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广东肇庆教师招聘考试:皮亚杰做过的实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广东肇庆教师招聘考试:皮亚杰做过的实验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其理论中,有着大量实验的支持,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在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有哪些有趣的实验。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有它主要的行为模式。

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理论,并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客体永恒性——幕布实验
为了研究婴儿对客体永恒性的理解,1954年皮亚杰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向婴儿呈现一个有吸引力的物体然后再将其隐藏。

最初,婴儿甚至不去寻找该物体,表明他们认为当他们不再看到或触摸到它时,物体就不存在了。

年长一点的儿童如果是看着它被隐藏起来的话,会开始寻找该物体。

直到大约1岁,儿童通常才会寻找一个他们看不见的物体。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1.泛灵论
皮亚杰在1960年描述了他与一名年幼儿童在走路时的谈话。

“太阳移动吗?”皮亚杰问。

“是的,”儿童回答并继续解释道,太阳和月亮一样,当他走时它也走,当他停下来时它也停,当他转时它也转,当他跑时它移动得更快,因此它必然是活的。

2.自我中心——三山实验
皮亚杰曾经做了一个“三座山”的立体模型,一座山在前,两座山在后,因此面对面坐着的两个观察者会看到完全不同的群山景象,他以3~6岁幼儿为实验对象。

先让幼儿绕模型一周观看,再在幼儿的对面放一个娃娃,让幼儿从一组图片中选出自己看到的和娃娃看到的景象。

三四岁的幼儿会选出完全一样的图片,部分五六岁的幼儿也是如此。

由此皮亚杰认为:儿童倾向以“自己眼睛所见到的状况”类推他人所见。

3.不守恒性——液体守恒实验
皮亚杰设计了一系列守恒实验,其中最著名的是液体守恒实验。

当着儿童的面,向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A杯和B杯中注入相同高度的水,并问儿童两个杯子中的水是否一样多;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由实验者或儿童将B杯的水倒入另一个较高且细的C杯中,再问儿童,A杯和C杯中的水是否一样多。

三、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演绎推理能力——钟摆实验
试者给被试者提供一个系着绳线,下载不同重量物体的钟摆,令受试者分析钟摆摆动的频率与线长、物体重量、物体高度、推动力量,或结合各种条件而成的综合作用等之间的关系。

皮亚杰在实验中发现,具体运算时期的儿童已能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但往往因程序不合理而受挫。

当要求他们调整钟摆的频率时,他们总是坚持调节钟摆的重量。

即使他们调节了绳线的长度,他们往往又同时调节钟摆的重量。

他们坚持认为钟摆频率的任何变化,是由于调节了重量的结果。

总之,具体运算期儿童难以将重量和长度的变量分离开来。

形式运算时期的儿童已学会将摆重与绳线长度的关系区分开来。

他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能将该问题分为三个步骤来处理。

第一步,适当地进行设计,并制定计划进行验证;第二步,准确地观察结果;第三步,从结果中求得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