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性学习如何走出困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语文综合性学习如何走出困境
作者:刘洁
来源:《教育》2017年第14期
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是增加了综合性学习,并将其与阅读、写作等作为语文教学五个方面的内容之一。
所谓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综合性学习作为一个崭新的特殊学习领域,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难点。
课改多年来可谓推进缓慢:许多基层一线语文教师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热情不高,重视也不够,其开展综合性学习往往是简简单单地走个形式,草草收场,没有取得应有的实效。
语文综合性学习如何走出困境,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为此,笔者全面分析了语文综合性学习陷入困境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和方法。
综合性学习陷入困境的原因
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还在探索阶段语文教学中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对
于基层一线语文教师而言,已成为常规教学内容,有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可循,易于掌握和开展。
而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新举措,综合性学习如何开展、怎样开展才能富有成效,还需要不断地摸索和尝试,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参考的东西不多。
各类公开课、教学大赛,一线教师也很少选综合性学习,因为挑战确有难度,他们大都不愿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组织耗时费力综合性学习是一个特殊的学习领域,是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
际四个方面学习内容的综合,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这些特点决定了综合性学习相对其他常规教学更为复杂,需要教师有一定的专业素养、组织能力和教学资源开发能力,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严密组织、确保实效,还需要一定精力和时间的投入。
基层一线教师本身工作压力就较大,尤其语文教师大都兼作班主任,更是事务繁忙。
学习效果较难检测字词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等成效,可以通过简单的纸笔测试,
较为直观快捷地体现出来;而对于综合性学习,新课标指出主要着眼于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应着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与合作态度。
因此,仅用传统的纸笔测试方式来检测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成效,既有一定的难度,也不一定全面科学。
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界定不明新课标积极倡导语文教学中要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
语文
综合性学习,其实质也在于拓宽学习空间,架构课堂与生活的桥梁,实现听、说、读、写的综合学习和应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同时课改以来,我国各中小学都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程。
虽然新课标针对各学段提出了不同的综合性学习目标与要求,但是各种版本的教材对其处理却不尽相同。
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材,就是从五年级上册开始才明确设立综合性学习单元的。
因此,一谈到综合性学习,许多语文教师往往认为它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