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栀子柏皮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45栀子柏皮汤
栀子柏皮汤
方义:此清热燥湿,治黄疸之方。
主治:
黄疸,没有可汗之表证(如发热,无汗恶寒等),没有可下之里证(如腹满拒按,大便不利等),而只有内热喜冷等现象。
药品:栀子三至五钱黄柏二至三钱炙草一至二钱
煎服法:水二茶杯半,煎至半茶杯,去滓温服。
禁忌症:
有发热无汗之表证者忌之;有腹痛拒按、便秘之里证者忌之。
因本方没有解表攻里的作用。
用药大意:栀子、黄柏清热燥湿,炙草和中补正。
类似方剂参考:
(1)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此治黄疽有表证,发汗之方。
(2)茵陈蒿汤:此治黄疸有里证攻下之方。
谭杰中论述:
【9.84】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汤主之。
栀子柏皮汤方
栀子十五个(劈)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然后呢,接下来有一个我们学经方在临床上很不会用的方就是栀子柏皮汤。
我们今天时间不够,所以那个黄柏跟连翘这几味药的药性我们都下堂课再讲。
我们先讲大概就好了。
黄柏我们都知道是很苦很苦的药,对不对。
是清下焦的,是能够把下焦纠结的热把它掰开的,分开的啊。
那他为什么要叫柏皮呢,因为黄柏这个药如果你不带皮的话就是治内脏,带皮就是治经络。
那这个病就比较在经络,是在三焦。
是我们一般说是上中下三焦的那个三焦啊。
那这个带皮的黄柏下去煮。
那他的证状给的很少,他说身黄、发热就这样,你听起来会觉得相当的
主证不充分。
可是呢,栀子柏皮汤在临床上用的时候啊,如果用中医的说法的话就是治疗的是温病发黄,也就是这个人首先一点是茵陈蒿汤通常都是有便秘的。
而栀子柏皮汤是没有便秘的。
所以这个人如果在发黄的时候还能上得出厕所的话,那有可能偏到栀子柏皮汤啊。
然后再一点,栀子柏皮汤,栀子很清楚是清三焦热,胸腔郁闷的热,对不对,那黄柏是清下焦的热,是不是这样。
那么我们说什么病是沿着三焦传啊,是温病。
那这个沿着三焦在发热的温病,为什么在发黄的时候呢,不合适用茵陈蒿汤呢。
那是因为啊,枙子清的上焦热是很大的热啊,我的意思是说,阳明热病有栀子清的上焦热的条文对不对。
黄柏也是很寒的药哦,也就是说当这个人啊,全身是上中下三焦啊非常均匀的弥漫着热的时候,你光从肝,用茵陈在抽肝的火怎么抽得掉,你要拿肝当抽火机把全身的火都叫过来吗,这是不太可能的。
因为全身三焦都在热,所以那个肝炎退不掉。
因此你要全身三焦的热一起清,那你说需不需要再清中焦热,不必啦,中焦再清热,脾胃就会倒掉了。
不但不放茵陈反正再放一点点甘草啊护住中焦,当然甘草只放一两而已嘛,很不够意思。
一两的话连桂枝汤里面二两的比例都不到。
他分两次喝的小剂量的药啊。
那这个,所以呢这个药主要就是三焦从头清到脚,这样子的一个热,黄才能够退掉。
反而这种情况茵陈蒿汤不会好用。
茵陈蒿汤是比较对准那个肝脏,就是肉体的肝脏的。
所以我们在辨证点上面呢,就稍微要分一下,就是茵陈蒿汤呢本身的热不一定很高。
茵陈蒿它是能够通利胆,以利胆为主把胆汁打出来,但是不一定是有高热,因此呢,如果茵陈蒿汤证,他那个黄,而那个人是有潮热的,而可能会偏到栀子柏皮汤。
那除非他是便秘,那便秘 "便秘" 的话就完全偏到茵陈蒿汤。
潮热而不便秘就偏到栀子柏皮汤啊。
高热型黄疸,就是那个烧烧得非常高,那枙子也可以把那个胆汁从血拉到尿排出来,还是能够,就是是枙子它虽然不是利胆的,不一定让肝分泌胆汁,但是可以把那个弥漫的胆汁从小便抽掉。
所以无论茵陈蒿汤和栀子柏皮汤都有用枙子的。
那既然用了枙子可不可以心中懊恼心中烦啊,都可以。
然后呢,
用黄柏,他的主证有时候看他什么,看他这个脚发不发烫,如果这个人脚热是这个脚都不能盖到被子里面的话,常常是要用到黄柏的,就是栀子柏皮汤这一边的。
所以就是没有腹满便秘的状态,但是热证非常明显的时候啊,这个时候用栀子柏皮汤。
那么,当然你要说兼证的话,那一定是小便很少,红褐色的小便,然后口渴脉数,就是脉跳得很快,很能喝水啊,这些这些特征都有的时候呢就用这个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