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
摘要:在物理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之下,物理素养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

如何依靠学科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是我们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物理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以及科学态度和责任。

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是广大物理教师主要任务和必备素质。

本文主要从个人教学实践出发,谈谈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

关键词:物理素养;物理教学
一、引言
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成分。

在教育行业深化改革的阶段,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是每一位教师需要做好的工作。

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怎样来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先要知道原来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物理素养有什么影响?
二、传统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模式单一
传统的物理教学以“应试”为主。

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知识的讲解和教学上,忽视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新课改后,不少教师开始转变个人教学观念,逐渐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然而,传统的“灌输式”知识转移教学模式在短时间内仍难以改变,学生习惯于接受教师“加工”的知识信息,缺乏主动学习和探索的意识,以致思维能力的发展受限。

2.教学重心偏离,物理相关知识价值难以发挥
物理学是一门逻辑性强、应用性强的学科。

物理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物
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传统的物理
教学显然忽视了这些教学重点,过多地关注学生的成绩。

很难充分发挥物理教育
的价值。

在枯燥的理论讲解和机械化练习中,学生不仅失去了学习的欲望,而且
效率低下。

僵化的思维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这使得学生很养成物理素养,
这绝对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物理教学。

3.理论知识与实验教学缺乏有机结合
物理知识实际上包含在自然界的各个领域和生活的各个层面。

这就是“物理学”名称的由来。

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实验是其教
学内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实验是填补学生思维与物理知识“距离”的桥梁。

但是,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也没有真正运用实
验将实践与物理知识建立有机联系。

理论与实践的“分离”,使学生无法全面、
深入、理性地理解物理课程,学习物理相关知识,制约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物
理思维的快速发展,给学生实验素养的培养和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了很大的
障碍。

三、培养物理素养下初中物理教学的立足点
1.以概念为基础,注重物理概念的培养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初中物理教师应引导学生建立的
关键能力之一。

培养学生的物理概念,物理教师的教学活动应以核心物理概念为
基础,用概念性知识加深学生的认知,夯实学生的基础,让学生对物理有深刻的
认识,学会分析和解决物理实际问题。

以“光沿直线传播”为例。

通过课前调查,我了解到很多学生对“光沿直线传播”有片面的误解,认为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这时,我抓住了学生这种认知错误的思维,向学生讲解“光
传输”的相关概念知识,介绍相关案例和生活现象,帮助学生走出错误的物理概念,逐步形成正确、完善的物理概念。

2.设置问题加强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是新课改对我们教师提出的任务和方向,也是物理素
养的根本要求。

但是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呢?设置问题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
中最常见的因素,也是有效调动学生思维动机、激活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

因此,物理教师可以通过巧妙设计有效问题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

例如,在讲授“浮力”部分的内容时,可以设置诸如以下的问题:浮力与什么有关?受浮力小
的物体一定会下沉,受浮力大的物体一定会浮在水面上吗?物体的沉浮取决于什么?利用和学生原有认识相冲突的问题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思考。

当然,一节课涉及的问题不宜过多,太多的问题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没有
帮助,反而会扰乱思维。

课堂问题的设置也要求物理教师结合物理知识和学生思
维发展规律,遵循一定的原则。

结合个人教学经验,我认为重点应该基于以下几
个原则:第一,问题要有启发性,满足学生就近的发展区域;第二,问题要循序
渐进,层次分明,适应学生个性差异,避免知识差距。

第三,问题的难度要适中,以保证能够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只有学生真正主
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经历分析-推理-论证-解决的过程,才最有
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3.推进实验,着力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是物理深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在物理课程中应具备的
关键能力。

许多学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出了个人建议。

有学者认为,在物理课堂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策略;有学者
认为组织学生开展课后实验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有学者提出了创新实验教学……我个人认为不管什么样的实验都是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最直接、最重要、最
有效的方式,这些实验方式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作用,应该兼而有之。

四、结束语
物理是中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是
关系到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学科。

新时代,物理教师应走出传统物理教学误区,
以新课程理念和培养物理素养为理论指导,明确物理教学“症结”,找到初中物
理教学的落脚点,不断创新并突破教学方法,优化概念性知识教学,艺术合理设
置课堂问题,推进探索性实验教学,整合物理史相关内容,用更丰富的知识和更开放的课堂引导学生思维发展,提升学生能力改进,逐步达到养成物理素养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校园探究式教学气氛对学生科学素养影响的跨水平中介模型分析[D]. 李鹏.曲阜师范大学 2020
[2]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初中生物理观念的教学实践研究[D]. 王晓宇.青岛大学 2018
[3]基于科学探究素养培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 毛银芹.云南师范大学 2019
[4]初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素养培养的现状与分析[D]. 金芝.陕西师范大学 2020
[5]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科学思维培养研究[D]. 刘洋.陕西师范大学 20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