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及思考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及思考题
一、简答及论述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5.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实用性。

6.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7.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8、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体现在哪里?
9、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是什么?
10、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1、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的辨证统一?
12、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哪里?
13、运用所学原理谈谈人如何超越自我?
14、论述生产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15、运用实践和认识相互关系的原理,分析互联网的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影响?
16、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如何处理矛盾与和谐的关系?
17、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

18、如何理解社会发展道路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19、怎样理解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0、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有何区别?怎样理解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
21、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含义是什么?如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阶段性?
22、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确定的?
23、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分别有什么样的关系?
2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25、货币有哪些职能,其中基本职能又是什么?
26、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实现形式和作用。

27、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分别是什么?
28、什么是劳动力,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各有什么特点?
29、为什么说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代替是历史的必然?
30、资本积累的源泉与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3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分别是什么?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与根源各是什么?
34、谈谈你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特点及其实质的认识。

35、试论述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形成过程的理论及其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

36、如何从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来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38、如何在大学生活中体现自己的理想信念追求?个人理想如何才能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
39、学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有哪些重要思想收获?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什么重要意义?
40、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体现在哪里?
41、运用辩证法的相关原理分析产生腐败的原因。

42、运用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分析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利弊优劣。

43、结合纪录片《大国崛起》,探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历史条件和因素。

44、为什么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
45、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46、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47、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48、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为什么是对立统一规律?
49、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

二、材料题
1、在19世纪中期马克思写《资本论》时,当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工资水平,约比德国、俄国等大陆落后国家的工资高出5%。

从那时到现在,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的工资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额。

试用有关资本主义工资的原理,说明资本主义各国工资水平存在差距主要原因。

2、美国是当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仍然存在着失业工人。

据美国劳工部发布的资料,2000年5月美国有600多万人失业,失业率达到4.9%。

试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原理,阐明这一现象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伴侣。

3、根据下列有关失业问题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在经合组织发达国家中,欧盟失业问题最为严重。

1997年,欧盟15国平均失业率达
10.7%,而美国为5.0%,日本为3.3%,欧盟经济首强德国,1970年~1980年间失业率为2.5%,1980年~1990年问为5.7%,1997年为10.0%,1997年大约为1970年~1980年年均数的4倍。

——摘自1998年《人民日报》
材料2
当前日本经济的“弱需求”相当顽固,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的改变。

例如,对人们的消费心理影响最大的失业问题不仅难以在短期内改善,而且进一步恶化。

其原因是结构性失业人数迅速增加,在4.3%的完全失业率中,因为经济萧条引起的失业仅占1.3%,结构性失业占3.0%;进入1998年以来非自愿性失业人数迅速增加,反映了越来越多的人是因为企业经营恶化而被迫失业的。

——摘自1998年11月12日《人民日报》
材料3
我们对国有企业进行减员增效等深化改革的工作,是前进中的问题,同西方国家经济危机时期发生的大量失业现象是根本不同的,也不同于我国60年代初经济困难时期出现的就业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况。

——摘自江泽民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998年5月15日《人民日报》)
请回答:
(1)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失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1、2,说明二次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失业的新特点。

(3)根据材料3,说明我国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分流与西方国家经济危机时期发生大量失业现象的根本不同。

4、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美国国会预算局1999年9月公布的数据显示:1977年以来,全国人口当中,占1%的富有阶层的年收入显著增长,中间阶层增长不大,占20%的底层大众的实际收入下降。

目前,约有40%的家庭没有财产,或只有几千美元的财产,许多家庭的负债大于财产。

贫困人口的集中居住,形成了遍及大小城市的贫民区……1999年,英国约有1450万人处于贫困之中,1000万人的月积蓄不足10英镑,950万人无法支付供暖、隔热费用,400万儿童缺少正常的生活条件。

材料2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有三个资金来源:一是劳动者(投保人)上交的保险费,二是雇主为雇佣人员交的费,三是政府拨的财政补贴。

工人的保险费,是直接从工资中扣除的。

……法国工人要上交37年半,年满60岁退休之时才能领到相当于原来工资25%的保险费(年金)。

上交不足37年半,保险年金就要打折扣。

英国工人须交156次费,年老退休时才能领到基本年金。

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劳动者每年所交的社会保险费和个人所得税,平均高达家庭收入的1/3。

业主按工资比例为工人交费……政府财政补贴则是从增税中开支的.
材料3
《1999年美国总统经济报告》承认,在美国,对已经接近退休年龄的人来讲,人均存款数额的差别很大。

其中至少10%以上没有任何银行储蓄,30%低于1200美元,而最上层的10%则高于20万美元。

1997年,德国有10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大城市中每6个年轻人就有一个靠救济金生活,而富翁的财产则增加了上百倍。

请回答:
(1)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

(2)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说明了什么?
(3)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看法。

5.分析下列有关股份制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据报载,早在17世纪中叶,股份制就开始从资本主义合作制企业中产生。

1660年英国东印度贸易公司已是股东550人的最初的现代意义的股份公司。

英国1825年依靠股份铁路公司建成了第一条铁路。

美国在1825年也是通过股份制铁路公司建成第一条铁路。

19世纪末,英国首先发行低面值的l英镑股票,通过小面额股票吸收社会游资。

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次大战后,股份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股份公司十倍、数十倍、成百倍地增加。

股份公司迅速地扩展到工矿业、流通业、公用事业等几乎一切经济领域,其最突出的变化是股权散化。

材料2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对股份制作过许多精辟论述,他们指出:“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修建铁路的程度,那末恐怕直到今天世界还没有铁路。

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


“在工业上运用股份公司的形式,标志着现代各国经济生活中的新时代……它显示出过去
料想不到的联合的生产能力,并且使工业企业具有单个资本家力所不能及的规模”
“股份制——它是在资本主义体系本身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私人产业的扬弃;它越是扩大,越是侵入新的生产部门,它就越会消灭私人产业。


“这种向股份形式转化本身,还是局限在资本主义界限之内:因此,这种转化并没有克服财富作为社会财富的性质和作为私人财富的性质之间的对立,而只是在新的形态上发展了这种对立。


“在股份内,已经存在着社会生产资料借以表现为个人财产的旧形式的对立面。


“由股份公司经营的资本主义生产,已不再是私人生产;而足为许多结合在一起的人谋利的生产。


材料3
10多年来,深圳市在大量的竞争性行业中,公有制经济普遍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并通过建立一大批国有与集体、国有与外资、国有与民营等互相参股的股份制企业,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形式的公有制模式。

如深圳中兴新公司1992年组建时注册资本200万元,其中国有出资153万元,占总股本的51%,民营企业出资47万元,占总股本的49%。

由国有公司控股,授权民营企业经营,经营者以所持股本和分配权益作抵押,保证国有资产按一定比例增值。

仅5年的时间,国有净资产总额增至2.1亿元,增长百倍。

深圳开发科技公司成立于1985年,当时国家投资2印万美元与外方合作,外方以知识产权和销售网络折价入股,占有34%的股权,经过12年的发展,现在公司的总资产扩张到25.8亿元,净资产增长到10亿元。

又如赛格集团,从贷款2600万元起家,先后通过与日本、香港等客商成立中外合资企业,用4亿元资产控制并盘活了40亿元资产,实现了国有资产的迅猛扩张,发展成为总资产近百亿元、净资产逾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国有净资产11年间增长了35倍。

请回答:
(1)什么是股份制公司?它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2)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股份制公司如何评价?
(3)如何认识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股份制改革?
6、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二战后,西欧各国的国有经济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到70年代初,这些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达到30%左右。

到80年代初,日本国有经济成分也在国民经济中占35%左右,即使国有经济发展较慢的美国,其国有经济的比重也占了10%左右,而法国一度高达40%。

材料2
据世界银行《1995年世界发展报告》的统计,1993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央政府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美国为23.8%,德国为33.6%,英国为44.5%,法国为44.5%,意大利为45.5%。

材料3
据英国《经济学家》1978年底刊登的材料,在采煤、石油、钢铁、汽车、造船、电力、煤气、铁路运输、航空、邮政、电讯等11个重要经济部门的生产中,国有经济的比重达到50%~100%的部门,联邦德国和荷兰各有7个,意大利、瑞典和西班牙各有8个,法国有9个,英国、奥地利各有10个。

1973年,西欧各国国有资产在金融业资产中的比重,奥地利为82%,意大利为75%,法国为60%,英国为20%。

材料4
80年代,英国政府首先发动非国有化运动,大规模向私人出售国有资产。

到1988年底,英国出售的主要企业约25个,占国有资产总值的1/3以上, 而国有经济的比重已下降到6.5%。

1986年法国希拉克政府开始推行非国有化,已出售10个国有公司,累计收入770亿法郎。

其他发达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在80年代也都规模不同、时间长短不一地先后推行过非国有化。

到90年代初西方国家的国有经济比重平均仅占7%左右。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2,说明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

(2)结合材料3,说明资本主义国有企业主要的行业分布。

(3)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如何理解评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国有化浪潮和非国有化浪潮。

7、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自1991年以来,美国经济已经连续增长了10年,但在2000年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第一、二、三、四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4.8%、5.6%、2.4%和1.4%。

调查显示,2001年1月份美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下降。

另外,2001年2月以来纳斯达克指数一路下跌,3月12日首次跌破2000点(而2000年3月10日纳指为创纪录的5132点)。

材料2
据报道,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001年3月20日宣布再次将联邦基金利率和贴现率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使这两项利率分别降至5%和4.5%。

这是美联储该年的第三次降低利率。

请回答:
材料1和材料2之间有无关联性?为什么?
8、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陈大会:(《经济半小时》记者,以下简称陈)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上,朱总理再次强调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那么说明中央对这项财政工作是认可和支持的。

但是很多老百姓觉得,积极的财政政策前面“积极”这两个字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
项怀诚:(以下简称项)从宏观的经济政策来说,财政政策主要就是两种,一种叫做紧缩的财政政策,一种叫做扩张的财政政策。

陈:扩张和积极是相对应的,为什么到了中国变成了“积极”这个词?
项:我觉得在中国,完全讲扩张老百姓是不是一下子接受不了。

用一个中性的、中国人特别熟悉的词,老百姓更容易接受。

因为扩张要扩大赤字,扩张要增加国债。

中国人从民族心理上对于赤字扩大,态度都有点害怕,对于债务增加得太快也有点担心。

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好心。

材料2
1998年,中央政府的财政赤字为918亿;1999年为1797亿;2000年预算赤字为2299亿,2001年预算赤字为2600亿。

请回答:
(1)简述国家宏观经济调节要达到的目标。

(2)政府是怎样利用财政政策干预经济的?
(3)你是怎样看待最近几年我国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

9、在长岛的一个实验室里,沿墙有一排瓶子,里面的一群群果蝇具有超凡能力,因为研究人员给它们植入一种基因,结果它们具有过目不忘的记忆。

培育这些果蝇是为了对参与长期记忆的基因和分子进行鉴别。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蛋白质能起到逻辑开关的作用,向神经细胞发出信号,决定着记忆转瞬即逝,还是永远储存。

最近对这种叫CREB的开关的研究,的确使科学家们“又从一个新的高度去了解记忆的机理”,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内外科医学院的神经生物学家埃里克·坎德尔博士说。

他指出,很多分子介入了对象长期记忆这类复杂东西的控制活动。

CREB开关的研究为我们带来了一线希望,有助于我们揭开关于大脑的一个谜团,即大脑是如何决定把什么长期保持,什么短期保存。

CREB开关是一种新证据,说明蛋白质与各种记忆过程之间具有紧密联系。

研究人员确信,细胞里的CREB开关打开后,它将引发其他蛋白质的合成,这些蛋白质又通过辅助神经细胞之
间生成新的连接方式,最终结成长期记忆。

当开关关闭后,CREB停止生产结成长期记忆的蛋白质,以防止形成无用的记忆。

在果蝇等一些物种中,CREB即所谓的转换因子,它是细胞核内一种绑在DNA上的蛋白质,它还能导致周围的基因转换成蛋白质。

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神经细胞是如何使CREB进行开关的。

是一种叫CREB激发器的蛋白质将它打开,又由叫做CREB抑制器的蛋白质将它关闭。

CREB开关的状态,似乎依赖CREB激发器和CREB抑制器在神经细胞中的优势平衡。

储存记忆需要优势的CREB激发器。

研究人员相信,激发器和抑制器之间保持平衡。

他们怀疑,CREB 抑制器的存在,可防止存入那些无聊和不必要的细节信息。

“记忆不是仅仅储存信息,它是储存有用的信息。

”长岛冷泉港实验室的神经科学家阿尔西诺·西尔瓦博士解释说,你可把CREB 抑制器想象成记忆的过滤器,CREB抑制器一直起支配作用,但是一旦发生一些重要事件,比如情感的强烈撞击,就会使得CREB抑制器从神经细胞中除掉,或提高CREB激发器的水平,使大脑细胞足以营造永久记忆。

([美]尼古拉斯·魏德编张旭东译《造化之极:大脑》第132—135页长春出版社出版 2001年)
回答问题:“大脑记忆的分子基础”的哲学意义是什么?(提示:意识的本质)
10、(1)[宋] 陆九渊:“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仅曰宙。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东南西北海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象山先生全集·杂说》)[译文] 上下四方叫做“宇”,古往今来叫做“宙”。

宇宙就是我的心,我的心就是宇宙。

千万世以前,有圣人出现,此心相同,此理相同;千万世以后,有圣人出现,此心也相同,此理也相同;东西南北四方有圣人出现,此心都相同,此理都相同。

(2)[宋]张载:“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至静无感,性之渊源;有识有知,物交之客感尔。

客感客形与无感无形,惟尽性者一之。

”(《正蒙·太和篇》)[译文]太虚没有固定的形体,它就是气的本来状态。

气凝结聚合为有形的万物,分化解散为无形的太虚,它的聚散变化不定的形态是暂时的。

太虚极静而没有外感,它是人之性的根源。

人与外物相接触,才产生了知识。

客感客形与无感无形[虽然不同,但归根到底都是一气之变化],只有穷尽事物本性的人,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

回答问题:上述两段文字讨论的共同问题是什么?其观点有什么不同?(提示:物质观)
11、当代的环境问题,是人类历史上各个阶段环境问题的历史发展和集中表现。

我们当今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空气污染严重。

目前全世界的工厂和电厂每年向大气层排放的二氧化碳有200 多亿吨。

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了25%, 目前浓度为350ppm, 预计到
2050 年将增加到600ppm, 约为现在的一倍。

严重的空气污染造成地球升温。

第二是世界性水源危机。

由于人口的膨胀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用水量持续上升, 加上水源污染严重 , 致使世界上60% 的地区面临着淡水不足的困境,40多个国家的水源严重匮缺。

每年有上千吨石油、几百万吨垃圾、几万吨有毒金属倾倒大海,使海洋受到污染,海洋生物直接受到危害,水生有机体、鱼类和其他微生物大量死亡。

第三是森林惨遭毁灭。

森林是人类的摇篮,没有森林便没有人类 , 可是它正遭践踏。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地球上每分钟有20000平方米森林被毁掉。

1950年以来,全世界的森林已损失了一半。

预计到2020年,森林面积将下降到下降到 0.18 亿平方千米。

人均森林面积已由1975年的 6800平方米下降到2000 年的3300平方米。

森林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质的最大生产者和蓄积者,是“生物资源库”和“绿色蓄水库”。

森林的破坏是水土流失、洪水泛滥、土地沙漠化、物种退化的主要原因。

第四是物种不断减少。

据英国剑桥保护监测中心1986年的统汁 , 全世界处于灭绝边缘和处于严重威胁之中的哺乳动物有406种 , 鸟类593种,爬行动物209 种,鱼类242种,以及其他昆虫、蝴蝶等 67种。

在未来到30一40年中,将有6000种植物在地球上消失。

由于森林的破坏,地球上原有的500一1000万生物物种中,现在平均每天有一个物种消失,预计到本世纪末,地球上的物种将损失 1/5。

同时,由于森林和草原的破坏,植被的消失,大大加速了土地盐碱化和沙漠化的进程。

地球上已经沙漠化和受其影响的地区高达3843万平方公里,而且每年递增100-150万公顷。

第五是臭氧层变薄。

臭氧层可以过滤太阳紫外线, 是生命在地球上生存的保护屏障。

现在人类活动释放的污染物质主要是电冰箱、空调器、喷雾器和某些工业过程排放的氟氯短类物质, 导致臭氧层破坏。

现在开发氟氯短替代物质虽然取得进展,但是氟氯短类物质排放到高空后,会存在相当长的时间,对消耗臭氧的作用有延续性现在臭氧空洞继续扩大,保护臭氧层的问题仍未解决。

回答下列问题:
(1)怎样理解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关系?
(2)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12、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为为满足人民群众对旅游、购物、娱乐、教育、交往等方面的需求,从2000年开始,我国每年规定了三个长假期,即“五一”、“国庆”和“春节”,每个假期都有7天,希望能利用这三个“黄金周”,鼓励大家消费、旅游,把庞大的购买能力释放出来,借以刺激经济增长。

在“黄金周”里,市场需求旺盛,经济贸易活跃,交易额明显高于平常非假日,由此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经济景观,
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假日经济。

据报载,首次实行长假的2000年“五一节”,全国旅游市场盛况空前,光北京的游客就达200多万人,各游览景区游人如织,各宾馆旅店客房纷纷告满,商场营业额猛增,假日经济着实“火”了北京。

其他各旅游景区也出现了“井喷式”的旅游高潮。

上千万的旅游者从名胜古迹和自然山水中得到了愉悦的满足,更多的劳动者在休闲中获得了轻松。

假日经济成为经济生活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回答问题:从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的角度,分析假日经济现象的哲学意义。

13、历史上每一个新社会制度的诞生到最终确立,都要经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资本主义的产生也是如此。

翻开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其间经历了数百年。

14、15世纪,在地中海沿岸就稀疏地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16、17世纪西欧诸国普遍地发展起了工场手工业。

资产阶级提出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的革命要求,最早是通过尼德兰革命(1566~1609年)表现出来的。

而英国革命(1640~1688年)则标志着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第一次重大政治胜利,宣告资产阶级社会秩序诞生。

此后的法国革命(1789~1794年),则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开创了资本主义更为普遍的发展时期。

然而,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最终确立下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仅以英法两国为例,便可略见一斑。

英国革命发生以后,其国内发生了数次封建残余的武装叛乱,先后折腾了130多年。

法国也发生过三次大的复辟斗争,法兰西共和国与法兰西帝国巅来倒去,折腾了80多年。

但是,这些挫折和反复,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趋势。

到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终于在欧洲普遍确立下来。

回答下列问题:
(1)资本主义制度为什么会最终战胜封建制度?
(2)资本主义制度为什么历经曲折才最终战胜封建制度?
(3)面对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14、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建立健全“以道德为支撑,以产权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信用是道德的基础,也是法制的基础。

如果这个基础不牢固、不坚实,民主和法制就无从谈起,三个文明建设也无从谈起。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循规蹈矩的诚信经济。

我们常讲的“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就是要讲诚信。

如果诚信缺失,那么就会造成市场乃至整个社会秩序的脆弱。

时下,经济领域信用缺失现象确实不少:银行滥账、呆账,农民工工资拖欠,市场伪劣假冒猖獗,工程项目暗箱操作……似乎都成了难医的痼疾。

这些令人寒心的失信现象,不但损害了社会的健康发展,而且也危害了广大群众的利益,更为重要的是还败坏了党和政府的执政、行政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