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你寄过贺卡吗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寄过贺卡吗?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从身边寄收贺年卡这样的“小事”来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统计、估算等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通过古今造纸过程的演示,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收集个人和家庭去年一年所收到的贺卡数量;
2、查找有关贺卡、造纸、环保、邮政的资料;
3、调查全校的学生数及所在城市的人口。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贺卡。
贺卡的作用是什么?
(贺卡可以帮助人们传递友情和祝福。
)
2、这是贺卡对我们有利的一面,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贺卡和我们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呢?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贺卡。
先说贺卡的作用,接着话题一转,把学生的思维引到他们从没想过的问题上,发散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
]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观看视频短片:《贺卡的制作过程》
短片内容:砍伐大树、用木头造纸、造纸厂排放污水、印制贺卡等。
同学们,看了这个短片,你有什么想法?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了解贺卡的制作过程,丰富对贺卡的感性认识,补充完善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正确认识贺卡与环境的关系作铺垫。
] [学情预设: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对贺卡制作过程的了解,应该能说出:制作贺卡会砍伐很多大树;毁坏森林;污染水源;破坏我们的生存环境等。
如果学生说不出或说得太散,教师要及时地给与引导。
]
2、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每年收到的贺卡需要砍掉多少棵3米高的大树吗?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贺卡的认知基础上,根据本节课的重点,设计了这一问题。
引发学生对贺卡与环境的关系的思考,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求,激活学生的思维,留给学生较大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选择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
小组活动:根据课前收集到的数据,统计本组成员个人和家庭去年收到的贺卡数量。
根据统计数据估算解决下面问题:
全班__个组,共收到贺卡约__张;全校__人,共收到贺卡约__张;本市约__人,共收到贺卡约__张。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活动,根据统计的结果,利用“总数”和“平均数”这两个统计量,估计全班、全校以及全市共收到多少张贺卡,认识到“总数”和“平均数”在统计中的作用。
] [学情预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由于估算方法的多样性,学生得到的数据不一定相同,只要不出现计算错误,就不要对估算结果作统一要求。
如果学生对本校和本市的人口不清楚,教师要及时告诉学生。
]
[知识链接:统计是关于收集数据、理解它们的含义,并且应用这些知识做出推断的学科。
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反映事物总体信息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原理和方法。
用统计来认识事物的步骤是:研究设计—>抽样调查—>统计推断—>结论。
]
3、课件出示阅读资料:
⑴、生产2000张贺卡要消耗1棵3米高的树。
⑵、根据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对北京地区机关、学校、企业、商社及邮电等部门的调查,该市每年圣诞节至春节期间的贺卡邮寄量达3000多万张,相当于砍伐10年生树木1万多棵。
⑶、回收1吨废纸,可以少砍11棵大树,生产800千克好纸,减少三分之一的水污染,节省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
根据阅读资料和统计数据小组合作估算解决下面问题:
⑴、全校同学和家庭一年收到的贺卡相当于砍伐__棵3米高的大树。
⑵、我市有__人,按照上述数据推理,所收到的贺卡相当于砍伐__棵3米高的大树。
⑶、想一想,我国有约__人,按照上述数据推理,所收到的贺卡相当于砍伐__棵3米高的大树。
[设计意图:利用比较大的数据激发学生保护森林的决心,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
4、课件出示阅读资料
⑴、邮寄一张贺卡平均消费3元;
⑵、一张贺卡平均约重20克;
⑶、每生产一张贺卡排放污水约3千克。
根据阅读资料和所得数据想一想:少寄贺卡有哪些好处?
[设计意图:根据阅读资料和调查统计的结果,引发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训练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
让学生体会用数据来说明问题,渗透统计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
[学情预设:要引导学生根据制作贺卡砍伐大树的棵数、邮寄贺卡所需钱数、贺卡的重量、生产贺卡排放污水的重量等数据,说出少寄贺卡的好处。
如:保护森林,保护大自然;减少污染,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节约资源;减少邮政压力;节约开支等。
]
5、怎样才能正确解决因贺卡带来的环境问题呢?
小组合作交流“节约用纸,拯救树木”实践活动方案。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掘切实可行的“节约用纸、拯救树木”的有效措施,在实践活动中巩固数学知识,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
[学情预设:学生通过有效的数学学习,可以得出以下具体措施:废物利用,制作环保贺卡;节约用本,不撕纸,作业本双面写;节日问候用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络交流等形式;回收旧书旧本等。
]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认为贺卡和环境有什么关系?你还有什么问题和好的建议?
四、拓展活动
1、查阅资料、收集数据,应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找一找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浪费资源的问题。
2、在社区开展假日小队活动,以各种形式(如作版面、黑板报、演讲等)宣传环保知识。
[设计意图:是对课本知识的拓展和延伸,让学生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去发现、分析和解决。
使学生通过活动由认识到行动,由从自我做起到影响周围的人。
]
设计思路:
在学生已有的统计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对收到贺卡数量的统计,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根据所提供的参考资料对统计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做出合理解释,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体验统计对决策的作用,感受在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