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历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近代化的探索: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不断丧失 很多主权,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为挽救民族危亡,一 些有识之士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即是中国人民向西 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近代化是经济实现工业化,政治实现民主化的过程,
中国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历史事件是洋务运动和
戊戌变法。
派别
(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传播)
变法失败说明了什么?(教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 路行不通
第8课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实现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1、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2、辛亥革命性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三民主义:“民族” “民权” “民生”
6.洋务运动失败的启示: 洋务运动在甲午战败后破产说明单纯引进外国科学
技术的地主阶级改革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7.洋务运动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洋务派面向世界的开放气度,与时俱进的改革精神, 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情感,值得我们学习。
第7课 戊戌变法
(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开端) (近代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戊戌变法内容 1)政治: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直接触犯顽固派利益) 2)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文化: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
传播新思想; (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4)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
孙中山的主要活动: 1、1894年11月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2、1905年在东京成立同盟会,提出了“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 3、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
“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称三民 主义,
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4、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5、1912年元旦,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 ”为口号,采用


创办了安(洋庆务内派军开械办所的(最洋、大务的派近仿代造军西事式工船业炮的)、开福端州)船政江局南(制当造时总远局
东第一大船厂)


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工矿企业位于长江流域及沿海地区)
动 2)创办民用工业。
洋务运动后期,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 又以“求富 ”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 工业。 主要有:李鸿章 在上海 创办的 轮船招商局 、
探索活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 洋务运动
学习方向
学习西方技术 (器物)
资产阶级维新派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 辛亥革命
进步的知识分子 新文化运动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制度)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观念) (解放思想)
特点: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
从学习西方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 的思想文化。(由器物到制度再到观念)
背景:国内: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2)19世纪末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
国际:1)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 2)思想启蒙运动的影响。
戊戌变法的实质: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戊戌变法的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戊戌变法的意义:1)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2)为资产阶级思想传播奠定了基础。
(前提)(核心)(补充和发展) 4、辛亥革命只实现了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 5、说辛亥革命失败了是因为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
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6、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在中国行不通。 7、孙中山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思想品质:
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发展自己的救国主张。
口号:前期:以 “自强”为口号 后期:以
为口号“求。富”
主要活动(内容) :1) 2) 3) 4) 。
评价:
1.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2.积极作用:


.

.
结果:在
战争中, 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
失败的根本原因: 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失败)
洋务运动性质:是
运动。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6、1924年1月召开国民党“一大”,同共产党合作,
进行国民革命。 7、1924年5月,创办黄埔军校。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 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2、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 主要是指新文化运动坚持反封建。
3、新文化运动与维新运动相比,不同之处在于 深化了民主科学意识
才能救中国。
第6课洋务运动
1.中国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主要在经济领域。 2.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洋务运动的实质:
以大机器代替手工操作。 3、洋务运动的最大功绩是:为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4、洋务运动开始和结束对应的历史事件: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5.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3)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 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 三支海军。
4) 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 是洋务派 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洋务运动前期,以“
”为口号,采用

创办了

主 近代 工业.

等一批
4、李大钊是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第一人。
第6课 洋务运动
背景: 第二次鸦片 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
目的(实质、洋务派主张):
利用 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强,兵富国,
维护 清朝统治。
摆脱困境
洋 务
洋务派代表人物:在中央以 在地方以
为代表,
曾国、藩 李、鸿章、左宗为棠代张表之。洞

运 动
时间: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 洋务派掀起一场“ 师夷”长的洋技务运动。
派别
探索活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 洋务运动
基本主张
师夷长技
代表人物
中央: 地方: 曾国藩,李鸿章,
左宗棠,张之洞
资产阶级维新派 戊戌变法 变法维新 康有为,梁启超
资产阶级革命派 辛亥革命 三民主义
孙中山
进步的知识分子 新文化运动 民主科学 陈独秀 李大钊
近代化探索历程的感悟 感悟: ①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 ②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③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 ④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