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 语文句式变换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句式变换
1.综合性学习
5月8号的早晨,梅子一进教室就开讲了:今天可有意思了,一女的上车,刷卡支付没有成功,司机提醒她重新支付,那女的一下子就激动起来,指着司机一直说,一直说,司机就一直忍着,一直忍着。

我看司机握方向盘的手有点抖。

到站了,咱班梦如同学递给司机一张字条,回头笑了笑,就下车了。

我看司机打开字条,笑了,像开了朵花。

同学们都围过来,问梦如写的啥。

梦如说:“也没写啥,就简单几句,”
语文课代表听了,摇头晃脑地说:“梦如一笑百媚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1)请在横线上为梦如补写恰当的话,使之符合上下语境。

(2)梅子说:“我们要为梦如点赞!我先说,大家接着来说。


梅子:我为梦如的友善点赞,你看她并没有因为自己到站了就对司机漠不关心。

我为梦如的________点赞,你看她_________
【答案】(1)叔叔你好!我是车上的一位学生,请你不要因为一件小事情,就把好心情弄没了,可能阿姨也不是故意的。

希望你开心每一天。

(2)机智;用写字条的方式安慰司机,让司机会心、暖心,又避免了尴尬。

(还可以从细心、责任等角度思考)
【解析】【分析】(1)结合前文可知,司机被一位女乘客不停地说,很生气,结合“司机打开字条,笑了,像开了朵花”可知梦如写的是宽慰司机的话,所以填上宽慰司机的话语即可。

示例:叔叔你好!我是车上的一位学生,请您不要因为一件小事情,就把好心情弄没了,可能阿姨也不是故意的。

希望您开心每一天。

(2)考查仿写句子。

参照示例,我们还可从梦如表现出的机智、对司机心理的理解等不同方面来表达对她的赞美之情,注意表述时要与示例的句式、结构一致。

示例:我为梦如的善解人意点赞,你看她在安慰司机的同时,还能体谅女乘客。

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⑴叔叔你好!我是车上的一位学生,请你不要因为一件小事情,就把好心情弄没了,可能阿姨也不是故意的。

希望你开心每一天。

⑵机智;用写字条的方式安慰司机,让司机会心、暖心,又避免了尴尬。

(还可以从细心、责任等角度思考)
【点评】⑴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

语言表达需简明、连贯、得体。

⑵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仿写要看示例,续写要把握好语境,改写要注意变化。

答题时弄清句式结构特点、前言语意,弄清句子所在的语境后,再予以针对性作答。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作者对描画的物件,必须要有深入的研究,有严格的选择、充沛的感情、高度的加工。

绝不能把描写物件变成说明性的图解或地理志,使观者看了suǒ然无味、无动于zhōng,这样当然谈不上什么意境。

没有意境或意境不鲜明,绝对创作不出引人入胜的山水画。

意境的创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我在画水墨山水时,感觉到自己就像进入战场,在枪林弹雨中。

因为画在宣纸上不能涂改,所以一点疏乎差错都不行。

每一笔都要解决形象问题,感情问题,远近虚实、笔墨浓淡等问题。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suǒzhōng
充沛________然无味无动于________
(2)选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引人入胜”中“胜”的意思是()
A.胜利
B.比另一个优越
C.优美的景物或境界
D.能够承担或承受
(4)把画线句改为反问句。

【答案】(1)pèi;索;衷
(2)疏乎;疏忽
(3)C
(4)这样还谈得上什么意境呢?
【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汉字字音和字形的积累答题,注意“索”不要写成“锁”;“衷”不要写成“中”。

(2)根据平时对字形的积累可知,“乎”应为“忽”。

(3)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

多指山水风景或文艺作品。

据此可知这里的“胜”意思应为优美的景物或境界。

(4)这是一个否定句,改成反问句时要加上反问词,要把这个句子变为肯定句,句末用问号。

故答案为:⑴pèi;索;衷
⑵疏乎;疏忽
⑶C
⑷这样还谈得上什么意境呢?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汉字字音和书写的掌握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时要认真审题,结合平常所掌握的常用词语的音形义判断题中所用词语的书写和注音。

对一些形近字要做到准确辨析,明确它们的异同及用法。

⑵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字形的能力。

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写好每个汉字,注意形声字、形近字、音近字等,还要注意根据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字。

⑶本题考查理解词义的能力。

汉语里有不少词语都是多义词,对于多义词的理解一定要结合语境,另外平时的学习中要多阅读,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⑷本题考查句式转换的能力。

句式转换包括:单句与复句之间的转换、肯定句与否定句之间的转换、祈使句与疑问句之间的转换、陈述句与反问句之间的转换等。

答题时要注意,
无论句式怎么转换,句子的意思不能变。

本题要求将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再就写景说,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得唯妙唯肖,都要费许多笔墨。

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完全境遇便呈露眼前,栩栩如生。

譬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diān。

”四十字把乡村风景描写得多么真切!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diān
譬如狗吠桑树__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栩栩如生”中“栩栩”的意思是________。

(4)把画线句改为陈述句。

【答案】(1)pì;fèi;颠
(2)唯妙唯肖;惟妙惟肖
(3)形容活泼生动的样子
(4)四十字把乡村风景描写得很真切。

【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汉字字形和字音的积累答题,注意“譬”不要读成“bì”,"吠"容易读错,“颠”不要写成“巅”。

(2)根据对成语的积累可知,“唯妙维肖”应为“惟妙惟肖”。

(3)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故“栩栩”意思是形容活泼生动的样子。

(4)把句中表示感叹的词“多么”换成“真”“很”等词语,句末用句号。

故答案为:⑴1、pì;2、fèi;3、颠
⑵1、唯妙唯肖;2、惟妙惟肖
⑶形容活泼生动的样子
⑷四十字把乡村风景描写得很真切。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汉字字音和书写的掌握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时要认真审题,结合平常所掌握的常用词语的音形义判断题中所用词语的书写和注音。

对一些形近字要做到准确辨析,明确它们的异同及用法。

⑵本题考查对字形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词语的意思。

⑶本题考查理解词义的能力。

汉语里有不少词语都是多义词,对于多义词的理解一定要结合语境,另外平时的学习中要多阅读,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⑷本题考查把感叹句改为陈述句的能力。

汉语中感叹句一般由表感叹的语气助词和感叹符号构成,感叹句改为陈述句,就是要这些表感叹的成分,改为陈述的语气。

4.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回答问题。

人间第一爱
季羡林
大千世界,爱有多端,但是最纯真、最无私、最无要求回报之心、几乎近于本能的爱,就是母爱。

古今中外谈到母亲的文章,不胜枚举。

我为什么只信“古今”而不讲“中外”呢?因为在这一方面,中外是不相同的。

谈到母亲,或回忆母亲的文章虽然很多,可是我在汗牛充栋的中国的古今典籍中,从来还没有见到哪一个文人学士把这方面的文章搜集在一起供人们阅读的。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极大的憾事。

在年离德劭①为众人尊敬的钟敬文先生的启迪下,邓九平和他的友人们,付出很大的劳动和很多的时间,广闻博采,搜集现当代数百位作家、学者、艺术家回忆母亲的文章,这种异想天开有如张骞凿空之盛举,完全(mí)补了上面提到的憾事。

他们给学术界立了一大功,将会受到中国学术界以及一般人民的欢迎,这是毫无问题的。

谈母亲的文章有什么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呢?每个人一生下来,受到人间的第一爱就是母爱,告诉他(她)人问并不凄清而是充满了温暖的是母亲。

但是人间毕竟不总是充满了温暖的,你前进的道路上也并不总是铺满了玫瑰花。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遇到欢的时候,你会情不自禁地想要分给母亲一份;遇到悲的时候,你只要一想到母亲,你就会立即喜上心头,化悲为喜,又抖(sǒu)精神,抬起头来,勇敢地冲向人生的前程。

我曾经有一个说法:“回忆能净化人的灵魂。

”我至今还坚持此说。

你可以回忆你的老师,回忆你的朋友,回忆你的所有亲爱者,所有这一切回忆都能带给你甜蜜和温(xīn),甜蜜和温(xīn)不正是净化和抚慰你的灵魂的醍醐②吗?但是,对母亲的回忆又岂是对老师和朋友等的回忆所能(pì)美的呢?
我是一个从小就失去母亲的人。

这是我心中最大的创伤,虽起华佗或岐伯于地下,也是无法治愈我这个创伤的。

我一生走遍大半个地球,不管到了什么地方,也不管是花前月下,只要想到我那可怜的母亲,眼泪便立即潸潸涌出。

一直到了今天,我已是望九之年,还常有夜里梦见母亲哭着醒来的情况。

嗟乎!此生已矣,我又不相信来生,奈之何哉!奈之何哉!
《韩诗外传》上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③。

”这是古今同恨的事。

唯愿读这一套书的读者们,仔细玩味每一篇文章中所蕴涵的意义,考虑一下自己对待父母的情况,再背诵一下孟郊那一首有名的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读者如能作出应有的结论,庶④不致辜负这一套珍贵的《新绿文丛》的期望。

【注释】①年高德劭:年岁长,品德高。

劭,shào(品德)美好。

②醍醐:tí hú,古时候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精华。

③子欲养而亲不待:子女想要奉养父母而父母却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④庶:shù几乎,差不多。

(1)通览全文,可知这是季羡林先生为________写的一篇________(文体名)。

(2)文中为什么称母爱为“人间第一爱”?
(3)根据文中的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mísǒu xīn pì
________补抖________温________________美
(4)给句中加横线的词语写出两个意义相近的词。

唯愿读这一套书的读者们,仔细玩味每一篇文章中所蕴涵的意义。

(5)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的主干是什么?
我已是望九之年,还常有夜里梦见母亲哭着醒来的情况。

主干是________。

(6)第2段末句“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极大的憾事”中的“这”指的是什么?(不超过24个字)
(7)文章4,5两段阐述谈母亲或回忆母亲的文章的价值和意义。

不符合该文段意思的是(多项选择)()
A.可以知道人间并不凄清而是充满着温暖。

B.想起母亲,眼泪就会潸潸涌出,甚至在睡梦里哭醒。

C.即使华佗、岐伯再世也无法医治“我”心中的创伤。

D.可以获得甜蜜和温馨,净化和抚慰自己的灵魂。

E.在悲伤的时候,会化悲为喜,抖擞精神,勇敢地冲向人生的前程。

(8)“《韩诗外传》上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是古今同恨的事。

”这句话中的“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古今同恨的事”?
(9)文章末段说:“读者如能作出应有的结论”,其中“应有的结论”应当是什么?
【答案】(1)《新绿文丛》;序言
(2)因为母爱“最纯真、最无私、最无要求回报之心、几乎近于本能”。

(3)弥;擞
;馨
;媲
(4)品味|体味
(5)有情况
(6)未能把回忆母亲的文章搜集在一起,供人们阅读。

(7)B,C
(8)“恨”是遗憾、悔恨之意。

子女想要奉养父母,而父母却已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使自己想要报答母亲的愿望成为终生遗憾。

这种感情和愿望,从古到今都是一样的。

(9)①感谢母爱;②敬重、报答(孝敬)母亲;③从母爱中汲取力量,勇敢地冲向人生的前程。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从文中找打答案。

(2)考查对母爱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擞、馨、媲”容易写错。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辨析情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文。

先理解词义再写近义词。

玩味:细细地体会其中的意味。

所以“玩味”的近义词是“品味、体味”。

(5)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

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即可。

(6)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

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7)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文章4,5两段有关情节,比较判断正误。

(8)考查理解词语,可联系上下文理解,“恨”是遗憾、悔恨之意。

子女想要奉养父母,而父母却已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使自己想要报答母亲的愿望成为终生遗憾。

这种感情和愿望,从古到今都是一样的。

(9)考查对母爱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点评】(1)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

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4)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5)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方法掌握。

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

平时多做练习。

(6)此题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能力。

(7)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8)此题考查对词语、句子的理解能力。

(9)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阿基姆明白,这个直到不久前还生龙活虎的年轻人,此刻内心激荡着怎样的情感。

他了解保尔的悲剧……
“阿基姆,难道你真的以为生活能把我逼进死角,把我压成一张薄饼吗?只要我的心脏还在跳动,”他突然使劲抓住阿基姆的手紧压着他的胸脯,“只要它还在跳动,就别想叫我离开党。

只有死,才能让我离开战斗行列。

老兄,请你千万记住这一点。


阿基姆沉默不语。

他知道这绝不是漂亮话,而是一个身负重伤的战士的呐喊。

他明白,
像保尔这样的人不可能说出另外的话,表达出另外的情感。

(1)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生龙活虎”在句子中的意思是________。

(3)请把文中划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4)请结合原著回答:①文段中“悲剧”指什么?②“呐喊”表达了保尔怎样的心声?
【答案】(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2)形容很有生气和活力
(3)像保尔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说出另外的话,表达出另外的情感?
(4)①“悲剧”指完全瘫痪,双目失明。

②“呐喊”是指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解析】【分析】(1)根据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文学常识及情节的积累可知这段话的出处及作者。

(2)根据平时积累并结合语境理解成语意思。

(3)陈述句成反问句的基本原则是意思不能变,一般要使用“难道”“怎么”等反问词,另外,否定的陈述句要变成肯定的反问句,句末要用问号(?),据此转换句式即可。

(4)根据对这部名著情节的积累可知“悲剧”的内涵以及保尔的心声。

故答案为: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⑵形容很有生气和活力
⑶像保尔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说出另外的话,表达出另外的情感?
⑷ “悲剧”指完全瘫痪,双目失明。

②“呐喊”是指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点评】⑴此题考查的是名著的积累。

学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读名著,掌握名著的作者、故事情节及主要人物。

⑵本题考查词义的理解能力。

被考查的词都比较常见,这类题目在于考查对词语(含成语)的辨识运用能力,要求学生联系语境理解词义。

⑶本题考查句式转换的能力。

句式转换包括:单句与复句之间的转换、肯定句与否定句之间的转换、祈使句与疑问句之间的转换、陈述句与反问句之间的转换等。

答题时要注意,无论句式怎么转换,句子的意思不能变。

⑷本题名著阅读和积累能力,名著阅读着重考查学生对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态。

因此,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课标推荐的中外文学名著,对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内容提要都要有所了解,深入思考,力求从作品中得到一定启发。

六、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64分)
6.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废,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


(1)上面的语段出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应改为________。

(3)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4)你如何理解语段中的“坚强”一词?
【答案】(1)傅雷家书;傅雷
(2)白废;白费
(3)成就的大小、高低,难道是在我们掌握之内的?
(4)①成功时不为胜利冲昏头脑,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

②失败时也不因挫折打击而丧失信心,能够孤军奋斗。

【解析】【分析】(1)根据“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废”“著名的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可得知出自名著《傅雷家书》,作者是傅雷。

(2)“费”是指用掉一些有用的东西,如花费时间、浪费水资源等。

“废”是指一些无用的甚至有害的失去效用的东西,如废气、废墟等。

(3)陈述句改为反问句飞方法,将否定词“不能”改为肯定词“能”,再在“能”前加上“怎么”,句尾加上“呢”,句号改为问号。

(4)根据文段中的“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可知“坚强”的含义指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

故答案为:⑴傅雷家书;傅雷
⑵白废;白费
⑶成就的大小、高低,难道是在我们掌握之内的?
⑷①成功时不为胜利冲昏头脑,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

②失败时也不因挫折打击而丧失信心,能够孤军奋斗。

【点评】⑴本题考查作家作品的把握,注意结合语段明确作者和出处。

⑵本题考查易错字的把握,注意同音字的辨析。

⑶本题考查句式的变换,注意陈述句变为反问句,反问词和语气的运用。

⑷本题考查词义的理解,注意结合语境和词义的理解揣摩词义。

7.李香对我说:“我今天发烧,不能到校上课了,请你替我向老师请假。

”(改为转述语言)
我对老师说:________。

【答案】老师,李香跟我说,她今天发烧,不能到校上课了,让我代她向老师请假。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李香发烧”“不能到校上课”“向老师请假”,应以自己的口吻转述。

注意叙述要明了,文字要简明,用语要得体。

还要注意变换人称。

故答案为:老师,李香跟我说,她今天发烧,不能到校上课了,让我代她向老师请假。

【点评】本题考查口语表达能力。

转述人物和故事,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回答。

8.对下面长句主干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邮票的图案设计、边框的图案装饰、色彩的运用、文字和面值的安排,都凝结着美术工作者的辛勤劳动。

A. 邮票凝结着辛勤劳动。

B. 邮票的安排凝结着美术工作者的辛勤劳动。

C. 图案、色彩、文字和面值凝结着辛勤劳动。

D. 设计、装饰、运用、文字和安排凝结着劳动。

【答案】 D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

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即可。

故:(邮票的图案)设计、(边框的图案)装饰、(色彩的)运用、文字和(面值的)安排,(都)凝结着(美术工作者的辛勤)劳动。

即:设计、装饰、运用、文字和安排凝结着劳动。

故选D。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方法掌握。

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

平时多做练习。

9.下面是摘自网络的一段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杜甫是家家户户都知道的诗圣,近日来却有两百余幅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传。

在这些对语文课本插图的“再创作”中,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________不过,恶搞应该是有底线的。

印度人不会不恶搞泰戈尔,希腊人不会不恶搞柏拉图,而杜甫却没有得到国人应有的尊重。

“杜甫很忙”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和反省。

(1)请用合适的成语替换划线的文字:________。

(2)横线上应加上的标点是________。

(3)根据上下文,修改划线的句子,使之符合文意。

【答案】(1)家喻户晓
(2)……(省略号)
(3)改为:印度人不会恶搞泰戈尔,希腊人不会恶搞柏拉图,而杜甫却没有得到国人应有的尊重。

【解析】【分析】⑴意思是每家每户都明白;谓人人皆知。

根据这个解释,很容易想到常用成语“家喻户晓”,应该说难度不大,
⑵几个“时而”开头的句子构成排比句,最后的标点符号应该是省略号,表示并列和列举的省略。

⑶语病是否定不当,双重否定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文段实际要表达的外国对名人的尊重,不会恶搞,所以两个分句个去掉一个“不”字,变成否定句。

故答案为:⑴家喻户晓
⑵ ……(省略号)
⑶改为:印度人不会恶搞泰戈尔,希腊人不会恶搞柏拉图,而杜甫却没有得到国人应有的尊重。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

答题时应注意,对关键性词语含义的理解。

一般来说,结合上下文,根据文章所提供的语言环境来理解词语在这个环境中的比喻义、象征义、指代义等。

⑵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要求学生首先要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然后结合例句识记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最后结合语境分析该使用什么标点
符号。

⑶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答题时应注意,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修改病句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

10.下列与画线句子表意不相同的一项是()
清晨,淡蓝的轻雾中,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静静立在湖边,它们望着水中的自己的倒影。

静寂的群山、树木,都用了淡蓝、淡青、深蓝,铺满了整个画面,越发显出清晨的宁静和安详。

那些远山、丛林、微澜,都有无言的柔情。

有风拂过林海,几只白色的小鸟,站在枝头上,真是“林静鸟谈天”。

大自然安然、宁静的气息,一时间向你袭来。

A. 由于用了淡蓝、淡清、深蓝铺满了整个画面,静寂的群山、树林,越发显出清晨的宁静和安详。

B. 静寂的群山、树林,显出清晨的宁静和安详,难道是因为用了淡蓝、淡清、深蓝铺满了整个画面?
C. 静寂的群山、树林,显出清晨的宁静和安详,不都是因为用了淡蓝、淡清、深蓝铺满了整个画面吗?
D. 静寂的群山、树林,显出清晨的宁静和安详,是因为用了淡蓝、淡清、深蓝铺满了整个画面啊!
【答案】 B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句式的转换。

由陈述句转换成反问句时,必须保证句意不能改变。

题干的意思是“群山、树木都因为有了一些颜色才显示出清晨的宁静和安详”,A.C.D 项都与原句意思相同,而B句意思是群山、树林,显出清晨的宁静和安详不是因为有了一些颜色。

这显然与原句意思相反了。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句式的转换。

做题时应该首先明白原句的意思及其句式特点,然后仔细阅读各个选句的意思,找出意思表达错误的一项。

一般说,表肯定的陈述句变成反问句,在句子中要使用否定词才能保持句意不变。

11.下面主动句式变换成被动句式有误的一项是()
A. 海水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

远近大小的岛屿被海水吞没了。

B. 狄杜把奴隶们投入死海,波浪却将奴隶们送回岸边。

奴隶们被狄杜投入死海,却被波浪送回岸边。

C. 过去人类没有能征服沙漠。

过去沙漠没有被人类征服。

D. 母亲把蘑菇采了来。

母亲采来了蘑菇。

【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是对句式转换的考查。

D项中“母亲采来了蘑菇”不是被动句,不符合题干要求。

查以改成“蘑菇被母亲采来了。

”其它几个选项没有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句式转换首先要明确常见句式有哪些种,然后才能进行彼此间的转换。

转换句式有个原则,就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

学生在这点上犹其要注意,以免出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