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8项成果入选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59—
的新 一代超高强钢 (北京科技大学 )
超高强 钢在航空 航天 、交通 运输 、先进 核能 以及国防装备 等 国 民经 济重要领域发 挥支撑 作用 ,而且也 是未来轻 型化结构设计 和安全 防护的关键材 料 。北京 科技大学 吕昭平研究 组与合作者针 对低成 本高性能 的 目标 ,创新 性提 出利 用高密度共 格纳米析 出相 来强韧 化超高强 合金的设计 思想 ,研发 出共格纳米 析 出强化 的新 一 代超 高强钢 。所 涉及的颠 覆性合金设 计思想也可 应用于其 它结 构材 料的研发 。 《自然 ·材料 》(Nature Materials)发 表专 门评 述文章指 出 ,该研 究 “以完 美的超强马 氏体钢设计 思想 ,简 化的 合金元 素及析 出相 强化本质 ,为研发具 有优异 的强度 、塑性 和成 本相结合的结构材 料提供 了新的途径 ” 。
一 58一
纛斗学发I 一
将病 毒直接转化为活疫苗及治疗性药物 (sit京 大 学 )
流 感 、艾滋 病和埃 博拉 出血热等 烈性传 染病 时刻危 害着人 类的 健康和 社会稳 定 ,其 幕后 “黑手 ”是结构 和功 能多样且 快 速变 异的病 毒 ,而疫 苗是预 防病毒 感染 的有效手 段 。北京 大学 药学 院周德敏 、张礼 和研究 组 以流 感病毒 为模型 ,研发 出活病 毒疫 苗的一种 通用 方法 ,并 可针对 几乎所 有病毒 。该 研究进 展 是我 国长期支 持基础 研究 、并 鼓励基 础研究进  ̄'u-IIm床 转化 的典 型范 例 。 《Science》杂 志评述 该 进展 为病 毒疫苗 领域 的革 命 性 突破 , 《Nature》杂志称其为 “ ̄JlIN.病毒的新方法 ”。
首次探测 到双粲重子 (清华大学 )
由清华大学 高原宁领导 的中国研究 团队通过与 国内理论家密切 合作 ,主导了此次 双粲重子发 现的物理 分析工作 ,对 该粒子的发现 作出了关键性贡 献 。欧洲核子 研究 中心 对双粲重子 的发现作了专 门 的新闻发布 ,受 到全球媒体 的竞相报道 。审稿人评价 : “该论文给 出了期待 已久的重要结果—— 首次观 测到双粲重子 。”美 国 《物理 》 杂志同时以 “倍加迷人的粒子 ”为题进行 了专论报 道 ,认 为该发现 “为 科研人 员提供了检验量子色动 力学 的独特体系 ”。
利 用量子相变确定性制 备出 多粒子纠缠态 (清华大 学)
实现 多粒子纠缠是量子物理实验 研究的一大追求 。清华大 学 物理 系尤 力和 郑盟锟 研 究组 ,通过 调控 铷 -87原 子玻 色 一爱 因 斯坦 凝聚体 中的 自旋混合过程 ,使其连续 发生两次量-7-- ̄变 ,实 现 了包 含约 1 1 000个 原子 的双数 态的确 定性 制备 。通过直 接观 测该纠缠态 ,他们 表征其不 同内态 问原子 数的差值的涨落低于经 典极 限 10.7±0.6分贝 ,其集体 自旋 的归一化长度为近似完美 的 0.99±0。01。这 两个 指标 创造 了 目前能 确 定性制 备 的量子 纠缠 粒子 数 目的世界纪录 。这一全新的理 解和 纠缠态制备方法 为未来 其 它多粒 -7- ̄q缠态的制备提供 了一种 思路 。
田 学砹l ]
高校 8项成果
入选 201 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II 公 的 “2017年 度 l… q科学 卜人进 腰” . I 入选 的 10项 瞳 人科 进 展 中 ,岛校项 Il达 到 8项 ,表现 l‘分抢 高校 fi:I: 研究 IlI的 ii 地位得到 允分 现
实现星地千公里级量 子纠缠 和密钥分发及隐形传态 (中国科学技术大 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 学潘建伟和彭承 志研究组联合 中国科学 院 上 海技 术物理研 究所 王建宇研究组等 ,创新性地突破了包括天 地双 向高精度光跟 瞄 、空间高亮度量 子纠缠源 、抗强度涨落诱 骗态量 子光源 以及空 间长寿命低噪声单 光子 探测等多项 国际领 先 的关键技术 ,利用 “墨 子号 ”在国 际上率 先实现了干公里级 星地 双向量子纠缠分发 和地星量子隐形传 态 ,为构建覆盖全球 的天地 一体化量子保密通 信网络提供 了可靠 的技术支撑 ,为我 国在未 来继续 引领世界量子 通信技术发展和 空间尺度量子物理 基本 问题检验 前沿研究 奠定了坚实的科学与 技术基础 。研究成 果一经发表 ,随l ̄1]ZJ f起 了国际学术界和新 闻媒体 的广泛关注 , 同时也 得到了 国际学术 界的高度评 价 ,入选 了 Nature杂 志点 评的和 美国著名科学 媒体 Science News评选的 “201 7年度 重大科学事件 ”。 “墨子号 ”首席 科学家潘建伟教授也入 选了 《Nature》杂志评选的 “201 7年 度改变世界的十大科 学人物 ”, 被称之为 “让量子通信驰骋 于天地 之间的物理学 家” 。
国
一 57—
■ 匠科学发I
实现氢气的低温制备和存储 (北京大学 )
氢能被 誉为下一 代二 次清 洁能源 ,但氢气 的高效 制备 以及 安全 存储 和运 输一直 以来 是阻碍氢 能源 大规模 应用 的瓶颈 。北京大 学化 学 与分子 工程学 院马丁 研究组 与中 国科学 院山西煤 化研 究所温 晓东 以及大连理 工大 学石 川等合作 研发 的制氢 方法 ,其 优越 的制氢能 力 远大于 以前 报道的低温 甲醇重整催化剂 (高 出近两个数量级 )。同时 , 该 研究 团队在水 煤气 变换产 氢过程 中也突破 了低 温条件 下高反 应转 化 率与高 反应速 率不 能兼得 的难题 。上述 研究进 展被多 家科学 媒体 报 道并 高度 评价 ,美 国化学 会 C&E News杂志 和英 国皇 家化 学会 Chemistry W orld杂志分别 以 “氢 能源 :制备氢燃料新过程 ”和 “新 型催 化剂点亮氢能汽车未来 ”为题进行 了亮点报道 ,认为 “随着此高 活 性催化 体系 的成功 ,把氢气 存储于 甲醇并 在需要 时重 整释放 的概 念可能 得到实际应用 ,这是氢能储存和输运体 系的一个重大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