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脸城”的传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鬼脸城”的传说
“鬼脸城”的传说
南京有座闻名遐迩的“鬼脸城”。
想知道它的来历吗?
“鬼脸城”坐落于清凉山西麓秦淮河畔,由虎踞关龙蟠里自汉西门经清凉门至定淮门,其中有一段岩层,在长期风化作用的破坏下,粉砂岩、砂岩、泥岩受风蚀,渐渐凹陷,坚硬的砾岩便突出出来,范围大约有3000米左右。
其实它的另一个真实大名叫“石头城”,“石头城”也是古南京的代称,是南京最早的城池之一。
三国时期,东吴大帝孙权即在此建城,那时秦淮河水与长江水在这里交汇,石头城便建在长江边的岩石上,随着长江的西移,城边逐渐形成陆地,最后演变成现今这般模样。
那为何又把石头城称作“鬼脸城”呢?“鬼脸城”的称呼究竟是怎么来的?最早始于何时?因为没有确切的历史资料,现在恐怕很难说的清楚。
不过,有几个不同版本、不同时期的民间传说,或许能帮你了解一二。
其一: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魔鬼妄图穿石壁去人间作恶,它那狰狞可怕的面孔刚一从石壁上露出,恰好映照在石城下的江水里。
魔鬼看到自己的丑恶嘴脸,欲出不敢,想退无路,只好把一张丑陋无比的鬼脸留在了石壁上。
石头城也因此有了个绰号:鬼脸城。
其二:
相传三国时期,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十几万大军沿长江顺流而下,悄然无声,直奔秣陵(今南京)偷袭而来,当他们的战船来到城墙伸入水面的城下时,准备突袭的将领忽然看见城墙上出现了一个极恐怖的脸,黑暗中就像是一个面目狰狞的鬼怪,正侧目而视地等待着他们。
顿时所有的人都吓呆了,他们不敢开战,连夜撤退,从此不敢冒然进犯。
这个军队就是曹操亲率的魏国大军,这个南京城墙上的鬼脸就成了历史上著名的“鬼脸城”。
以上二个传说,太过虚构,我以为不足为信。
另有一个传说,恐怕鲜为人知,看倌若有兴趣,容我慢慢道来:
话说明末清初,南京三山门(今水西门)外,有一姓钱的屠夫,自营一家屠宰场,妻亡,膝下仅有一女。
钱屠夫为人豪爽,手艺亦高强,经营灵活,对欠金者可赊账交付,故人缘不错,方圆几十里都有他的客户。
这天已近年关,钱屠夫收铺打烊、清账结单,发现城北下关还有一赵姓客户赊欠未付。
民间有“讨债不过年”的民俗,也既是说,欠款必须要在年前收回,不能拖到新的一年去,否则不吉利。
于是,钱屠夫便叮嘱女儿管好门户,自己要去下关某处收款。
那时,南京城东为皇城、官府、达官贵人所占据;城南、城西为普通百姓生活区;城北则较荒芜,居民较杂,人烟稀少。
而下关地处城北郊外,从三山门至下关路途虽不算遥远,却也横穿了半个南京城。
那会儿交通又不似现在这样便利,况且一般百姓总是以步代车,所以一般出远门者总是起早摸黑,以便早去早回。
次日天蒙蒙亮,钱屠夫便塔上一钱囊出门北去。
按理说钱屠夫早该回来了,可是女儿在家一连等了好几天,钱屠夫始终未归,心急如焚的她无计可施,只好报官。
话分两头,却说清凉门外由于江水西移,留下了大片芦苇地和水塘(直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此处仍有芦席营之称),而清凉门又长期封闭,所以城外非常荒凉。
这天,有一樵夫来此割苇,陡然间发现前面城墙下一水塘边一动不动地趴着一价身影,近前一看,却是一具男尸,怕有连带关系,立马报案。
官府闻讯出了命案,不敢怠慢,立刻前往勘查,可是让勘查人员奇怪的是,此人面露惊恐则身上并无致命伤痕,因身负钱囊,被疑为谋财害命。
遂发出告示,着人认尸。
却巧钱女前来报失,府爷即让其前往认领。
钱女见父,掩面大哭,扶尸不起。
府爷细问由来,得知与一姓赵的有瓜葛,随即让人去下关把姓赵的客户带来,着其细述与钱屠夫交付钱款之经过。
赵听说钱屠夫已命赴黄泉,大惊失色道:“怨呀,他那天到我家,把账清理之后,因已至午,我遂请他与我一起饮酒,很
开心呀,边吃边聊一直喝到黄昏。
那天各人都喝多了,本想留他一宿,老钱却执意要回。
”。
府爷细问所欠银两,与屠夫钱囊中所见一致。
顿时疑心大作:既是谋财害命,为何身负银元分文不少?是仇杀吗?以钱屠夫的为人似也不象;钱屠夫正值壮年,身体强壮不曾有病,府爷百思不得其解,看来另有隐情。
于是问清时辰地点,决定亲临现场私探。
择日,府爷退袍着衣,乔装商贩独自往北至下关,一路探访,了解案情。
这里我们要先介绍一下:下关地处城北郊外,人烟稀少,本来进出城还有一门(仪凤门),由于荒背,在明成化年间,与不足一公里地段项背而建的“钟阜门”一道被堵塞了。
所以若要进出城,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走水路,由惠民河至秦淮河;要么沿着古城墙走小路,钱屠夫命毙城下,自然走的小路。
因此府爷也选择了同样地走法。
言归正传,府爷在下关逗留到日薄西山,看看时辰差不多了,便举步沿着城墙根往回走,此时途经的定淮门已关闭,城外几无行人踪迹。
眼看着天色渐渐地暗淡下来,离屠夫出事地也越来越近了,而府爷一路并无发现有什么特别之处。
等到了出事点,天已经完全黑了,小树林里除了几声宿鸟的哀鸣,四周静悄悄地。
好在是个有月色的夜晚,月亮不时从云朵里探出头来,树丛小路在月光下忽明忽暗。
一阵寒风吹过,府爷不禁哆嗦了一下,他裹了裹衣襟,慢慢踱到屠夫倒毙的水塘边,蹲下身子仔细地观察着,良久,心中的疑团仍旧无法解开。
正在此时,月亮又从云层中冒了出来,水塘里一轮明月亮晃晃地在水面闪烁,府爷情不自禁地抬头望去,突然他打了一个寒战,吓的汗毛都竖了起来,只见黑沉沉的城墙墙体上露出一张其丑无比、狰狞恐怖、巨大的面孔来,由不得府爷一屁股瘫坐在了地上。
总算府爷是有备而来,慢慢地静下心,把那面孔再次仔细端详,“嘿”他举手往脑门上猛击一掌:“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府爷谜团解开了,心中顿时轻松下来。
原来,那天钱屠夫与赵客户饮酒,喝多了,虽有赵的挽留,考虑
家有一女,所以执意要回。
因时辰已晚,城门打烊,不得已只好沿着城墙走小路,当来到石头城附近,由于酒后口渴难忍,见一水塘清澈,便至塘边饮水,岂知水尚未进嘴,猛抬头看见了鬼脸,加上醉意蒙蒙,吓的一头栽进塘里,一命呜呼。
值此,一件离奇的命案终于水落石出。
然而,“屠夫夜遇鬼脸”的消息也不胫而走,慢慢地,人们就把石头城称作“鬼脸城”了。
本人一口气说的口燥舌干,看倌慢慢品味,恕我去喝杯茶不相陪啦。
南京石头城(鬼脸城)
这幅照片拍摄的年代不详,估计大约在民国时期。
三国时期城下就是江水,随着江水西移,形成了陆地。
从照片上看,即便到了民国,石城外还是比较荒凉的,城下有条人踩出来的小路。
按照“鬼脸照镜子”的传说,此处原本应该有不少水塘,四处芦苇荡漾。
著名的“鬼脸”
这幅照片上的“鬼脸”已经不是当年的“鬼脸”了。
经过长期的风雨飘摇,“鬼脸”已失去了往日狰狞可怕的面目。
此照属近代所摄,与上幅对照,上幅尚可认出五官,这幅已难辨泾渭。
石头城在九十年代修复时,“鬼脸”实际上被人为修饰过,面目全非,非常可惜。
这幅照片是本人于97年所摄,当年的那条小路是不是就是眼前的这条小路?难说。
“鬼脸照镜子”
这座水塘一眼就能看出是人工开凿的。
在灯光下,“鬼脸”并没有传说中说的那么可怕。
如果在月光下又会如何呢?没瞧过,有机会
可以尝试一下。
注:除注明外,照片取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