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鸡群J亚群白血病流行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及其防控--对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的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鸡群J亚群白血病流行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及其防控--对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的启示
崔治中
【摘要】Avian leukosis virus (ALV) is a kind of retroviruse cause polytype tumor in poultry, include 10 subgroups from group A to J. Subgroup J of avian leukosis virus (ALV-J) was identified and isolated at the end of the eighties by Payne. Since first isolated in China in 1999, ALV-J has been spread from fryer to layer and local strain chicken. This article made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prevalent an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LV in China, in order to make a new en-lightenment for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China.%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ALV)是一种能引起禽类多种类型肿瘤的反转录病毒,包括A-J等10个亚群。

其中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Subgroup J of avian leukosis virus, ALV-J)是20世纪80年代末Payne等首先从肉鸡中分离鉴定出来的亚群。

自1999年我国首次分离ALV-J 以来,ALV-J已从肉用鸡群向蛋用型鸡群和地方品系鸡群传播。

本文对我国鸡群J 亚群白血病流行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及其防控作以简要介绍,以期对我国动物疫病防控产生新的启示。

【期刊名称】《现代畜牧兽医》
【年(卷),期】2015(000)001
【总页数】3页(P30-32)
【关键词】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疫病防控
【作者】崔治中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泰安 2710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2.31
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是一种能引起禽类多种类型肿瘤的反
转录病毒,包括A-J等10个亚群。

鸡J.亚群白血病病毒(ALV-J)是80年代末分离到并鉴定出的鸡白血病病毒的一个新的亚群,可在肉用型鸡中引起以骨髓样细胞瘤为主的白血病,该病在世界各国均已有不同程度流行。

蛋用型鸡虽可感染ALV.J,但自然感染时很少引起肿瘤。

虽然在1999年就已从市场上商品代肉鸡中分离检出ALV-J,但该病在我国发生的严重性还一直缺乏报道。

J亚群白血病病毒(ALV-J)是1980年代末期在英国的白羽肉用型鸡群中发现的
禽白血病病毒(ALV)的一个新的亚群,主要诱发骨髓细胞样肿瘤。

它的传染性和致病性都比经典的A、B、C、D亚群ALV高得多。

1990年代中期传至美国及全
球其他白羽肉鸡群,给全球白羽肉鸡业带来极大损失。

在“国际家禽”(World Poultry)杂志曾载文称,全球养禽业将会记住1997、1998年是禽白血病灾难年。

我国对ALV-J的研究是从1997年开始的,在1999年我们实验室分别从江苏和山东的白羽肉鸡分离到ALV-J。

在2000年又从河南分离到ALV-J。

很难准确说ALV-J从什么时候开始传入我国白羽肉鸡中的,但显然在1990年中
期就已开始,许多肉鸡公司的兽医就已发现白羽肉种鸡出现了较高的肿瘤死淘率。

只是多鸡场都把它们当作鸡马立克病误诊而被忽视了,更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虽然当时我们已在不同的学术会议多次提出J亚群禽白血病的危害,还在1999、2000年初由中国科协上报给国务院的生物灾害绿皮书中还专门提及了禽白血病的危害和
防控措施,但也没有为大多数公司所关注。

因而,ALV-J诱发的肿瘤在我国几乎所有品系的白羽肉鸡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祖代和父母代种鸡公司间不断发生商业纠纷,但还都不愿意公开。

直到2001年,宁夏一个种鸡场从四川某祖代鸡公司引进的艾维因品系白羽肉鸡父母代在进入开产期时,直接由典型的髓细胞样肿瘤的死亡率达到19.8%,引发了一场商业纠纷,并上诉到农业部。

我们受农业部全国畜牧
兽医总站委托,从发病鸡群分离到ALV-J完成了确诊。

在此基础上,全国畜牧兽
医总站向全国有关部门、单位通报了ALV-J的这次爆发,并强调了防控ALV-J的
重要性。

2001~2002年,从美国受爱维杰公司进口AA(后来还有Ross308)品系祖代鸡的北京爱拔益加、山东益生、北京大风几家祖代鸡公司认识到ALV-J的来源及其
危害性,邀请山东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家禽病毒性肿瘤病诊断实验室协助参与了对向美国爱维杰公司的交涉谈判,通过病毒分离技术对进口祖代雏做检疫。

这一措施保证了美国艾维杰公司对中国出口祖代鸡在ALV方面的洁净度,在市场上立刻显示
出高度竞争力。

从2002年起,国内上述三家公司额祖代鸡实现了ALV-J的净化,这帮助这三家公司从国内父母代鸡市场20%左右迅速在3年内几乎占据全国所有
市场。

相反,但我国曾花巨资引进了原种鸡群的由泰国控股主营的艾维因肉鸡公司则从原来占据国内52%市场,到2005~2006年期间因ALV-J问题完全退出了市场。

同时期艾科宝、哈巴特等其他品系白羽肉种鸡也均因ALV-J日趋严重而暂时
退出中国市场。

虽然随着国际大型育种公司逐渐实现ALV-J净化,科宝和哈巴特
等品种又进入中国正大公司和其他公司。

这是鸡ALV-J防控问题上正反二面的典
型经验和教训。

此后,山东农业大学鸡病毒性肿瘤病实验室仍不定期地检疫进口祖代鸡中的ALV,并数次分离到ALV-A,将结果告知和警示相关的国外供应商公司,这充分保障了我国过去十年中白羽肉型鸡中能维持对ALV的净化。

在我们集中力量关注白羽肉鸡中的ALV-J感染时,也由于不合理的饲养方式,如
将白羽肉种鸡与蛋用型种鸡在同一鸡场混养、为改良我国地方品种鸡引进白羽肉鸡的公鸡等,ALV-J也慢慢地传入部分蛋用型和改良型黄羽肉鸡并逐渐蔓延。

早在2004~2005年,中国农业大学就已报道了蛋用型鸡中J亚群髓细胞样肿瘤的临床病例,山东农业大学也在2006~2007年期间从若干个患有J-亚群髓细胞样肿瘤
蛋用型鸡场的病鸡分离到ALV-J。

2008~2009年期间,ALV-J诱发的髓细胞样肿瘤病在全国各地商品代蛋用鸡广泛爆发,其中有很多病鸡还在体表呈现血管瘤出血,为此蛋鸡业俗称“血管瘤”。

据对大型鸡场的典型调查及网络上对全国各地几百户蛋鸡饲养户实名调查表明,在那两年中,ALV-J的肿瘤造成商品代蛋鸡在产蛋期(或即将开产)的死淘率平均高达8%。

粗略估计,在2008~2009年期间,每年造成约6 000万羽产蛋鸡死亡。

该病呈蔓延趋势已涉及到国内约三分之二祖代鸡
公司的后代。

由于波及到相当多的蛋鸡养殖户,在全国范围内触发了很多商业纠纷甚至危害社会安定的群发事件,其中最典型的是东北三省、河北、山东约30多家父母代鸡场联合投诉位于山东肥城一家日本公司独资的蛋用型祖代鸡公司。

为此,从2010年起农业部兽医局及相关省主管部门对全国所有蛋用型祖代鸡场采取了强制性监控措施,通过技术宣传鼓励商品代鸡场关注并监督上游种鸡场的ALV感染
状态。

这一措施花钱不多(每年约100万元),但取得显著效果。

进入2010年后,商品代蛋鸡中的ALV-J肿瘤发病死亡率开始显著下降,2011年仅限于来源于小型种鸡场的产蛋鸡还在发病,2012年仅在有限的地市范围内发病。

从2013年
至今,全国几乎没有再发现典型的病例。

在2009年曾被投诉的峪口禽业随后在原种鸡群对ALV实施了严格净化措施,从2012年起,在第三方监测中就已证明在
原祖代水平实现了净化。

我国蛋鸡群在几年内从传入、蔓延到爆发,ALV-J肿瘤病高发时达到了8%~10%的直接死亡率。

但是,通过监控祖代鸡的ALV感染,在2~3年内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有效控制,这是通过净化种源来控制疫病的又一次
成功案例。

当前我国鸡群ALV-J的现实问题集中在各地自繁自养的培育型黄羽肉鸡及我国地
方品种鸡中。

早在2005年左右,在我国南方某些黄羽肉鸡中就已出现典型的J亚群骨髓细胞样肿瘤,某些父母代种鸡群还呈现较高的发病死亡率,我们也从中分离到多株ALV-J。

早在1990年代中期甚至早期,我国南方不少地方开始通过与白羽肉鸡公鸡杂交来培育大型黄羽肉鸡的育种。

在这一过程中,随着不断引入白羽肉种鸡,也把ALV-J引进了黄羽肉鸡。

由于南方许多育种公司,在同一鸡场往往饲养
不同品种不同品系的鸡,也使用同一孵化厅,使ALV-J在培育型黄羽肉鸡也在许
多纯地方品种鸡中蔓延开来,且对这些地方品种鸡的传染性和致病性逐渐增强。

根据近两年的流行病学调查,ALV-J已传入我国大部分黄羽肉鸡群及地方品种鸡群中,包括一些保种用的资源性基因库。

而且,在一些有较大市场销售量的品种,发病已很严重,商业纠纷也时而发生。

在我国地方品种鸡中也存在着其他经典亚群的ALV,但它们的致病性不强,造成重大危害的还是ALV-J。

现在面对的最大挑战是,我国地方品种分布广泛、品种繁多,涉及的育种鸡群至少几百个。

即使是对有市场潜力的品种实施净化也要很长的时间。

好在,从2009年起我国就已在几个有代表性的自繁自养育种公司按最严格的检测和淘汰程序开展了原种鸡群净化的示范性研究和推广。

到目前为止,不仅占全国蛋鸡市场40%的峪
口禽业的原种鸡群已基本实现了ALV净化,而且广东省农科院畜牧所所属的智威
公司年产400万羽父母代的快大型黄羽肉鸡的原种鸡群也基本实现了净化。

既然
大型自繁自养育种公司可以实现ALV净化,那么其他育种公司也能做到。

重要的是,也要象对蛋用型种鸡场那样,对商业化运作的黄羽肉鸡和地方品种鸡的祖代种鸡公司,也要实施强制性检测和监控。

政府可以提供适当补助,但主要要以政策导向和市场压力来推动全国范围内地方品种鸡的ALV净化。

这不仅为了防止ALV在黄羽肉鸡中的进一步蔓延,更重要的是防止ALV-J从黄羽肉鸡向已经净化的蛋鸡
或白羽肉鸡公司传播。

通过种源的检疫和净化,对白羽肉鸡、蛋用型鸡白血病在全国范围内的有效防控,对部分黄羽肉鸡和地方品种鸡场禽白血病净化的成功实践,这可以为我国对其他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得到一些启示,特别是对有些病的防控措施是非常类似的,如牛羊的布病、牛结核病、鸡沙门氏菌感染,不做疫苗免疫而通过严格的检测和淘汰措施建立净化的原始种群并逐渐扩大种群的规模。

猪的某些疫病如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病等传播性大的疫病,可在疫苗免疫和通过鉴别性检测淘汰感染猪的基础上建立净化的原始种群并逐渐扩大种群的规模。

有计划地建立和逐渐扩大经净化的种群,使为了将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提高实施过程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当然,与此相配套,我国需调整养殖业的布局,从而又助于为我国规模化养殖业建立起生物安全的大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