几次也不听。

“老太太已经出小区了,我和门口的社区工作人员怎么劝都不听,你赶快回来吧。

”麻利锋昨天没说通母亲,早上出门前就叮嘱老婆一定要过去盯着,果然时间不长老婆就打来电话抱怨,“非要去超市不可,买啥我替她去买还不行么。


麻利锋头疼了:“唉,就让她出去一次吧,五六天没——”
“你以为你是警察就可以让家里人随意进出?老太太真要出了事你负得起责吗?”麻利锋话没说完,老婆开火了。

麻利锋刚赶到小区大门口,就见母亲戴着口罩从不远处走来,身后跟着两个超市的工作人员,推着装满牛奶、方便面的小推车。

母亲冲他欢乐地挥着手,麻利锋憋着一肚子气,大声冲母亲嚷嚷:“不让您出门就是不听,尽给人找麻烦!”
“他们几个整天守在小区门口很辛苦,我就是想给他们买点吃的喝的。

”母亲轻声细语地说。

社区人员愕然,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其中一位年轻的没忍住,眼圈红了。

“老妈,您做得对!”回到家,麻利锋帮母亲脱大衣,在右边的衣兜里发现了一张工商银行的回执单,是母亲给武汉捐助了四万元的凭证,时间正是今天,超市旁边就有工商银行的营业点。

麻利锋悄悄塞回去,转身给母亲竖起了大拇指。

母亲笑得像正午的阳光那般灿烂。

5.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母亲是市五小退休教师,每月工资五千多”,这里交代母亲的职业和收入,进一步引起读者对母亲出门捡废品原因的猜测,也为后文母亲捐物捐款埋下伏笔。

B. “身形瘦小的母亲踮着脚半截身子插在垃圾箱里,像个土拨鼠似的往外捡废品”,形象描绘出母亲捡废品的行为,印证了母亲的确是在捡废品的事实。

C. 得知母亲出社区是给社区人员买吃的喝的,“其中一位年轻的没忍住,眼圈红了”,这是感动,也是愧疚。

因为之前他们还在责怪母亲抢了他们的废品生意。

D. 结尾“母亲笑得像正午的阳光那般灿烂”,是为儿子终于理解并赞赏自己而喜悦,也为自己捐款行为而自豪,这种描写有“无声胜有声”的感人效果。

6.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题目为“母亲的心愿”,但文中并未直接表现母亲的心愿具体是什么,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B. 小说人物语言可以反映人物的性格,本文的对话朴素平易,既能推动小说情节发展,也可以直接,反映小说人物的质朴品质。

C. 小说以日常的小事和人物间的小冲突为切入点,展现了母亲及麻利锋、社区人员这些平凡而又尽职尽责的普通人形象。

D. 小说结尾作者采用突转的方式展现了母亲的形象,让母亲此次行为与之前行为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母亲的形象。

7. 小说的标题是“母亲的心愿”,你认为母亲的心愿是什么?请结合故事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8. 作者在本文中运用了一种特殊的故事叙述方式——插叙,将情节简单的故事变得内容丰富。

请你结合文章分析其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
5. C
6. D
7. ①在疫情前,作为退休教师的母亲总爱在垃圾箱里翻捡废品,可以看出,母亲的心愿就是在父亲去世以后能做些有意义的事。

②疫情时,母亲不顾社区人员的反对,执意要出小区,目的就是去为抗疫捐款以及为小区的工作人员购买饮食用品,由此可知母亲的心愿就是能够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

8. ①对情节起到解释说明作用。

文章把母亲前前后后的事情都有机融合进来。

通过插叙的方式让我们明白,疫情前(退休后),母亲为何捡废品。

②更好地突出人物的形象。

通过插叙,让主人公母亲形象更加突出丰满,展现了母亲大爱形象。

名师讲题: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他们还在责怪母亲抢了他们的废品生意”错,根据原文内容可知,责怪母亲抢了废品回收生意的是小区门房的梁姨。

故选C。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

D.“让母亲此次行为与之前行为形成鲜明对比”理解错误,突转的原因是众人由不理解到理解“母亲的行为”,而且“母亲的行为”并没有对比。

故选D。

7.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标题含义的理解的能力。

疫情前与疫情期间,母亲的心愿是不同的。

疫情前,结合故事中母亲翻找垃圾箱回收利用废品的情节可知,母亲的心愿就是在父亲去世以后可以做点有意义的事;
疫情暴发以后,结合母亲的种种“任性”的行为,以及最终得知母亲是为了捐款,为了给社区工作人员送吃的,可知母亲的心愿就是希望自己能够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

8.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叙事特点的能力。

具体考查插叙的作用。

结合“那不是垃圾,是能回收利用的废品,找点事干”“他们几个整天守在小区门口很辛苦,我就是想给他们买点吃的喝的”“麻利锋帮母亲脱大衣,在右边的衣兜里发现了一张工商银行的回执单,是母亲给武汉捐助了四万元的凭证”等情节分析可知,交代了母亲捡垃圾的原因,对情节起到解释说明作用。

结合“母亲给武汉捐助了四万元的凭证,时间正是今天,超市旁边就有工商银行的营业点。

麻利锋悄悄塞回去,转身给母亲竖起了大拇指”分析可知,插叙部分对于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体现母亲的大爱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