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全新权威精品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试场号______________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装订线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典精炼 第22课 五柳先生传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1)性嗜.酒( ) (2)造饮辄.尽( ) (3)短褐.穿结( ) (4)箪.瓢屡空( ) (5)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 (6)衔觞.赋诗( ) 2.结合本文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不知何许.人也:___________________ (2)造.饮辄尽:___________________ (3)期.在必醉:___________________ (4)环堵萧然..:___________________ (5)箪瓢屡空,晏如..也:___________________ (6)曾不吝情..去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与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 A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B .闲静少言,不幕荣利。

C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D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闲静少言. 黔娄之妻有言. B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无怀氏之.民欤 C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D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乃自.吴寻二陆。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 5.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陶渊明,名_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

又因为官清廉,世人尊称_______________。

是________时期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家),我国第一位_________诗人。

(2)本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________形象,赞美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点明五柳先生名号由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点明五柳先生生活状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点明作者心志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探究题。

本文构思巧妙,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精品屋
阅读文章,完成问题。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②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8.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戚戚予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章叙述了五柳先生有两个主要的爱好:一是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的程度;二是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

11.陶渊明通过写五柳先生的“醉”,反映了他自己怎样的内心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无怀氏”“葛天氏”是什么时代的人?结尾两个反问句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览室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问题。

(一)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二)
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

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

懵懵懂懂,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何处。

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

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选自《郑板桥集》)
14.选文(一)中最能概括五柳先生性格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文(二)描写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亦不详.其姓字: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以慰.天下之劳人:___________________
16.翻译下列句子。

好读书,不求甚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比较阅读选文(一)和选文(二),举例谈谈郑板桥与陶渊明在思想品格上有哪些相同点。

(只谈一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l)shi (2) zhe (3)he (4) dan (5)chou (6) shang
2.(1)处所(2)往、到(3)期望(4)空寂 (5)安然自若的样子 (6)舍不得
3.B 【点拨】 B项中的“幕”应为“慕”。

4.C 【点拨】 C项中的“然”都是“……的样子”的意思。

5.(1)喜欢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

(2)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生活贫困,难以吃饱,也能安然自若。

(3)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
6.(1)潜元亮五柳先生靖节先生东晋诗人散文田园
(2)性格志趣隐士安贫乐道
(3)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②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③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7.一是用史传体的形式,假托为五柳先生作传,实则以此自况,能产生一种令读者觉得客观、公正、令人信服的效果;二是用第三人称的身份叙述,行文更自由。

8.A
9.(1)房屋四周的墙壁空空的,房子挡不住寒风和太阳。

(2)不为贫贱而忧虑不安,不急于追求荣华富贵。

10.好读书欣然忘食性嗜酒期在必醉
11.仕途失意,内心痛苦,也是一种消极的反抗。

12.示例:物质固然重要,但不能取代一切。

陶渊明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思想值得肯定。

13.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在他们的治理下,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作用:照应开头;表达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14.(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描述作者清贫的生活,并表明作画是为给辛苦劳作的人欣赏
15.(1)知道 (2)宽慰
16.(他)喜欢读书,不求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17.示例:(1)都具有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居所简陋,一个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一个是“三间茅屋”。

(2)在文中,他们都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欣喜之情,说明了他们都具有远离官场污浊,甘于退守清贫的超凡脱俗的思想品格。

(意思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