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宝鸡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 (2020高一上·枣庄月考) 下列加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 骆宾王流传万世的《讨武曌檄》写的是文思泉涌,把武则天骂了一大通,骂得是酣畅淋漓。

B . 到了公寓外面,就被看到的一切搞得心烦意乱,民工在铺地砖,推土机、翻斗车还在熙熙攘攘,全力以赴地硬化地面。

C . 从山顶鸟瞰下方,只见云山层迭,包罗万象,目不瑕给。

D . 只见天空的颜色暗了下来,狂风大作,雷厉风行,瞬间就下起了大雨。

2. (2分) (2019高一上·友好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语言文字规范类刊物《咬文嚼字》发布的“2016年十大流行语”,包括“工匠精神”“供给侧”和网络流行语“洪荒之力”“吃瓜群众”等词语入选。

B . 教育部表示,将历史教材中的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是为了实现中央关于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有关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C . “人工智能之父”明斯基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成为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但也因为他的权威定沦,差点阻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

D . 世界心脏组织联会将每年的9月25日定为世界心脏日,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心血管系统疾病已经成为引发成年人突然猝死的“头号凶手”。

3. (2分) (2015高一上·湖南期中) 把后面的句子分别填入下面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岳麓山啊,三湘四水的人来把你大声歌唱,,让我们的灵魂找到栖身之所。

在你那一片绵延的青翠中,,也看到了黄兴昂然屹立的伟岸身姿。

①你那秀美的自然风光让我们流连忘返,你那深厚的人文底蕴让我们心驰神往
②你那深厚的人文底蕴让我们心驰神往,你那秀美的自然风光让我们流连忘返
③我们听到了蔡锷誓死护国的呼喊
④蔡锷誓死护国的呼喊响彻在我们耳旁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0分)
4.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文化焦虑”弥漫当前社会
杨福泉
①一种浓郁的“文化焦虑”弥漫在当代中国社会。

随着国门的打开,以西方文化为主体的外来文化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涌向中国。

城市和乡村里的很多历史文化遗产以及大量的人文景观随着“旧城改造”和农村模仿城市的时尚建设不断消失。

于是,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呼吁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这种文化焦虑中有深沉的反思和忧患意识。

②当下,“文化焦虑”和“文化忧患”促使一批专家学者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教育,但他们过分片面地把中华民族文化等同于汉文化甚至一些儒家古典文化,特别是片面地把所谓的“国学”指称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全部。

一说到中国文化,言必称“国学”,视野局限在孔孟儒家之学和“四书五经”等汉文典籍上,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等同于进行一些儒家古代典籍的教育,不遗余力地在大中小学里进行所谓的“国学教育”。

各种“国学研究会”、“国学研究院”和“孔子学院”纷纷问世。

有的学者鼓吹:应该让包括“四书五经”在内的传统经典,尽早回到中国中小学课堂。

希望政府尽早启动这项影响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改革工程,尽早颁布法律,肯定传统文化经典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

③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并不完全等同于对传统的汉文化的认同。

鲁迅、胡适等一批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早已经看到了以“四书五经”等为载体的中国汉学典籍中的大量糟粕,所以才振臂呼唤引进“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

新文化运动使中国博采众长,吸收了西方的科学和民主精神,才创新而形成了绵延至令的中国新文化。

如果依旧拘泥于儒家典籍的故纸堆中,不知今天的中国文化会是一个什么格局。

④当今的中华民族文化,应该是整合了56个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一个整体,当代中华文化应该有一个广采博纳的大气魄,我国各民族应该相互借鉴,互补共生。

而如果仅仅聚焦在一些汉学典籍和孔孟之学上,将它视为中
华文化的全部,漠视其他民族的文化和汉族民间文化,那只会陷于抱残守缺的民粹主义和狭隘的文化保守主义的误区,不可能建构起中国56个民族都认同的文化意识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不可能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格局和气度。

⑤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应该有一种宽广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应该有世界眼光、全球眼光,谦虚好学。

当年鲁迅、胡适这一代中国精英大力引进西方文化的“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等,催生了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全面改革了中国的教育内容和体制机制,裨益了当今无数的中国人,培养了很多能与世界对话和竞技的现代中国知识精英。

如今,我们在为国忧心、为族忧患的“文化焦虑”中,不能把眼光仅仅盯在自己已有的文化传统上,老想着要不分良莠地一股脑继承过去的文化传统。

⑥任何一种文化,只有如活水长流,才会有生命力。

“文化焦虑”促使我们忧患和反思,但我们的这种焦虑,应促使我们有准确理性的“文化自觉”,催生不失根本又汇聚百川、广采博纳的当代中华民族文
化。

(选自《人民论坛》,有删改)
(1)当下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教育存在误区,下列不属于“误区”的一项是()
A . 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等同于儒家古典文化。

B . 把“国学教育”等同于儒家古代典籍的教育。

C . 把历史文化遗产等同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D . 把“国学”等同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全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 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使中国城乡的很多历史文化遗产以及大量的人文景观不断消失。

B . 当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教育是在“文化焦虑”和“文化忧患”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C . 鲁迅、胡适等催生了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他们是有着宽广视野和博大胸怀的中国精英。

D . 任何一种文化,如果只是一味地自恋,抱残守缺,不会广采博纳,那就无法得以发展。

(3)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 外来文化的涌入是“文化焦虑”产生的原因之一,且这种“文化焦虑”弥漫在当代中国社会,表明中外文化之间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冲突。

B . 诸多专家学者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是保护、传承,缺少学习、创新,这说明他们的“文化焦虑”和“文化忧患”有局限性。

C . 从新文化运动的成果和影响来看,当代具有“文化焦虑”感的专家学者们应该学习鲁迅、胡适等一批新文化运动先驱的眼光和意识。

D . 中华民族文化是整合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整体,因此专家学者应致力于儒家文化及其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教育。

5. (12分) (2020高三下·上饶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乔厂长上任记(节选)
蒋子龙
第二天,乔光朴开始动手了。

他首先把九千多名职工一下子推上了大考核、大评议的比赛场。

通过考核评议,不管是干部还是工人,在业务上稀松五眼的,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出汗的,占着茅坑不屙屎的,溜奸滑蹭的,全成了编余人员。

留下的都一个萝卜顶一个坑,兵是精兵,将是强将。

这样,整顿一个车间就上来一个车间,电机厂劳动生产率立刻提高了一大截。

工人们觉得乔光朴那双很有神采的眼睛里装满了经验,现在已经习惯于服从他,甚至他一开口就服从。

因为大伙相信他,他的确一次也没有辜负大伙的信任。

他说一不二,敢拍板也敢负责,许了愿必还。

他说扩建幼儿园,一座别致的幼儿园小楼已经竣工。

他说全面完成任务就实行物质奖励,八月份电机工人第一次接到了奖金。

凡是那些技术上有一套,生产上肯卖劲,总之是正儿八经的工人,都说乔光朴是再好没有的厂长了。

可是被编余的人呢,却恨死了他。

因为谁也没想到,乔光朴竟想起了那么一个“绝主意”——把编余的组成了一个服务大队。

谁找道路,谁就会发现道路。

乔光朴泼辣大胆,勇于实验和另辟蹊径。

他把厂里从农村召用来搞基建和运输的一千多长期“临时工”全部辞掉,之以服务大队。

他派得力的财务科长李干去当大队长,从辞掉临时工省下的钱里拿出一部分作为给服务大队的奖励。

编余的人在经济收入上并没有减少,可是有一些小青年却认为栽了跟头,没脸见人。

特别是八车间的鬼怪式车工杜兵,被编余后女朋友跟他散了伙,他对乔光朴真有动刀子的心了。

在这条道路上乔光朴为自己树立的“仇敌”何止几个“杜兵。

”一批被群众评下来成了“编余”的中层干部恼了。

他们找到厂部,要求对厂长也进行考核。

谁知乔光朴高兴得很,当即带着几个副厂长来到了大礼堂。

一听说考厂长,下班的工人都来看新鲜,把大礼堂挤满了。

任何人都可以提问题,从厂长的职责到现代化工厂的管理,乔光朴滔滔不绝,始终没有被问住。

倒是副厂长冀申完全被考垮了,甚至对工厂的一些基本常识都搞不清,当场就被工人们称为“编余厂长”。

这下可把冀申气炸了,他虽然控制着在考场上没有发作出来,可是心里认为这一切全是乔
光朴安排好了来捉弄他的。

当生产副厂长,冀申本来就不胜任,而他对这种助手的地位却又很不习惯,简直不能忍受乔光朴对他的发号施令,尤其是在车间里当着工人的面。

现在,经过考核,嫉妒和怨恨使他真地站到了反对乔光朴的那些被编余的人一边,由助手变为敌手了。

生产上一出事准和他有关,但又抓不住他大的把柄。

乔光朴得从四面八方防备他,还得在四面八方给他堵漏洞。

这怎么受得了?
乔光朴决定不叫冀申负责生产了,调他去搞基建。

搞基建的服务大队像个火药桶,冀申一去非爆炸不可。

乔光朴没有从政治角度考虑,党委书记石敢替他想到了。

可是,乔光朴不仅没有听从石敢的劝告,反而又出人意料地调郗望北上来顶替冀申。

郗望北是憋着一股劲下到二车间的,正是这股劲头赢得了乔光朴的好感。

谁干得好让谁干,乔光朴毫无犹疑地跨过个人恩怨的障碍,使自己过去的冤家成了今天的助手。

但是,正像石敢所预料的,冀申抓基建没有几天,服务大队里对乔光朴不满的那些人,开始活跃起来,甚至放出风,要把乔光朴再次打倒。

千奇百怪的矛盾,五花八门的问题,把乔光朴团团困在中间。

他处理问题时拳打脚踢,这些矛盾回敬他时,也免不了会拳打脚踢。

但眼下使他最焦心的并不是服务大队要把他打倒,而是明年的生产准备。

明年他想把电机厂的产量数字搞到二百万千瓦,而电力部门并不欢迎他这个计划,倒满心希望能从国外多进口一些。

还有燃料、材料、锻件的协作等等都不落实,因此乔光朴决定亲自出马去打一场外交战。

如果说乔光朴在自己的厂内还从来没有打过大败仗,这回出去搞外交,却是大败而归。

他没有料到他的新里程上还有这么多的“雪山草地”。

厂内的“仇敌”他不在乎,可是厂外的“战友”不跟他合作却使他束手无策。

他要求协作厂及早提供大的转子锻件,而且越多越好,但人家不受他指挥,不买他的账。

他这次出去总算长了一条见识:现在当一个厂长重要的不是懂不懂金属学、材料力学,而是看他是不是精通“关系学”。

乔光朴恰恰这门学问成绩最差。

他一向认为会处关系的人,大都成就不大。

他这次出差的成果,恰好为自己的理论得了反证。

而他还不知道,当他十天后扫兴回来的时候,在他的工厂里,又有什么窝火的事在等着他呢!
(《人民文学》1979年第7期)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第一段“乔光朴开始动手了”中“动手”一词生动形象,交代了乔光朴厂长上任后要进行大刀阔斧的企业改革。

B . 文章运用了多种手法塑造乔光朴改革者的形象,除正面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外,还有侧面的衬托。

C . “仇敌”“编余”“编余厂长”等词语加了引号,表明作者对这些人的讽刺和否定,也表明了乔光朴改革
的决心和意志。

D . “当他十天后扫兴回来的时候,在他的工厂里,又有什么窝火的事在等着他呢”,结尾设置悬念,点明改革过程中乔厂长还会遇到许多困难。

(2)文中划线句子“谁找道路,谁就会发现道路”简短而有深意,请分析它在全文中的作用。

(3)这篇小说作为改革文学的开山之作,不仅主旨思想、内容情节方面独具特色,语言文采方面也很有特点。

请结合选文,谈谈这篇小说的语言文采。

6. (12分) (2017高一下·遵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骆家辉并不因华裔身份而特殊
郭炘
上一任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以汉语流利著称,作为第一任华裔驻华大使,骆家辉却不会说汉语。

对此,有评论称,“会讲中国话的美国面孔走了,不懂汉语的中国脸来了。


2011年 8月1日,骆家辉手按妻子李蒙捧起的《圣经》宣读誓言,正式就职。

对这位黄皮肤、黑眼睛的美国人,舆论普遍关心,骆家辉对华态度是否会因其外表而更友善?早在2009年,时任美国商务部部长的骆家辉访华,曾有媒体记者就问他:“中国血统是否让你们在中美两国交流时获得某种优势?”
“我们来中国,代表的是美国、美国总统和美国人民。

美国的政策,不会因为谁参与了协商而发生改变。

”骆家辉答。

获得驻华大使提名后,他也一再表白,自己是“百分之百的美国人”,会尽心尽力维护和争取美国利益。

事实上,自从政以来,骆始终是美国利益的坚定维护者。

在担任华盛顿州州长时,骆家辉数次访华,每次都安排议程推销自己治下出产的“华盛顿”苹果或“星巴克”咖啡。

此外,微软、波音等美国商业巨头与中国的密切联系,他也被认为是背后不可或缺的推手。

就任商务部长后,骆家辉在敦促中国继续开放市场、美国扩大对华出口、知识产权保护等议题上调门不低,甚至有些言论颇为刺耳。

在此期间,美国国内出现贸易保护思潮,针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救济措施制裁案件几乎每周都有。

对此,骆家辉曾对中国记者解释称,这与政府无关,因为这些制裁案件都是美国企业提起的。

由于在过往职业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处理中国事务的经验,骆家辉被称为名副其实的“知华派”,因而,有分
析认为,在对华某些具体利益问题上,就任大使后,骆家辉将更善于讨价还价,更知道如何为美国争得最大利益。

不过,这位“中国通”出任驻华大使亦有不少积极方面。

乐观者认为,骆家辉的经验和才华有助于他胜任这一职位,同时,他的华裔背景也使他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人的处事方式,有助于两国在棘手问题上的沟通和坦诚对话。

骆家辉自己也称,对于中美之间存在的挑战和分歧,他将努力确保顺畅的沟通渠道,清晰传达美国政府立场,并与中国最高层政府官员保持接触,同时会更加努力直接接触中国民众,帮助两国民众加深了解。

香港《文汇报》发表评论称,骆家辉出任驻华大使,其华裔和政客背景既有正面影响的一面,也有负面影响的一面,因此,中美两国及国际社会不应对骆家辉寄予太高的期望。

另有专家分析认为,中美关系的发展不可能因为一人一事就轻易改变,无论是作为商务部长还是驻华大使,骆家辉代表的都是美国利益,即便他想为中美关系发展做点贡献,也要取决于奥巴马政府的整体对华策略。

在这一点上,他和历任驻华大使并没有差别。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华裔骆家辉出任驻华大使,一定会改变中美关系的发展格局。

华裔身份给骆家辉将带来诸多方面的影响,但对中国来说,他会带来更多的实惠。

B . 通过语言和行为的描写显示了骆家辉的特征,骆家辉虽然是华裔,但是他不会说汉语,并且他将是代表美国利益。

C . 骆家辉之所以能够赢得驻华大使一职,获得直接打理这一重要双边关系的机会,有其特殊的个人背景。

D . 骆家辉之所以能够担任驻华大使,与他的职业经历也是有关系的。

(2)你是如何理解文中画线部分的内容的?并从文中找出两个实例来说明。

(3)请分别从中国、美国和国际社会的角度,分析“不应对骆家辉寄予太高的期望”的原因。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7. (11分) (2015高二上·福建期中) 古代散文阅读
醉书斋记
【清】郑日奎
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

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

竹床一,坐以之;木榻
一,卧以之。

书架书筲各四,古今籍在焉。

琴磬尘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

甫晨起,即科头①,拂案上尘,注水砚中,研磨及丹铅,饱饮墨以俟。

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

顷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

有时或歌或叹,或笑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

家人瞷②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

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

婢子送酒茗,都不省取。

或误触之,倾湿书册,辄怒而责,后乃不复持至。

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

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曰:“日午,可以饭乎?”余应诺。

内子出,复忘之矣。

羹炙皆寒更温以俟数四及就食仍夹一册与俱且啖且阅羹炙虽寒或且变味亦不觉也。

至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

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俄而鼾震左右,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

客或访余者,刺③已入,值余方校书,不遽见。

客伺久,辄大怒诟,或索取原刺,余亦不知也。

盖余性既严急,家中人启事不以时,即叱出,而事之急缓不更问,以故仓卒不得白。

而家中盐米诸琐务,皆内子主之,颇有序。

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僻。

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商于内子,内子笑曰:“君无效刘伶断饮法④,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吾亦惟坐视君沉湎耳,不能赞成君谋。

”余怅然久之,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且为文字饮,不犹愈于红裙耶?遂笑应之曰:“如卿言,亦复佳。

”乃不复立戒,而采其语意,以名吾斋曰“醉书”。

(选自《续古文观止》,有删改)
【注】①科头:不戴帽子。

②瞷(jiàn):窥视。

③刺:名帖。

④刘伶断饮:刘伶戒酒。

《管书•刘伶传》载,刘伶曾求其妻具酒肉立誓戒酒,誓后依然嗜酒如故。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于堂左洁一室洁:干净
B . 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间:机会
C . 值余方校书,不遽见遽:急速,立即
D . 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赚:骗取,诳骗
(2)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 羹炙皆寒/更温以俟者/数四及/就食/仍夹一册与俱/且啖且阅/羹炙虽寒/或且变味亦不觉也
B . 羹炙皆寒/更温以俟者/数四及/就食仍夹一册与俱/且啖且阅/羹炙虽寒/或且变味/亦不觉也
C . 羹炙皆寒/更温以俟者数四及/就食仍夹一册与俱/且啖且阅/羹炙虽寒/或且变味/亦不觉也
D . 羹炙皆寒/更温以俟者数四/及就食/仍夹一册与俱/且啖且阅/羹炙虽寒/或且变味/亦不觉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开篇交代书斋,明窗素壁,幽静宜人环境;陈设虽简,但书桌、书架、座椅、卧具、琴磬等杂物,一应俱全,为下文描绘书斋主人嗜书如命、沉醉此间的书痴形象做了铺垫。

B . 作者性格严厉急躁,不谙世事,不近人情,读书入迷时,常对家人呵斥怒责,并拒绝会见访的客人,因而经常得罪访者,造成了紧张的人际关系。

C . 作者夫人主持家务,井然有序,客观上“纵容”了丈夫的“醉书”习性;当作者对这种习性悔而思改时,她幽默地表示反对,可见她主观上对丈夫的“醉书”持赞赏态度。

D . 作者本打算戒除“醉书”的习性,但又考虑到男人痴迷诗文总胜于沉溺女色等因素,最终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放弃了这种打算。

(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至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

②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8. (7分) (2019高二上·金台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元日田家①
薛逢
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檐晓尽开。

蛮榼②出门儿妇去,乌龙③迎路女郎来。

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

长笑士林④因宦别,一官轻是十年回。

【注释】①本诗作于作者贬官四川之时。

②蛮榼:酒器。

③乌龙:晋朝时,民俗以“龙”字为家犬命名。

后世以乌龙泛指犬。

④士林:此处指读书人。

(1)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诗首联描写了南村和北村不同的风景。

在元日这天,家家户户很早就打开了家门。

B . 诗歌前三联写出当地淳朴的民风。

元日百姓的生活热闹却又不失田园生活特有的祥和。

C . “但”字写元日这一天百姓相逢之后只彼此祝福健康长寿,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的告诫。

D . “暮景”一词含义丰富,既指一日之“卷”,也指一年之“暮”,亦可指一生之“暮”。

(2)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五、默写 (共1题;共10分)
9. (10分) (2017高三下·浙江月考)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客喜而笑,________。

肴核既尽,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2)浔阳江头夜送客,________。

________ ,举酒欲饮无管弦。

(白居易《琵琶行》)
(3)悲夫!有如此之势,________,日削月割,________。

(苏洵《六国论》)
(4)草创未就,________,惜其不成,________。

(司马迁《报任安书》)
(5)关山难越,________;萍水相逢,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13分)
10. (3分) (2017高一上·南涧月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l5个字。

呼吸作用根据________,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在正常情况下________,是高等植物进行呼吸的主要形式,但在缺氧条件和特殊组织中植物可进行________,以维持代谢的进行。

11. (10分)(2020·浙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漫画《通途异路》,按要求答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