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下册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下册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
第一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
表1是某国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情况,下图是人口增长模式图。
回答第1-2题。
1975年1985年1995年2005年
出生率(%) 4.4 4.3 4.3 4.3
死亡率(%) 2.0 1.7 1.6 1.4
1.该国处于图中的
A.阶段I
B.阶段II
C.阶段III
D.阶段IV
2.该国1975—2005年期间,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A.总量有波动,但变化不大
B.总量上升,增长速度减缓
C.经历了慢—快—慢的过程
D.总量上升,增长速度加快
下图为“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图中分别反映了两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读图完成3~4题。
3.甲国最有可能是当今的
A.美国
B.印度
C.日本
D.英国
4.甲、乙两国相比
A.甲国人口出生率低
B.乙国劳动力资源丰富
C.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乙国人口平均寿命短
根据国家农调总队的抽样调查,中国每3个产业工人中就有2个来自农村地区。
2006年中国外出务工的农民达1.14亿。
读下图,完成5~6题。
5.目前x疆成为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净迁入最多的省区之一,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文化因素
C.政策因素
D.经济因素
6.我国目前的这种人口流动将
A.严重阻碍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B.加重沿海地区的环境压力
C.加快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
D.加速中部地区的资源开发
生态城市是21世纪城市发展的方向。
在生态城市中,城市绿地尤显得重要,有人提出比较理想化的“环状+楔状”城市绿地系统(如下图)。
据此完成7—9题。
7.生态城市是一个以什么为核心的生态系统
A.商业
B.行政
C.人
D.资本与市场
8.有关绿地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既保护了城市环境,又将郊野的绿地引入城市
B.楔形绿地可能将清凉的风、新鲜的空气引入城市
C.环状绿地对城市的景观有一定的装饰作用
D.城市绿地把城市分割成条条块块,不利于城市工业布局
9.按照生态城市的特点,由市中心向外围,各功能的布局较为合理的是
A.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B.公共设施、住宅区、工业区
C.工业区、公共设施、住宅区
D.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读某城市某功能区内的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回答10-11题。
10.根据客流量的时段统计,该功能区最可能是
A.高级住宅区
B.电子工业区
C.中心商务区
D.公园游览区
11.关于该功能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厂企业集中
B.地租昂贵
C.环境污染严重
D.文化教育发达
读下图9,X、Y、Z为某城市的局部区域,回答12-13题:
12.若图中X、Y、Z分别是某城市的三个功能区,该地常年盛行风为西南风。
那么
A.X是工业区
B.Y是绿化带
C.Z是居民区
D.Y是工业区
13.若X、Y、Z为某均质平原上的三个区域,人口密度X>Y>Z,则三个区域内等级相同的小城镇的服务范围可能是
A.X地
B.Y地
C.Z地
D.不确定
读“2009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图3),完成14~15题。
14.可知该市
A. 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 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
D. 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
15.可推测该市
A. 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B.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C. 城市“空心化”现象严重
D. 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右图是油菜在同一时期不
同地区的生长状况,读图完成
16~17题。
16.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土壤
17.在同一地形区内,a地种植的油
菜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A.水源充足
B.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
D.热量条件好
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全球寻求资源的配置,这使全球生产体系出现混合型多层次分工的结构。
棉花及其制品跨国生产与跨国零售一体化的代表模式:美国棉花巴基斯坦纱中国布意大利印染法国服装设计土耳其制造跨国百货销售。
据此回答18~19题。
18.该模式中,法国所据位置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原料
B.技术
C.市场
D.政策
19.该模式中,美国为世界性跨国生产提供初级产品.其收益主要得益于
A.耕地面积广大
B.生产成本低
C.区域专业化生产
D.劳动力素质高下图是某跨国企业产品在A、B、C、D四国的产量与消费量比值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该企业生产的产品最可能是
A.飞机
B.运动鞋
C.计算机
D.精密仪器
21.关于该企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企业在D国设厂的主要原因是该国技术力量雄厚
B.该企业在A国始终保持对该产品的出口
C.该企业给予B、C两国工人相同的工资
D.该企业的产品在C国经历了“进口-出口-进口”的过程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右图是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读图回答22~24题。
22. 阶段I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
C.距城区近
D.水源充足
23. 阶段II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因
素是因为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城市人口的增加
C.交通的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D.城市居民收人的提高
24. 若甲城市在河北省,乙城市在广东省,则阶段“运输量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读“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完成25-27题:
25.图中字母B是土壤,那么字母A表示的内容
A . 市场B. 政策
C . 地形
D . 交通
26.由于世界各地农业的生产的主要因素差别很大,形成了农业极为明显的
A . 季节性B. 地域性
C. 周期性
D. 整体性
27.下列农业生产受图中D因素影响较大的是
A.上海的乳牛场
B.x疆的棉花
C.椰子主要在热带
D.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
右图为某家庭农场示意图,据此回答28—29题。
28.该农场最可能分布在
A.美国中西部的大平原上
B.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
C.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上
D.中国的珠江三角洲
29.下列有关此农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集约化程度很高②以轮作和休耕的方式维持地力③完全依赖附近河流灌溉
④农场中作物栽培与畜牧活动的空间分布受坡度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人民日报》2006年7月27日报道:20多年前,珠三角承接了来自亚洲“四小龙”的产业转移,奠定了今日辉煌的基础;20多年后,珠三角面向内地的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又不期而至。
据此回答30~31题。
30.新一轮转移的产业绝大部分属于
A.劳动密集型
B.知识密集型
C.资源密集型
D.动力指向型
31.这样转移的结果是
A.转移了工业污染,减轻了就业压力
B.增加了生产成本
C.使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D.既为接收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
的双赢
右下图中,M1、M2分别为两种不同原料的产地,N为市场。
读图回答32—34题。
32.某企业布局在甲地,该企业可能是
A.炼铝工业
B.水果罐头厂
C.高档服装厂
D.瓶装饮料厂
33.某企业生产必需的两种原料分别来源于M1、M2,N
是该企业的市场,以M1、M2为圆心的同心
圆分别代表生产单位产品所需两种原料的等运
费线,以N为圆心的同心圆代表单位产品的等
运费线,如果仅考虑运费因素,下列四个地点
建厂最适宜的是
A.乙
B.丙
C.丁
D.戊
34.该企业经过技术创新后,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原料在M2的比重下降到原来的1/3。
该企业在考虑建立新的工厂时,对其厂址选择影响的因素是
A. M1原料
B.M2原料
C.市场
D.技术
下图为美国铜矿资源开发布局指向示意图,读图回答35~36题。
35.美国铜矿熔炼厂和精炼厂分别属于
A.原料指向型工业和市场指向型工业
B.动力指向型工业和技术指向型工业
C.动力指向型工业和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D.原料指向型工业和技术指向型工业
36.大量铜材加工厂布局在精炼厂附近,最有利于
A.加强各加工厂间联系,竞争发展
B.加强与精炼的协作,降低成本
C.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劳动力成本
D.减少市场交易费用,改善环境质量
某钢铁厂于19世纪初
建在M地;20世纪80年代
将炼铁厂从M地迁至N地,
炼钢厂仍留在M地,如左
图所示。
该钢铁厂所用的
铁矿石一直依赖进口。
图
中河流可通航。
结合下表,
回答37—38题。
37.该钢铁厂最初选择建在M地的有利条件有
①接近燃料地②接近铁矿③接近消费市场④廉价劳动力充足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38.该钢铁厂将炼铁厂迁至N地,可以降低
A.燃料运输费用
B.铁矿石运输费用
C.产品运输费用
D.废弃物的排放量
计划2010年通车的武广客运专线设计时速350公里,投入
营运时列车时速可达200公里以上。
该专线建成后,从长沙到广州将由目前的9小时缩短至3小时。
读右图据所学的知识回答39-40题。
39.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反映了交通运输方式朝着方向发展。
A.现代化和自动化
B.高速化和专业化
C.大型化和专业化
D.高速化和大型化
40.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建成后产生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减轻京广铁路的运输压力
B.促进湘、赣、粤三省经济发展
C.实现武广铁路通道客货分线运输
D.推动“泛珠三角”战略实施
读“某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41~42题。
41.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B.矿产开发和人口数量的变化
C.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变化
D.地表形态和河流径流的变化
42.2008年该城镇产业布局中,不合理的是
A.自来水厂
B.大型服装批发市场
C.造纸厂
D.大型超市
山东省的临清市地处运河岸边,明清时一度成为我国北方有名的商埠,每日船来车往,商贾云集,烧制的“临清砖”专供宫廷御用。
但新中国成立后,与其他城市相比,发展缓慢,成为山东省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市。
随着京九线的开通,临清市又一次面临大发展的机遇。
回答43-44题。
43.导致临清市在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是
A.资源
B.文化教育
C.交通
D.“临清砖”的生产
44.导致临清市后期发展缓慢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清王朝灭亡的政治因素
B.战争和灾害
C.“临清砖”的停产
D.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连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石油管道于2005年12月14日下午在中哈边境口岸阿拉山口实现了跨国对接,为管道项目在今年12月最终竣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答45-46题。
45.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相比,管道运输的突出优点有
A.机动灵活,运输效率高
B.投资小,运输速度快
C.损耗小,平稳安全
D.连续性强,可昼夜不停地运输
46.中哈石油管道建成后,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具体体现在
A.使我国彻底摆对中东地区石油的依赖
B.使我国石油进口渠道多样化,有利于保障我国石油安全
C.能确保我国获得较为充足的石油供应
D.有利于我国火电工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海洋渔获量大幅度下降,且捕上来的多是鱼子鱼孙等小鱼。
据此回答47-48题。
47.这种行为有违可持续发展的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则
48.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水温异常
B.石油泄漏污染了海洋
C.修建人工岛和海港等设施
D.过量捕捞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图8表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种选择。
K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K2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
读图,回答49-50题:
49.成都市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是
A.K2线
B.AC线
C.AD线
D.AB线
50.将成都建设成为生态城市的合理措施有
①增加城市绿地面积②控制城市化进程③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④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发展
⑤集中布置工业区用地⑥分散城市职能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⑥
D.①③④⑤
第二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50分)
51.根据表1数据和图“我国城乡人口迁移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表1 2003年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指标(%)
自然增长率总增长率
北京市-0.015 5.292
河南省0.564 0.562
(1)北京市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高,说明其人口数量变化主要由于引起的(1分)。
(2)河南省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低,说明其人口数量变化主要由于引起的(1分)。
(3)北京市人口增长模式特点为(2分)。
(4)说明人口迁移对北京地理环境的影响(6分)。
(5)简述河南省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其原因(3分)。
52.国某城市某住宅区在城市中的区位及其内部布局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1)A地区按城市功能分区属于,简要分析其区位优势。
(3分)
(2)如果B住宅区是高档住宅区,请你说明该住宅区的区位优势。
(4分)
(3)该城市工业区分布有何特点?(3分)
(4) 功能区C有何的环境作用?(3分)
5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1)请分析改革开放前,四季青作为北京市蔬菜生产基地的原因。
(4分)
(2)试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是什么因素的变化促使海南岛成为北京蔬菜生产基地?
(2分)
(3)请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是什么自然因素使北京附近地区不能成为北京的蔬菜生产基地?(2分)
(4)海南岛与山东寿光相比,蔬菜生产具有什么自然条件上的优势?寿光是如何克服这一问题发展蔬菜生产的?(3分)
54.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3分)。
材料一佛山素有“南国陶都”之称,历,曾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
1981年,中国从意大利引进的国内第一条年产30万平方米的彩釉砖自动生产线落户佛山,从而拉开了佛山陶瓷产业现代化的序幕。
到2005年底,佛山的陶瓷生产企业达到380多家,形成了由建筑、卫浴、工艺和日用等多种类型陶瓷生产集群。
2007年,佛山市政府投资26亿元,总规划面积1000亩,在南庄开工建设“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佛山市政府提出,2009年9月截止,节能减排不能达到指标的陶瓷企业,将实行全面关停。
到2008年3月止,佛山的380多家陶瓷生产企业,绝大部分已迁往外地,仅剩几十家政府重点扶持进行清洁生产改造的大型陶瓷企业。
材料二我国高岭土(陶瓷生产的主要原料)矿产资源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2007年佛山陶瓷产业的能耗、排污量和成本分析表(表4)
项目占全市(%) 项目价格涨幅(与2005年比)(%)
能耗20 工资、柴油20
二氧化硫排放13 土地100
烟尘粉尘排放18 运输15
(1)我国高岭土分布具有特点。
(2分)
(2)简述佛山陶瓷生产企业纷纷外迁的主要原因。
(4分)
(3)简述“南国陶都”工业区的特点。
(3分)
(4)分析佛山陶瓷产业的今后发展方向(4分)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0—2011学年度下期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文科)参考答案
1----5 BDBCD 6----10 BCDBC 11----15 BBCDB 16----20 BDBCB 21-----25 DCCDC
26-----30 BABAA 31-----35 DDBCA 36----40 BABBB 41-----45 ACCDC 46----50 DBDDA
51.(1)人口迁入(1分) (2)人口迁出(1分)
(3)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2分)
(4)有利:提供劳动力;引进人才;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
不利: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6分)
(5)农村迁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低,速度慢,就业机会少,收入低(3分)
52. (1)中心商务区(商业区)(1分)(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接近市场。
(2分)
(2)地处盛行风的上风地带,位于河流上游沿岸;邻近风景区和教育区;位于城市外缘,远离市中心和工业区;靠近环路或放射状道路,交通便利。
(每答一点1分,满分4分)
(3)位于城市边缘,多沿交通线分布;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地带;位于河流下游沿岸。
(答对一点给1分,满分3分)
(4)吸烟滞尘;调节气候;减弱噪音;美化环境. (答对一点给1分,满分3分)
53.(1)位于北京城郊;接近消费市场,运输成本低;附近水源丰富。
(每点1分共4分)
(2)交通运输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每点1分共2分)
(3)水资源缺乏。
城市规模扩大(2分)
(4)纬度低,光热充足,一年四季连续生产(1分);降水较丰富(1分)。
寿光发展蔬菜大棚技术,生产反季节蔬菜(1分)。
54.(11分)(若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但不能超过各小题总分)
(1)南方多,北方少(1分);东部多,西部少(1分)。
(2)佛山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1分);环保、劳动力(1分)、土地和运输(1分)成本上升; 政策环境变化(1分);过度集聚导致恶性竞争(1分)(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任四点得满分4分。
)
(3)企业以中小型为主;生产专业化;部门以轻工业为主;(3分)
(4)陶瓷产业的营销、管理、服务中心(1分)、产品研发设计中心、出口转销中心和信息和金融中心(1分),发展艺术、科技陶瓷(1分),发展陶瓷文化、旅游(1分),发展陶瓷产业总部经济或建立陶瓷产业总部基地(1分)(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任三点得满分4分。
)。