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_初中音乐4.1英雄凯旋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巴罗克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能够自信、有感情地歌唱《英雄凯旋歌》,并能表现歌曲亲切自豪的音乐情绪。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唱《英雄凯旋歌》,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感受变化音的音乐表现。
通过欣赏《G弦上的咏叹调》,体验乐曲的音乐风格及情绪,完成聆听与思考中的“乐曲说明”。
知识与技能
能够说出清唱剧的含义。
能够说出作曲家亨德尔的代表作品及其音乐创作特点。
能够说出巴赫的代表作品及其在西方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歌曲片段关注歌词,说出歌曲演唱的什么场面?
2、老师介绍歌曲名字,共同认识作曲者以及“清唱剧”
【设计意图】
利用音响直接导入新课,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
并知道作曲家亨德尔及其作品英雄性和史诗性的主要风格特点以及清唱剧的含义。
二、学唱歌曲
• 1、视唱主题旋律
【设计意图】熟悉歌曲的主要旋律,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2、完整聆听歌曲,学生为歌曲分段落,分析歌曲的结构。
【设计意图】完整体验歌曲的英雄性风格,根据市场旋律为歌曲划分结构,为下一部的分部分学习奠定基础。
3、分三部分学习歌曲。
A、直接跟琴演唱第一部分的歌词。
通过情绪线条分析第一部分情绪变化,用正确的情
绪演唱歌曲第一部分。
B、分析第二部分,着重演唱变化的小节,分别弹奏有#5、#4的乐句和5、4的乐句,
学生聆听分辨,并跟琴演唱歌曲第二部分。
C、学生展示演唱第三部分,明确这是第二部分的重复。
4、观察力度记号,注意歌曲中的强弱变化,完整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
AB两段旋律的视唱对歌曲的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让学生首先接受这两段旋律,慢慢的再在歌曲中的变化音和一字多音的练习中解决难点。
并能用情绪线条的方式表现歌曲的情绪。
三、表演歌曲
表演英雄得胜归来百姓夹道欢迎时的盛大场面,几名同学扮演英雄,其余同学夹道欢迎齐唱《英雄凯旋歌》,最后一部分全体踏步走,在行进中表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在行进中感受英雄得胜归来时的热闹场面,并更加生动完美的表演唱歌曲。
四、拓展练习
完整聆听《哈利路亚》,再次感受亨德尔作品的风格特点。
【设计意图】
通过拓展试听,进一步感受亨德尔的作品风格特点。
五、课堂总结
音乐是一种文化现象,欧洲古典音乐是欧洲文化的结晶。
它的创作背景分四个时期,今天我们感受了巴罗克时期的清唱剧大师亨德尔的两首作品,在庄严而华丽的乐章中完成了一次音乐的洗礼。
由于我校学生来自农村,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别,对于有特长的学生,我会尽量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在教学中,有些学生能通过点拨就可以学会,而有些学生则要进行反复的训练。
学习乐理知识有时让学生感到枯燥,甚至个别学生会感到厌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班级小组建设对课程进行起了很大的作用。
学习中小组都设有奖励分和处罚分,奖励分主要是奖励给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小组,个别能抢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的个人也可以为小组获得奖励分;处罚分则是针对小组中有违反纪律的现象。
通过教学实践,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不断增强,同学们以得奖励分为荣,以被扣分为耻辱,学习热情高涨。
为了得到更高的奖励分同学之间学习上也是互相帮助,达到了我在教学设计中面向全体的目的。
同学们以得奖励分为荣,以被扣分为耻辱,学习热情高涨。
为了得到更高的奖励分同学之间学习上也是互相帮助,达到了我在教学设计中面向全体的目的。
对于学习歌谱,学生的畏难情绪特别大,为了孩子们能顺利完成乐谱视唱,课下布置了相关预习作业。
能够熟练认识谱子,课上再通过琴来纠正自己的音高。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自信,有时我也会布置学生准备一首他们自己喜欢的曲谱歌词,当然最好是老师没听过的,然后我用最短的时间演唱给学生听。
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对歌谱的学习兴趣果然增添了不少。
“世界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这句话虽然比较极端,但、想想除了智力因素以外,连海伦凯特都可以成为那么优秀的人,还有怎样的学生是教不好的呢,作为老师,我们要用我们的爱心,去真心关怀爱护每一个学生,做到真正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
1、教学内容
本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内容,从视唱两段主题旋律到加歌词演唱歌曲,变化音的音高掌握等内容掌握很熟练。
但是对于歌曲的力度变化以及歌曲情绪的整体处理还存在着一定的欠缺。
由于歌曲较长,所以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处理不好,主要原因还是课上时间较短,学生把握不准确。
2、表演创编
学生对于歌曲的创编非常好,并能通过肢体语言在行进中表现歌曲。
只是由于时间比较短,同学们的动作不够规范,动作不够整齐,还需要精心制作一下。
3、课堂参与
音乐课堂是一个全体参与的过程,可能有同学存在五音不全或者性格内向的特点。
但是这都不应该影响课堂的参与。
只是个别同学的兴致似乎不高,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需要激发他们的兴趣。
《英雄凯旋歌》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西乐撷英》。
本单元共三个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一、编写意图:
“西乐撷英”是系列单元,内容涵盖了欧洲巴罗克音乐、古典乐派、浪漫乐派、民族乐派等不同的音乐风格流派的代表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本册书中的这个单元主要介绍巴罗克音乐及古典乐派的代表作曲家及其作品,让学生在学唱歌曲和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感受作品的不同
风格和特点,了解代表作曲家的生平和创作特点。
采取多种音乐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及良好的聆听习惯。
二、作品背景
《英雄凯旋歌》是亨德尔的清唱剧《犹大.麦卡白》中的一段大合唱。
这部清唱剧写于1747年,剧情选自《圣经.次经.麦卡白传》,内容是讲犹大在死后成为犹太领袖,于公元前165年率领军民推翻叙利亚的统治,占领耶路撒冷,回复圣殿祭祀的故事。
歌曲有两个曲调组成,A主题雄壮明快,带有民歌色彩,容易上口。
B主题同样是明快的,但在反复时略有变化,在原曲基础上发展而成。
三、作品结构
歌曲由三大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均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
歌曲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均为第一部分的变化再现,力度从第一部分的“P”到第二部分的“mf”,再到第三部分的“f”。
表现了英雄得胜归来时雄壮威武、万众颂扬、酣畅热闹的场面。
1、《英雄凯旋歌》选自歌剧_______________,作曲者是______
2、《英雄凯旋歌》由____大部分组成,每个部分为带再现的_________________曲式结构。
3、清唱剧是一种介于______和______之间的多乐章大型声乐套曲,包括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由_______________伴奏。
4、亨德尔是____国作曲家,代表作品有清唱剧_____________、管弦乐组曲____________。
5、亨德尔的清唱剧唱段《哈利路亚》中“哈利路亚”的含义是指:______________
一、转变思想,改变旧的师生教育学的旧模式
以前课上总是我滔滔不绝,提问几秒就忍不住“引导”学生说出答案,甚至直接说出答案。
自我感觉学生都会了,其实不然。
尤其是这种情况下造成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是越来越遥远。
可是本课,我说的少了,做的多了,语言也以鼓励表扬为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要想上好一节课,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师生之间的相互配合。
有时候我们总是在埋怨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参与活动不积极,其实不然。
关键在于我们老师怎么去引导,只要你下了功夫,努力去激发孩子的兴趣,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鼓励孩子才能让他们更加自信的去参与活动。
从而让整堂课更加活跃。
不过本节课我觉得自己的语言亲和力很很欠缺,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去哄,这样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可,愿意并喜欢与你共同学习。
二、别让钢琴成为依赖
音乐课堂离不开钢琴,只要有学生唱,就会不由自主的为学生弹奏。
在钢琴的带领下,学生唱的很尽兴,也很动听。
可是离开琴以后的效果则很少去检验。
其实离开琴之后清唱的效果才是真正的水平。
本课仍然如此。
面对比较困难的谱子,不敢放手,我觉得今后可以大胆一点,放手孩子。
让钢琴只是成为一个教学的辅助工具使用,给音、听辨、校对等。
三、不仅要会唱还要会听辨
教唱课,除了唱还是唱。
就算听,也是简单的听而已,没有辨。
会唱一首歌的旋律,不代表会听辨一首歌的旋律。
尤其是这首歌相似的地方很多,应该发挥孩子的耳朵,让他们去用心听每一部分的细微变化。
比如个别的音符、节奏,这些都对孩子的耳朵很有锻炼性。
我们老师就该抓住课堂上的每个环节去训练孩子的音乐素质。
一段音乐的视听区别可能有困难,可以只听那么一两个音。
比如说歌曲中的变化音,可以跟原因对比听辨。
这样,对歌曲中音高的把握也是很有好处的。
很长更多的是一种感性的表达,而会听辨则需要更多的理性思考。
譬如音是高是低?是强是弱?是快是慢?唱的音和钢琴弹的音是否一致等?
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橱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
学习并掌握必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船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
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课程目标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这三个维度表述。
内容标准
一、感受与鉴赏
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内容】音乐表现要素
【标准】感受歌曲《英雄凯旋歌》的美妙旋律,能够用行进中的步伐模仿欢迎英雄归来时候的雄壮场面
【内容】音乐情绪与情感
【标准】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根据歌曲的旋律画出相应的旋律线条,进而感受歌曲的不同情绪,同时用声音表现歌曲的不同情绪。
【内容】音乐体裁与形式
【标准】能够通过模唱感受不同音符的音高差别。
【内容】音乐风格与流派
【标准】聆听演唱歌曲,进而感受作品的巴罗克风格以及清唱剧的特点。
二、表现
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内容】演唱
【标准】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
能够对前奏作出反应。
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齐唱。
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内容】综合性艺术表演
【标准】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
能够配合歌曲用身体做动作。
能够在律动、集体舞、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内容】识读乐谱
【标准】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
分辨变化音的与还原音的音高差别并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
三、创造
创造是发挥学生想像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音乐创造包括两类学习内容:
【内容】即兴创造
【标准】能够将歌曲用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等加以表现。
能够在唱歌或聆听音乐时即兴地做动作。
《英雄凯旋歌》中要求根据歌曲的风格特点用行进中的步伐来表现歌曲的节奏和情绪。
【内容】创作实践
【标准】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创作节奏或旋律。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
【内容】音乐与社会生活
【标准】感受生活中的音乐,乐于与他人共同参与音乐活动。
能够通过广播、电视、磁带、
CD等传媒听赏音乐。
能够参加社区或乡村的音乐活动。
【内容】音乐与姊妹艺术
【标准】能够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
能够用简明的表演动作表现音乐情绪。
【内容】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标准】能够用简单的韵律动作配合不同节奏、节拍、情绪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