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人教版)《高考风向标》物理 第8章 恒定电流单元测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恒定电流单元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其中1-8题为必做题,9-12题为选做题。

在每
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如图所示两种电路中,电源相同,各电阻
器阻值相等,各电流表的内阻相等且不可忽略不 计。

电流表A 1、A 2、A 3和A 4读出的电流值分
别为I 1、I 2、I 3、I 4。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I 1=I 3
B .I 1<I 4
C .I 2=2I 1
D .I 2<I 3+I 4 1.答案:BD
解析:左图中总电阻大于右图的总电阻,所以I 2<I 3+I 4,而I 1<I 2/2,I 4 =(I 3+ I 4)/2,所以I 1<I 4,因此BD 正确。

2.两个小灯泡的标识分别是L 1“6V 6W ”,L 2“6V 9W ”,把它们分别接在同一直流电
源上,L 1消耗的功率恰好为6W ,则L 2消耗的功率为(电源内阻不可忽略) ( ) A .一定小于9W B .一定等于9W
C .一定大于9W
D .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2.答案:A
解析:因R=U 2/P ,故R 1>R 2,接R 2时其电源输出电压变小,故L 2不能正常工作。

3.电解硫酸铜溶液的装置示意图,图中电压表示数为U ,
电流表的示数为I ,通电时间为t ,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It 是这段时间内流到铜板上的阳离子所带的总电量 B .UIt 是这段时间内所产生的总焦耳热 C .UIt 是这段过程中该电路消耗的总电能 D .UI 是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功率 3.答案:AC
解析:硫酸铜溶液导电时是正负离子同时做定向移动,到达铜板的只有阳离子铜,由电流的定义知Q=It ,t 时间内流到铜板上的阳离子所带的总电量为It. 这段过程中该电路电流做的功是UIt,这也是电路消耗的总电能。

4.某仪器内部电路如图所示,其中M 是一个质量较大的金属块,左右两端分别与金属丝制作的弹簧相连,并套在光滑水平细杆上,a 、b 、c 三块金属片的间隙很小(b 固定在金属块上)。

当金属块处于平衡时两根弹簧均处于原长状态。

若将该仪器固定在一辆汽车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当汽车加速前进时,甲灯亮 B .当汽车加速前进时,乙灯亮
C .当汽车刹车时,乙灯亮
D .当汽车刹车时,甲、乙灯均不亮
4。

答案:B
解析:当汽车加速前进时,金属块由于惯性相对汽车向后运动,从而使金属片b 与金属片a 接通,电灯乙亮;同理,汽车刹车时,金属块向前运动金属片b 与c 接通电灯甲亮。

故选项B 正确。

5.如图所示的电路,当闭合开关时,灯L 1、L 2正常发光。

由于电路出现故障,突然发现灯L 1变亮,灯L 2变暗,电流表的读数变小。

试根据上述现象判断,发生的故障可能是( )
A .R 1断路
B .R 2断路
C .R 3短路
D .R 4短路
5。

答案:A 解析:
6.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A 、B 、C 分别表示理想电流表或电 压表,它们的示数以安或伏为单位,当电键S 闭合后,A 、 B 、C 三块表的示数分别为1、2、3时,灯L 1、L 2恰好正常 发光。

已知灯L 1、L 2的额定功率之比为3∶1,则可判定( ) A .A 、B 、C 均为电流表 B .A 、B 、C 均为电压表
C .B 为电流表,A 、C 为电压表
D .B 为电压表,A 、C 为电流表 6。

答案:D
7.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R 0为定值电阻,R 为可变电阻,且其总阻值R >R -0+r ,则当可变电阻的滑动触头由A 向B 移动时 ( ) A .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越来越大,电源的供电效率越来越低 B .R 、R 0上功率均越来越大
C .R 0上功率越来越大,R 上功率先变大后变小
D .R -0上功率越来越大,R 上功率先变小后变大 7。

答案:AC
8.如图所示,直线OAC 为某一直流电源的总功率P 总随着电流I 变化的图线,抛物线OBC 为该直流电源内部的热功率P r 随电流I 变化的图线,A 、B 两点对应的横坐标为2A ,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 .电源电动势为3v ,内电阻为1Ω
B .线段AB 表示的功率为2W
C .电流为2A 时,外电路电阻为0.5Ω
D .电流为3A 时,外电路电阻为2Ω 8。

答案:
ABC
9.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变阻器R 3的滑动头P 向b 端移动时,( ) A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B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C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D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9.答案:B
解析:电路中电压表测电源的路端电压,电流表测的是R 3上的电流。

当P 向b 滑动时,
R 3↓→R 总↓→I ↑→U ↓故电压表示数减小,又U=U 1+U 2,而U 1=IR 1,所以U 1↑→ U 2↓→I 2↓,又I =I 3+I 2,I ↑,I 2↓→I 3↑,故电流表示数增大,应选B 。

10.一辆电瓶车,质量为500kg ,由内阻不计的蓄电池组向直流电动机提供24V 的电压,当电瓶车在水平地面上以0.8m/s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5A ,设车所受的阻力是车重的0.02倍(g =10m/s 2),则此电动机的内阻是 ( ) A .4.8Ω B .3.2Ω C .1.6Ω D .0.4Ω 10.答案:C
解析:消耗电能克服阻力做功,有UI -I 2r =kmgv ,代入数据,得r =1.6Ω。

11.如图所示,直线A 为电源的U —I 图线,直线B 为电阻R 的U —I 图线,用该电源和电阻
组成闭合电路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和电路的总功率分别是
A.4 W 、8 W
B.2 W 、4 W
C.4 W 、6 W
D.2 W 、3 W
11.答案:C
解析:从图中可知E =3 V ,图线A 和图线B 的交点是电源和电阻R 构成电路的工作点,因此P 出=UI =4 W ,P 源=EI =6 W 。

12.如图所示,电源E 的电动势为3.2 V ,电阻R 的阻值为30 Ω,小灯泡L 的额定电压为3.0 V ,额定功率为4.5 W ,当电键S 接位置1时,电压表的读数为3 V ,那么当电键S 接到位置2时,小灯泡L 的发光情况是
A.很暗,甚至不亮
B.正常发光
C.比正常发光略亮 D .有可能被烧坏 12.答案:A
解析: S 接1时,由E =U +Ir 得r =2 Ω.R L =U 额2/P 额=2 Ω,故S 接2时,U L =
r
R E
L · R L =
1.6 V <3.0 V ,故灯很暗,此时电路中电流I ′=0.8 A ,有可能超过电源的额定电流,使电源烧毁导致灯不亮。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0分)
二、本题共三小题,22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图
13.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器材如图A所示,请用实线表示导线,将图A中器材连成实验用电路,实验时经测量得出的数据如下表,请在下图B的方格纸上画出U—I图线。

13.答案:E=1.46V r=0.72Ω
14.甲、乙两个同学使用完全相同的器材用伏安法测量同一未知电阻R x的阻值,给定器材为:待测电阻R x;电流表mA(量程5mA,内阻约为10Ω);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为3000Ω);最大阻值为
1700Ω的滑动变阻器;电源E(电
动势约3V);开关S、导线若干,
甲、乙两个同学的测量数据处理
结果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1)由图甲得R x= ;由图
乙得R x= 。

(2)在图丙、丁的虚线框中分别画出
甲、乙两位同学所用的测量电路,并由测量结果判定同学测量结果较为准确。

14.答案:(1)1060±40Ω730±40Ω(2)甲
15.一般情况下,导体的电阻会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某同学研究了一白炽灯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得出如下一组数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用到了下列器材:直流电源、滑动变阻
器(最大值为30Ω)、电压表(内阻约104Ω)、
电流表(内阻约0.01Ω),以及开关一只,导线
苦干.请按实验要求:①在图乙中画出电路图②
在图丙中给实物连线
(2)从图线和实验数据均可看出,当该灯泡两端的电压
大于3.2V时,灯泡的阻值会发生明显的改变.通常我们把小于3.2V的图线区域叫做线性区域,大于3.2V的图线区域叫做非线性区域,当该灯泡正常发光时,其电压值是在线性区域,还是在非线性区域?为什么?
15.答案:(1)如图所示
(2)非线性区域,因为在非线性区域内,灯丝电阻随电压变
化明显,可保持电灯功率基本不变,亮度稳定。

三、本题共七小题,80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
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所用电源电动势E =10V ,内电阻r =1.0Ω,电阻R 1可调。

现将
R 1调到3.0Ω后固定。

已知R 2=16Ω,R 3=
15
16
Ω,求: (1)开关S 断开和接通时,通过R 1的电流分别为多大?
(2)为了使A 、B 之间电路的电功率在开关S 接通时能达到最
大值,应将R 1的阻值调到多大?这时A 、B 间电路消耗的 电功率将是多少? 16.解:(1)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S 断开时:I =10/(16+3+1)=10/20=0.5A
S 闭合时:R AB =(R 2×R 3)/(R 2+R 3)=1.0Ω 所以I =10/(1+3+1)=2.0A
(2)S 闭合时,R AB =1.0Ω是定值电阻,所以电流越大,功率越大,所以应将R 1调为零。

A 、
B 间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P AB =E 2/(R AB +r )=102/2=50W 。

1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 =3.0V ,内阻r =1.0Ω; 电阻R 1=10Ω,R 2=10Ω,R 3=30Ω;R 4=35Ω;电容器的电容
C =100μF ,电容器原来不带电,求接通开关S 后流过R 4的总电量。

17.解:由电阻的串并联得,闭合电路的总电阻R =R 1(R 2+R 3)/(R 1+R 2+R 3)+r
由欧姆定律得,通过电源的电流I=E/R
电源的端电压U=E -Ir 电阻R 3两端的电压U /=R 3U /(R 2+R 3) 通过R 4的总电量就是通过电容器的电量Q =CU /
代入数据解得,Q =2.0×10-
4C
18.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 =110V ,电阻R 1=21Ω,电动机绕组的电阻R 0=0.5Ω,电键
S 1始终闭合。

当电键S 2断开时,电阻R 1的电功率是525W ;当电键S 2闭合时,电阻R 1的电功率是336W ,求 (1)电源的内电阻;
(2)当电键S 2闭合时流过电源的电流和电动机的输出的
功率。

18.解:(1)设S 2断开时R 1消耗的功率为P 1,则12
11)(
R r
R E P += ,
代入数据可以解得,r =1Ω
(2)设S 2闭合时R 1两端的电压为U ,消耗的功率为P 2,则1
2
2R U P =,解得,U =84V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U+Ir ,代入数据,得I =26A 流过R 1的电流为I 1,流过电动机的电流为I 2,41
1==
R U
I A ,而I 1+I 2=I ,所以I 2=22A , 由02
22R I P UI +=出,代入数据得,1606=出P
W 19.大气中存在可自由运动的带电粒子,其密度随距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可以把离地面50km 以下的大气看作是具有一定程度漏电的均匀绝缘体(即电阻率较大的物质);离地面50km 以上的大气则看作是带电粒子密度非常大的良导体。

地球本身带负电,其周围
空间存在电场,离地面L =50km 处与地面之间的电势差约为U =3.0×105V 。

由于电场的作用,地球处于放电状态,但大气中频繁发生雷暴又对地球充电,从而保证了地球周围电场恒定不变。

统计表明,雷暴每秒带给地球的平均电荷量为q =1800C 。

试估算大气电阻率ρ和地球漏电功率P 。

(已知地球半径r =6400km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9.解:已知每秒雷暴带给地球的电荷量为q ,则大气的漏电电流为I=q/t =1800A
大气的漏电电阻可由欧姆定律求得U=IR
其中U =3.0×105V ,R =ρL/s ,L=50km ,s=4πr 2,代入有关数据解得,
ρ=2×1012Ω·m -
1 地球的漏电功率为P=UI =5×108W 20.如图所示,A 、B 、C 为三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板的厚度不计,间距均为d 。

A 、B 板
中央有小孔,电路中三个电阻的阻值均为R ,电源内阻也为R 。

现有一质量为m 的带正电液滴在距A 板小孔正上方为d 的P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当它达到C 板时速度恰为零。

求: (1)液滴通过B 板中央小孔时的速度大小;
(2)液滴从P 处到达B 板的运动过程中其电势能变化了多少?
20.解:(1)
4.4E
R R E U AB =
=

43E U CB =.带电液滴从开始下落到B 板的过程中,有 021
22-=
+mv qU d mg AB
带电液滴从开始下落到C 板的过程中,有mg.3d+qU AB -qUC B =0 由以上二式解得:
gd v 7=
(2)液滴从静止的位置到B 板的运动过程中,其电势能减小
m g d d mg mv qU E AB 23
2.21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