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某化妆品废水处理工程改造实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某化妆品废水处理工程改造实例
发布时间:2022-12-12T09:49:17.863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5卷第15期作者:伦见强[导读] 本文介绍广东某化妆品废水处理工程改造实例。

该项目预处理段采用“混凝气浮+ABR厌氧+混凝沉淀”的强化预处理工艺
伦见强
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115
摘要:本文介绍广东某化妆品废水处理工程改造实例。

该项目预处理段采用“混凝气浮+ABR厌氧+混凝沉淀”的强化预处理工艺,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表面活性剂量和悬浮物,后续生化采用“UASB厌氧+接触氧化+MBR”工艺,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COD、SS等污染因子。

项目改造后,出水可稳定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化妆品废水混凝气浮 ABR厌氧 UASB厌氧 MBR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化妆品逐步从奢侈品变为了生活必需品[1]。

2008年2月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显示:每生产1t化妆品产生工业废水10.56t ,其中化学需氧量49550g ,氨氮309.4g,石油类121.6g[2]。

化妆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悬浮物和表面活性剂(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等。

为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必须将废水进行处理[3]。

化妆品废水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废水水量一般不大,但污染物浓度高。

由于其主工艺的特点,即使产量很大,其生产废水的水量也不会很大,但水量和水质波动较大。

此外,生产废水COD、LAS等浓度较高:COD在近10000mg/L的废水很常见;而表面活性剂即使在水中仅存在极少量时,也能破坏水的表面张力。

在生物处理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在介质中不能超过1000mg/L,因其对微生物有致毒性且在好氧生物反应器中会产生泡沫[3]。

(2)废水成分复杂。

一方面是因为原料成分复杂,如脂肪醇醚硫酸钠(AES)、椰油丙基甜菜碱、对氯间二甲酚(PCMX)、椰子油二乙醇酰胺﹑香精、甘油等;另一方面是因为化妆品从原料生产到最后成品的流程长,副产物多,使废水中污染物质组分繁多复杂,增加了废水处理难度[3]。

(3)生物难降解物质多。

废水的 BOD/COD值低,有机污染物大部分属于生物难以降解的物质,如甘油十八醇、半脂酸甘油脂等油脂类污染物和一些化妆品添加剂,乳化程度较高[4]。

(4)有毒有害物质多。

化妆品生产废水中有许多有机污染物对微生物有毒有害。

当前,含有毒化学物质的化妆品一般集中在具有特殊用途的化妆品中,如染发剂中的苯二胺,粉质化妆品中的铅、汞、砷,祛斑防晒美化妆品中的氢醌及其衍生物[5],指甲油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等[3]。

本文通过介绍广东某化妆品废水处理工程改造实例,分析现有工艺出现的问题,并提供工艺的优化措施及改造后的运行效果,从而为类似生产废水的处理提供经验参考。

1 废水处理现状
广东某化妆品企业主要生产眼霜、洁面乳、面膜、爽肤水等产品,企业废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规模为50m3/d,设计排放标准要求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的要求,原设计采用的主体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
图1原有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实际运行过程中,企业排放的水量水质波动大;混凝气浮处理后废水仍略带混浊;ABR厌氧出水呈乳白色混浊态,ABR厌氧池常酸化,厌氧出水COD偏高;接触氧化池池面泡沫多,出水略带混浊,水色微黄;混凝沉淀后出水较清澈,但排放水COD仍有252-389 mg/L,无法达到排放标准,因此企业只能委外处理。

针对污水处理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结合化验数据归结起来本污水处理系统存在的核心问题有如下3个方面:①该废水乳白色混浊物水溶性强,由混凝气浮组成的一级预处理工艺对废水中的SS及表面活性剂去除效率有限,气浮出水夹杂着的SS流入后续生化系统使生化系统的运行负荷变高;
②该废水易酸化,影响了产甲烷菌的活性,ABR厌氧对COD等污染物去除效率不高;
③接触氧化池的处理效果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工程改造前废水处理系统不同工艺段的 COD、SS、pH数据见下表1:
表1 工程改造前各工段主要水质数据表
图2 改造后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3 工程改造后设计参数
将表2数据与表1进行对比,得出:预处理段出水COD、SS指标分别从改造前的4625~8876mg/L、47~165 mg/L经工艺改造后提升至2693~4204mg/L、11~36 mg/L;厌氧生化段出水COD、SS指标分别从改造前的2868~4453mg/L、85~214 mg/L经工艺改造后提升至1364~2105mg/L、13~42 mg/L;计量排放口COD、SS指标分别从改造前的252~389、13~28mg/L经工艺改造后提升至52~96mg/L、3~9 mg/L。

工艺改造后,各主要工艺段出水水质的全面提升保证外排水质达标。

5 结语
实际运行结果表明,采用以“格栅+调节池+混凝气浮+ABR预厌氧+混凝沉淀+中间水池+UASB厌氧+接触氧化+MBR池”的主体工艺处理广东某化妆品废水,对COD、SS处理效果优于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的要求,该工艺运维操作简便,运行成本低,为其他类似的废水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建军.我国现行化妆品管理法规的分析与探讨[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4,11(2):99-101.
[2]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第五分册)[M] .北京: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08.
[3]陈新,杨海真,黄翔峰.化妆品生产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5):103-108.
[4]余冉,吕锡武.A/O生物接触氧化系统处理化妆品生产废水试验研究[J].江苏环境科技,2001,14(3):1-2.
[5]赵旭.气浮和生化法处理化妆品生产废水的应用研究[D].河北:华北电力大学,2005: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